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太平天国第一美女女将苏三娘 一位美貌与武功并存的奇女子

太平天国第一美女女将苏三娘 一位美貌与武功并存的奇女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69 更新时间:2023/12/9 13:35:08

虽然说在古代女子地位不是很高,但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女人们是可以像男人一样走上战场,杀敌立功,因此诞生了一位美貌与武功并存的女将,这个人便是苏三娘了。

苏三娘有三大特点,其一,长得美。据悉,当时有人这样形容苏三娘的美貌,14个字:千人万人走也僵,只因看到苏三娘。意思就是说,男人们一看到苏三娘就迈不动腿了,因为苏三娘长得实在太漂亮。

其二,武功高。苏三娘自幼习武,后来靠江湖卖艺为生,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而且使得一手好飞镖,有百发百中的能力,是真正的女中豪杰。

其三,人生坎坷。苏三娘本名叫杨玉娘,她在灵山卖艺的时候,结识了一个叫苏三的人,二人一见钟情,很快便结为夫妇,从此,杨玉娘便被称为“苏三娘”,杨玉娘这本名渐渐被人遗忘。苏三也是一位侠勇之人。当时正值清末乱世,官府昏庸腐败,民不聊生,他愤然投身天地会,组建队伍专门对抗官府,并且靠本领成为分会首领。

期间,苏三娘非常支持丈夫苏三的反清大业也加入了天地会。1849年8月,苏三谋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然而由于保密工作没有做好,被小人告密,结果苏三还没起事就被清军捉拿住并处死了。

苏三死后,他手下的人马都拥护苏三娘为头领,以期为苏三报仇。苏三娘及时向天地会求救,在天地会的帮助下,再加上她文能武,率众诛杀了仇人并火烧官府。仇是报了,但苏三娘却成了通缉犯。苏三娘眼看已无路可走,索性将家业变卖,拉起队伍在广西的横县、钦州一带,杀富济贫、除暴安良。结果队伍越来越大,就这样,她也成了天地会的首领之一。

1849年冬天,苏三娘带领2000多名手下,投奔洪秀全,并于1851年1月11日,参加了太平天国的广西金田起义,并凭着卓越的战功被封为将领。

在后面与清军的抗争中,苏三娘表现的极为抢眼,她不但武艺高强,冲锋陷阵总是身先士卒,深入士兵们的景仰和拥护。而且她颇懂战术,指挥能力也很出色,所率之部,连战连胜,很快就声名远播。特别是从永安突围后,苏三娘率军围攻桂林,击破武昌,攻克岳州,直取南京,为太平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称为太平天国“最美猛将”。天王洪秀全对她称赞和器重有加,特提拔她为女兵营的副总管,地位仅居洪秀全之妹洪宣娇之下。

协助洪宣娇治理女馆,当时的女馆就是把随军女眷编在女馆中统一管理。据说洪秀全进入南京以后,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曾经想对年轻守寡的苏三娘动了念头。奈何苏三娘对此,装作不知道。对洪秀全的多次暗示,皆不回应。

1853年,攻克南京后,洪秀全在此建都,并改名为“天京”。在长期的战斗中,她与太平军将领罗大纲,两情相悦、慢慢的产生了感情,在取得洪秀全同意后,二人结成革命伴侣,成就一段佳话。

罗大纲武艺高强,为人正直,也曾是一位劫富济贫的侠士,加入太平军后,他英勇善战,是一员难得的猛将,屡立战功,特别是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和石达开一起大败湘军,把曾国藩逼得跳水自杀。

然而,罗大纲毕竟属于“半路出家”,并没有加入拜上帝会,因此在天京定都后,只封他为冬官正丞相,没有给他封王。不久,东王杨秀命苏三娘和罗大纲各率一支男女军攻打镇江。结果,苏三娘和罗大纲经过谋划,最终巧妙夺取镇江。

据悉,整个战斗中,苏三娘不畏生死,冲锋陷阵,第一个飞身登上城墙,镇江随被攻克。此事在军中传为佳话,并有文人为其赋诗:“绿旗黄幌女元戎,珠帽盘龙结束工;八百女兵都赤脚,蛮衿紥袴走如风。”

1853年(咸丰三年),罗大纲被调往江西前线,苏三娘独自在镇江镇守。为了迷惑敌人,苏三娘经常穿着罗大纲的盔甲衣帽,打着罗大纲的旗号在城墙上巡视。初时城下围城的淮军统领张树声还被唬住了。但时间久了,张树声终于知道罗大纲没在城了,而巡城的是她老婆。张树声一怒之下,下令全力攻城!

