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大清皇室不为人知的真相:姑侄同嫁侍一夫

大清皇室不为人知的真相:姑侄同嫁侍一夫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9 更新时间:2024/1/14 6:08:15

清朝时期有这么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一生伴随了夫君、儿子、孙辈三位皇帝,用自己的智慧和仁德给皇帝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是一位非常值得人民尊敬的伟大女性,她就是孝庄

皇太极即位后,立了哲哲为中宫大福晋,哲哲为孝庄妃布木布泰的姑母。宫中有姑母的尊贵地位,孝庄妃布木布泰在侧福晋中位列前茅。

遗憾的是,姑侄俩都命里子星不旺,哲哲在天命十年(1625年)生了皇二女马喀达以后,天聪二年(1628年)又生了皇三女;天聪八年(1634年)第三胎又是一位公主,即皇八女。天聪三年(1629年)布木布泰十六岁时,生了皇四女雅图;天聪六年(1632年)又生皇五女阿图;天聪七年(1633年)再生皇七女。直到皇太极正式称帝之前,姑侄二人为她们的丈夫共生了六个女儿。除了皇长子豪格之外,汗王只拥有两个幼子,一个是庶福晋颜扎氏所生的皇四子叶布舒,一个是侧福晋叶赫那拉氏所生的皇五子硕塞。这种局面,对博尔济锦氏的姑侄俩显然很不利。

皇太极想必特别重视与科尔沁蒙古的亲善,并未因此而冷落她们,更没有起废立之心,反而安慰性地再次明确她俩的尊贵地位,但对嫡配无子实在也有几分担心。这可以从天聪六年的一桩联姻中窥见一二。

这年正月,皇太极声明:现在已经册立了中宫皇后和西宫妃,惟有东宫未备,闻听蒙古扎鲁特部博尔济锦氏戴青之女有贤名,特遣使前往下聘。于是,又一位博尔济锦氏家的格格进入了后宫。她被册封为东宫妃,皇太极大宴诸贝勒,以示郑重。中宫皇后哲哲尊贵依旧,西宫妃布木布泰的位序却后移了。女真民族居室尚东,东宫妃的地位是高于西宫妃的。虽然不是明显遭贬,但皇太极和布木布泰两个人都应该是心里有数的。

可惜,这位有贤名的东宫妃也好景不长,一则她进宫后于天聪七年和天聪九年两次生育,也都是公主;二则皇太极的事业在天聪九年发生了一个大飞跃,这一飞跃带来举国上下的欢庆,带来民族的兴旺发达,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皇太极一直打着与明朝议和的旗帜,原因之一是为了对付势力强大的漠南蒙古的察哈尔部,阻止察哈尔部与明朝的联合。

当时的漠南蒙古,东到吉林,西到贺兰山,南邻长城,北抵瀚海,分居各部都是元朝的后裔,其中最强大的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更以成吉思汗直系后代自命,称蒙古大汗,横行于漠南诸部间,肆意侵扰。苦于林丹汗暴虐的各部,为摆脱其欺凌和控制,又受到皇太极恩威并施政策的感召,纷纷归附后金以求得保护,这更加深了察哈尔蒙古与后金的敌对。皇太极毫不犹豫地对察哈尔部实行武力征服,先后在天聪二年(1628年)、天聪六年(1632年)和天聪八年(1634年)三次亲征,终于打败了林丹汗这个多年的老对手。林丹汗先败遁西土默特部,后又逃奔青海,天聪八年病死在青海的大草滩。

林丹汗败死,其部众纷纷投到皇太极麾下,林丹汗的妻子们也率众先后来归。

第一个是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天聪八年八月,窦土门福晋率领众多部属,由察哈尔贵族多尼库鲁克护送,在皇太极的军营行幄拜见了皇太极,然后移往木湖尔伊济牙尔地方驻扎恭候,要归嫁天聪汗。皇太极犹豫不决,大贝勒代善鼓动诸贝勒合词奏请皇太极应允,认为只有将窦土门福晋选入宫闱,才能抚慰众心。皇太极终以收纳窦土门福晋有利于笼络察哈尔部众为理由前往迎亲。事实证明,他的决定很明智。因为护送福晋来的多尼库鲁克为此很高兴,说皇上肯纳窦土门福晋,则新附诸部和护送诸人都不胜踊跃欢庆之至。在此,我们可以又一次感受到,即使拿婚姻作为一种政治手段,草原民族的观念也是与中原地区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个是一位身份很特殊的女子,她的到来隐藏着许多至今还不可解的谜。她就是布木布泰的同胞姐姐海兰珠。天聪八年十月,科尔沁蒙古贝勒吴克善第二次送妹来归嫁皇太极。和上一次送妹归嫁已相隔九年,上一次他送的是十二岁的小妹妹布木布泰,这一次他送的是二十六岁的大妹妹海兰珠。

