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存在感最弱的开国皇帝

存在感最弱的开国皇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33 更新时间:2024/1/2 2:56:44

开国之君,一个多么闪瞎人眼的光环,每个带着这个光环的皇帝,都是主角中的绝对主角,天之骄子中的宠儿,就算不是那个朝代集合八卦最多的人,也是最多的人之一。刘邦刘秀赵匡胤、朱元璋,个个都是明证。

唐朝是个例外,例外在它的开国之君到底是谁要先进行一次认证。

(《隋唐演义》李渊剧照)

但这显然不该成为问题。公元617年,李渊顶着太原留守唐国公的名号在晋阳起兵,作为“首倡义兵”竞争者的李世民此时是他老爹的得力助手;618年,李渊在长安代隋称帝,庙号“唐高祖”,后来作为“开国之君”竞争者的唐太宗,此时在他老爹的封赏中,成为大唐的秦王殿下。所以无论怎么看,开国的皇帝毫无疑问都是李渊,怪只怪后来唐太宗的名气太大,生生盖过了自己的父亲。于是大家提起唐朝来首先想到的开国皇帝就这么移位了,老李也就这样“杯具(悲剧)”了,成为大一统王朝中最没存在感的开国之君。

(《隋唐演义》李世民剧照)

这里不想厘清这桩公案责任在谁(实际上也厘不清),不过全推到李世民身上也是不公平的:他毫无疑问参与了起义和建国的全过程,为唐朝立下赫赫功劳也是人所共见,至少他和他老爹两人可以算得上是共同开国,他的声望名气远大于李渊,绝不是网络上一句简单常见的“改史”就可以解释清楚的。

李渊的存在感低,实在是他老人家赶的时候不好——在他前面,是一个典型的暴君,在他后面,则是一个典型的明君,这两人的名气都远大于他,就好像唐高宗李治夹在千古明君唐太宗和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之间一样悲摧,本来自身也不弱,放在其他朝代都不是一般平庸的守成之君可以比拟,结果生生被衬得像个废物了。这爷孙俩差不多一样的“杯具”,若在地下相遇真是要抱头痛哭一场。

(《隋唐英雄》李渊和李世民剧照)

李渊的另一个劣势是年龄。雉奴(李治小字)好歹出场时还是个文弱少年,李渊嘛,用有人形容的那样真的是一出场就已经老去了。本来自己年龄大一些倒也罢了,刘邦斩白蛇的时候也是五十多,一样不年轻。可如今的电视剧里,同年龄段的刘邦总是比李渊更显小,因为他年幼的儿子只是时不时来打个酱油;而不像李氏兄弟那样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李渊是个已经有三个成年儿子的老人家(正常的话本来应该是五个),一出场就衬托了自己老爹的年龄。

在李渊的青春年华时期,大隋正处在上升阶段,帝国最耀眼的明星是英俊潇洒风姿卓然的晋王杨广,而不可能是当朝皇帝妻族的外甥李渊。所以李渊算是被时代埋没了,如果没有他后来的作为,那么他将一直这样埋没下去,“李渊”的名字将和无数躺在史书列传里默默无闻,或根本上不了史书的人一样连后人可怜的寥寥几眼都赚不到。

幸好,人们的八卦精神发挥作用,为我们保留了一段青年李渊的风采。“雀屏中选”,一个真实的用自己箭术击败众多竞争者脱颖而出迎娶美丽“公主”的童话(窦夫人的母亲是北周公主,身份也算高贵了),其变化形式“比武招亲”,也是一个被后来小说、戏曲用滥了的桥段,京剧里同样一出场就老去完全想象不到其年轻时期的佘赛花就是这么嫁给杨令公的。

(影视剧中的唐高祖与窦氏)

可惜这么美好的故事不是出自哪篇传奇,而是出自正史,就算史官再八卦也得矜持,所以故事里没有更加生动的描写,只是用寥寥几笔介绍了事件的梗概。饶是如此,这段故事也足以打动人心了,比一篇真正的传奇还更加传神。因为用滥了桥段的缘故,我总是疑心那些“比武招亲”的故事是否真有其事,但记载到正史中的这段小插曲,可信度无论如何还是有保障的。

也幸好,在李渊从一个少年青年转成中年老年的时候,当也年轻过的面庞如今变成隋炀帝口中嘲笑的“阿婆面”的时候,隋朝给了他翻身的机会。后面的事情,不用多作交待了。只用了短短一年,李渊从太原那个提心吊胆赌上全家性命起兵反隋的唐国公,摇身一变成为志得意满的新朝大唐皇帝,这段时间里有关李渊的传奇故事曾井喷过一小段,但主要都是些今天遇到神人说他要大贵,明天遇到道士说他是老子之后……总之,多半是为“造反”营造声势,可能是有意为之。

而就是这样的“人工传奇”也几乎到此为止了,当上皇帝后“蜗居”长安太极宫的李渊把继续平定天下统一全国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于是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转移到了更年轻更有少年英雄豪气的新朝皇子身上——这可是潜力股,比上了年纪的现任皇帝更值得投资。何况短短九年,新朝的开国皇帝便更加升了一级,晋位成为新朝太上皇,从此安乐享福就成了他唯一的本分,即使出来活动,也是为了体现太上皇对皇帝的满意,或是一种严肃政治生活的调剂,比如凌烟阁上李渊弹琵琶、李世民跳舞的开心场景;比如贞观八年他在一场宴会上命令被俘的前东突厥可汗颉利当众跳舞的得意。此时,天下事已无须他多劳心,传奇也已无须老人家出场了。

本篇文字本权所有,转载(jzhpress)

