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国产汽车的发展历史

国产汽车的发展历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967 更新时间:2024/1/8 2:37:13

国产汽车的发展历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中国汽车发展历史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

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

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

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

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

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

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

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时将一辆美国生产的汽车带入中国,这是中国的第一辆汽车。

1928年,张学良组织生产了中国的第一辆国产汽车,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自主生产汽车。

1958年,新中国引进仿制了原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制造生产的吉斯150型汽车,在此基础上制造出解放牌汽车。

新中国汽车发展过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汽车工业开辟了新的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努力,形成了一个产品种类齐全、生产能力较大的汽车工业体系。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可概括为初创、成长、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初创阶段(1949—1965)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开始了建立我国汽车工业的筹化工作1949年10月,在中央重工业部内设置了汽车工业筹备组。1952年秋,党中央任命饶斌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1953年6月6日,毛主席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1958年制造出了自己的汽车。

三、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作者:易车通日期:2004-9-8座驾,意即有人坐有人驾驶的代步工具。

每天迎着晨曦,眺望满街的车水马龙,汽车像蝗虫一样塞满了街道,开车的,乘车的满脸焦虑,汽车已经主宰了交通工具市场。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车”的世界里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车代步发展到如今,是否还可以激发起人们对车的怀旧情结?那些原始和落后的交通工具,伴随乘车人、拉车人那份怡然自得的心理却又是十分难得的。在所有的历史变迁中,车的变迁,可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都具有时代个性,代表着一种文化背景和品位。

从它的由简到繁、由人(畜)力到机械、由慢到快……我无法考证其“车”的沧桑巨变,据说在我国就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英雄好汉驰聘沙场是骑马,留下了几多惊险神话。

后来皇上出游或战争需要,人们发明马(或牛、驴)拉的两轮车,这可从兵马桶的出土和许多古迹壁画上可以证实。《苟子“解蔽》:“奚仲作车”。

“奚仲,夏禹时车正。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之轩辕”。

轩,就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帐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啸嗷东轩下”、“月上轩而飞光”的情境是多么令人景仰。

杜牧《阿房宫赋》:曰“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车骑塞巷,宾客盈座”,又是另一般场景。

辒,乃古代兵车之一种,四轮车,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又能往来运土填堑,以攻城为主要任务。辒车,是古代一种卧车,据说秦始皇在外驾崩,就是用辒车运回宫的。

辎车,则是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既可载物,又可作卧车。《后汉书》载:“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

不由入想起杜甫《兵车行》里车辚辚,马萧萧的战争场面。总之,古人颇具聪明才智,发明车目繁多。

且这些“座驾”多象征着权贵富豪的身份和地位。不过,这些车多为畜力拉车。

到了汉代,四川民间出现了“鸡公车”系用硬木制造,长4尺,车架安设在独轮两侧,由一人掌扶两个车把推行,有时也可前拉后推,载人载物均可。车子虽小巧,载重量却可达二三百公斤。

“鸡公车”因系独轮着地,所以无论平原山地,小道皆可畅行无阻,是一种胜过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的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人类交通史上一项重要发明,“独”领风骚若干年代,至今还在发挥“余热”,在乡村,建筑工地仍有它的身影。据当代日本学者在研究自行车发展史时,认为“鸡公车”是自行车的始祖。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在陕西县黄河镇发明了“木牛流马”的交通工具。《三国演义》第102回交待此事,题作“司马懿占北原谓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它比“鸡公车”进了一大步,可以爬坡上坎。靠着它,成都平原出产的粮秣才得以连续翻越“猿猱欲渡愁攀援”的巍巍秦岭。

至于“作一木牛,连仰双环,人行六尺,车行车步的“木牛流马”究竟属何形态,利用何种原理,仍是一个千古之谜。“鸡公车”的第二次变革是在宋代,变一人推动为前后两人把架、两旁两人扶拐,前用驴拉,称“串车”。

