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至今一千七百多年,这些地名一直保留着,但多数人却不知

三国至今一千七百多年,这些地名一直保留着,但多数人却不知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51 更新时间:2024/1/16 19:47:50

我国许多城市的名字都是不是最初古代一直沿用的名字,而是改过之后的名字,虽然便于管理和区别,但是真的少了非常多的韵味。

近几年,人们常常对于自己居住的城市名称的改变多有意见,譬如今天的扬州,古代叫做广陵;今天的西安,古代叫做长安。等等如此城市名称,令人们觉得曾经的城市名更加富有韵味,纷纷号召政府恢复城市曾经的名称,那么,读者们可知道,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有一些地名,是到今天都没有改变过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地方在三国时期的故事。

第一个,我们要说的是濮阳。濮阳在今天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是河南省省辖市,往北与河北省邯郸市交界,东与山东省泰安市、济宁市接壤,其地理位置四通八达,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三国时期,濮阳归属于西汉划分的兖州,兖州就是曹操的大本营,濮阳作为兖州重镇,自然成为了曹操重点发展地区,而因为是曹操要害之处,所以也时常经历战争的破坏。

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吕布在偷袭曹操兖州得手之后,曹操挥师反击,两军相战于濮阳,吕布帐下谋士陈宫,设计引诱曹操入城,放下大火,想要把曹操一举消灭在濮阳城内。只可惜,命大的曹操没有被烧死,却让濮阳城中的百姓遭了秧,甚至濮阳城也被破坏的不成样子。

也是因此,吕布失却了民心,最终遭到了曹操的大败。濮阳自古便是繁华之地,因为地处中原,又是重镇,所以历朝历代对于这座城市的发展都很重视,或许这也是濮阳这个名字,保留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投下西方,函谷关以西之地,有一座城市,曾经是汉高祖刘邦发迹之处,大将军韩信成名之地,这个城市的名字,叫做汉中。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盆地,这样的地形条件造就了它“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的美称,除了这块肥沃的土地,它周边险要的地形,易守难攻,因此刘备和曹操都不惜为它展开争夺。

三国时期,汉中可谓是富饶天下。汉末早期,汉中归属于益州,由朝廷派去的刘焉统治,但是,在刘焉死后,刘璋继位,汉中太守张鲁和刘璋产生了杀父弑母之仇,因此汉中脱离了益州的统治,自立门户,本来,一个小小的汉中,是万万抵挡不住外来的入侵,可是,汉中偏偏做到了。其中原因就有,汉中险要的地形特点,汉中周围都是山路,或是关隘,一处阳平关,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余如子午谷,阴平小道等处,都可谓是有来无回之处,因此,能够用兵的空间小之又小,这就给了汉中军防御的优势。

其次,在于汉中肥沃的土地和张鲁宗教化的统治。汉中利于农耕,粮食产量颇为丰富,自然不必多说。关键还在于张鲁祖父张修所创立的五斗米教的宗教式管理,汉中人皆信奉五斗米教,不仅甘于奉献,勤于农作,而且对张鲁是忠心耿耿,宗教的威力可是不容小视,因此,张鲁的统治一直从汉末乱世开始,直到三国鼎立之势渐成。汉中虽然受到多人觊觎,但是少有战乱发生,也因此在这块地方留存下来了十分美丽的风景,也造就了汉中这个古色古香的名字。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华夏第一城,襄阳。襄阳城始建于汉朝,初为土城,后经水患兵灾,屡圮屡修,造就了目前中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襄阳城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守城经验,在三国时期,黄巾之乱在荆州的爆发,强势的黄巾军针对荆州重镇襄阳的攻击可谓是屡战屡败,最后不得不放弃,这就得益于襄阳周边的护城河。

那时候的荆州,虽然是没有进取之心的刘表统治,但是,孙策孙权、曹操或是刘备,都不敢对荆州,对襄阳展开硬夺,即便在刘表去世后,次子刘琮继位,曹操大军压境之时,若不是刘琮的投降,荆州没有那么容易落入曹丞相的手中。

有趣的就是,在这段时期里,无论是谁,针对襄阳的行动都是用计谋取胜。诸葛亮假借曹军兵符,调开夏侯惇,派去关羽攻占了空虚的襄阳;关羽围困襄阳,并不急于强攻,而是围城打援,立下了水淹七军的奇功;晋朝一统东吴,也是从襄阳起兵,一步一步深入敌境。这样的襄阳,果然是华夏第一城!

