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关于《明史》的篡改有些问题一直想不通请懂明史的帮忙

关于《明史》的篡改有些问题一直想不通请懂明史的帮忙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57 更新时间:2023/12/27 9:01:19

关于《明史》的篡改有些问题一直想不通请懂明史的帮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明史》修撰的三个阶段

1、1644年清军入关,不久进占北京。

1645年,满清统治者设立史馆,拟修《明史》。

但因为当时政局未稳,南方抗清斗争如火如荼,所以实际修撰工作只是处在准备阶段而并未全面展开。

满清之所以做出这个修史姿态,一是为了借此宣布明朝已经结束,二是为了笼络明朝遗老和降清汉臣。

2、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修史的条件似乎才成熟,康熙这才下旨全面动《明史》的修撰工作。

直到康熙、雍正先后死去的1739年(乾隆四年),历经九十多年,经三度修撰、编辑和删改的《明史稿》终于定稿(武英殿本)并公开刊印和发行。

3、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毁书运动开始,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乾隆下旨全面改修《明史》中的《本纪》部分(也包括《列传》等部分),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这部重新勘改完毕的新本《明史》乃被收入《四库全书》。

四库本的《明史》可谓为丑化明朝做出了进一步的贡献。

二、《明史》修撰过程中的猫腻

1、《明史稿》的几度篡改。

武英殿本《明史稿》混合了万斯同、王鸿绪、张廷玉这三人的心血和心思。

这三人在实际上先后主持《明史》的修撰工作并完成了各自的版本。

但万斯同审定的《明史稿》第一版显然是价值最高的,王鸿绪版的《明史稿》似乎是窃取自万斯同版的《明史稿》并大有删改,张廷玉版的《明史稿》则是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大体按照满清皇帝的意思来修篡和删定的。

2、史家万斯同的贡献。

万斯同是明末思想家黄宗羲的得意门生,出于对保存明代真实历史的责任心,才接受了清廷邀其参加“明史”修撰的工作,但却终生拒领清朝的薪俸。

由此,史学家万斯同通过自己切实的努力乃为明朝“保留”下了大量第一手的、真实可贵的史实资料。

可惜每一位后来者都陆续对万氏版的《明史稿》进行了各自的削删和修改,乾隆钦定的四库本《明史》也不例外。

尽管如此,以万斯同初稿为基础的《明史》还是为我们保存了明代的基本面貌,尽管当中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3、《明史》从头到尾都由满清皇帝终审定稿。

清朝的几位统治者对《明史》修撰的重视可谓到了离谱的程度,《明史》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仔细审阅,乃至事无大小地就每个自己所“关心”的细节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让书写者修改。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修《元史》只花了两年多时间,元朝修《宋史》(二十四史中规模最大的一部史书)也只花了两年多时间,惟独满清,修一部明史竟然花了几代帝王近百年的时间,其处心积虑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说,今天我们所了解到的书面的明朝,实在是出于清帝之政治目的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满清妖魔化了的明朝,是与历史的真相有很大差距的。

4、史官修史的独立性在清代已完全丧失。

明朝的皇帝对于史官撰修当朝史的工作是从不干预的,这正是古代中国最可宝贵的传统之一。

但是很可惜,自唐朝发动了玄武门兵变的唐太宗李世民干预史官独立撰史的那一刻起,这一优良传统就遭到了破坏。

而满清统治者对史官工作独立性的剥夺,则在历史上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

以此修改历史来美化自己的人,我以为都应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5、修完《明史》后毁弃大量珍贵的明朝史料。

清修《明史》,几代学者历时近百年,可谓基本保存了明朝的史实,但却在康雍乾诸帝的旨意下,几经严格的增删、政审、篡改,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扭曲和丑化了明朝的真实形象,并在《明史》定稿成书后,焚毁了大量明代的原始史料。

目前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保存的明代档案只有3620余件,它们几乎都是明末天启、崇祯两朝的,明初和明中期的档案都没有。

明代档案所以保存不多,或许有明清之际战乱的缘故,但主要的还是清朝修撰明史之后,对所依据的档案史料往往弃置甚至烧毁掉。

如此,满清对于明朝的妖魔化处理就失去了反驳的第一手证据。

乾隆之龌龊由此可见一斑。

附一份清乾隆销毁的明代书籍(光是以“明”字打头的被满清禁毁的书籍就接近一百五十种,另有以“皇”字开头的许多明朝书籍也被禁毁),书目大致如下:

