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古代科举考试:著名才子唐伯虎曾“作弊”

揭秘古代科举考试:著名才子唐伯虎曾“作弊”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7 更新时间:2024/1/20 7:22:45

考试作弊在现代很见,为了防止作弊行为,我们也是想出了各种办法,不仅是现在,在古代作弊也是很常见的,就连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唐伯虎,都曾经因为作弊被处罚过。

唐伯虎像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

贡院考生“装备”大全

根据南京地方志资料显示,古代高考的考生们有“标准装备”:手提灯笼、书箱、食品等,胸前挂着一个卷袋,用来放置试卷笔墨。卷袋一般是用蓝布制成。

档案显示,古代考生“装备”也大有讲究。秦淮区化局局长赵久明告诉记者,即将建成的科举博物馆内的展品除了有科举书籍、试卷等等以外,还有大量考生的装备

考生考试一共有四场,开考前一天下午,考生必须静卧休息,等到夜晚三更的时候,考场放头炮,店主或者家人就叫考生起床,然后梳洗吃饭,到了四更考场放二炮,考生就出发,到考场外面等候。等到考场放三炮,主考就坐,开始点名,这时候考生就鱼入内,领取卷子各自进各自的号舍,考场清场封门。

五更开始出题,考生看题后开始答卷,一直要答到黄昏时候才放头牌,就是第一次放出考生,然后考场又关闭。到了吃晚饭时,放二牌,半夜时放三牌。三牌之后考场的门就不再关了,这时候没有答完卷子的考生已经寥寥无几。

唐伯虎曾在贡院“作弊”?

著名才子唐伯虎在南京的江南贡院还曾经发生过一段“作弊冤案”。据说,唐伯虎在1498年,在南京夫子庙的贡院参加乡试,考取第一名,为应天府解元。等到赴京再考的时候,却被诬陷受贿买题而蒙冤下狱。事实情况是:当唐伯虎考取了解元之后,江阴有个巨富姓,与唐伯虎在京参加同科会试。徐行贿主考官程敏政的家童,窃取了试题,他曾经拿着试题问唐伯虎是否愿意看,唐伯虎自信能考取,就拒绝了。但是,后来有人揭露了徐的作弊行为,同时牵连到唐伯虎,唐伯虎也入狱了,从此他就心灰意。后来,真相大白了,唐伯虎被安排到浙江当个小官,唐伯虎不肯去,回家过起了浪子的生活。

这其实也是一段关于科考作弊的历史。

清朝考场出现了“准考证”

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古代考场会实行糊名制誊录制,把考生姓名封住,考卷也派八百多个人用红笔重新誊抄,这就叫“朱卷”,原先考生自己写的叫“墨卷”。这是为了防止考生买通考官,这样考官就不能认出考生的笔迹了。明清的科举“安检”十分严格,要求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考场,除了在进场前由卫兵仔细搜查外,清代乾隆时更曾下诏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各式物品的规格。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以至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确限制。考生作弊一旦被发现,后果相当严重。轻则取消读书的资格,发配边疆,重则有牢狱之灾,以致脑袋掉地。但是古代考场作弊仍然屡禁不止,有贿买主考官的,有夹带考试经文的,甚至还有请人代考的。尤其是夹带,简直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常见的方法有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或密写在衣物、身体上。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烛等等都曾被用作夹带。根据嘉定科举博物馆的藏品,展示了古人科考作弊的各种工具,有一件普通的棉布坎肩,上面密密麻麻地用蝇头小楷抄写了64篇文章。乍一看,会以为是图案。

清朝就已经出现了考场须知,明令禁止“枪手”入内。为了验明正身,古代考场也有“准考证”,上面写清楚名字,描述一下体貌特征,另外,考生得找人证明你是考生本人,考生在考场中的座位号写在“浮票”上,当时贡院按照千字文的顺序给每个小考场命了名,“天地玄皇宇宙洪荒……秋收冬藏”

标签:

更多文章

  • 爵位高低是公侯伯,为什么齐国的侯爵国君要被称作“公”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爵位,我们应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这段时间的历史。众所周知,公侯伯子男是中国古达的五等爵位,而在提到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时候,有些人就要问了,齐国是侯爵为什么齐桓公称公,而不是齐桓候呢?首先,谥号里面的“公”,是一种尊称,而非爵位。诸侯这一级别,谥号基本统一为“公”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秽的造反意欲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说到一鼓作气,这其实有一个典故,而提出这个战争论点的人正是村球战国时期的能人曹秽。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一

