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翰林供奉生涯:李白在长安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翰林供奉生涯:李白在长安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43 更新时间:2024/1/14 9:13:10

来到长安后,受到唐玄宗的高规格接待,李阳冰的《唐李翰林集序》里这样记叙唐玄宗接待李白的情形: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乃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以至此?”

意思是:唐玄宗下诏将李白召入宫中,玄宗下了龙辇,走上前来迎接李白,这是很隆重的待遇,玄宗还设宴款待李白,让他坐在自己的七宝床上,这里的“床”其实是指一种镶嵌着七彩宝石的华丽宝座。玄宗还亲自为他调羹,对李白说:“你是一介布衣,我却听闻你的大名,如果不是你的道德品行高,章做得好,咱们怎么能够在这里见面呢?”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知道,从接待的规格上讲,唐玄宗很器重李白。对于皇帝的这种器重,李白当然非满足与自得。长安的生活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希望与畅快,感受到人生极大的荣耀。

这在他的诗文里也得到体现,在《东武吟》中他说:“君赐颜色,声价凌烟虹。”意思是说自己得到皇帝的宠信,往来朝廷之中,声誉与身价很高仿佛就要进入唐太宗专门表彰功臣的凌烟阁了,身边谈笑的人物都是王公大臣。当初唐太宗为了表彰功臣,筑凌烟阁画二十四功臣像。此时的李白,觉得凭借自己的满腹才华与不俗志也一定可以进入凌烟阁。

这样看来,李白离自己的政治理想越来越近了,他似乎得到了贵族王宫的认可,他这次应该要放手大干一回了吧?可令人费解的是,在天宝三年初春,李白就匆匆的离开了长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李白为了等待一飞冲天的机会等了十几个年头啊,然而在机会真正来到他面前时,他却只在长安呆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他在京城一年多,过的究竟是怎样的生活?

这得从他担任的职务说起。

关于李白的职务,各种文献有着不同的说法,但总的说法是:李白被授予翰林之职——

——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记》

遂直翰林,专掌密命。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有诏供奉翰林。

——《旧唐书*文艺列传》

这些记载比较模糊,有的说是翰林,没有说是翰林学士还是翰林供奉,翰林待诏。

那么翰林是什么意思?翰林学士与翰林供奉,翰林待诏又有什么区别?

唐代的官吏制度规定,凡是皇帝所到之处,要有御用文人,术士等等候诏命。这些御用文人,术士等并非皇帝的政治助手,而是陪侍皇帝从事文艺游赏之事。这些人当中有吟诗作赋的文词之士,有饱读典籍的经学之士,有算卦者,杂耍者,论道者,念佛者,书画者,吹拉弹唱,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他们在翰林院里随时等候皇帝的召见。所以叫翰林待诏,也叫翰林供奉。皇上赏月,诗文待诏就要作诗助兴,皇上游园,见景色迷人,书画待诏就要作画。

有时候皇帝偶尔也会询问翰林待诏一些政治问题,但这并非他们的主要工作,从根本上说,他们的工作与政治毫无关系,皇帝也不会将这个群体与国家政治联系起来。他们的真正角色,是皇族的私家奴仆,虽然与皇帝的关系较为密切,但在政治上,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现在看来,李白担任的是诗文待诏,诗文待诏不过是诸多待诏中的一种,其地位比其它待诏要高一些,其中一些表现优秀的诗文待诏,也会逐渐发展到给皇帝起草诏书,具有了政治身份,但这批人数量并不多。

标签:

更多文章

  • 四大名著倒过来看,完全是另一个故事,风格完全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传统的四大名著,不知道你是否尝试将它的内容倒过来看?前段时间,微博上流行倒写体,有网友便将“四大名著”倒叙了出来。名著的魅力果真非比寻常,即使倒看,依然让人印象深刻而感伤。《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奉如来之命,前往东土大唐传教。路上历经磨难,险象环生,妖魅迭起。奋力打斗后查明,妖怪均有后

