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姜维的身世如何,他为何如此忠于蜀汉呢?

姜维的身世如何,他为何如此忠于蜀汉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3 更新时间:2024/1/22 4:04:36

在《三国演义》的视角中,以蜀汉的兴亡衰败作为整个故事的叙述主线,然而,整个蜀国的故事,却是一个悲剧的典型: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关羽威震华夏却转瞬败走麦城;张飞力敌万人却死于宵小之手;诸葛亮六出祁山却最终功败垂成……这些三国前期的英雄虽然有着悲剧的结局,但却曾经有过气吞山河,豪气干云的雄伟功绩。而姜维,作为一个曾经的魏将,却承载了本不应该由他背负的整个蜀汉理想破灭的最大悲剧。姜维,字伯约,天水人。他的父亲曾经为曹魏政权血洒沙场,马革裹尸,姜维由于父亲的缘故,被提拔为了天水郡的参军。或许,他也曾经想像父亲一样纵横驰骋,为大魏捐躯。然而历史总是爱和人开玩笑,姜维最终归降了诸葛亮,倾心拜在其门下,成为了孔明之后,蜀汉唯一有能力与魏国一决高低的将领。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次北伐中原时,运筹帷幄智取三城,所到之处无不望风而逃,唯有姜维识破了诸葛亮的计策,定下埋伏,险些活捉了赵云。当然,按照《演义》“诸葛多智而近妖的传统”,诸葛亮很快便重新部署,使出一招反间计,赚的姜维走投无路,只得倒戈卸甲,以礼来降。在整个《演义》的故事线中,狡诈阴险如曹操者,聪明睿智如周瑜者,反复无常如司马懿者,纷纷落败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之下,但作者偏偏设计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姜维,打破了诸葛亮算无遗策的记录,这既是作者对姜维的偏爱,也象征着姜维有着优秀的能力,扛起“后诸葛时代”的蜀汉大旗。

诸葛亮得到姜维,大喜过往,准备将毕生兵法所学交予姜维,将其培养成自己的继承人。他在写给蒋琬的信中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他将姜维的能力放在蜀汉的老革命马良之上,足见对姜维的重视与偏爱。其实,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他怎么会看不出汉室不可复兴,曹魏不可卒除的局势,他怎么会不知道蜀国是一盘死棋,他何苦将姜维也拉入自己的苦海,做着西西弗斯的无用之功呢?其实,诸葛孔明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伐贼,王业亦亡”,那倒不如豁出去全力以赴战一场。他肯定从这个崇拜郑玄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他肯定知道,这个目光炯炯,面容坚毅的年轻人一定也心怀汉室,是和自己一样的理想主义者;他肯定明白,对于理想主义者而言,放弃比失败更难忍受。姜维的父亲早亡,自幼便和母亲相依为命,熟读儒家经略的姜维当然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但在蜀汉军中,他显然已经接受了诸葛亮的价值观,为一个早已灭亡了十余年的汉室政权做着不可能的复兴,像只飞蛾一般,毅然决然的扑进了那若明若暗的灯火之中。姜维的母亲思子心切,给儿子写信,让他寻找一味中药当归,意即唤子早归。自古忠孝难两全,姜维回信道:“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远志也是一味药材,姜维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回过自己的故乡。

“长星昨夜坠前营”,公元234年,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在《演义》中,孔明临终前将自己的毕生心血《兵法二十四篇》交给了姜维,从此之后,姜维正式“继丞相之遗志,讨篡汉之逆贼”。在《三国演义》中,姜维九伐中原,其实在历史上,姜维北伐了十一次之多,但无一例外,悉数败北。在蜀汉外部,邓艾钟会等人都是姜维的有力对手;而蜀汉内部,蒋琬、费祎等人都不赞同北伐的策略,暗中掣肘于姜维,加之刘禅的近臣黄皓兴风作浪,姜维成为了处在夹缝中的人,北伐之路步步维艰。曾经一度的,姜维将邓艾围困在祁山之上,而黄皓担心姜维功劳过大,连忙怂恿刘禅让姜维退军。这一幕不禁让人想到直捣黄龙的岳飞,正待收拾旧山河,奈何十二道金牌连发,功败垂成。姜维之路,实在要比诸葛亮坎坷的多。诸葛亮念念不忘的是先帝,而姜维年年不忘的是丞相。然而大厦将倾,狂澜既倒,蜀汉的命运已是雨中浮萍一般飘摇无依,英明神武如诸葛亮者,也不过是尽己之能,为蜀汉强行延寿罢了。而姜维,为刘备诸葛亮兴复汉室的理想,站好了最后一班岗。公元263年,魏军在钟会、邓艾的统率下大举伐蜀,情势万分危急,姜维放弃了战略重地汉中,转移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防备钟会,钟会久攻不下,正当撤军之时,却传来了一个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邓艾率小股部队绕道逼近成都,后主刘禅在谯周等人的煽动下,成都不战而降。此时此刻,一切的抵抗都失去了意义,一股无名的怒火燃遍了每一位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吾等死战,何故先降耶?”但是将士们的愤怒很快就平息了下来。是啊,蜀汉国小力弱,将士们连年征战,将军白发征夫泪,早已是不堪重负,就这样结束战争,或许对每一个人都有好处。毕竟,人们只关心与自己休戚相关的东西。按照常理来论,故事到这里应该要结束了,无论是丞相的知遇之恩还是自己的忠君爱国之情,姜维能够做到这一步,为一个行将就木的政权舍生忘死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很足够的了。但是姜维毕竟是姜维,在朝中大臣的打压之下他没有放弃,在强敌环伺的战场上他没有放弃,在后方皇帝的掣肘之中他也没有放弃,那么现在,皇帝投降,国家灭亡,又有什么理由能够让他放弃自己的理想,向命运做出妥协呢?他在给刘禅的密折中写道:“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姜维早就看出了钟会的野心,他怂恿钟会杀掉邓艾,举兵自立。而钟会也很欣赏姜维的才华,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本来,这个计划成功之后,姜维便可借机杀掉钟会,重新夺回益州,继续坚持抵抗。但是钟会操之过急,事情败露了出去,魏军将士纷纷起来反抗,钟会、邓艾、姜维三人在乱军中皆被杀害。他临终前的一呼:“吾计不成,乃天意也!”执着反抗天命到如此程度的姜维,终于还是在最后一刻,信了天。从刘备起兵的那一刻,蜀汉政权的所有人便开始了一场与天赌命的大梦。他们看见过希望:赤壁的火光,西川的稻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他们也感受过幻灭:猇亭的烈焰,白帝的托孤,关张的殉难,上方谷的瓢泼大雨。蜀汉的所有人,都在汉末三国的的乱世之中尽力的发光发热,虽然都是以悲剧作为终章,但他们曾经荣耀过,也算不得遗憾。唯独姜维,从加入蜀汉的第一天起,整个国家便像一辆过载的大车无可挽回的走向了下坡,姜维便是那个拼死挡在车轮之前的人。