亲姐妹同嫁皇太极,海兰珠比布木布泰大五岁,嫁来时间却晚了九年,这是怎么回事?照理说,一般蒙古女子很少有留在闺中到二十六岁还不出嫁的,何况海兰珠美貌温柔,不是嫁不出去的丑女,而科尔沁蒙古莽古思王爷一族,既然肯将哲哲、布木布泰姑侄俩嫁给皇太极,也不会吝啬于海兰珠的。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海兰珠早年已经嫁给了别的人家;这人家很可能就是察哈尔林丹汗。林丹汗败亡之后,海兰珠无所归依,有哲哲和布木布泰在皇太极耳边撺掇,才会有这次亲上加亲的婚姻。

天聪九年(1635年)二月,皇太极授命贝勒多尔衮、豪格、岳托、萨哈廉率精兵一万西征,进入河套地区,消灭了林丹汗的残部,路上遇到前来归附的察哈尔汗的多罗大福晋囊囊太后,又说降了察哈尔汗妻苏泰太后,四月,班师回沈阳。皇太极亲率诸贝勒远迎至阳石木河。因为苏泰太后不但携子额哲(即林丹汗的嗣子)率部众来归,而且带来并献上元朝历代的传国玉玺。这实在是皇太极梦寐以求的样瑞和喜兆。后金国上上下下,更是一片欢腾,觉得天命有归了。

皇太极设大宴款待来归之众。宴会的浓烈气氛使人们兴高采烈。诸贝勒又一次纷纷奏请,说囊囊太后是察哈尔林丹汗多罗大福晋,既归我朝,必应使得其所,只有汗王纳娶,最为适宜。皇太极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他有个好主意。

两位太后都带来众多的部众,囊囊太后有一千五百户,苏泰太后也有一千户,察哈尔林丹汗作为元朝的直系后裔,保存和搜集的财富也很可观。同时,随两位太后来归的还有许多年轻美貌的蒙古福晋和格格,皇太极已经收纳窦土门福晋,开了先例,此刻也就豁达地命诸贝勒挑选各自中意的女子。

贝勒豪格看上了察哈尔伯奇福晋;贝勒阿巴泰选中了察哈尔俄尔哲图福晋;贝勒济尔哈朗对已故妻子的妹妹苏泰太后心向往之,皇太极也准了他的请求。不料大贝勒代善也看中了富有而美丽的苏泰太后。但皇太极答应济尔哈朗在先,并且济尔哈朗娶苏泰太后也更近情理。为了安抚兄长,皇太极命代善娶尊贵的察哈尔多罗大福晋囊囊太后,代善竟嫌囊囊太后贫穷而不肯,最后倒娶了财产丰厚的察哈尔汗的女儿泰松格格。

皇太极于是娶了囊囊太后。这样,汗王的后宫,一下子增加了三位尊贵而富有的福晋。这对原来的中宫皇后和东西二宫妃的地位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天聪十年(1636年)七月初十,皇太极在崇政殿举行大典,册封五大福晋,她们是:清宁宫中宫大福晋哲哲,为国君福晋,称皇后;东关睢宫福晋海兰珠为东宫大福晋,称宸妃;西麟趾宫福晋娜木钟,即原察哈尔多罗大福晋囊囊太后,为西宫大福晋,称贵妃;东衍庆宫福晋巴特玛·璪,即原察哈尔窦土门福晋,为东次宫侧福晋,称淑妃;西永福宫福晋布木布泰为西次宫侧福晋,称庄妃。

凤凰楼,是盛京皇宫后宫的大门,凤凰楼后,一组建在高台之上的四合院式的宫殿,就是皇太极的后妃生活区。正中是清宁宫,东宫为关睢宫,西宫为麟趾宫,东宫下首为次东宫衍庆宫,西宫下首为次西宫永福宫,统称台上五宫。五宫的主位,就是当时后宫,也是大清国最尊贵的女人了。

哲哲保住了她的中宫皇后位置,布木布泰原是姑妈的副手,东宫妃戴青之女的到来,使她降到第三位,如今,又被挤到了第五位。她心里不免有些悲哀,然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原来的东宫妃连一宫之主的地位都没能争到呢!这种变化,也许反映了皇太极对布木布泰宠爱的衰退,但仔细探究起来,还能看到皇太极心理上的一些弱点。

哲哲是多年嫡妻,又已正位中宫,换掉她会引起政治震动;海兰珠很特别地使皇太极情有独钟,突然上升到第二位也可以理解;把原来的东西二宫妃排挤下来,为的是安置两位察哈尔林丹汗的福晋。毋庸置疑,娜木钟和巴特玛·璪都为皇太极带来了一大笔收入:仅部属就有二三千户,牛羊牲畜不在少数,还有她们身为蒙古大汗、元朝直系后裔所拥有的无数珍宝财物,这些恐怕是原来的东西宫妃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女人曾经是林丹汗的妻子,有高贵的身份。尽管林丹汗是皇太极的敌手,尽管皇太极已倾全力灭掉了察哈尔蒙古,但他内心深处羡慕林丹汗高贵的血统,羡慕察哈尔蒙古祖上建立过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辉煌,羡慕他们曾入主中原当元朝皇帝的历史。这就像许多暴发户内心对哪怕是已经十分清贫的没落贵族总是又恨又眼红一样,所以暴发户也常常以与贵族联姻为荣,甚至干脆捏造一个贵族家世、买上一个贵族头衔。娜木钟和巴特玛·璪就是皇太极引以为荣的、抢夺来的头衔。