  • 身材矮小却受人尊重,淳于髡有多厉害呢?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说起身材矮小的历史人物,大家自然会想起晏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战国时期的齐国还有这一个矮小人物,名为淳于髡(kun,第一声)。此人被司马迁记载在滑稽列传当中,为人十分善变,而且身材矮小,是个外交高手。《史记》记载:“淳于髡身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度出使诸侯,未尝屈辱”。可

  • 刘备为什么到死都没给赵云封侯?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刘备为什么到死都没给赵云封侯?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事情还得从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时说起,当时刘备坐拥荆州、益州还有汉中,已经拥有和曹操抗衡的实力,在众人的建议下刘备进位汉中王。刚刚上位的曹丕不久后便逼汉献帝让位,自己建立魏国,从此汉室灭亡。刘备手下将士都劝刘备称帝,尽管刘备也

  • 汉朝狱卒为何能决定一个丞相的生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汉朝狱卒为何能决定一个丞相的生死?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这句话是周勃在被释放以后说的一句话。大意就是说我曾经带领了百万军队,怎么能够知道一个狱卒的尊贵啊。曾经率领百万军队的周勃和狱卒相比较,狱卒确实是一个无关轻重的角色,但是为什么作为汉初丞

  • 晋襄公一生经历了什么,最终结局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晋国能强大到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历代君王励精图治有很大关系,其中晋襄公就是一任贤明的君王。晋襄公,姬姓,名欢,是我国春秋时代晋国国君,为晋文公姬重耳和逼姞之子。公元前628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病逝了,晋国的大臣们就拥立逼姞的儿子,立公子欢为晋国新的国君。公子欢继位后,是为晋襄公。晋文公能够结束十

  • 正值当打之年的郑成功,为什么突然猝死?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明朝的强大海上力量,郑氏家族是中流砥柱,在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但是郑成功却在壮年离奇猝死,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很大的谜团。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骁勇善战,令殖民者闻之丧胆。但郑成功就在台湾收复后不久便去世了,年仅38岁。正值壮年,却突然暴病而亡。仔细推敲其死因,就会发现有许多疑点。关

  • 清朝皇帝都住在哪里,日常生活又是如何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由于时代的变迁,我们已经无法得知旧时代帝国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了,对于皇帝的生活更是只能从书本或影视中了解,那么古代皇帝的日常是怎样的呢?随着上个世纪初封建帝制被彻底埋葬,往日皇帝的神圣显赫权威已成为过眼云烟。那么,当人们置身于紫禁城,大家很想知道当年清代皇帝在宫里怎么生活,跟一般的老百姓有什么不一

  • 成吉思汗陵寝为什么是可迁徙的,陵墓都建在马背上?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成吉思汗是统一了蒙古各部落的伟大领袖,他为大元帝国建立了基业,是一代传奇帝王,那么为什么他要将自己的陵寝设置成为可迁徙的呢?成吉思汗是中国史上最伟大的君王,被称为一代天骄,在他带领的铁蹄下,中国的版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成吉思汗忙于征战,一生都在马背上度过,甚至连死后,他的陵寝都建在马背上。成吉思

  • 嵇康死于政治阴谋,一代玄学大家的最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是玄学的代表人物,但是却因为政治阴谋而惨死,十分可惜。嵇康是魏国末期人,嵇康的祖先本来姓奚,住在现在的浙江绍兴,但是他的祖父为了逃避仇家,迁到现在的安徽,而且改姓为嵇。嵇康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嵇康一直和母亲和哥哥生活在一起,一家人虽然少了顶梁柱的

  • 西汉七国之乱是如何被周亚夫在三个月之内被平定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古代将领能够成就千古英名,往往只要取得关键性战争的胜利即可,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是一场诸侯与中央之间的战争,而平定七国之乱的将军,正是后来名声大噪的周亚夫。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主的七国诸侯,不满汉景帝的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政策,于是一起抱团组成联军对抗长安的中央王朝。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