所有的辉煌与荣耀,不过是别人口耳相传的流光碎影,他从来没有拥有过,就谈不上理解失去的滋味。最终,他的奋斗成为了别人乐不思蜀的资本,成了竖子在史书中的笑料,成了整个三国最大的悲剧。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蜀之亡,非将军之罪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五虎将的谥号分别是什么,其实有怎样的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古代立过大功的功臣,在其死后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朝廷会根据他生前对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给出一个称号,即通俗意义上的谥号。谥号作为古人盖棺论定的评价,基本代表了官方对他的贡献和地位的评价。三国的蜀汉政权中,获得谥号的一共有十二位大臣,其中五虎将悉数在列。对比五虎将的谥号,看看他们在当时的地位如何。关羽关羽—

  • 日本江户时代的残酷刑罚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时代,统治者用残酷的高压刑罚来惩戒官员是常见的手段,我们都知道明朝的酷刑是令人发指的,不过在日本的江户时代,幕府统治似乎更加残忍血腥。江户时代指的是德川幕府(1603年1867年)统治时期。当时德川大将军颁布“一国一城”和“参觐交代”令,命诸侯定期来回江户朝见,还要将妻小家臣等带来

  • 曹操与司马昭为什么至死都不称帝?有一个人对他的影响很大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皇帝是封建王朝权利的顶峰,坐上皇位就相当于拥有了当时最高的权力,能享受到最顶级的资源。在秦朝之前,政治家都向往着王位;在始皇帝创立帝制之后,权力者就觊觎着这个叫皇帝的位置,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想处在权力的巅峰。毫无疑问,权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具备吸引力的,庸才如袁术,贸然称帝受到四方攻击,最终

  • 战国时期魏国是最先变法的 魏国为何还是衰败了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对魏国是战国时期首个变法的国家,为何逐渐衰败了,魏惠王要负责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国在战国时代,可以说是一个人才强国。我们所熟知的李悝,西门豹,卫国的商鞅,张仪,公孙衍,吴起,卫国,范雎,这些都是魏国人(卫国是魏国的附属国)。李悝在魏文侯时代的改革,是秦国商鞅改

  • 古代打仗的士兵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 古人是怎么解决生理问题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还不知道:古代士兵打仗,怎样解决生理问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战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支军队动辄就是数万人,如果出了什么事,那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所以在古代,一个将领不仅要有统帅的能力,还要有能力为手下出谋划策。最关键的是,这场战争何时会结束,谁也不

  • 宁娶寡妇,不娶生妻 古人说的生妻到底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对古人为何说“宁可穷死,也别娶生妻”?“生妻”究竟是什么意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宁可穷死,也别娶生妻”这是流行于古代民间的“俗语”,类似的还有“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等俗语,主要强调的都是劝人“莫娶生妻”。那么,“生妻”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何在民间忌惮如此深,甚至

  • 古代打仗行军是什么样的 士兵真的在将军后面跑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对古代打仗行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打仗格局,将军骑马快跑,士兵走路追赶,后者还不累瘫吗?相信大家经常都会在电视上看到古代两军对峙的情况。在还没有正式开打之前,由将领率领着大部队前行,到达对垒阵地,而这个过程往往是浩浩荡荡的,尘土飞扬的。可能很多人都会留意到

  • 袁绍出身的汝南袁氏,到底是不是东汉唯一的四世三公家族?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西汉之时只有韦、平两家父子宰相,已经属于非常罕见之事,但是到了东汉时期,数世官至三公的却并不少见。最为著名的就是袁绍、袁术所属的袁家,四世三公,是汉末有名的世家大族。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公参谋议国之大政:“凡国有大造大疑”,三公通而论之,国有过事,则三公通谏争之。但三公只是名义上的最高官

  • 大臣给妻子画眉毛,为何被弹劾?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大臣给妻子画眉毛,为何被弹劾?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现在这年头,看到别人秀恩爱被称作是“吃狗粮”,而在古代,这样的恩爱故事也很多,比如与韩寿偷香、相如窃玉、沈约瘦腰并称四大风流韵事之一的“张敞画眉”。在《汉书》当中记载: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

  • 地主刘德最后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地主刘德最后是什么结局?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朱元璋出身赤贫家庭,穷到连个正儿八经的名字都没有,而且不但他没有,他祖宗八辈都没有,一家子的名字都是由数字组成。不过朱元璋可谓是“穷人中的战斗机”,最后竟然翻身农奴把歌唱,坐了龙庭成为天子,富有四海。也许他睡在龙床上做梦的时候,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