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这个大港口唐代才开启,却是一个重要的港口

这个大港口唐代才开启,却是一个重要的港口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24 更新时间:2024/1/17 19:22:41

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姚江的人居历史最为久远,余姚江的船舶历史也最为久远。在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人们不仅发掘出了6000多年前,人类种植水稻的历史线索,而且还发现了7只木桨一个陶制的独木小船。站在“河姆渡”古渡口,我不禁遥想6000多年前的这些栽培水稻的先驱,是否会划着独木小船顺江而下,不出20公里,就可到达余姚江就与奉化江相汇,进入两江合流而成的涌江。这个所谓涌江,实际上是短短的一段近海江口,海水涨潮时,江潮回涌,故谓涌江。它完全可以载着先民的独木小船,东再漂几公里,那里就是东海了。河姆渡的人很可是我们最早亲近大海的先民。

明州的通海三江,为这方水土提供了向海洋发展的一切可能。宁波的鄞州区,早在古代就是备受关注天朝关注的地区。秦一统天下后,以三江口为天然界线,划分出鄞、鄮、句章三县(为会稽郡所辖)。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把鄞县、鄮县、句章三县设为鄞州。不久后,又废鄞州。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大唐朝廷决定在此地设立州治时,取其境内“四明山”的“明”字,称其为明州,后世就以“四明”代指明州。史载公元752年,日本孝谦朝三艘遣唐使船驶抵明州港,开了明州港对外开放的历史。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了三江口,与今天宁波城的中心区鄞州区完全重合。南庆元元年(1195年),升明州为庆元府,府治仍设在鄞县(即三江口)。隋代开始,开凿京杭大运河,唐代又开凿了明州到杭州的杭甬运河,即浙东运河。从明州出发,沿甬江而上到钱塘江,经杭州与大运河相连,然后,北上可抵达古城开封,而后转运长安。明州在海洋交往与贸易上先行一步也顺理成章。

据史料记载,唐贞元廿一年(805)九月,来浙江天台山学佛的日僧最澄(767-822),经明州回国时,除带走大量经外,还带了浙东的茶树和茶籽。这是中国茶输出海外的最早记载,最澄也因此成为海上茶路与禅茶东传的开创者。2006年起,宁波连续几年召开“海上茶路国际论坛”,2009年笔者赴宁波考家,古明州三江口码头遗址,已经辟为“海上茶路启航地”,当地政府在这里已建起了一个“海上茶路启航地”纪念公园。

大宋代唐后,宋廷采取了鼓励贸易政策,淳化三年(992年)两浙路市舶司由杭州移至迁至定海县(今宁波镇海),后迁入明州城内,不久又迁回杭州。咸平二年(999年)真宗下诏令在杭州和明州各设市舶司。

明州独立设市舶司后,使得这里的外贸易的地位迅速上升。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前,高丽使者皆由山东登州(蓬莱)登陆,再由陆路到都城开封“朝贡”,即“朝贡东路”;但元丰三年(1080年),中书省下令“凡中国之贾高丽与日本诸藩之至中国者,惟庆元得受而遣焉”,即“朝贡南路”。这一政令使明州一时成为高丽和日本贸易的唯一通道,使明州不仅商贸地位进一步提高,而且成为了一个国际知名的东方大港。

补记:2016年春节前,我在宁波考察时,遇到宁波报业集团新闻办的谢主任,他说,宁波近来一直在筹备申请,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双世界遗产。两种重要的水路大通道交汇于一个城市,这还真是宁波的得天独厚。

图:《宁郡舆地图》,此图大约绘于1846年至1850年,是迄今发现最为精细的古代宁波城厢地图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那些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的外国人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现在,出国留学似乎已经成为风潮,很多学生都觉得到国外学习到的知识一定要比在自己国家强,就算学习不到很多的东西,个人的见识也一定有所增长。而国外也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或者是爱好者来到中国学习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这种现象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因为史书中只有少数被记载下来,而且我们对这一部分历史也并不是

