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五千年悬案: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真那么铁吗

五千年悬案: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真那么铁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12 更新时间:2023/12/18 2:10:54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智者诸葛亮为其效力。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刘备对于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遇到军政大事无不请他出谋划策,刘备对其简直就是言听计从。那么,历史上,此二人这种君臣相得、犹如鱼水的关系果真如此吗?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如《三国演义》中讲述的鱼水关系吗?古今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根据各种史料进行了研究,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史料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如此。

第一,从三顾茅庐后到白帝城托孤前,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亲密无间,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也并非是第一人。因为在夺取西川的战争中,刘备只是让诸葛亮守住荆州,以庞统法正作为主要谋士,辅佐自己西取巴蜀,后来才调诸葛亮率兵入川。

第二,在夺取汉中的战争中,法正为谋士,诸葛亮却只是留在后方做点儿后勤工作而已,在此战役中,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法正的排名也在诸葛亮之前。

第三,众所周知,刘备对二弟关羽是非常信任的,而且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他,但是最终却导致了惨败的局面。如果刘备当时把关羽调入川中,而把诸葛亮和赵云留在荆州的话,那可能又会是另一种结局了。

第四,当关羽失掉荆州后,刘备举兵伐吴,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而且刘备并没有理会诸葛亮的意见。蜀军被火烧连营、一败涂地之后,诸葛亮感叹地说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从话语中足以见得刘备对法正才算称得上是言听计从,而诸葛亮则还是略逊一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一些学者们认为是由两点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在战略思想上经常会有分歧。诸葛亮始终坚持自己在《隆中对》中的基本战略方针:跨有荆、益两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结孙吴,北伐曹操,这样才能兴复汉室。而且其中维护孙刘的联盟,才是最关键的地方。但刘备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机会主义者,他缺乏一定的战略思想,只想割据一方,能够称王称帝足矣,对诸葛亮的联吴想法不太重视,以致发生了夷陵之战。第二点便是刘备对诸葛亮不是很信任,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在吴国身居要职,并且作为吴国的使臣来讨过荆州。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刘备在任用人才时,也不会忽视掉的吧?

大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在其史学名著《读通鉴论》中对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也有过非常深刻的分析,他写道,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汉的,一定要灭曹的。不交结东吴则要受东吴的牵制难以兴起北伐之师。而先主的心志则与此不同了。先主开始时想自强,后来则想自立为王,这种雄心不改,便与关羽合拍了。所以他信任诸葛亮不如信任关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任子瑜(诸葛瑾),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谊太深,而且还怀疑他与子瑜相勾结……

而白帝托孤事件,刘备允诺诸葛亮可以取刘禅而代之,应该说也只能是一种无奈之举罢了。在刘备去世的前后阶段,蜀中益州的土著和刘备所带入蜀的荆、襄旧部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后主刘禅又是平庸之主,很难处理好蜀国大臣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刘备最为信任的法正、庞统都已死,刘备所能够依赖的人就只有诸葛亮一人了。而且当时刘备白帝托孤的对象,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他还让益州大族李严同受遗诏。

由此可见,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鱼水关系,只是《三国演义》留给后人的一种表面印象罢了。

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当当网亚马逊京东网

三天读懂世界五千年历史悬案:当当网亚马逊京东网

标签:

更多文章

  • 儿童房风水盘点 为孩子收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许多家长在给孩子装修儿童房的时候,最关注的是房间的装修设计和环保健康的问题,却往往忽视了风水这个方面。卧室作为孩子日常起居和学习的地方,不仅设计上要精益求精,生活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也有一定的影响。那么怎么打造一间好风水的儿童房呢?儿童房装修风水之一:居室采光儿童房的采光非常重要,做功课或读书,