当时守城的虽然只有数千老弱残兵,但在苏三娘的指挥下,却多次粉碎了官兵的进攻。但正在这时,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噩耗传来,罗大纲与湘军在芜湖大战,不幸被炮弹击中,落水身亡。

苏三娘再次承受了丧夫之痛,她把心中的仇恨对准了攻入城门的清军。最后,清军越来越多,苏三娘知道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了,不愿受辱的她挥剑自杀。曾国藩听闻后,给苏三娘的评价是6个字:此乃女中豪杰!

据史书记载,张树声进城后,敬畏苏三娘的勇猛刚毅,命人给她就地下葬。而在下葬的时候,在她的身上搜到了一张被鲜血沁红了的白纸。上面写着4个字:男女平等。掩埋好苏三娘后,张树声命人去刻了一块写有“男女平等”的石碑反着立在坟前。

而新中国成立后,这块石碑被加刻上了苏三娘的名字,并且翻转了过来,现已成名碑,至今仍然立在五洲山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南宋灭亡的真正原因的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靖康之变后,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延续着大宋王朝。南宋在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沿袭北宋。在中央地方权力、官僚机构、司法、军权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军事上在招收溃兵和勤王之军等基础上,开始军事重建之路。南宋建国伊始,军事指挥十分混乱,还未成体系,金兵轻松突破淮河、长江防线后,南宋水军在明

  • 花木兰替父从军上阵杀敌的时候面对的敌人到底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人尽皆知,为此还有一首木兰辞来介绍,当时正处于北魏的统治阶段,北方游牧民族不断的进攻中原烧杀抢掠,朝廷为了剿灭战乱开始征兵,那时候花木兰到战场之后所对应的具体敌人到底是谁呢?目前,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北魏说;即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

  • 项羽在乌江边自刎前都在做些什么?项羽自刎前做的事 说的话 证明了他的确是千古第一战神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霸王项羽可以说成名之后一直在与刘邦斗,最后天下一分为二,也就是楚汉相争,可惜项羽最终还是没有斗过刘邦这个小人,最终自刎于乌江,但项羽一直被后世人称之为英雄,那项羽在自刎前都在做什么呢?汉四年(前203年),刘邦和项羽达成“鸿沟议和”。将天下一分为二,议和协议达成以后,项羽放回刘邦的父母妻儿,撤军向东

  • 明初三大将之一,为什么蓝玉最终下场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中国历史上明朝的善战的将领有许多,其中跟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起的明初三大将尤为著名,那么作为其中之一的蓝玉,为何最终下场凄惨?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此人生得高大威武,面颊红紫,投奔朱元璋队伍后,初隶常遇春帐下,临敌勇敢,所向克捷。常遇春多次向朱元璋夸奖他的战功,他因此由管军镇抚累升至大都督府佥事。常

  • 王娡如何从生过孩子的农妇,逆袭成一代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王娡是汉武帝的母亲,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你知道么早在她在嫁给汉景帝之前,就嫁过人且有孩子,那么她后来又是如何逆袭当上皇后的呢?王娡也算是名门之后,其母亲是燕王藏荼的亲孙女,由于后来家道中落,嫁给了普通人为妻,并生下王娡兄妹几人。成年后的王娡就嫁给了自己的同乡金王孙,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过着男耕女织

  • 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活的好好的为什么要让位给自己的儿子?其实原因很简单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大唐年间的时候是历朝历代中最为鼎盛的时候,素有大唐盛世的称号,至于唐朝为什么会衰败正是因为唐玄宗后期的时候贪图美色和重用一些阿谀奉承之辈,也正印证了兴久必衰吧。因为唐玄宗这样的举动,朝政开始败坏,并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于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便借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发动了安史之乱。唐玄宗见此,觉得他们

  • 诸葛亮的弱点是什么?司马懿一针见血说出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谓料事如神,可是完无完人,是人总会有弱点的,那么他的弱点是什么呢?司马懿又是如何一针见血说出的呢?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这样的谋士在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可是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神化了,不过带有神话色彩的诸葛亮在正史之中也是非常厉害的。诸葛亮的厉害程度不用多说。

  • 为什么说李建成比李世民强,千百年来,李建成为什么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唐太宗李世民和唐太子李建成都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亲手射杀李建成。此后,李世民君臣大肆篡改史书,丑化李建成,抹杀其功绩,贬低其能力,污蔑其人格,流传千年以为正史。后有诸多演义小说家以此为真,将李建成演绎成无能无德、自取灭亡之徒。大唐太子李建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 揭秘:康熙一朝无贪官,雍正一朝无清官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康熙时期又被称为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可是你知道,康熙一朝无贪官,雍正一朝无清官这是指什么吗?“康乾盛世”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首先,“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改变。其次,当时的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这是历史上

  • 历史上的人地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的人

    历史上的人地关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Ⅰ原始农业社会时期:距今大约1万年到5000年是原始农业社会,相当于新石器时代。Ⅱ传统农业社会时期原始农业社会之后到工业革命之前则是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相当于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原始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原始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