标签:

更多文章

  • 皇帝的死因里竟然有这个:过度嗑春药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春药在我国古代帝王中十分流行,这些纵情享乐的帝王生怕错过人生中的每一刻,抓紧每分每秒来享乐,是药三分毒,最终害了自己。皇帝拥有很多权力,所以后宫佳丽的数量自然就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偏偏历史上因为嗑春药致死的皇帝还不少,小编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嗑太多春药致死的皇帝。第3名:宋度宗赵祺上榜理由:一夜宠幸3

  • 说说《水浒传》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绰号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梁山好汉的绰号都很有意思,有的是根据历史典故得来,有的是根据人物性格和习惯得来,而有的则是根据所做的英雄事迹来的。绰号,就是外号,通常是由旁人所号,文字多粗俗、鄙陋,却又能结合主体的特性,显得生动且形象,从而流传得广远,甚至超过主体的本名。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外号是“移大牺”,这是著名暴君夏桀的外号。看

  • “四菜一汤”那些事:朱元璋作为廉政餐规矩,周总理作为国宴标准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我们现在日常跟朋友出去改善伙食,差不多都是四菜一汤,可是你知道四菜一汤是谁最先提倡的吗,又是经过了怎样的发展才变成符合我们现代人口味的菜式的呢?在中国大陆建国之初,周恩来总理为了不浪费人力、物力,设下了四菜一汤的国宴标准。“四菜一汤”作为廉政餐的标准为人所知,就连一些重大国宴也是按此标准执行。古代皇

  •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夫人真的是朱元璋杀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从穷小子逆袭到皇帝的伟大人物,虽然他在儿子朱标死后大肆屠戮功臣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很多人说的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夫人谢氏就因为说错了一句话就被朱元璋杀了,此事确实是谣传。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的源头,大致讲的就是徐达的夫人说错了一句话,被马皇后转述给了朱元璋听,朱元璋听

  • 古代宫女出宫后又该去哪里 她们能够嫁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对古代宫女还能嫁人吗?宫女们出宫后干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古代皇宫有着大量的宫女,她们的职责就是服侍皇帝和各宫妃子。在当时的封建王朝,宫女们是完全没有地位的,基本上都无法结婚生子。那么,宫女老了之后该何去何从呢?宫女剧照最早,宫女就是婢女,指的是通过

  • 刘备真的是汉室宗亲吗,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很多人读《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汉室宗亲态度很怀疑,但奇怪的是,里面的人物,从帝王将相到百姓布衣,似乎都对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深信不疑。这是怎么回事呢?刘备究竟是不是汉室宗亲呢?其实,演义中的“刘皇叔”说法是杜撰的!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是有家谱的,曹操带刘备去见献帝,献帝一听刘备是汉室宗亲让人就把皇家

  • 蔡国公汪德胜的养子汪兴祖一生有哪些贡献,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在元末的大乱世里,天下很多地区都出现了骚动,蔡国公汪德胜的养子汪兴祖在那个时代做了哪些贡献?结局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德胜和廖永安、俞通海他们在巢湖训练了一支水军,用以自保。可是当南方红巾军的将领左君弼占据有庐州并处处与他们作对的时候,小日子变得越来越难过。后来

  • 皇太极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 他是怎么继承皇位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还不知道:身为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为何能够继位?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虽然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但实际上,清朝是在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后,才正式建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努尔哈赤戎马一生,用祖父遗留下来的十三副甲胄起兵,统一了分散两百年的女真族,建立

  • 赵德胜当年为什么会选择抛弃妻子投奔朱元璋,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赵德胜是明初朱元璋麾下的一个名将,但他本是效忠于元朝的,那么赵德胜当年为什么会选择抛弃妻子投奔朱元璋?他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元至正十二年,江淮地区乱成一锅粥,赵德胜被举为义兵队长,隶属于元将王忙哥的麾下,这一年他才二十八岁。赵德胜深刻地意识到腐朽的元王朝已经是抚不起来了,随着朱元璋于至正十三年攻取

  • 将领张子明在洪都保卫战中是如何把情报传送出去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元末明初将领张子明在洪都保卫战中的故事。在元至正二十二年的时候,陈友谅麾下的部将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也就是胡美,不仅投降了朱元璋,还转手献上了江南重镇龙兴,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市。朱元璋为了把守住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