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惨重 赵国是怎么在邯郸保卫战中胜利的

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惨重 赵国是怎么在邯郸保卫战中胜利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90 更新时间:2023/12/25 9:05:31

还不了解:邯郸之战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之后,赵国为什么能最终取得邯郸保卫战胜利?

连年的征伐,秦国这台战争机器已经不堪重负了,面对易守难攻的邯郸和前来救援的魏、楚联军,秦国抵抗不住了。赵国作为三晋之地最后的脊梁,充分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秦国在取得长平之战胜利之后,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兵,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白起准备乘胜追击,一举灭赵的时候,赵国的说客携带重金来到了秦国。

此人就是苏秦的弟弟苏代,苏代找到了秦国丞相范雎,对范雎进行了秦国灭赵后的大局推演。

首先,长平之战的爆发是因为本应该被秦所夺的韩国的上党地区投降了赵国。如果秦灭了赵国,赵国北部地区必然会投降燕国,东边地区则会投降齐国,南边地区则会投降魏国,到那时,秦国又能获得多少土地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白起灭赵,这就是泼天大功,地位一定会超过你范雎,白起的老领导魏冉就是被你范雎搞下台的,到那时,白起会不会放过你呢?

范雎被说动了,他又转头去劝说秦昭王不要灭赵。

秦昭王被范雎说动了,暂缓了灭赵命令,下令白起撤军。

赵国得以苟存,有了缓冲的时间。

九个月后,秦昭王再度兴兵攻赵,由于白起生病,此次由王陵带兵,可让秦昭王没想到的是,秦军被赵军打败。

白起病愈后,秦昭王请白起挂帅,白起拒绝,无可奈何之下的秦昭王只能派王龁顶替王陵,继续攻取邯郸。

但由于邯郸易守难攻,又有老将廉颇,这场战争陷入了焦灼状态,双方开始拼后勤。秦国长途跋涉运粮,成本十几倍于赵,而赵则可以就地取粮,成本大大降低。

因此,虽然赵国国力不如秦国,但依然可以坚持。

很快,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申君带兵救赵,这场战争让秦军开始走向颓势。

这场战争持续了一年之久,这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耗,千里运粮,每十万人,就需要动用300万到350万人,才能满足前线所需。这绝对不是夸张,而是相对真实的数字。

长时间的消耗,秦军已经不堪重负,赵国援军到来更是让秦军军心不稳。

久战不下,军心不稳,秦军开始接连战败,最终魏无忌大破秦军主力,宣布了邯郸保卫战的胜利。

邯郸保卫战秦国投入部队约25万左右,赵国加上魏楚援军约30万人。

最终秦国以损失约10万人的代价,彻底结束了这场战争。

从战争表面上看,邯郸易守难攻,又有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坐镇,秦国统帅和廉颇存在等级差距,所以战争一开始,本来优势的秦军就陷入了苦战。

而魏楚援军的到来,让秦军更加艰难,所以赵国取得了胜利。

其实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秦国的国力出现疲态。

在邯郸保卫战前的长平之战虽然史书记载秦国出动了四十多万人,实际上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在白起包围赵括军的时候,秦昭王亲自从河东地区调集了十几万大军。

因为秦国兵制的原因,这十几万人就相当于大军,并非是毫无训练经验的壮丁。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成年男子可以说各个都是兵,秦国即使损失十几万士兵,依然可以短时间内调集大军。

而且长平之战所谓的“损失过半”,不过是战斗人员损失,最多不会超过十万人。

换句话说,秦国此时可以征调的兵力最起码还有四十万左右。

而秦国对邯郸作战只派出了25万人,如果是战争之初,秦军没有失利的情况下,派遣25万人没有任何问题,但如今秦军接连失利,还更换主帅,但唯独没有大规模增兵。

这说明秦国的后勤已经无法保障秦军超过25万的补给了。

事实上,邯郸之战在秦国战败之后,整整20年都没有再有大动作,这也客观上说明了连年征战,秦国这台战争机器已经不堪重负。

总结

经历长平惨败的赵国之所以可以打赢邯郸之战,次要原因是秦军主帅和赵军主帅廉颇差着段位,再加上魏楚援军,秦军已经举步维艰。

而根本原因是因为秦国经过连年征战,国力大损,已经不能保障秦国超过25万大军的后勤补给,让秦国无法以优势兵力取胜。

赵国在这么多种原因下,终于取得了邯郸保卫战的胜利。

标签:

更多文章

  • 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土木堡之变,又称土木堡战役、土木之变,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明朝在土木堡被瓦剌击败,明英宗被俘虏,明军伤亡过半,阵亡三分之一,余者溃散。它是明朝中央军队第一次发生的一场失败战役,接下来历史资料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正统十四年,瓦剌太

  • 古代的刀剑入鞘后为什么不会轻易掉出来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刀鞘自紧法有两种类型,一种出现在木质刀鞘上,一种出现在皮质刀鞘上,一般来说前者可以装配较为大型的刀剑,后者通常只出现在尺半以下的刀剑鞘装中!比如大多数日本武士刀的打刀就是木质自紧,而非洲民族的砍刀类兵器多为皮质自紧刀鞘!前者的好处是鞘和刀剑都可以作为武器,后者的好处是不损失灵活性!软制系扣法今天依旧

  • 古人是如何加工粮食的,他们都有哪些工具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现代社会,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普及,人们对于粮食的加工可以说基本脱离了人力和畜力,可以靠着各种机器就能完成对各种粮食的一系列加工流程,不仅效率高,而且更加安全卫生,加工的品质也更加稳定。但是古代科技落后,人们是如何加工粮食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说起来加工粮食,很多农村的小伙伴

  • 张琼有哪些经历,赵匡胤是如何对待他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众所周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皇位来得并不那么光彩,他原本只是周国的一个大将,深受周世宗柴荣的信任和重用,在柴荣死后,他却欺负他的孤儿寡母,联合手底的将领们来了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这么踩着老柴家上了位。正是因为底子太黑,赵匡胤这个皇帝当得十分心虚,看手底下的将领哪个都有造反的苗头,生怕他们学自己,

  • 商鞅见了秦孝公后,是如何帮助秦国走向强大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战国时期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362年,秦国来了一个很特殊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是卫国公族的一个远方偏支子孙。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大家都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继承了父

  • 古代皇帝吃得真的不如普通人吗 这里边有什么原因存在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对古代皇帝吃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位高权重,为何吃得不如我们好?古代皇帝地位高,享有生杀大权,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但吃食竟然还比不过普通人?要了解,在辛亥革命之前,皇帝算得上是权力金字塔上的顶尖人物了。不过正是这般地位之人,在吃这方面别说是与现代富人相比

  • 杜月笙的女儿说:我父亲最怕的是他,他死后,父亲竟开窗跳楼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黑社会作为社会特殊组织,在社会动荡时期能够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坑蒙拐骗这么简单,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能够起到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当然,在上个世纪的上海滩,杜月笙大佬的青帮可不仅仅是黑社会三个字这么简单。大家都知道,杜月笙有“三百年帮会第一人”和“上帝”之称,他是上海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青帮大佬。杜月笙,

  • 唐太宗让世人错看了李建成,没有玄武门之变他也会是个好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玄武门之变直接导致了唐朝的权力更替,皇子李世民击杀太子李建成登基,后世称为唐太宗,那么我们不妨提一个假设,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顺利登基,唐朝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但相比其他的开国皇帝李渊并没什么过人的本事,但好在他有几个能干的儿子,特别是李世民,他的个人能力非

  • 古代太监也有“太太”吗?还真有史书记载.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古时候的太监虽说能有机会进宫获得上升途径,更能有机会飞黄腾达,但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这个代价未免也太大了。但是太监结婚生子的事情虽然听起来荒唐,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也许是心理补偿的缘故,下面没有“点”的阉人将职业写作“太监”。有甚者圆规偏装三脚架,写做“木监”。文字补偿就罢了,竟有太监平方

  • 确有史料记载,历史上的穆桂英居然原姓是慕容?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穆桂英是历史上有名的女性将领,她勇猛善战,那么这样一位女中豪杰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呢?她的真实来历又是什么样的呢?穆桂英乃戏剧中的人物,女中豪杰,巾帼英雄,“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故事无人不知。但历史上是否有其人,现代已经少有人关心。山西的《保德州志》对此倒有讨论,传说其本姓慕容。慕容是鲜卑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