《明百将传》《明宝训》《明表选》《明兵略纂闻》《明策衡》《明朝官制大全》《明朝捷录》《明朝通纪会纂》《明朝小史》《明臣言行录》《明臣奏疏》《明初开国群雄事略》《明大事记》《明代帝后纪略》《明代圣政》《明代野史》《明道杂志》《明纲目》《明馆课标奇》《明馆课宏词》《明馆课录》《明光宗实录》《明纪本末》《明纪本末国书》《明纪编年》《明纪编年会纂》《明纪编遗》《明纪重辑》《明纪纲鉴补》《明纪纲目》《明纪会纂》《明纪甲乙事略》《明纪鉴略》《明纪鉴略补》《明纪鉴鼎脔》《明纪全载》《明纪弹词》《明纪要》《明纪编年会纂》《明记甲乙两年汇编》《明季南略》《明季遂志录》《明季文杂抄》《明季遗闻》《明家训》《明鉴会纂》《明鉴易知录》《明将略》《明将略注》《明将传》《明经济名臣录》《明经济书》《明经济文辑》《明论必读》《明论表》《明名臣经济录》《明名臣奏牍》《明末纪事》《明末诏书》《明女直志》《明人后场论表》《明人诗抄》《明人物考(焦竑)》《明人物考(王世贞)》《明神宗实录》《明诗别裁集》《明诗归》《明诗善鸣集》《明诗选(陈子龙)》《明诗选(马士奇)》《明诗综》《明实纪》《明实录》《明史纪略》《明史记事本末》《明史类编》《明史列传》《明史略》《明史全集辑录》《明史通纂》《明史野获》《明史纂》《明疏抄》《明书》《明太祖实录辨证》《明通纪编年》《明通纪会》《明通纪辑录》《明通纪辑略》《明通纪辑要》《明通纪捷要》《明通纪统宗》《明通纪摘录》《明通纪直解》《明通纪纂》《明通鉴编年》《明通纂要》《明琬琰录》《明文案》《明文百家粹》《明文宝符》《明文初学读本》《明文大家二编》《明文大小题商》《明文得》《明文得珠》《明文发》《明文分类传针》《明文录》《明文赏奇》《明文选》《明文翼运》《明文英华》《明献帝宝训》《明相业军功考》《明续记》《明宣宗宝训》《明一统志》《(皇)明杂录(尹直)》《明杂录(佚名)》《明诏制》《明政统宗》《明职方地图》《(皇)明制书》《明制稿》《明注略》《明状元策》《明宗孝义》《明奏疏(施元征)》《明奏疏(陆澄源)》《明奏疏(佚名)》《明奏议》……

三、乾隆版《明史》对明朝皇帝的丑化毋庸质疑。

乾隆四十年(1775),乾隆下令修改《明史》。

过程中对明朝皇帝和人事进行了改修和丑化,更刻意贬低了对明朝皇帝的评价。

比如,原《明史本纪》中的“英宗赞”称英宗“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经改修后的“英宗赞”则这样评价英宗说:“前后在位二十四年,威福下移,刑赏僭滥,失亦多矣,或胪举盛德,以为无甚稗政,岂为笃论哉?”再如,原本评价明世宗为“中才之主”,而修改后的评价则变为:“且倚任权奸,果戮直臣,以快其志,亦独何哉!”只要拿武英殿本《明史》和“四库”本《明史》对比校读,我们就会发现,在明朝十几位皇帝中,至少在英宗、代宗、宪宗、武宗、孝宗、世宗、穆宗等七位皇帝的本纪中,对传主的评语都有了显着的修改。

经过这样的修改,明朝皇帝给后人的印象就在总体上突出了“明朝多昏君”的特点。

尽管如此,只要对史料有充分的解读,有独立的思考,今天的我们仍然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断:明朝的皇帝在总体上其实是远强于清朝皇帝的。

