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的铁帽子王为什么叫“懒王”,每年挣多少工资,真铁吗?

清朝的铁帽子王为什么叫“懒王”,每年挣多少工资,真铁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43 更新时间:2023/12/30 9:15:38

我们在清宫戏中经常可以听到“铁帽子王”的称呼,那究竟什么是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一共十二等,有功封、恩封等四种形式,掌于宗人府,只授予爱新觉罗氏族人。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爵位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将军等。其中辅国将军以上分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类。一般来说,因为血缘关系而获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的宗室,并不能世袭罔替,每世递降一等,直到递降到辅国将军这一爵位时便不再递降。

和硕豫亲王多铎

但在清代,还有12大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因为其祖先功勋卓著,被赐享有爵位世袭不降的封典。这十二位王中有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另外四位是在清中后期得到皇帝重用而受封。他们的世袭罔替是指王位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如果因事被革除爵位,可由本家其他子孙继承。本家假若无人,还可以由旁支子孙袭封。这项制度发端于清初,但当时并未明确规定这些宗室爵位可以世袭罔替,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才将该制度明确颁行。在清初,因为这些王爷见了皇帝可以不参不拜,不接不送,因此也叫懒王。

其中八位在清初开国战争中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是: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他们的后代承袭了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以上八家属于功封。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清朝中后期因在稳固江山中有功而受封的,即怡亲王允祥(雍正十三弟)、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光绪的亲爹)、庆亲王奕劻。

恭亲王奕訢

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王爵,和其他亲王相比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

一是“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

二是赐予世袭罔替王府,又叫铁帽子王府。

三是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这是很优厚的,当时多罗郡王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贝勒岁俸银2500两,禄米2500斛。一品的文官俸禄只有180两银,180斛禄米(不包括后来的养廉银)。

这是多少钱呢?清朝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175元左右,清代一斛米约为现在200斤,现在的米价大约为1.8元/斤,以此计算,仅工资收入王爷就有535万元。

铁帽子王真是铁打的,权力很大吗?

答案是否定的。铁帽子可以世袭罔替,但戴铁帽子的人可以更换,“铁帽子王”也没有“免死金牌”。清朝对宗室诸王的管理非常严格,即使是铁帽子王也有错必惩,动辄获咎,甚至会被赐死、夺爵。

尤其是随着皇帝地位稳固,国家局势安定,康熙与雍正两位皇帝对宗室力量进行了削弱,还设置了军机处,参与政事者多为朝中文武官员,议政王大臣会议基本已经消失,这些亲王对国家政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些王爷如和朝廷官员拉帮结派,干预过多政事,还将会遭到严厉制裁。咸丰末年,郑亲王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受遗诏共理朝政,但两人与慈禧不合,被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肃顺被杀,郑亲王端华被赐自尽。

老庆王奕劻抱着小庆王载振

礼亲王的后代昭梿,在嘉庆二十年时被人控告凌辱大臣,并且对庄头滥刑,因此被削爵,礼亲王爵赏给了昭梿的堂弟麟趾。崇德八年(1643),岳托的儿子、袭爵的罗洛宏因为嗜酒妄议,及在皇帝宸妃丧期内搞丝竹娱乐活动,被削爵。康熙二十一年(1682),岳托后裔、平郡王讷尔苏因为殴毙、殴伤无罪之人也被削爵,爵位转给他人。

从这些看,这些王爷虽然过着优渥的物质生活,但他们的帽子也不是“铁打”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项羽从阿房宫抢走的宝藏哪去了?千年无人破解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神秘宝藏,比如成吉思汗的宝藏,因为采用蒙古不封不堆的墓葬,到现在成吉思汗埋骨何处,也无人知道。还有李自成的宝藏。其实,还有一个人可能也藏有了宝藏。这就是项羽。项羽有什么宝藏呢?有两大宝藏,一是他从阿房宫里找出来的宝藏。《史记》里明白说了,他:“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

  • 广东清远奇特的生日习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过生日”在广东很多地方亦称“做生日”,为寿诞风俗,即庆贺诞生日。翻开史籍,可以得知在魏晋南北朝之前,中国还找不到“过生日”这种习俗的记载,同时人们也没有关于“生日”这种意识。不过在魏晋以后,陆陆续续才有了生日的说法与意识。起于南朝幼儿生日之宴客,至唐朝渐成习俗。特别是在唐朝,唐玄宗以自己的生日命名

  •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武艺高强,他是否真的接受“招安”,投降了朝廷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水浒传中的宋江总是一副软弱无力的形象,再加上他又不似其他好汉那样孔武有力,难免给人印象他不是一个能打的人,不过真实历史上的宋江可不是这样的。宋江,这是一个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我们对于他的了解,就是在《水浒传》里。宋江被人们称之为“及时雨”、“孝义黑山郎”。他的威名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从

  • 千年误读:皇帝有别、姓氏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秦以前,中原王朝采用分封制的背景,为日后的诸侯混战埋下了伏笔,各国各自为政的弊端也显现了出来,货币不通用导致无法通商限制经济发展,度量衡不一导致管理和商业的混乱,将这一切统一并按照标准严格执行的,是秦始皇。“秦始皇”作为历史上亘古绝今的始皇帝,后世对他的解读从未停止。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解析,从《史记》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杀害皇帝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我国自古以来就不缺皇帝终结者,宫廷内斗、派系党争、王朝更迭,这些都会导致帝王的身死,不过说到第一个杀死皇帝的人,还是下面这位。(阎乐。秦朝人,赵高的女婿.)中国人都喜欢当皇帝,好吃好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每天吃香喝辣的,该是多么的风光,可生活就是如此的残酷,也有些人不敢当皇帝,当上

  • 称朝鲜半岛的人为“棒子” 从清朝已经开始 和这事有关怨不得人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说起韩国,我们总是能想到棒子,这是一个戏谑的称呼,虽然我们都习惯这么叫,但是你知道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吗?“棒子”一词起初为“帮子”,在清朝那个时代,朝鲜王国的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可以分为皇族贵族、士大夫、奴婢。而“帮子”就是用来形容朝鲜使团最下等的奴婢。那么到底是什么缘由让现在的网民很多时候时不时

  • 揭秘古代科举考试:著名才子唐伯虎曾“作弊”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考试作弊在现代很常见,为了防止作弊行为,我们也是想出了各种办法,不仅是现在,在古代作弊也是很常见的,就连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唐伯虎,都曾经因为作弊被处罚过。唐伯虎像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

  • 爵位高低是公侯伯,为什么齐国的侯爵国君要被称作“公”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爵位,我们应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这段时间的历史。众所周知,公侯伯子男是中国古达的五等爵位,而在提到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时候,有些人就要问了,齐国是侯爵为什么齐桓公称公,而不是齐桓候呢?首先,谥号里面的“公”,是一种尊称,而非爵位。诸侯这一级别,谥号基本统一为“公”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秽的造反意欲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说到一鼓作气,这其实有一个典故,而提出这个战争论点的人正是村球战国时期的能人曹秽。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一

  • 盘点史上八大好名字,初见惊艳,再见依然!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名字是一个人留给别人的最初印象,一个好名字能够给人提升非常多的气质,那么纵观历史,有多少好名字是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并能够回味无穷的呢?感谢亲爱的历史,和那些深陷其中的人人事事,予我们无限追思。哪个朝代都曾富有过,但又留下些什么?其实,真正能传成中华5千年的,是那不朽的文化智慧。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要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