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对白银为何会额外征收税赋呢?

历史上对白银为何会额外征收税赋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805 更新时间:2024/1/3 11:31:39

在很多影视剧中,人们通常使用白银作为货币使用,例如动辄就是百八十两银子的场景。认真的说,这样的情况在民间几乎不会发生。首先,白银不属于通用货币,很多店家根本不敢收白银。第二,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拥有白银。但是在我国明清时期,朝廷征收赋税采用了白银为主的标准。认真的说,这一征收标准给百姓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今天,我们就聊聊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征收白银赋税制度。

我国疆域面积辽阔,资源非常丰富,但银矿石的储量却并不丰富。我国主要的银矿基本上都集中在西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例如甘肃等地。在古代历史上,这些地区要么在游牧政权的控制下,要么属于双方反复拉锯的地区。再加上当时的探测技术简陋,很多银矿都没有被发现。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便开始推行黄金和铜钱共同使用的货币制度。

例如商鞅变法期间,为了树立朝廷的威严,商鞅以50金为筹码,鼓励群众将木桩搬移到北门。由于各地区的铜钱样式、重量混乱,在汉武帝在位时期,朝廷开始了著名的货币改革,五铢钱开始使用。五铢钱使用了很长时间,从西汉武帝时期开始,一直使用到了南北朝时期。但由于政局混乱,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情况。在民间,私自铸钱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铜钱的质量和分量都严重不足,造成了鱼龙混杂的情况。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钱的质量越来越差,出现了“入水不沉,随手破碎”的尴尬情况。鉴于混乱的货币秩序,曹魏政权下达政令:“使百姓以谷帛为币。”换而言之,从这个时候开始,粮食和布匹能够与其他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粮食和布匹具备了钱的职能,这也反应了民生艰难的现实情况,粮食和布匹成为了纯刚需的代表。隋朝统一全国以后,结束了分裂长达40年的混乱局面。

隋朝重新开始使用铜钱,而且铜钱的样式开始进行改变。但请注意,在隋唐时期,虽然已经重新建立了以铜钱为主的货币体系,但布匹、粮食仍在继续使用。关于布匹、粮食能够兑换多少铜钱,唐朝甚至下达过相关的文书。开元22年,唐玄宗李隆基下达了命令:“自今以后,所在庄宅口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纬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

由于黄金的数量太少,如果使用铜钱又非常不方便,粮食和布匹的实际购买力甚至超过了铜钱。在宋朝建立的初期,鉴于北方辽国的威胁,宋太祖赵匡胤说过这样的话:“以二十匹绢购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过十万人止费二百万绢,则敌尽。”由此可见,在宋朝的初期,绢布的实际价值远高于铜钱。

众所周知,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白银、黄金太少,而铜钱太重、购买力低下。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达成合议的时候,对方只要布匹、茶叶和白银,不要铜钱,也是因为铜钱购买力太低。在元朝统治时期及明朝统治的前期,都沿用了这样的模式。明朝统治的前期,朝廷向百姓征收赋税仍旧以粮食为主,因此才出现了“淋尖踢斛”的绝技。但是从明朝隆庆皇帝开始,明朝开始改变原有的赋税征收办法,开始征收白银,而不是粮食或者铜钱,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明朝正德、嘉靖时期,明朝饱受倭寇的侵扰,海路不通,明朝无法与西方各国进行海洋贸易。经过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们的努力,最终扫清了倭寇问题,明朝开始了对外贸易。与此同时,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国家,已经确定了对南美洲的殖民统治。南美洲地区盛产白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量的白银开始进入明朝。随着白银储量逐步充盈,明朝高层认为以白银为主的赋税征收标准已经势在必行。

但明朝高级官员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白银的持有人。虽然大量的白银流入明朝市场,但基本上都控制在那些贵族、地方豪强、大商人和官员们的手里,普通百姓们几乎没有白银。明朝开始改为征收白银的赋税标准以后,每逢赋税征收的时候,百姓们就不得不用粮食和铜钱交换白银,自然是低价出高价入的模式。长此以往,大量白银的持有人自然是钵满盆满,吃亏的永远是普通百姓。

明朝末期,顾炎武曾经在陕西地区游历。那年,关中平原获得了大丰收,但农民们仍然不得不“民且相率卖其妻子。”随着粮食的丰收,朝廷的赋税征收标准也随之提高,百姓们需要缴纳更多的白银,实际上损失的更大。很多百姓不堪重负,开始了撂荒逃亡。明朝末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不合适的赋税征收模式占很大的原因。清朝入关以后,沿用了明朝的赋税征收模式。

两江地区的官员,在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中说:“四海之内,日益困穷。银日益少,不充世用。”从侧面反映了征收白银的政策,给普通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尤其是乾隆皇帝上台之后,由于吏治日益腐败,白银不足的情况更加明显。由于白银的购买力坚挺,很多贵族、官员们大量囤积白银,造成了本来就供不应求的白银市场更加紧俏,银贵铜贱的局面进一步恶化。

