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末风云人物黄巢最后怎么死的?

唐末风云人物黄巢最后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23 更新时间:2024/1/15 11:29:11

唐末风云人物黄巢最后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末期,由于关东地区长期没有降雨,所以引发了严重的旱灾,百姓遇到温饱困难,生活过得苦不堪言。再加上朝廷规定要缴纳的赋税,以及各种劳役,压得百姓无法承受。当人被压榨得连生命都受到威胁时,还会顾虑其它事,所以迫于无奈的百姓就像草原上的干草一样,粘到一点火星便很快燃烧起来。

当时有一叫王仙芝的盐贩子,由于常年混迹于江湖,他的见识在当地是高于普通百姓的,所以,他见身边百姓的民气可用,便于公元874年初,从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发出檄文,号召百姓起来反抗官府的压迫,在当时欢呼的人群中,有一个叫黄巢的落魄文人。黄巢早就想起来反抗,于是他从曹州举事响应王仙芝的起义,二人会师于曹州,开始共谋大事。

自古以来,农民起义最终成功的案例并不多。王仙芝和黄巢带领这支起义军辗转多地,与唐军多次交战。在起义的十多年时间里,黄巢经历了很多事情,其中对他影响较大的就是与合作伙伴的分分合合。他和王仙芝本是一起打拼的合作伙伴,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朝廷开始以高官厚禄招抚起义军,蕲州刺史裴倔为王仙芝上表求官。唐僖宗为平定局势,下诏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起义军领袖为了坐高官要投降,黄巢和其他义军将领没有封赏,所以他们坚决反对,据说二人为此还大吵了一场,王仙芝见犯了众怒,便勉强拒绝了投降朝廷提议。虽然如此,黄巢还是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王仙芝,开始自立门户与王仙芝分兵作战。此举表面看对起义军没有太大影响,但实际上却削弱了义军的实力。

黄巢单干后,一开始的发展也算比较顺利,并自立为王,攻占了不少地盘,并采用避实就虚的流动战术转战各地。若是遭到了唐朝大军的回击,他便转换地区攻打,还曾发生过降唐复叛的情况,最后他甚至还打到了长安,进入太清宫称帝。可惜这个位子他没坐上多久,唐朝地方军就反扑过来。

中元二年(882年)九月,黄巢手下朱温变节降唐,黄巢得知后非常恼怒,这时其手下另一个将领李详也有投降迹象,黄巢发现后立即杀了此人。但这并不能挡住唐军的反扑,眼看着起义军伤亡惨重,最终他也无计可施,只好带着自己的家人和亲信弃城逃跑。可见这场起义最终以失败收尾,当时起义军的力量终究还是不够强大。

黄巢带着一行人逃到了一处名为襄王村的地方,他的表弟林言也在这行人中。这个林言一看黄巢已经一无所有、大势已去,就起了杀心。他在黄巢最虚弱的时候,杀害了黄巢和他的家人,他的妻子、兄弟都没逃过此人的毒手。没想到黄巢轰轰烈烈十多年,最后竟得了这样的死法。拿到了黄巢的项上人头,林言便想到唐将时溥那去邀功。但中途他遇到了当时的沙陀人的兵马,被沙陀人杀死,他们到时溥那里邀到了擒杀匪首的功劳。当然关于黄巢的死,也有自杀一说。

虽说黄巢起义最终落得惨败身亡的结局,但他起义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他能够带领这支队伍与朝廷对抗十年之久,离不开各地农民的响应。可见到了大唐末期,百姓的生存环境确实糟糕透了。虽说黄巢的结局有些悲惨,一家人都被杀害,但他所奋斗的历程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标签:

更多文章

  • 奴隶怎样才能为自己赎身?怎样才能摆脱奴籍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逃亡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讲到奴隶逃亡的卜辞。《尚书》、《左传》、《墨子》及云梦秦简中的《日书》等,都记有奴隶逃亡的史实或“逃臣”一类的词语。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先秦时期的统治者对奴隶逃亡问题非常重视。周文王有“有亡荒阅”之法,规定如有奴隶逃亡,就要进行大搜查。战国时卫嗣君为了显示法令的尊严,甘愿用一个叫