原本《明史》中记述方孝孺等人之夷族诛死仅用了“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十五字,而在“四库”本《明史本纪》中则改为了这样的叙述:“丁丑,召方孝孺草登基诏,孝孺投笔,且哭且骂。

帝大怒,泰、子澄亦抗辩不屈。

遂与孝孺同磔于市,皆夷其族”。

很显然,无论是原本还是四库本的《明史》,都没有明成祖夷方孝儒十族的记载,我真不知道这所谓“夷十族”的记载是出自哪里了?总之,这么一改,明成祖就成了一个以残暴着称的皇帝了。

我不得不因此想到,那明成祖的所谓残暴,包括明太祖的所谓残暴,其真实性都是值得怀疑的,在我看来,这当中至少掺入了满清为妖魔化前朝而捏造的一些事实及夸大的一些数据。

三、因《明史》而引起的两起文字狱

1、文字狱之“庄廷鑨明史案”。

康雍乾在文字狱方面可都是登峰造极的,尤其是乾隆,在这一点上可谓恶劣,杀人无数。

跟之后的雍正、乾隆两朝相比,康熙朝的文字狱还不算非常严重,但是也杀戮了大批文人。

比如发生在康熙朝的“庄廷鑨明史案”,一干所谓的“人犯”70余人(为《明史》写序的、校对的,甚至卖书的、买书的、刻字印刷的以及当地官吏)或凌迟、或杖毙、或绞死,“主犯”庄廷鑨大逆律剖棺戮尸。

史载,在该案中被判处死刑的多达70余人,被流放为奴的家属达到数百人(最多时收监人犯竟达两千余人)。

2、文字狱之“戴名世《南山集》案”。

康熙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对清廷随意篡改明朝史籍甚感愤慨,他通过访问明朝遗老和参考文字史料写了一本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

康熙五十年(1711年),书印出十年后被人告发,康熙十分震怒,下旨将戴名世凌迟处死,戴氏家族凡男子十六岁以上者立斩,女子及十五岁以下男子,发给满清贵族家作奴仆。

同乡方孝标曾提供参考资料《黔贵记事》,也和戴名世同样治罪;戴氏同族人有职衔者,一律革去;给《南山集》作序的汪灏、方苞、王源等处斩刑;给《南山集》捐款刊印出版的方正玉、尤云鹗等人及其妻、子,发宁古塔充军为奴。

由《南山集》受到牵连的有三百多人,后来康熙故作慈悲,改戴名世凌迟为斩刑,本来应处斩刑之人如戴家、方家都流放黑龙江为奴,方孝标已死,但仍被开棺戮尸扬灰。

3、清朝靠篡改史书来确保帝王个个英明。

从庄廷龙明史案、戴名世等明史案中可以看出,满清统治者对《明史》可谓敏感之至!他们惟恐本朝被曾经辉煌的明朝比下去,惟恐汉族民众长久地怀念明朝,惟恐满清的皇帝被明朝的皇帝抢了风头,所以,就采取了按统治者的意志强行修史的办法来丑化前朝。

于是,制度先进、思想自由、社会开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民生富足、君主善“无为而治”、科技事业临界于突破、资本主义萌芽生机勃勃的明朝就被满清统治者抹黑和妖魔化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程度,而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经济停滞、民生凋敝、日益落后、丧权辱国于西方世界的清朝却还能以所谓的“康乾盛世”来标榜自己。

4、历史终将获得平反和公正。

殊不知从来都领先于世界的中国,自打满清入关统治华夏之后,中华文明的历史性大倒退就如一场巨大无比的灾难般笼罩在了这片古老的、辉煌了几千年的土地上。

而我相信,还历史一个真实和公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因为中国人需要重新焕发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也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本民族的历史和历史人物,才能使被长期扭曲的民族精神得到矫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一个民族的力量和智慧追问

能按着我的提问来答吗?这一大篇我看过的,没有办法解决我的疑问啊

标签: 明史

更多文章

  • 北京夜市特色小吃街推荐两个要近地铁的谢谢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夜市

    北京夜市特色小吃街推荐两个要近地铁的谢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是我们上次旅行私人导游小易给安排的北京游玩行程,希望能对您有帮助~第1天:出发→北京首都(全天24小时有专人来接站,方便许多)→带我们入住酒店第2天: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故宫→恭王府→天坛公园,经典、古城的景点都玩到了,这

