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东汉末年的诸侯都只是割据称王 袁术为什么敢于称帝,袁术称帝后为什么会迅速败亡?

东汉末年的诸侯都只是割据称王 袁术为什么敢于称帝,袁术称帝后为什么会迅速败亡?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36 更新时间:2024/1/14 8:39:05

袁术是东汉末年军阀,冀州牧袁绍异母弟。东汉末年,皇室衰败皇权微弱,诸侯纷纷自立为王拥兵自重。袁术也是其中之一。可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有一块地盘就满足了。居然敢自称皇帝,袁术为什么敢称帝?

袁术称帝于寿春,给淮南地区带来一场灾难。它是汉末群雄逐鹿的一个缩影,一定意义上说,打开了群雄竞逐,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潘多拉盒子。袁术称帝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举,一片挞伐之声;袁术之后,割据称王或暗行割据称王之实者众多,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据《后汉书·袁术传》记载:“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司空逢之子也。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举孝廉,累迁至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身为世家公子,年少时的袁术成长环境优越,锦衣玉食,飞鹰走狗,从而也养成了世家子弟的习气。可以说是顽劣成性。然而,成年后的袁术却一改往日所为,变身为待人有礼,行事有度的另一张面孔。甚至因此被举荐为“孝廉”。世家子弟的身份,加上孝廉的美名,使得袁术仕途平顺。“历职内外,后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汉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辅政。何进与贵族官僚袁绍合谋诛杀宦官,但又没有足够的兵力,不顾朝臣反对,召凉州军阀董卓率兵入京,以借重董卓的力量压制宦官。何进此举引爆了东汉朝廷长期积累的矛盾,先是引起十常侍之乱,何进被宦官所杀,继而引起董卓之乱,洛阳再无宁日。董卓进入洛阳后,依恃强大的兵力为后盾,废除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此为汉献帝。自封为郿侯、相国,独揽朝政。董卓放纵士兵在洛阳城中大肆剽虏,淫掠妇女,以致人心惶惶,内外官僚朝不保夕。

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挟持汉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人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董卓之乱历时3年。3年时间虽短,社会却经历了剧烈的动荡,三国群雄在此期间先后登场。董卓之乱成为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的开端。

董卓为祸长安之时,打算自立为帝,任命袁术为后将军。正当朝野一片混乱之际,袁术做出了人生的一次正确选择。袁术没有为虎作伥,而是果断出走长安,声讨董卓的谋逆行为,麾兵讨伐董卓,赢得不少豪杰的拥戴。孙坚就是其最坚定的追随者,也成为袁术割据一方的基石和重要支撑。

董卓为乱之时,慑于董卓的声势,不少地方大员采取观望之策。孙坚极力率兵征讨。孙坚,孙武子之后人,智勇过人。一向看不起董卓所为,早在董卓羽翼未丰之时,就曾建议司空张温铲除董卓以绝后患。董卓祸乱之时,身为长沙太守的孙坚,一路北上,占领荆州、南阳。此时,袁术逃出洛阳,驻于鲁阳,与曹操、袁绍等起兵讨逆。

由于袁氏世代公卿,素有声望,孙坚遂引兵归属。袁术任命孙坚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初平元年(190年),孙坚率部出征洛阳,袁术相约在后方提供支持。此时,正当戮力同心、诛杀国贼的关键时刻,袁术器量狭小的真面目却显露出来。孙坚在阳人一战成名,反而引起袁术的猜忌,借故延缓粮草供给,给孙坚造成被动。而孙坚克服困难,并严词拒绝董卓的拉拢收买,麾兵直逼洛阳。董卓不得已退出洛阳,西迁入关。

袁术与孙坚结盟,不仅得到一员骁将,更是轻松地拥有了豫州之地,成为号令一方的诸侯。孙坚的破敌之功,有一半收入袁术囊中,袁术借此赢得坚决讨逆的美誉。然而,董卓被赶出洛阳,似乎天下太平了。身为关东诸侯盟主的袁绍企图另立新君,以便独掌朝政。出于利益之争,袁术坚决反对,兄弟反目成仇,讨逆大军四分五裂。