  • 朱元璋轰走“亚圣”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去过孔庙的人都知道,里面除了有孔子的塑像外,还有孟子的牌位。众所周知,“孔孟之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庙里陈列孟子的牌位再正常不过。但明朝时,朱元璋曾下令将孟子的牌位清理出孔庙。那么,朱元璋为何这么做?其中又透射出朱元璋怎样的性格及心理呢?孔子,能动吗历史后退到明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

  • 历史上最无耻的国家,他称第二,日本不敢称第一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上个世纪,英国凭借着工业革命积累的优势不断发展海上力量,成为了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凭借着最先解锁新世纪科技的优势,疯狂攫取各国利益。将近来自200多个国家的历史资料显示,世界上仅有22个国家没有被英国染指。染指包括军事占领,军事威胁,军事谈判,军事赔款,还包括英国资助的海盗,武装的英国探险家以及官员

  • 脑残皇帝司马衷是西晋之乱的罪魁祸首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从司马家族篡位以来,蜀国东吴先后灭亡,魏晋建立起了统一的中原王朝,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西晋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王朝。西晋统一的时间短,公元266年到316年,共计51年,共5位皇帝,如果从灭东吴开始算起,则仅37年。本来时间就短,而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除了晋武帝司马炎立国初期似乎励精图治

  • 清史上最大疑案:孝庄是否下嫁多尔衮,顺治是否真的出家?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大清由于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因此许多历史还是相对清楚的,但是还是有一些记载不明确的地方,下面就给大家说两个。“孝庄下嫁”说的由来及其论争关于孝庄太后下嫁其小叔多尔衮的传说,在《清朝野史大观》、《清史演义》及《清宫轶闻》、《多尔衮轶事》中,多有记载,且绘声绘色,十分具体。但这些文人骚客的描写,与

  • 曹操动用了全国近半兵力,挖开一个陵墓,里面财物养活了军队十年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不知何时起,聚集了大量社会财富的帝王们在死后喜欢把财宝带进自己的陵墓,这巨大的诱惑让许多人甘愿冒着风险趋之若鹜,盗墓这个行业也就越来越猖獗,甚至还出现了一个美称——摸金校尉。摸金校尉这个名称并不是杜撰的,这确实在历史上出现过,而且他是曹操专门为盗墓而设立的官职。众所周知,曹操有很多头衔,例如政治家、

  • 秦朝灭亡到底是不是归罪于赵高?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秦朝灭亡到底是不是归罪于赵高?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赵高也许跟秦朝的灭亡脱不了干系,但我认为,即使没有赵高的推波助澜,秦朝也不会长远的走下去,赵高的出现只是历史的偶然,而秦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秦王的治国理念没有根据时代的改变而做出变化从根本来看,秦朝的政策

  • 李靖是唐朝将领,他和陈塘关李靖是同一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前文我们说到托塔李天王演变的整个过程,也知道李靖是如何与毗沙门糅合到一起,变成了天庭的托塔李天王,但是还有个事情没有讲完,那就是唐朝的李靖怎么就变成了商朝的陈塘关总兵李靖?有些人会说,不对吧,此李靖非彼李靖,商朝的和唐朝的李靖并非一人,其实请大家注意一点,我们说的是神话故事而非历史,在神话里唐朝的李

  • 裴寂的才能与品德都不太行,为什么能被李渊重用?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宰相,颇受唐高祖李渊的重用。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根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掌权期间一共任命了十二位宰相。除了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两位皇子之外,裴寂的权势和地位最高,可以说是李渊最重用的宰相。可是裴寂当宰相后对内贪腐误政、构陷功臣;对外丢城失地、

  • 诸葛亮斩了马谡,只是因为失守街亭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公元二二八年,时任蜀汉丞相的诸葛亮按照隆中对的战略布局,主动出击攻打曹魏,开启了蜀汉的第一次北伐战争。诸葛亮此次北伐进攻的目标是祁山,此时曹魏的皇帝是魏明帝曹叡,他万万没想到,诸葛亮会先发制人。为了抵抗诸葛亮的进攻,曹叡亲自到前线督军。在这一场战争中,诸葛亮任命马良的弟弟马谡为前锋主将,统帅三军在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