  • 八年级上册政治预习提纲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提纲

    八年级上册政治预习提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第一单元塑造自我1.1自尊自信(1)如何正确理解自尊的含义答:自尊是健康人格基石,是一种对自已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是从外表到内在对自已的尊重和爱护,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已。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已,是对自

  • 清代宫廷服饰的收藏价值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代

    清代宫廷服饰的收藏价值,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清蓝地纳纱盘金龙袍衣食住行是民生的四大需要;换言之,衣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品,一则蔽体,一则御寒。但爱美是人们的天性,以致又逐渐增加了装饰外表,增加美观的作用。然而在人们组成聚落社会以后,服饰又增加了一项识别身份的作用。《尚书》中有篇《十二章纹》的记

  • 史上仅有三个美女受此酷刑:比凌迟更残忍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史上

    提到酷刑,人们自然会想到几个词:千刀万剐、五马分尸、腰断两截……这些词其实形容的是三种酷刑,即凌迟、车裂、腰斩。人们认为这三种酷刑是古代最残忍的酷刑了,可谓极刑,却不知还有一种酷刑比凌迟更残忍,比车裂腰斩更灭绝人性,而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受此酷刑的只有三个女人,这就让人觉得这种酷刑更加残酷。这种酷刑

  • 历史当年佟玉婉是什么人物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当年

    是乱世佳人之烟火阑珊里面的那一个吗??如果是她,那就是小说人物编辑本段剧情介绍上世纪20年代,出身没落皇族之家的新女性佟毓婉因救命之恩寄情于勇士周霆琛,却被迫奉父母之命嫁给实业家杜瑞达之子杜允唐。佟毓婉埋下心中苦楚,在杜家复杂家境中逆境求生,成为上海商界呼风唤雨的女大亨。丈夫杜允唐纨绔不羁,却是毓婉

  • 靖康之耻指什么事件?靖康之耻怎么发生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靖康

    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着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和昏君。他以蔡京为宰相,同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杨戬、朱、李彦、高俅等人结成反动的统治集团,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

  • 自贡发现大陆最早的蜥脚形类恐龙足迹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貢發現大陸

    龙贯山恐龙脚印自贡网讯(李毅记者陈莉媛)最近,记者从自贡恐龙博物馆获悉,富顺龙贯山的「犀牛脚印」经专家们研究,认为保存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顶部巖层上的这些细长的椭圆形脚印与来自北美和欧洲的始蜥脚足迹非常类似,很可能属于距今2亿年前一种特殊的两足行走或偶尔两足行走的蜥脚形类恐龙所留下的,这是大陆发现的最

  • 宋钦宗拒当皇帝:宦官帮穿龙袍 挣扎致昏厥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龙袍

    能继承皇位的人大都是拼命争取的,宋朝3位皇帝却拼死拒绝登基。宋英宗赵曙英宗赵曙是宋朝第五帝,是宋仁宗弟弟濮王的儿子。仁宗久未得子,后得二子又相继夭折,赵曙因此两次被立为皇储,又两次被废储,对皇权的残酷性多少有些了解。仁宗病逝后遗命赵曙登基。已被闲置16年的赵曙生怕成为皇位更替斗争的牺牲品,遂称病坚辞

  • 周迅新剧遇冷、演技被嘲,冷静过后,我有话要说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我有

    周迅新剧遇冷、演技被嘲,冷静过后,我有话要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2012年,可以说是周迅最风光的一年。,主演的电影票房遥遥领先,更有「30亿票房女王」的头衔加持。,2014年的《红高粱》儘管争议不断,但依然是当年的口碑大剧。,种种迹象都似乎表明,属于周迅的大花时代即将开启。,谁知,2014年

  • 《千与千寻》的隐喻,你看懂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看懂

    《千与千寻》的隐喻,你看懂了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从小就喜欢魔幻、神话的东西,喜欢动画片。第一次看《千与千寻》是在大学时,只那一次我就喜欢上了这个电影,此后,又陆续看过多遍。之前只觉得魔幻,神奇,最近,我又一次重温了这部电影,突然觉得这是一部很好的生活、职场教育片。千寻,刚开始和所有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