第三次变革是在明代,在“串车”的基础上加拱形席作顶,用来拉客,称为“双缱独轮车”。第四次变革是在清代,增加了风帆,巧妙地利用风力。

“鸡公车”后来跨江越淮,传到中原大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鸡公车”将粮草、辎重运往前线,可谓旷世奇功。

到了20世纪初,城市里出现了双轮的人力黄包车,作为主要的“客运”工具。黄包车又分“路车”和“街车”两种。

“路车”的任务是“长途客运”;“街车”专门在城内“行驶”跑“短途客运”,可以全城跑,但也设有“站口”,相当于现在工交车的车站。旧时黄包车夫地位低下,常受人欺负,宪兵、警察可以随意使唤坐车不给钱的。

人力客三轮历史并不悠久,解放初期才出现的,它比黄包车又进了一大步,也可以说翻开了城市客运的新篇章,至今仍然是城市客运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行便捷,观市井浮华闹市,比小汽车更悦目爽心,颇受旅游者青睐。看来,人力客三轮车,短时间内不会“绝迹”,还会“风光”一个时期。

说起“座驾”掌故多多。世界上最早的一辆汽车“风力大车”,是1600年由荷兰工程师C.史文发明制造,顺风时速可达30km。

世界上最早的一辆蒸气汽车,1769年法国陆军技术军官居诺花了6年时间制成,时速为4km。世界上最早的一辆汽油汽车,是1860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同时制造出了新车,用重量轻、转速快的汽油发动机做动力,这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

这时的汽车很粗糙,性能差,往往车开出不久,就会有麻烦,上坡时还要下来推车。而1914年,美国福特先生创造第一条汽车生产线,10秒出一辆。

1997年美国人又把汽车送上月球。汽车随着人类科技飞跃的发展而日新月异,花样翻新。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

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

四、中国汽车的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中国人必须知道的历史50年风雨汽车路进入90年代以来,轿车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买私家车就像70年代的“四大件”、80年代的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而这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民族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之后才迎来了这一天。

在新中国50年大庆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程。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地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

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

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

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东风牌轿车开进中南海,毛主席试乘之后高兴地说:“好啊,坐上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了!”以大跃进的狂热和速度造出的中国第一批轿车,更多地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而在技术上缺乏应有的实力,中国轿车的鼻祖是中国第一代汽车技术人员和工人东拼西凑,手工敲敲打打造出来的。以凤凰车为例,它的发动机采用的是南京汽车厂的四缸发动机,底盘仿华沙轿车,车身外形仿顺风车,零件靠手工技术和在普通机床上搞革新进行切削加工完成。

1959年2月15日,第一辆凤凰轿车驶进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还是水平问题啊!”由此可见当时轿车制造技术的水平。由于技术的不成熟,第一批轿车并没有真正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座乘,热情高涨的汽车工人们很快就又投入到产品的改进中。

在造出东风车后的4个月,一汽就造出了造型精美、具有民族特色、实用性能较好的高级轿车———红旗,这是中国第一部定型轿车,而且这一响亮的轿车品牌曾让一代中国人为之倾倒。1959年第一批红旗72型轿车参加了国庆游行和阅兵,并成为中央部委领导的公务用车。

同年,仿制德国1956年出产的奔驰220s的新型凤凰轿车试制成功,并成为中国的又一种定型轿车。由此,揭开了中国轿车工业生产的历史。

60—70年代光荣与遗憾1962年6月周恩来总理到一汽视察,试坐了一辆红旗。年底,他通知一汽将这辆车速送北京,专门用来接待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这是红旗第一次承担接待外国高级贵宾的任务。

1964年,红旗轿车正式被国家制定为礼宾用车。当时中央领导人的专车主要是苏联吉斯100和115型轿车。

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我国迫切需要替代吉斯的高级轿车,周总理要求一汽尽快生产出三排座的红旗。1964年,一汽正式成立轿车厂,1965年9月19日,一辆崭新的红旗770型三排座样车开进北京,该车长5.7米,内饰精美考究,乘坐十分舒适,造型也为全世界所称道,一亮相就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