  • 盘点史上八大好名字,初见惊艳,再见依然!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名字是一个人留给别人的最初印象,一个好名字能够给人提升非常多的气质,那么纵观历史,有多少好名字是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并能够回味无穷的呢?感谢亲爱的历史,和那些深陷其中的人人事事,予我们无限追思。哪个朝代都曾富有过,但又留下些什么?其实,真正能传成中华5千年的,是那不朽的文化智慧。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要个性

  • 为什么李师师宁选择浪子燕青一起浪迹天涯 也不愿做宋徽宗的宠妃?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宋朝名妓李师师,凭借着超级无敌的容貌和才情,不但被诗人雅士所折服,还使得皇帝宋徽宗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那么后来为何李师师宁选择浪子燕青一起浪迹天涯,也不愿做宋徽宗的宠妃呢?李师师原本姓王,她的父亲叫王寅,因为她的母亲早死,父亲无奈之下就把她放到附近一家寺庙寄养。寺里的主持觉得这个小女孩和佛家有缘,

  • 盘点历史上差一步就能一统天下的四位人才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天下一直都是分分合合,常年战乱不休,有的人一统天下,而有的人悄无声息地被人给取代,有的人惨败身死,但是有的人,却是离一统天下只差一步,后人看了之后还为此非常可惜,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差一步就能一统天下的四位人才。第一位:项羽项羽的西楚霸王威名,可以说是震慑千古的,尽管他

  • 水浒:同为打虎英雄 为什么李逵的知名度没有武松高?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水浒当中有两处描绘的十分精彩的打虎故事,一处是武松的“景阳冈打虎”,还有一处便是李逵“沂岭杀四虎”,为何同样是打虎英雄,而且李逵杀了四只老虎,为何在后世李逵的知名度远远不及武松?武松打虎出自《水浒传》中的第二十三回,主要讲述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并在冈下一酒馆连续喝了十八碗的“出门倒”,

  • 清朝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使用的是什么武器?连沙俄都要畏惧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国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没落的,在清朝时让人感到最屈辱的事情就是动不动的就割地赔款,在疆域方面清朝把握的是是非常好,但是在末期的却力不从心了,当时也有收复疆土的战争,新疆便是其一,当年收复新疆的时候左宗棠是使用的什么武器呢?清朝对于新疆、西藏、蒙古和东北等地区的控制是其他

  • 刘备有四个儿子,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资质平庸的刘禅做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三国后期,蜀国刘备去世让其刘禅继位,许多人都说扶不起的刘阿斗,这是因为刘禅继位后蜀国的国力明显比之前衰弱了,那么刘备有四个儿子,为何偏偏要选择资质平庸的刘禅做皇帝呢?首先刘备长子刘封为刘备义子,又因不救关羽、欺辱孟达遭到刘备痛恨,并将其处死。刘备不但事业不顺,子嗣也不顺,刘备投靠荆州刘表之时已经四十

  • 明朝的皇帝都是将子嗣分封在各地 为什么清朝却将子嗣全都留在北京城?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朝和清朝,都有着两百多年的统治,明朝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便把儿子们都分封在了各地,成为镇守当地的藩王,那么,为何到清朝的时候,皇帝却把子嗣全都留在了北京城?朱元璋分封的这些藩王藩王手里都带有一支精兵,时刻保卫着地方,不受外敌入侵和围追,这些军队也不受朝廷的管制,藩王便是最直接的监视之人。朱元璋之所

  • 朱元璋父母下葬无坟地 刘继祖给了朱元璋一块地安葬父母 后来朱元璋称帝后是怎么报恩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元朝末年的时候朝廷腐败又赶上天灾人祸,当时很多百姓都快要活不下去了,朱元璋当时也在此列之中,就连父母去世后下葬的地方和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还好当时有一位名叫刘继祖的人帮了朱元璋一把。刘继祖何许人也?他字大秀,濠州人。他是元朝的胜国总管(从三品)刘学老的儿子。死后葬在了凤阳孤庄村。刘继祖这个人继承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