从表面来看,清朝的财政没有损失,但百姓们实际上付出了更高的代价。进入清朝统治的后期,鸦片开始大量流入清朝,造成了大量的白银外流。湖广总督林则徐呈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表达了自己焦急、恐慌的心情:“鸦烟流毒,为三千年未有之祸。犹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当时,清朝总计外流了高达几千万两白银。白银的大量外流造成了金融秩序的瘫痪和崩溃,白银的价格增长了好几倍,但朝廷继续以白银为赋税征收标准。百姓们为了缴纳赋税,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绝大部分财产。老舍先生的作品《茶馆》中讲到:“百姓穷,没吃没穿,逼着卖儿女。”因此,在咸丰、同治在位时候,前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等一连串的农民起义。虽然起义的原因不同,但都受到了各地百姓的支持,因为实在是“民力以尽,无以为继。”

标签:

更多文章

  • 冈比亚为什么敢口出狂言 难道它能比韩国还要狂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说到世界范围内经常口出狂言、并且知名度高的国家,相信大家都是不约而同的想到韩国,毕竟宇宙第一大国的实力和狂妄,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除此之外韩国还自称除了俄罗斯和美国,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见韩国是有多么的膨胀了。然而这还不算什么,有一个国家比韩国还要狂,曾扬言1天踏平美国,1天闪电击败欧洲

  • 玉玺通常只有一个,为何清朝有25个玉玺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说起玉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那是古代皇帝的专属用品。其实说白了,玉玺其实就是皇帝的专属印章,只不过将皇帝使用的印章称之为玉玺。而当时老百姓所使用的印章被称之为作印。玉玺既然是皇帝的专属用品,国家也就一个皇帝,也就说皇帝的玉玺通常情况下就只有一个,但是带了清朝的时候却出现了25个玉玺,那么这是为何呢

  • 甘夫人和糜夫人相比 两人谁的地位更高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对甘夫人和糜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甘夫人作为后主刘禅生母,甘夫人的地位如何?甘夫人比得上糜夫人吗?读《三国演义》会有一个误解,认为刘备夫人的顺序,应该是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穆皇后,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正确来说甘夫人入门晚于麋夫人。麋夫人是在吕布袭夺下邳后,

  • 北宋的商业税为何能位居古代第一?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北宋的商业税为何能位居古代第一?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根据相关的资料统计,北宋的商业税收超过了700万贯,如果算上国家专卖的收入,那么商业收入将就达到了5000万贯。作为对比,明朝宣德年间的商业税收仅有200万贯。两宋时期,商业税收(包括专卖收入)的总量在大部分时间都超过了农业

  • 关羽“战神”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他带来了哪些历史文化?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关羽,东汉末年刘备阵营名将,去世后被民间尊为“关公”,他从“五虎上将”上升为“神”的过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形象演变史。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陈寿在《三国志》中首次记载了关羽形象的原型,展现出关羽忠诚、勇猛、傲慢自大的形象特点。一、关羽形象1、忠

  • 为什么晋文公重耳可以在九年时间里就实现霸业?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在春秋历史上,尽管春秋五霸存在多个版本。但是,齐桓公和晋文公几乎是两个不变的选项。相对于齐桓公年纪轻轻就即位齐国国君,晋文公重耳在六十岁才登上晋国国君的宝座。但是,只用了九年时间,晋文公就为晋国数百年的霸业开创了先河。由此,对于重耳这位流亡在外地国君,凭什么能在九年时间里就称霸诸侯?一首先,在笔者看

  • 他改名换姓玩票去科考,却高中省元,把他皇帝老子高兴坏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从隋初到清末,中国封建王朝均采用以科举取士,作为选拔任用官吏的主要方式,通过科举,知识份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朝金榜题名,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指的是科举这条黄金大道。诱惑越大,竞争越大,科考那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多少考生十年甚至几十年寒窗苦读,却连个秀

  • 帝王那些事:将五姐妹一起纳入后宫的皇帝(图)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在中国历史上,将姐妹花纳入后宫的皇帝不在少数,然而能够像唐德宗李适那样,将五姐妹全都纳入后宫的帝王怕是只有他一个了。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的第十个皇帝。这位皇帝经历过安史之乱,当过兵马大元帅,也想过发愤图强,中兴唐室,然而他没有当皇帝的资质。他虽然实施革新,但由于措施不力,用人不当,所以在他执政期间,大小

  • 中国农民太狡猾了,不信,看看民国时期农民应付抓壮丁的高招!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节选自《中国人:群居的食草族》,雾满拦江著一民国时,有个加拿大传教士到了四川,1915年生了个女儿,叫伊莎白。小伊莎白在四川土生土长,她有个记日记的习惯,记载了许许多多怪奇事件,其中有两桩“刁民坑爹”事件,极富戏剧性。二抗战史上,川兵出川抗战,是很激动人心的。——最激动的是看热闹的人,真正上战场赴死

  • 中华古代历史上五大精锐部队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关于中国现代精锐部队,可能你知道赢得惟一国际特种兵最高荣誉老虎团,可能你知道代表广州全军特种部队参加了“2000年国际侦察兵比赛”的“南国利剑”,可能也知道-成都军区特种大队“西南猎鹰”。但是你未必完全了解中华古代历史上五大精锐部队。今天咱们就说说一说。东晋门阀的雇佣兵——北府兵按时间顺序来说,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