1966年,红旗770轿车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当年四月份,国家领导人纷纷换掉吉斯、吉姆改乘红旗,按车号排列,邓小平坐5号车,薄一波坐8号车,朱德是14号,陶铸是15号,陈毅、贺龙分别坐13号和43号。1969年,一汽又悄悄研制出红旗772型特种车,朱德、周恩来、林彪都坐上了这种车。

1972年,毛泽东的专车也换成了红旗特种车,从而最后奠定了红旗轿车的至尊地位。红旗曾采用v8发动机,这在当时的世界轿车中是非常罕见的,体现出中国轿车的特色,红旗的特殊地位、独特的工艺及其精美、典雅的造型使其成为世界名车,当时,坐红旗车成为很多到中国来的外国贵宾的一大心愿。

红旗车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寄托情感的一大标志。六七十年代,除了红旗外,中国惟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就是上海牌轿车。

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并对制造设备做了一系列改进。首先制成了车身外板成套冲模,结束了车身制造靠手工敲打的落后生产方式,又以此为基础制成各种拼装台,添置点焊机,实现拼装流水线生产,轿车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

1965年上海轿车通过一机部技术鉴定,批准定型。到1979年,上海牌轿车共生产了一万七千多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

1972年起还对车身进行了改型,并减轻了自重。1980年,该车年产量突破5000辆。

1985年,已经开始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的上海轿车厂和嘉定县联营另行建厂继续生产上海轿车,并继续做了一些技术改进,一直生产到90年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轿车支撑着国内对轿车的需求,。

五、简述我国的汽车发展历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

第二个阶段:

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

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

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

第三个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扩展资料:

中国汽车发展趋势:

一、汽车消费就入普及期

根据我国人均GDP和千人保有量等数据和国际相对比来看,目前我国汽车消费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一点表明,中国汽车市场还处于刚需阶段,还有非常的市场发展潜力。

依照现在汽车的发展状况,消费者不不再是被外资品牌所主导,更多的是转向了本土车型。预计在未来十年内,汽车消费将会出现新一轮的变化和选择。

二、消费中心的延伸到二三线城市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汽车消费市场是最先起来的,在经过各大厂商的深度耕耘之后,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在未来发展中总量的控制趋势明显,控制范围也逐渐增大,对于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除此之外,农村的市场的发展也是后续的推动力。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汽车重点向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区地区、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汽车消费市场也有变化

近些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加速,在国家的政策优惠支持下,更多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会越来越多的代替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比重将会得到持续增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汽车发展史

六、中国汽车的发展史(一定要是中国的)

进入90年代以来,轿车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买私家车就像70年代的“四大件”、80年代的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而这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民族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之后才迎来了这一天。

在新中国50年大庆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程。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地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

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

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

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东风牌轿车开进中南海,毛主席试乘之后高兴地说:“好啊,坐上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了!”以大跃进的狂热和速度造出的中国第一批轿车,更多地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而在技术上缺乏应有的实力,中国轿车的鼻祖是中国第一代汽车技术人员和工人东拼西凑,手工敲敲打打造出来的。以凤凰车为例,它的发动机采用的是南京汽车厂的四缸发动机,底盘仿华沙轿车,车身外形仿顺风车,零件靠手工技术和在普通机床上搞革新进行切削加工完成。

1959年2月15日,第一辆凤凰轿车驶进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还是水平问题啊!”由此可见当时轿车制造技术的水平。由于技术的不成熟,第一批轿车并没有真正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座乘,热情高涨的汽车工人们很快就又投入到产品的改进中。

在造出东风车后的4个月,一汽就造出了造型精美、具有民族特色、实用性能较好的高级轿车———红旗,这是中国第一部定型轿车,而且这一响亮的轿车品牌曾让一代中国人为之倾倒。1959年第一批红旗72型轿车参加了国庆游行和阅兵,并成为中央部委领导的公务用车。

同年,仿制德国1956年出产的奔驰220s的新型凤凰轿车试制成功,并成为中国的又一种定型轿车。由此,揭开了中国轿车工业生产的历史。

60—70年代光荣与遗憾1962年6月周恩来总理到一汽视察,试坐了一辆红旗。年底,他通知一汽将这辆车速送北京,专门用来接待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这是红旗第一次承担接待外国高级贵宾的任务。

