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73 更新时间:2024/1/3 17:42:02

孔子老子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行仁爱、复周礼、施仁政,但诸侯国群起纷争,个个都想称雄称霸,渴望高人献计献策富国强兵。

而孔子却告诉他们不要争斗称霸,而要善待百姓,善待其他诸侯国,施行仁政,这让野心勃勃的诸侯们很不爽。

处处碰壁的孔子曾经多次问礼于老子,老子对孔子一味强调仁爱礼乐不以为然。

一次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

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子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

孔丘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

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

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

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

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

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

天地之内,环宇之外。

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

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

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

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

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

齐物我也,齐是非也。

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依依不舍地告别老子。

据说孔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

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

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

老聃,真吾师也!”

2、孔子师老子,师徒俩互相赞誉,留下了千古佳话。

孔子见老子之前,对老子已很崇拜,他说:“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

既见老子之后,认为老子的知识和见解,高深莫测,不及企及,犹如“乘风云而上天”的“龙”。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大为惊叹。

老子则比喻孔子为凤凰。

《御览》卷915引《庄子》云:“老子见孔子,从弟子五人。

问曰,前为谁?对曰,子路,勇且有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渊为仁,子张为武。

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名凤凰,凤凰之文,戴圣婴仁,左智右贤”。

老子以凤鸟比喻孔子,不独有偶,楚狂接舆陆通,过孔子而歌曰:“凤兮凤兮!”老子亦喻孔子为凤。

孔子喻老子为“龙”,老子喻孔子为“凤”,而一龙一凤,龙凤呈祥,历来是中华古老文明的标志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3、孔子在大力宣扬自己的思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孔子门下,成为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名气也越来越高。

但是孔子却不以此骄傲,他仍然按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突然有一天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遇到了瓶颈,于是便召集起自己的弟子们,一同商讨这个问题。

于是一群人在一起了,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一讨论起来就像炸了锅一样,讨论了很久,但是却没有讨论出结果,现场一度寂静。

这时,孔子便想起了一直想要见到的人老子。

于是,他便吩咐好自己的一些弟子好好学习钻研学问,然后带上自己的几个得意弟子前去请教老子。

孔子见到老子时,十分激动,差一点没冲上去送上一个大拥抱,虽然自己很克制,但是自己还是表现出了那么一点点崇拜之情。

老子见到倒是孔子也不惊也不忙,好像事先知道孔子要来似的。

于是乎,孔子便把自己的问题说了出来,老子听完后,老子就说道这个问题很简单,于是老子便张开了嘴,你看看,答案就在这里。

可是孔子没有看明白,一脸懵。

老子看到后,又指着自己的舌头,指了几次后,孔子恍然大悟,就和老子说到,多谢指点。

然后弟子们看到了也似懂非懂的说到谢谢指点,老子就说到明白就好,于是便离开了。

可是孔子的弟子们仍然是一脸不解,我们辛辛苦苦来先老子先生解决问题来了,可是在回去的路上,孔子说:“第一次是看他的牙齿,第二次是他的舌头。”

牙齿虽然掉的差不多了,但还能用,舌头也还是好的。

说明不管发生什么,经历过什么大难最初的一些方法还是能够用得上,说明我们还是要从基础找办法。

于是一旁的子路便开始说,老师,我也明白了,任何事情,只要从基础做起,都能成功,就像水和石头。

一般来说,水战胜不了石头,但是,如果水一直做垂直的自由落体运动。

那么,水就可以战胜石头。

一切事情都要从简单,基础做起,因为这些东西,无论怎么变,都不会过时。

于是孔子便称赞道,子路,你真聪明!于是随行的弟子们也纷纷赞同子路的看法。

4、孔子关于礼方面有些不懂的方面,所以特地到周的都城到洛阳,所以专门去向老子请教礼。

老子见孔子不远千里而来,很是高兴,所以老子先问孔子,他对礼的了解和看法。

听完孔子的话,老子告诫孔子说,他所说周礼已经崩塌了,周礼所存在遗迹还在,周礼所奉行的话还存在。

就像一个君子一样,遇到好的君主就应该出世,遇不到好的君主就应该入世,就像乌龟一样,遇到危险时,懂得用龟壳保护自己。

懂得掩饰自己,懂得大智若愚。

孔子很仔细听着老子的话,所以老子说完他一直没有离去。

老子看到孔子这样子,就知道他还没有明白。

于是张开嘴巴问他,我的牙齿还在吗?孔子恭敬的回答已经不在了。

老子又问他,那我的舌头还在吗?孔子说,舌头一直都在啊。

老子笑着说,所以并不一定坚硬的东西留在最后。

舌头最软,却留到最后。

所以要懂得以柔克刚。

孔子恍然大悟,向老子低头鞠躬行礼。

孔子向老子请教这件事让人明白,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单面性的,事物发展自有自身的矛盾,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纯粹的东西。

老子对礼的阐述也使孔子受益匪浅,以至于孔子回到自己国家后,对自己的弟子说。

老子就像一只在空中遨游的龙,人们无法捉摸。

而老子的知识就像空中的龙一样高深,一般人无法到达他的境界。

5、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见老子问礼(老子,亦称老聃,与孔子同时代人,其生卒年代和身世,今已无法确考。

