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花木兰替父从军时间长达十二年之久为什么依然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

花木兰替父从军时间长达十二年之久为什么依然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57 更新时间:2024/1/7 23:14:49

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不在少数,其中最为熟悉的还是花木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几乎人人都知道,但这个时候难免会有一点疑问,为什么她在军中时间长达十二年依然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呢?

当时处于北魏末年,突厥人进犯中原,朝廷自处徵兵,但花木兰的父亲身体不好,弟弟们也都还小,花木兰果断决定代父从军,成为一段佳话。由于当时朝廷徵兵过于急迫,15岁以上男丁都被徵招,很多过程会简化、没这么严格,因此花木兰通过第一关。

在花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之后,就开始准备一些东西了。在章中,她去集市上买的都是关于马匹的用具,这就意味着她很可能是部队中的骑兵,而且文章中并没有提及她购买武器,所以花木兰很可能是骑兵里的信使。

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么作为信使的花木兰被发现的机率就很小了,因为战场上的信使职责就是穿梭在各部队之间,负责各部之间的沟通交流,所以她很有可能是年在部队之间奔波,并不是每天战士们住在一起,这样就能够解释得通,为什么她没有被发现了。

不过这也只是从文章中的推测,还有其他的一些解释,听起来也很合理。花木兰是北魏时代的人,我们都知道北魏是鲜卑建立的政权。鲜卑族在古代是游牧民族,属于蒙古族的一个分支。虽然后来他们入主中原,开始学习汉文化,但是血统是无法改变的。

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身材高大,花木兰是北方人,北方女性相比较南方女性来说,不论从身高还是体型,都要更胜一筹。再加上她又是鲜卑族,所以花木兰的身材会比普通的女性更为健硕,再加上古代大家都是长头发,这样就更加难以分辨了。

古代男子立冠之后,多梳一种发型,这个发式就是四方髻,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等级冠固簪。而我们现在社会电视剧上演绎的某男扮女装的女性她佩戴的发簪一旦被人不小心抽出,头发散落就会立刻散落然后被发现是女儿身,其实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古代男子束发时,会先将头发在发顶梳完一个圈后,然后插上发簪,将剩的头发绕着其缠完,使头发不容易散落,更为牢靠。然后再带帽立冠,并不同于女性的盘发,女扮男装是可以用帽代替,但是也要注意束发问题,所以相比之下,花木兰认认真真束发后的装扮可谓用两字代替,完美。

不管是文献还是电影,花木兰买骏马等行为看得出来家中比较富有,北魏时期是府兵制,花木兰一家属于府兵,一个村一队府兵,因此花木兰代父从军,无论是道德还是利益,同乡都不会揭发此事;再来木兰从军时应该尚未发育,剃个头髮、穿上军服,很难看得出来是女生。

那12年来总该长大,还是没被发现?古代的从军打仗,战场是不固定的,军队到处出征,这样一来兵力流动性大,不会与相同的人一直相处在同地方,而且根据部分文献记载,花木兰骁勇善战,屡屡获得战功,所以升迁很快,自然不用与一般士兵同住,可以拥有自己的营帐。

当然,倘若凭借花木兰一人之力,就想瞒天过海,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幸亏花木兰有一些和善的父老乡亲。我们都知道,当时北魏要求的是每一家都要出一个男子前往战场,这就说明花木兰的邻居们,也逃不过这样的政策。

这些人与花木兰一同生活了十几年,自然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女子,他们也深深被花木兰的孝心和大义所感动。因此,对于花木兰,这些人的心中有一种骨子里的保护情绪,在军营之中常常帮助花木兰进行隐瞒。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流逝,转眼间就过了十几年,谁也没想到的是花木兰凭借着优秀的战功,竟然被皇帝召见了,这让她也十分惊讶。此时的皇帝看到军中有如此好儿郎,心中欣喜万分,便欲给他封官。花木兰自知倘若在朝为官,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于是她拒绝了皇帝的好意,选择了返乡。回到家乡的花木兰,换起了女装,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放下。

不过花木兰本身功夫也做得很充足,言行举止还有习惯全部都男性化,常年征战已经养成她的性格,甚至打完仗换回女儿身的打扮,军中同袍还认不出来,可见她隐藏的很好。

标签:

更多文章

  • 存在感最弱的开国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开国之君,一个多么闪瞎人眼的光环,每个带着这个光环的皇帝,都是主角中的绝对主角,天之骄子中的宠儿,就算不是那个朝代集合八卦最多的人,也是最多的人之一。刘邦、刘秀、赵匡胤、朱元璋,个个都是明证。唐朝是个例外,例外在它的开国之君到底是谁要先进行一次认证。(《隋唐演义》李渊剧照)但这显然不该成为问题。公元