曹操趁机西赴洛阳迎驾,把面有菜色的汉献帝迎至许都,从而得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先机。胸无大志的袁术,既不事进取,也不思守成。一味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后汉书》记载:“术在南阳,户口尚数十百万,而不修法度,以抄掠为资,奢恣无厌,百姓患之。”初平三年(192年),孙坚在进击刘表的战役中阵亡,袁术顿失肱股。褪去讨逆义首色彩的袁术,失道寡助,终于连豫州也待不下去了。

这一年,袁术与公孙瓒结盟北上进攻袁绍。曹操为求自保,不愿看到袁术的坐大,与袁绍联合起来对抗袁术,大破袁术军,袁术不得已退守陈留。眼见无法与袁绍争锋,袁术便在一帮乌合之众的协助下企图消灭曹操。此时的袁术虽然兵败,但实力未损,拥兵数十万。曹操虽然势力弱小,但却精于谋划,二人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

初平四年(193年),袁术派部将刘详屯兵匡亭,威逼曹操。曹操以疲弱之师兵分两路奇袭刘详。刘详轻敌不备,遭到偷袭后难以支撑,失去支点的袁兵大溃。经匡亭一战,袁术只得渡过黄河逃至雍丘。最后,连雍丘也保不住,只好率部逃奔九江。九江为扬州刺史驻地,袁术占领之后,杀刺史陈温自领扬州,又兼称徐州伯。

袁术占据九江淮南之地,也想有所作为。此时,袁术手下有张勋、桥蕤为大将军,孙坚之子孙策已经崭露头角,领兵经略江东渐成气候。袁术南顾无忧,遂放手北进。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袁术与吕布联手进攻徐州,与刘备相持于盱眙、淮阴。后吕布趁机夺取徐州,袁术败刘备,占领徐州、广陵等地。以吴景为广陵太守。地盘进一步扩大。背靠江东,面对中原,连曹操也不在话下!袁术一时可谓春风得意。此时,袁术以寿春为基业,更大的野心便迫不及待地萌发了——自立为帝。

孙坚征讨董卓而进兵洛阳,兵士在城南的甄宫井打捞出汉代传国玉玺。孙坚取之观看,见此玺印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缺一角,文字为“受命于王,既寿永昌。”遂携带在身上。袁术得知此事,一直企图据为己有。《后汉书》记载,袁术为得到传国玉玺,甚至命人拘禁孙坚妻子。另有一说是,孙策得到传国玉玺,并以此换得其父旧部,从而远走江东。得到传国玉玺的袁术,附会种种传闻,一心要代汉称帝。消息传出,孙策在江东致书袁术,极力劝谏。袁术旧交陈珪也致书力谏。然而袁术心意已决,建安二年(197年)僭号,自称“仲家”皇帝。

袁术为何敢称帝?

首先,袁术出身名门,自认为有资格取代汉室。袁术出生于东汉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父亲是司空袁逢。传说他在出生时,神仙曾托梦给他的母亲,说他有一段天命在身(当然,小编认为这很有可能是袁术为了称帝而编出来的)。而他同父异母的哥哥袁绍,因为生母地位卑贱,所以在袁氏家族中地位并不高。袁术一直坚信“袁姓”出于陈,而陈是舜帝的后代,自己是天潢贵胄,自然有资格取代汉室。

其次,袁术兵多将广,地盘大。董卓入京后,为了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曾拉拢袁术,上表朝廷封袁术为后将军。袁术不愿依附董卓,便逃到了南阳避祸。当时长沙太守孙坚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率军投靠袁术。南阳郡有户口数十百万,孙坚的投靠让袁术实力大增。后来袁术上表朝廷,奏请封孙坚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他则为孙坚提供粮草后勤。孙坚败胡轸、破吕布、斩华雄,为袁术打响了知名度。后来袁绍趁孙坚攻打董卓未归之际,任命会稽的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夺孙坚的地盘。袁术引兵击退周昕,保住了孙坚的地盘。