)老子告诉孔子说“我听说‘富贵者赠送人以财物,仁人者赠送人以格言’。

我不能富贵,但窃冒了‘仁人’的称号,所以我只有赠送你以嘉言。

就是“一个聪明深察的人而所以走近于死亡者,就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是非;—个博辨广大的人,而所以危害其本身者,就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的罪过。

为人子者不要只知有己,为人臣者不要只知有己。”

标签: 老子

更多文章

  • 姓氏桂的由来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姓氏

    姓氏桂的由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桂姓出自姬姓,是周王胄的后裔,因避祸改姓。东周灭亡后,原周王后人姬季桢曾经任过秦国的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姬季桢被杀。姬季桢的弟弟姬季眭为了逃避株连的命运,根据自己名字的发音“眭”,将姬季桢的四个儿子更改姓名避祸。长子名奕,改为桂奕,居住在幽州守坟墓;老二叫

  • 莱昂纳多演过哪些经典影片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经典影片

    莱昂纳多演过哪些经典影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演员。1974年11月11日出生在美国洛杉矶。曾获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成名作品:《泰坦尼克号》。中文名:莱昂纳多·威尔海姆·迪卡普里奥外文名:LeonardoWilelmDiCaprio国籍:美国出生地

  • 星球大战历史剧情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星球大战

    星球大战历史剧情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很久以前,在遥远的银河系,银河共和国国会正在为星际贸易通道上的税收问题进行着激烈的争论。贪婪的贸易联盟派出无敌战舰,企图封锁一切运往纳布星的货物,并绑架了纳布星的女王阿米达拉,逼她签署出卖纳布星利益的协议。在安尼肯和刚格人喳喳的帮助下,纳布星战胜了贸易

  •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势力的消长顺序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勢力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势力的消长顺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春秋战国之际,晋国、齐国、楚国、越国四大国形成了四分天下的局面,而由于晋国内部大夫势力实在是坐大,三家分晋,赵、韩、魏成为独立的诸侯国。各大诸侯国的疆域,以楚国为最大,越国次之,赵国、齐国又次之,秦国、燕国又次之,魏国又次之,韩国面积最小。

  • NBA湖人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湖人

    NBA湖人历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洛杉矶湖人队球队历史1948年加盟NBA时,湖人队还在明尼阿波利斯,但是一次飞机失事,使湖人老板痛下决心,于1960年搬迁到了洛杉矶。洛杉矶湖人队是NBA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常青树之一,该队的夺冠次数仅次于凯尔特人队。湖人队的最大特点是总有伟大的中锋跟他们联系在

  • 曹操所修建的铜雀台跟江东大小乔有关系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相信大家都对杜牧的这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很是熟悉,二乔是三国时期的姐妹花,所以这句诗词广为流传,那么真实历史上曹操修筑铜雀台真的是为了江东大小乔吗?都说曹操是个十足的大奸雄,好美色,去到哪里先掳走当地的美人,为了得到美女,也吃了很多苦头,甚至不惜失去自己爱将的性命,但是尽管如此,他

  • 甘罗从小这么聪明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在世界上有一种人,从小就智商超群,人生际遇有早有迟,大器晚成的如姜子牙,八十岁时才遇到周文王;而少年得志的如甘罗,却十二岁就做了秦国的上卿。甘罗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使计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甘罗因功得到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赐任上卿、封赏田地、房宅。下面我们来说说他一个搞笑的小故事。在秦朝建立之前,天

  • 北齐后主高纬,有多荒唐奢靡?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中国历史上不乏许多荒唐奢靡的皇帝,但是要谈论到其中最离谱的,那么北齐后主高纬绝对榜上有名,为何这么说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他的那些荒唐事。说起高纬的少年时,可谓是顺风顺水了,父皇宠爱,将他立为皇太子,在十岁的时候,便因为天象而继承了皇位,或许年幼的高纬是措手不及的,但父皇和大臣们为顺应天象而让他成为皇

  • 在三国中 关羽为什么从始至终看不起黄忠,是关羽太过高傲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三国中,关羽曾对黄忠说过“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样的话,由此可见他是非常瞧不起黄忠的,这到底是为何呢?是黄忠得罪了关羽还是关羽这个人太过高傲了?关羽自己的解释是“不与老卒为伍”。即,关羽嫌弃黄忠是个年岁大,出身低的老卒。但关羽的这个理由,实在牵强。都知道关羽是因在家乡犯了事,

  • 慈禧为什么到处为光绪求名医,慈溪不是一直想杀了光绪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清朝慈溪和光绪之间的关系在表面上看是还好,看起来光绪是对慈溪言听计从,但慈禧在戊戌变法后就对光绪起了杀心,而且,希望尽快杀死他。可为什么慈溪还要为光绪四处求医呢?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康有为等人预谋调动袁世凯军队去包围颐和园,再趁机劫持慈禧,甚至取她性命,从而推进变法。当然,关于这个说法并未得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