  • 《女医明妃传》中帅气英宗,历史上却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历史来了历史快评栏目第160302期】最近《女医明妃传》大热,里面的男女主都趁机火了一把。因为不再是热门的清朝九子夺嫡的故事,而是明朝年间英宗与弟弟之间的故事,所以吸引了大把的观众,当然,里面霍建华扮演的潇洒豪放却又深情不已的英宗也让大家对于几千年前的明英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只是,这经过现代编剧文

  • 纪连海:雍正改革被抹黑,是没解决好话语权的问题(图)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本文根据《四爷很忙》新书发布会部分内容录音整理雍正是一个改革者,既然是改革者,那么他具体有哪些改革对后来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呢?我们看,所有的改革都是两个方面:一方面,一定要触及既得利益者。因为改革都是在自我革命,革自己人的命。所以,要让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失去利益,另一方面,更要让一部分永远起不来

  • 越南越美之古都顺化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顺化现承天顺化省,古称富春京师承天府。大南古都,地处中圻,北距东京千余里,南距嘉定千二百里,西接长山,东滨东海,依香江而建。中兴黎家时,阮主肇建,光中嘉隆皆定京师于此。乙酉保大退位,胡志明建国,京师移于东京河内。现为承天顺化省之省都会也,癸酉年(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顺化历史建筑群为世界文化

  • 三国特别篇| 一看赵云千般醉,从此吕布是路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核心提示:《赵云传》中仅仅用了四百余字,将这位蜀中名将从初入行伍到寿终正寝的戎马一生作了一个大致的交代,可见其语言是相当精炼的。文中简述了赵云当阳长坂救主、平定汉中以及祁山箕谷失利三大主要战事。一陈寿的《三国志》可以说是“三国文化”的源头。赵云的事迹被记载在《三国志》《蜀书》第六卷,与关羽、张飞、马

  •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苏小妹其人 ?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一代文豪苏轼,名气大得没边儿。而其民间传说中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丝毫不逊色。但据考证,历史上并无苏小妹其人。苏秦恋爱、佛印与牛粪的故事,纯属古人杜撰。苏小妹只是古人打造的女明星,不想竟红了几百年。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因文学成就极高,一直为后人所景仰。而说起这个文学世家,人们还会经常提到

  • 清朝最惨的一位公主 一脚被驸马给踹死 康熙得知后愤怒而大开杀戒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皇室的公主都是天之骄子,在皇帝眼中都是掌上明珠,没有人敢冒犯,但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公主却被驸马一脚给踢死了,这个公主是康熙的女儿,那康熙是怎么报仇的呢?这位公主就是和硕端静公主,她的母亲是宫中并不起眼的一个贵人。她是皇帝的第5个女儿,在她前后都有身份尊贵又受宠的姐妹,因此她在众多公主中也

  • 刘璋为什么要引狼入室招来刘备,刘璋势力比刘备强大,为什么还会被刘备打败?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天府之国成都地势险要、粮草充足,从刘焉手里继承来的时候富庶的汉中也在刘璋的统治之下。那么,占据富庶险要之地的刘璋为什么还要请刘备入川?刘璋势力比刘备强大,为什么还会被刘备打败?刘璋的父亲刘焉在到达益州的时候,益州刚经历了黄巾之乱的冲击,在地方官僚的主导下平定,才恢复了政治秩序。但刘焉为了树立自己在益

  • 李鸿章大骂左宗棠“阿瞒本色,于此毕露” 李左二人的矛盾解析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李鸿章和左宗棠同为晚清四大中兴之臣,但他们2人又是死对头,是势不两立的敌手,没有丝毫回旋余地,李鸿章在写给曾国藩的信中大骂左宗棠“阿瞒本色,于此毕露”。李鸿章晚清重臣,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

  • 历史上秦赵互为死敌 为什么秦国在赵国北击匈奴的时候出兵相助?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战国时代,群雄崛起,相互征伐,而秦赵两国可以说的上是死对头死冤家,秦赵两国邻国加上战斗力相当,而且经常摩擦不断,可就这样的两个国家,秦国为何在赵国北极匈奴的时候出兵相助呢?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逐渐成为强国,独霸西垂并伺机东出,山东六国为此不得合纵伐秦。然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赵国军事实力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