然后,袁术盟友多。董卓在朝廷作威作福后,袁绍便想拥立汉宗室刘虞为帝,并派人通知袁术,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但袁术野心勃勃,不愿支持袁绍,于是兄弟俩撕破脸。为了与袁绍对抗,袁术不仅与公孙瓒、陶谦结盟,而且还与黑山贼的余部、匈奴于扶罗等势力达成合作意向。公元194年,袁术攻徐州,与刘备相持于盱眙、淮阴等地。后来吕布夺了徐州,袁术也打败刘备,夺了广陵等地。而公元195年,曹操也差点被袁术部将斩杀在武平,幸得曹真父亲秦邵力保,曹操才死里逃生。

最后,舆论准备做的充足。要想让天下人认可自己,那舆论准备必须做到位,而袁术正好得到了秦始皇制作的传国玉玺。在此之前,谁能得到传国玉玺,谁就有做天子的资格。袁术有了此物,自然心里有底气。而且河内人张鮍还给他卜了一卦,说他有当皇帝的命。于是袁术便以此为理由,于建安二年在寿春登基称帝,建号仲氏,设文武百官。

袁术称帝的行为,不出意外的引来天下的反对。

首先公开反对袁术的是孙策。此时,袁术虽然在名义是孙策的老大,但江东地区实际上都归孙家管辖。袁术称帝后,孙策官宣与其决裂,将袁术任命的丹阳太守赶走,另立门户。失去了孙策的支持,袁术势力范围缩水一半,这对袁术无疑是重大打击。

接着又出现了政治联盟的瓦解。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陶谦病亡之后,徐州先后被刘备和吕布占领,原先的三方联盟已经土崩瓦解。袁术陷入曹操、吕布、孙策、刘表等诸多势力的包围,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孤立无援危在旦夕。

第三,人才的流失。孙策独立后,便是召回了自己的亲信及部下,周瑜也带着鲁肃一同离开。

第四,战略失当。袁术大肆抢夺,而且还暗杀了刘宠和骆俊,出兵侵略陈国。刘宠身为汉室宗亲,在当地深受百姓爱戴。曹操知道后,从各个方面都不能忍受容忍袁术的所作所为。于是,曹操亲自率兵征讨袁术,斩杀袁术手下多名大将。打的袁术狼狈逃窜到了淮南,曹操也顺势吞并陈国。

第五,不能胸怀大志。袁术常以嫡子自居,一直不把袁绍放在眼里,一直看不起庶兄袁绍还说出“袁氏家奴不与为伍”这样的话。其实那时袁绍手下曹操,袁术有孙坚,这两位在未来一个是一统天下的枭雄,一个是东吴的老大。双方联手想去的天下如同探囊取物,可惜双方眼里互相容不下对方,整天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先后失败也合情合理。

建安二年冬,江淮地区出现大范围的旱灾,粮食产量大幅降低甚至颗粒无收。到处都有百姓被饿死的尸体,甚至于出现了易子而食的现象,而袁术居然对此不管不问,依然自顾自过着奢侈腐败的生活。袁术的这种行为,直接使得部下陆续叛变,自己的好日子过没了。建安四年,袁术走投无路去投靠袁绍。半路上遭到朱灵和刘备的拦截,被迫返回。此时,随军只剩下了很少的补给。就是在这样的境地下袁术还异想天开地想喝蜂蜜水,随从上哪去给他找蜂蜜。袁术见状,叹道:“袁术至于此乎!”不久,吐血身亡。

标签:

更多文章

  • 张义潮:收复河西,鞠躬尽瘁,蜡炬成灰,死而后已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节度使是唐朝沿用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官职,发展到唐朝已经成为一个权力达到能够威胁中央的官职了,下面我们说的这位就曾就任节度使。张义潮统军出行图“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他是大唐历史上不世出的英雄,一片孤忠,感天动地,他是大唐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将军,光复河西,功在千

  • 大清皇室不为人知的真相:姑侄同嫁侍一夫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清朝时期有这么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一生伴随了夫君、儿子、孙辈三位皇帝,用自己的智慧和仁德给皇帝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是一位非常值得人民尊敬的伟大女性,她就是孝庄。皇太极即位后,立了哲哲为中宫大福晋,哲哲为孝庄妃布木布泰的姑母。宫中有姑母的尊贵地位,孝庄妃布木布泰在侧福晋中位列前茅。遗憾的是,姑侄俩都命

  • 历史上的关羽,表面是被东吴斩首,真正的死因竟然是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要说到关羽的死,就要抛开演义小说,从史书中找到蛛丝马迹,通过正史记载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再狂妄自大,关羽也不可能孤军深入这么远,这背后或许有着不可告人的原因。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

  • 范蠡号称商人之父 美女经济获第一桶金 让西施卖相所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范蠡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大家,他有着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头脑,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一雪前耻,但是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人非凡的商业头脑。范蠡当过官,经过商。而且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成功,在越国的时候辅助越王勾践复国成功,后来做生意经商又富可敌国。最关键的是,最后还能和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西施一起相爱,相忘于江湖。范蠡

  • 收服沙僧时候的那条流沙河,到底是什么来路?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流沙河在西游记中好像只是收服沙僧的时候出现了一下,沙僧在这条河中战斗力大增,但是你知道吗,在原著中这条河可大有来头。(图)1986年央视版《西游记》沙僧,由闫怀礼饰演在吴承恩本的西游记中,流沙河被描绘成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宽八百里,而且有“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的特异功能。然而这是真的吗?我们都知

  • 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为省煤油不点灯,裤子破了自己补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道光皇帝可谓是清朝最为节俭的皇帝了,甚至在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都很少见这么节俭的皇帝,不过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当时社会环境下压力很大,国家财政状况堪忧,他想要身体力行给群臣和百姓做个榜样,很可惜,没有起到任何效果。1842年8月,清政府因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与英国殖民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让

  • 历史上的反腐智者!看雍正皇帝的反腐绝技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腐败是王朝覆灭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文明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人性决定的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我们不能任由其发展下去,反腐永远是廉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历史中,也有皇帝专注于腐败的问题,那么历史中哪一位皇帝在反腐中最有智慧的!《甄嬛传》中雍正皇帝的角色深入人心。但真实的历史记载中,雍正皇帝并不像剧中所表现的

  • 诸侯国君自称天子,与天下正主平起平坐,从这个人开始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楚国自从春秋时期就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一代代国君一路走来,是否有自立为王的想法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到了熊通这一代,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楚国从熊渠开始,一代代强大了起来。熊渠之后八世为熊仪,熊仪的谥号是“若敖”。这是楚国君主第一次使用上了谥号,也就标明着和中原一样,是有文化的人了。若敖的儿子是熊坎,

  • 中国版《灰姑娘》比西方早出现近千年, 但为什么鲜为人知?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我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瑰宝,民间的神话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就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其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图)2009年出版的《叶限姑娘》连环画封面在唐代文学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秦汉前,有一个书院洞主,他有一个贤惠美丽并且善淘金的女

  • 诸葛诞:诸葛家族的一条"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大名鼎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哥哥诸葛瑾也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是诸葛家族的另一位成员诸葛诞的知名度就要远远小于前面二位了公元258年,二月,寿春。数百俘虏排成方队,他们赤手空拳,蓬头盖面,褴褛的战甲上血迹斑斑。四周,大批手持利刃的军士高度戒备,虎视眈眈。刀斧手手起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