遗憾的是,皇太极的这个弱点传给了他的子孙,尤其是他的子孙们进入中原,置身于汉人的汪洋大海中,面对悠久灿烂的汉家文化时,这点民族自卑心理更发展成为疑忌、忌妒,造成了清代数不清的血淋淋的文字狱。所有的文字狱,几乎都是因指斥清朝统治者为夷狄、为蛮族而起的。由此产生和扩展开来,封闭了国家的目光,窒息了民族的生机。

皇太极对蒙古使用恩威并施的手段,获得完全成功,就在崇德元年,澳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位领主,在盛京举行大会,尊奉皇太极为可汗,整个漠南诸部都臣服于大清。至此,皇太极东降朝鲜、西收察哈尔,自鸭绿江直抵贺兰山,都进入大清国的版图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关羽,表面是被东吴斩首,真正的死因竟然是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要说到关羽的死,就要抛开演义小说,从史书中找到蛛丝马迹,通过正史记载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再狂妄自大,关羽也不可能孤军深入这么远,这背后或许有着不可告人的原因。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

  • 范蠡号称商人之父 美女经济获第一桶金 让西施卖相所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范蠡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大家,他有着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头脑,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一雪前耻,但是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人非凡的商业头脑。范蠡当过官,经过商。而且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成功,在越国的时候辅助越王勾践复国成功,后来做生意经商又富可敌国。最关键的是,最后还能和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西施一起相爱,相忘于江湖。范蠡

  • 收服沙僧时候的那条流沙河,到底是什么来路?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流沙河在西游记中好像只是收服沙僧的时候出现了一下,沙僧在这条河中战斗力大增,但是你知道吗,在原著中这条河可大有来头。(图)1986年央视版《西游记》沙僧,由闫怀礼饰演在吴承恩本的西游记中,流沙河被描绘成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宽八百里,而且有“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的特异功能。然而这是真的吗?我们都知

  • 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为省煤油不点灯,裤子破了自己补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道光皇帝可谓是清朝最为节俭的皇帝了,甚至在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都很少见这么节俭的皇帝,不过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当时社会环境下压力很大,国家财政状况堪忧,他想要身体力行给群臣和百姓做个榜样,很可惜,没有起到任何效果。1842年8月,清政府因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与英国殖民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让

  • 历史上的反腐智者!看雍正皇帝的反腐绝技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腐败是王朝覆灭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文明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人性决定的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我们不能任由其发展下去,反腐永远是廉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历史中,也有皇帝专注于腐败的问题,那么历史中哪一位皇帝在反腐中最有智慧的!《甄嬛传》中雍正皇帝的角色深入人心。但真实的历史记载中,雍正皇帝并不像剧中所表现的

  • 诸侯国君自称天子,与天下正主平起平坐,从这个人开始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楚国自从春秋时期就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一代代国君一路走来,是否有自立为王的想法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到了熊通这一代,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楚国从熊渠开始,一代代强大了起来。熊渠之后八世为熊仪,熊仪的谥号是“若敖”。这是楚国君主第一次使用上了谥号,也就标明着和中原一样,是有文化的人了。若敖的儿子是熊坎,

  • 中国版《灰姑娘》比西方早出现近千年, 但为什么鲜为人知?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我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瑰宝,民间的神话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就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其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图)2009年出版的《叶限姑娘》连环画封面在唐代文学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秦汉前,有一个书院洞主,他有一个贤惠美丽并且善淘金的女

  • 诸葛诞:诸葛家族的一条"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大名鼎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哥哥诸葛瑾也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是诸葛家族的另一位成员诸葛诞的知名度就要远远小于前面二位了公元258年,二月,寿春。数百俘虏排成方队,他们赤手空拳,蓬头盖面,褴褛的战甲上血迹斑斑。四周,大批手持利刃的军士高度戒备,虎视眈眈。刀斧手手起刀落

  • 在古代的时候没有眼镜 那时候的人如果近视了怎么办,有什么解决办法?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没有电子设备对眼睛辐射,也正是因为如此那时候几乎很少有近视的人,但也有个例,在那时候没有眼镜而且又近视的人都怎么办呢?古代的近视比较少一些,因为当时没有这么多的电子产品,所以他们整体眼睛都是比较好的,白天看书大家相信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只有晚上熬夜看书会有很大的问题,毕竟夜晚光线暗

  • 深度解析清朝亡国:四个方面,三个事件,直接导致了袁世凯的成功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晚清时期的清朝已经走向了衰败灭亡,可是你知道清朝亡国的真相吗?今天就由小编来深度解析清朝亡国:四个方面,三个事件,直接导致了袁世凯的成功。那么,清朝是怎么亡国的?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的那一幕: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迅速席卷全国。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当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