  • 唐高宗护他,武则天宠他,所有人怕他,道士算一卦,要了他小命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历史上贪官污吏,霸道奸佞之人都有维护自己地位的重要砝码。比如董贤依仗的是和他有同性恋情的汉哀帝,杨国忠依仗的是唐明皇和杨玉环。但是,他们的致命弱点就是,他们的靠山不能再保护他们时,他们就只有等死的份。在唐朝有一个李义府,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而且靠山很稳固,最后因为一个道士给他算了一命,结果自己断

  • 清朝灭明朝的风水玄机:原来是“水命”克“火命” (图)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这么金、木、水、火、土研究起来,中国古代的历史倒真的像一部周易。邹衍的“五德终结”学说,虽然各朝各代给出的解释均有差异,但说到底仍在被各朝各代不弃不离地实践着。最后,是“清水”灭了“明火”。“清水”终灭“明火”明代属火,“明”这个国号有传说指出就是“三重火”。第一,明是火德,此为一火;第二,明朝天子

  • 明景泰帝朱祁钰:力挽狂澜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正统14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经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为稳定时局,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我们知道英宗睿皇帝朱祁镇前14年皇帝,7年被软禁的太上皇生涯,后又7年皇帝。先后经历了土木之变,北京保卫战,南宫被囚,夺门之变,石曹之乱。而

  • 大宋朝的王牌大舅哥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作者:著名历史学者煮酒焚剑煮酒君除读史之外还有一大爱好是找些有些年头的古装电视剧来看,有一部片子是印象深刻,此片即为陈宝国先生主演的《汉武大帝》,片中汉武雄风固然是令人心驰,另有大将军卫青,骑奴出身却终成一代名将的逆袭历史也令人神往。说到此节,在片中贯穿于卫青始终的一个性格是在皇帝面前谨小慎微,如履

  • 三国最重要的城市,得之可得天下,24位名将曾在此拼杀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核心提示:刘备惨败,从此龟缩于益州,而对襄阳的争夺便在曹操和孙权两家之间展开了。一襄阳(湖北襄阳市)自古以来就以其便利的交通、丰饶的物产、发达的文化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时至今日,襄阳人仍保持着重情讲义,崇文尚武的性格特点。古人云:“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故春秋时,楚国就在此设

  • 这几个国家远比美国富裕,有两个还是内陆国家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美国是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经济高度发达,以至于很多人误认为美国是全世界最富裕的,这个“最富裕”指的是总体财富。若论人均富裕程度的话,美国连前六七位都排不上,全世界比美国富裕的国家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挑几个典型的说说。首先要说的就是加拿大,去过这两个国家的人会感觉加拿大与美国极为相似,它俩的相似性绝不仅

  • 10件雷人发明,日本人真奇葩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固体胶黄油滴眼药水纸抽安全帽面包黄油动物的口罩比基尼低腰裤领带雨伞马桶配置迷你高尔夫自助挖耳屎神器

  • 魏惠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为什么把魏国从中原霸主带到苟延残喘走向衰落?魏惠王四次称王见证魏国霸业的终结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魏惠王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惠王在位时期正是魏国的鼎盛时期。眼见着魏惠王在有生之年就能够称霸了,但是他却在任期间频频犯错,最后错失良机。加速了魏国衰落。魏国是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魏国的强大起因于魏文侯,魏文侯重用人才,任用法家始祖李悝在魏国进行变法,任用吴起创立魏武卒,魏国一时国富兵强,他团结三晋

  • 东汉末年的诸侯都只是割据称王 袁术为什么敢于称帝,袁术称帝后为什么会迅速败亡?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袁术是东汉末年军阀,冀州牧袁绍异母弟。东汉末年,皇室衰败皇权微弱,诸侯纷纷自立为王拥兵自重。袁术也是其中之一。可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有一块地盘就满足了。居然敢自称皇帝,袁术为什么敢称帝?袁术称帝于寿春,给淮南地区带来一场灾难。它是汉末群雄逐鹿的一个缩影,一定意义上说,打开了群雄竞逐,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