  • 清末文字狱最有影响的案件 当属上海苏报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清末文字狱最有影响的案件,当属上海《苏报》案。《苏报》报馆位于上海租界,创刊时没有什么过激言论,也没有什么影响力。1903年,该报馆聘请章士钊为主笔,蔡元培、章太炎、吴稚辉为撰稿人,从此就成为了革命者的宣传阵地。邹容《革命军》出版后,《苏报》予以热烈推荐,在其”新书介绍”一栏内,对《革命军》给予高度

  • 苏联军工那么发达为什么没有世界级汽车品牌? 苏联汽车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汽车的愿望也与日俱增。据保守统计,目前国内汽车保有量约在2亿台左右,但细看这些汽车品牌又大致划分为德系车、日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和正在崛起的国产车。如常见的奔驰、奥迪属于德系,丰田、本田属于日系,福特、别克属于美系,现代、起亚属于韩系,长安、哈弗则属于国产。但你

  • 万隆会议的意义是什么 万隆会议的纪念活动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历史意义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是亚非人民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结晶。会上共同倡导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形成了以“团结、友谊、合作、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等为核心的万隆精神,为亚非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提供了指导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指明了有效路径,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并遵

  • 翰林供奉生涯:李白在长安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李白来到长安后,受到唐玄宗的高规格接待,李阳冰的《唐李翰林集序》里这样记叙唐玄宗接待李白的情形: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乃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至此?”意思是:唐玄宗下诏将李白召入宫中,玄宗下了龙辇,走上前来迎接李白,这是很隆重的待遇

  • 四大名著倒过来看,完全是另一个故事,风格完全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传统的四大名著,不知道你是否尝试将它的内容倒过来看?前段时间,微博上流行倒写体,有网友便将“四大名著”倒叙了出来。名著的魅力果真非比寻常,即使倒看,依然让人印象深刻而感伤。《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奉如来之命,前往东土大唐传教。路上历经磨难,险象环生,妖魅迭起。奋力打斗后查明,妖怪均有后

  • 身材矮小却受人尊重,淳于髡有多厉害呢?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说起身材矮小的历史人物,大家自然会想起晏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战国时期的齐国还有这一个矮小人物,名为淳于髡(kun,第一声)。此人被司马迁记载在滑稽列传当中,为人十分善变,而且身材矮小,是个外交高手。《史记》记载:“淳于髡身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度出使诸侯,未尝屈辱”。可

  • 刘备为什么到死都没给赵云封侯?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刘备为什么到死都没给赵云封侯?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事情还得从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时说起,当时刘备坐拥荆州、益州还有汉中,已经拥有和曹操抗衡的实力,在众人的建议下刘备进位汉中王。刚刚上位的曹丕不久后便逼汉献帝让位,自己建立魏国,从此汉室灭亡。刘备手下将士都劝刘备称帝,尽管刘备也

  • 汉朝狱卒为何能决定一个丞相的生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汉朝狱卒为何能决定一个丞相的生死?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这句话是周勃在被释放以后说的一句话。大意就是说我曾经带领了百万军队,怎么能够知道一个狱卒的尊贵啊。曾经率领百万军队的周勃和狱卒相比较,狱卒确实是一个无关轻重的角色,但是为什么作为汉初丞

  • 晋襄公一生经历了什么,最终结局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晋国能强大到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历代君王励精图治有很大关系,其中晋襄公就是一任贤明的君王。晋襄公,姬姓,名欢,是我国春秋时代晋国国君,为晋文公姬重耳和逼姞之子。公元前628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病逝了,晋国的大臣们就拥立逼姞的儿子,立公子欢为晋国新的国君。公子欢继位后,是为晋襄公。晋文公能够结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