本文选摘自《一千年前的情怀:唐传奇的秘密花园》扶楠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还原唐人生活的点滴,探寻传奇隐秘的历史花园。这里有张生与崔莺莺另娶别嫁的爱情真相,李世民入冥背后潜伏的刀光剑影,女侠聂隐娘神出鬼没的瑰丽江湖,孙悟空原型的奇诡遭遇,月下老人牵红线的趣味传说,长恨歌吟哦的千古绝唱。听霍小玉临终别离的悲愤诅咒,看虬髯客远遁中原的洒脱背影,惊醒太守南柯一梦,怅然卢生荣华一生……

以文章之奇而传事之奇,本书围绕唐传奇传世名篇,从生活、爱情、文学、历史、侠义、神怪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追寻那个时代留下的美丽足印,畅想一千年前动人的情怀。

:jzhpress

标签:

更多文章

  • 《女医明妃传》中帅气英宗,历史上却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历史来了历史快评栏目第160302期】最近《女医明妃传》大热,里面的男女主都趁机火了一把。因为不再是热门的清朝九子夺嫡的故事,而是明朝年间英宗与弟弟之间的故事,所以吸引了大把的观众,当然,里面霍建华扮演的潇洒豪放却又深情不已的英宗也让大家对于几千年前的明英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只是,这经过现代编剧文

  • 纪连海:雍正改革被抹黑,是没解决好话语权的问题(图)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本文根据《四爷很忙》新书发布会部分内容录音整理雍正是一个改革者,既然是改革者,那么他具体有哪些改革对后来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呢?我们看,所有的改革都是两个方面:一方面,一定要触及既得利益者。因为改革都是在自我革命,革自己人的命。所以,要让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失去利益,另一方面,更要让一部分永远起不来

  • 越南越美之古都顺化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顺化现承天顺化省,古称富春京师承天府。大南古都,地处中圻,北距东京千余里,南距嘉定千二百里,西接长山,东滨东海,依香江而建。中兴黎家时,阮主肇建,光中嘉隆皆定京师于此。乙酉保大退位,胡志明建国,京师移于东京河内。现为承天顺化省之省都会也,癸酉年(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顺化历史建筑群为世界文化

  • 三国特别篇| 一看赵云千般醉,从此吕布是路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核心提示:《赵云传》中仅仅用了四百余字,将这位蜀中名将从初入行伍到寿终正寝的戎马一生作了一个大致的交代,可见其语言是相当精炼的。文中简述了赵云当阳长坂救主、平定汉中以及祁山箕谷失利三大主要战事。一陈寿的《三国志》可以说是“三国文化”的源头。赵云的事迹被记载在《三国志》《蜀书》第六卷,与关羽、张飞、马

  •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苏小妹其人 ?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一代文豪苏轼,名气大得没边儿。而其民间传说中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丝毫不逊色。但据考证,历史上并无苏小妹其人。苏秦恋爱、佛印与牛粪的故事,纯属古人杜撰。苏小妹只是古人打造的女明星,不想竟红了几百年。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因文学成就极高,一直为后人所景仰。而说起这个文学世家,人们还会经常提到

  • 清朝最惨的一位公主 一脚被驸马给踹死 康熙得知后愤怒而大开杀戒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皇室的公主都是天之骄子,在皇帝眼中都是掌上明珠,没有人敢冒犯,但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公主却被驸马一脚给踢死了,这个公主是康熙的女儿,那康熙是怎么报仇的呢?这位公主就是和硕端静公主,她的母亲是宫中并不起眼的一个贵人。她是皇帝的第5个女儿,在她前后都有身份尊贵又受宠的姐妹,因此她在众多公主中也

  • 刘璋为什么要引狼入室招来刘备,刘璋势力比刘备强大,为什么还会被刘备打败?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天府之国成都地势险要、粮草充足,从刘焉手里继承来的时候富庶的汉中也在刘璋的统治之下。那么,占据富庶险要之地的刘璋为什么还要请刘备入川?刘璋势力比刘备强大,为什么还会被刘备打败?刘璋的父亲刘焉在到达益州的时候,益州刚经历了黄巾之乱的冲击,在地方官僚的主导下平定,才恢复了政治秩序。但刘焉为了树立自己在益

  • 李鸿章大骂左宗棠“阿瞒本色,于此毕露” 李左二人的矛盾解析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李鸿章和左宗棠同为晚清四大中兴之臣,但他们2人又是死对头,是势不两立的敌手,没有丝毫回旋余地,李鸿章在写给曾国藩的信中大骂左宗棠“阿瞒本色,于此毕露”。李鸿章晚清重臣,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

  • 历史上秦赵互为死敌 为什么秦国在赵国北击匈奴的时候出兵相助?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战国时代,群雄崛起,相互征伐,而秦赵两国可以说的上是死对头死冤家,秦赵两国邻国加上战斗力相当,而且经常摩擦不断,可就这样的两个国家,秦国为何在赵国北极匈奴的时候出兵相助呢?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逐渐成为强国,独霸西垂并伺机东出,山东六国为此不得合纵伐秦。然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赵国军事实力强大起来

  • 清朝灭亡后 皇宫内的的妃子们都去哪了,她们都是有什么样的选择?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古代皇宫内都有着后宫佳丽三千,作为皇帝这是生活上的一大特权,但清朝灭亡之后皇后内的这些嫔妃们都是去哪里了?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大清帝国也逃不过这个普遍规律,在经历了康乾盛世后迅速走向衰败,后面几位废物点心败家子坐吃山空,庞大的家产让他们挥霍殆尽,最终破产倒闭,那些妃嫔宫女们也都失业了。到了清朝后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