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武则天登基的时候为什么把国号改成周,国号改过之后武则天时代又为什么还是算作唐朝的一部分?

武则天登基的时候为什么把国号改成周,国号改过之后武则天时代又为什么还是算作唐朝的一部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172 更新时间:2024/1/17 16:08:33

武则天作为历史中唯一一位登基称帝站在明面上的女皇帝可以说是特立独行,就连国号也从唐改成了周,那为什么武则天要选择周作为国号呢?还有国号都改了为什么世人还把武则天时代归于唐朝的一部分呢?

在国号周这个问题上面,她也是如此。公元六八九年农历九月九日,武则天在洛阳神都改元登极,号称大周皇帝。

其一,“周”的文字意义美好。

“周”有关的词语有“周密”(形容计划详细细致)、“周详”(详细无遗漏)、“周正”(形容容貌俊美)、“周而复始”(形容循环往复、绵延不绝)。总而言之,这个字的意义美好,与武则天希望自己的王朝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的愿望是相契合的。

其二,武则天需要一个尊贵的身份来摆平各方面的非议。

骆宾王在《代徐敬业讨武瞾檄文》里面说武则天“地属寒微”。当时的突厥也嘲讽“武乃小姓”。总之,当时有些人认为武则天是“狗肉上不了正席”的。做为女天子,武则天内心是敏感的。做为通过宫斗上位的皇帝,武则天深怕自己不能服众。为此,武则天必须给自己粉饰一番,用以闪亮登场。把自己的祖先附会到享国八百余年的周文王,无疑是更具说服力的。

其三,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曾被封为“周国公”。

武士彟是唐高祖李渊起兵时候的“十八元谋”,即李渊打天下最初的班底。唐高宗时候,武则天做了皇后,向唐高宗李治申请了死去的武士彟为“并州都督”以及“周国公”。为何武则天要求李治封武士彟为“周国公”呢?

因为据说“武”姓来自周平王的少子姬武。传说姬武出生的时候,掌纹为一个“武”字,所以其名字就为“武”,其后代也就以“武”为姓。武则天为此也就以“周”为尊,显示她也不是一般人,来头极大呢。总之,凡事有因就有果。武则天以“周”为国名,不外乎携“周”自重以及讨个好彩头,最后当然也为了光宗耀祖。

然而,虽然武则天自立为皇帝,并将唐朝的国号给改了,但是后人却仍旧将她的朝代归入唐王朝,没人认为她中断了唐朝,这是为何?或许这其中的原因包括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莫过于以下三条。

其一,武周王朝建于公元690年(天授元年),并在公元705年(神龙元年)由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后走下了历史的舞台。

整个武周王朝历时只有短短的15年,这么短的时光,使得史学家们并不希望将武周王朝与唐朝进行分离,反而希望将其作为唐朝的一部分记录于史书之上。

其二,武则天在病重之时宣布了退位,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将江山还给了李唐后代,并没有传给武家人。另外,在武则天宣布退位的同时,她还颁布了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与高宗合葬于乾陵,唐朝的皇位在一定意义上,并没有流于外人之手。可以说,武则天的称帝之举最终被扼杀了,而武周王朝其实并没有真正存在。

其三,武则天在唐高宗在世之时,其实就将朝政掌控了,可以说唐朝在其称帝之前的很长岁月之中,实际掌权人就已经是武则天了。而武则天称帝之举其实只是将自己的权力真实化,让自己从藏在一个傀儡皇帝的身后走了出来,将最真实的自己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与此同时,朝局、朝中的制度以及王公大臣却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完全是沿袭着唐朝的旧制。同时,在武则天的治理下,唐朝蒸蒸日上,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武周王朝可以说是一个唐朝的延续时期,但却不能称得上是一个新的王朝。

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的一生是传奇的,而她更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位称帝的女性。武则天所做的事,是前面无数掌权太后所不敢做的事情,但是,武则天所想的,只是要顺理成章地治理自己的一代王朝,而对于让唐朝改朝换代之事并不太热心。

也正是这样的想法,使得武则天在很长的时间内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最终并没有将江山留给自己的家族——武家。正是因为世人知道武则天对于权力的渴望以及对于唐朝的治理能力,使得大臣们在其称帝之时虽有不满,却没有起兵讨之。

然而,随着武则天的病重,唐朝的未来处于了一种不确定之中,有识之士才选择了起兵逼迫其退位。因此可以说,当时的世人并没有唐朝被中断了的想法。

标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虚构的四大名将 真实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随着朝代的更替,各朝名将层出不穷,因此也流传下来了不少关于他们的故事,然而有些故事是真实的,也有不少是加上去的,那么,真实历史上哪些名将根本就不存在呢?第一位:李元霸李元霸,外号小雷公。使得一手好锤,那可是400斤一个的。传说他是金翅大鹏鸟转世,他的坐骑为“万里云”日行一万,

  • 为什么汉族人心甘情愿被满族人统治将近300年,清朝跟元朝想比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历史上,被少数名族统治的就是元朝跟清朝了。那么为什么汉人会被比自己少那么多人的少数民族统治呢?清朝时期满人最多的时候人口只有300万左右,在这里面还是有20万人是部队,当时汉人已经有了3亿左右。但是面对如此悬殊的比例,清朝却统治了天下276年,直到列强进入中国,清朝才开始崩溃直至后来

  • 大唐帝国的悲情双子,国难时,被莫须有罪名斩杀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兴盛的王朝,可是在国难的时候,两位大将却被被莫须有罪名斩杀,堪称是大唐帝国的悲情双子。唐朝建立初始,皇帝贤明仁善,臣子敢于直谏,是他们的共同发展使得唐朝的国力越来越强盛,说是万国朝见并不夸张,可处于安稳的环境中,当权者们渐渐忘记了警惕,只顾着自己享乐。处于乱世的时候,只想着天下太

  • 张飞失徐州 关羽失荆州 马谡失街亭 谁的过失对蜀国最为致命?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要说三国里谁屡败屡战,那就非刘备莫属了,他所率领的蜀汉集团前前后后的失败多的数不过来,不过却有三次失败影响到了蜀国的走向,分别是张飞失徐州、关羽失荆州、马谡失街亭,那么,这三人谁的过失对蜀国最为致命?我们先来说说张飞失徐州刘备创业初期,当时刘备当上徐州牧,实力很弱小,各路诸侯争霸不断,天下未定。刘备

  • 三国之中蜀汉大将军姜维为什么斗不过一个太监黄皓?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其实蜀汉的灭亡宦官黄皓无疑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个太监排斥异己,祸乱朝政,值得一说的是在蜀汉后期,姜维曾经建议刘禅除掉黄皓,不过,大将军姜维还是没有斗过黄皓,甚至因为避祸而不敢回到成都,正因为如此,这导致钟会、邓艾的大军进攻蜀汉时,姜维没有办法赶到成都。对于姜维来说,于公元25

  • 揭秘许世友的指挥艺术:犯错后如何巧躲批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许世友作为开国上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将军,在面对上级批评的时候,也会展现出可爱的一面。1947年3月,国民党军发动重点进攻,集中三个兵团由江苏北上,进犯山东沂蒙山区,寻歼华东野战军主力。根据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的统一部署,各纵队避敌锋芒,大胆插进沂蒙山区。这一带

  • 民国时期的北上广生活:物价偏高房价非常便宜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民国时期距离我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那个新旧社会更替的特殊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人义士,他们才华横溢,为新中国的未来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而那一时期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日常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民国时,即使是北京区位最好的普通瓦房,均价也只有1345元/平方米,是今日北京同地段房价的几十分之一。鲁迅在北京买过

  • 唐玄宗罢免贤相张九龄 开始重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李林甫如何一步步扳倒张九龄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罢免了宰相张九龄,在张九龄被罢免之后,李林甫开始长期担任唐玄宗朝宰相。从地位上来说,张九龄是先进的,李林甫是后进的。李林甫如何一步步扳倒张九龄?开元二十四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年份,因为就在这一年十一月,张九龄被罢免了宰相之职,他的相位,不久即为李林甫取代。按理说,相位的更迭本属正常

  • 最抠门的好皇帝刘秀,为省点小钱,却把祖宗基业都送了人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过于保守和过于激进都是不好的,过于激进会葬送已经取得的大好优势,而过于保守则会让机会白白流失,下面这位皇帝,就是因为过于保守,错失了让自己更加壮大的机会,也给子孙后代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要说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最有文化、最会用人的皇帝是谁,毛主席回答说:非光武帝刘秀莫属。可是在开国皇帝中,光武帝刘秀在

  • 被孙中山称“中华第一奇人”的民国大佬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他是二十世纪初江浙财团的四大亨之一,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孙中山称他为“二兄”,“中华第一奇人”。他就是民国第一传奇人物——张静江。1877年9月19日,张静江在浙江吴兴(今湖州)南浔镇呱呱落地。1906年3月,张静江乘上从法国东归的轮船,而孙中山在伦敦蒙难后绕道前往日本,也登上了这条船。由于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