1964年,红旗轿车正式被国家制定为礼宾用车。当时中央领导人的专车主要是苏联吉斯100和115型轿车。

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我国迫切需要替代吉斯的高级轿车,周总理要求一汽尽快生产出三排座的红旗。1964年,一汽正式成立轿车厂,1965年9月19日,一辆崭新的红旗770型三排座样车开进北京,该车长5.7米,内饰精美考究,乘坐十分舒适,造型也为全世界所称道,一亮相就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

1966年,红旗770轿车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当年四月份,国家领导人纷纷换掉吉斯、吉姆改乘红旗,按车号排列,邓小平坐5号车,薄一波坐8号车,朱德是14号,陶铸是15号,陈毅、贺龙分别坐13号和43号。1969年,一汽又悄悄研制出红旗772型特种车,朱德、周恩来、林彪都坐上了这种车。

1972年,毛泽东的专车也换成了红旗特种车,从而最后奠定了红旗轿车的至尊地位。红旗曾采用v8发动机,这在当时的世界轿车中是非常罕见的,体现出中国轿车的特色,红旗的特殊地位、独特的工艺及其精美、典雅的造型使其成为世界名车,当时,坐红旗车成为很多到中国来的外国贵宾的一大心愿。

红旗车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寄托情感的一大标志。六七十年代,除了红旗外,中国惟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就是上海牌轿车。

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并对制造设备做了一系列改进。首先制成了车身外板成套冲模,结束了车身制造靠手工敲打的落后生产方式,又以此为基础制成各种拼装台,添置点焊机,实现拼装流水线生产,轿车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

1965年上海轿车通过一机部技术鉴定,批准定型。到1979年,上海牌轿车共生产了一万七千多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

1972年起还对车身进行了改型,并减轻了自重。1980年,该车年产量突破5000辆。

1985年,已经开始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的上海轿车厂和嘉定县联营另行建厂继续生产上海轿车,并继续做了一些技术改进,一直生产到90年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轿车支撑着国内对轿车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

七、简述我国的汽车发展历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

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

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

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

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

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

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

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扩展资料:中国汽车发展趋势:一、汽车消费就入普及期根据我国人均GDP和千人保有量等数据和国际相对比来看,目前我国汽车消费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这一点表明,中国汽车市场还处于刚需阶段,还有非常的市场发展潜力。依照现在汽车的发展状况,消费者不不再是被外资品牌所主导,更多的是转向了本土车型。

预计在未来十年内,汽车消费将会出现新一轮的变化和选择。二、消费中心的延伸到二三线城市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汽车消费市场是最先起来的,在经过各大厂商的深度耕耘之后,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在未来发展中总量的控制趋势明显,控制范围也逐渐增大,对于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抑制的作用。除此之外,农村的市场的发展也是后续的推动力。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汽车重点向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区地区、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三、汽车消费市场也有变化近些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加速,在国家的政策优惠支持下,更多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会越来越多的代替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比重将会得到持续增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车发展史。

八、汽车发展史

自己翻译一下吧,用金山快绎就可以,虽然说不怎么好。

汽车历史车的诞生,车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点点滴滴。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

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着名公司。

这篇资写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五大汽车强国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望汽车的发展历史,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1.汽车的远祖在原始社会,人们发明了一种简单的工具,将圆木置于重俯乏碘何鄢蛊碉坍冬开物的下面,然后拖着走,重物即可由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这被称作为早期的木轮运输。

后来人们发现用直径大的木轮运输速度较快,于是木轮的直径越来越大,逐渐演变为带轴的轮子,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车轮雏形。车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发明的。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辆,也是在我们祖先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开拓下,最早驶上了历史的舞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黄帝造车之说,故黄帝又号称轩辕氏。

轩是古代一种有围棚的车,辕是车的基本构件。所以车辆应当是黄帝首先发明的。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时代,有一位管车的大夫奚仲,是中国车子的创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辆车子的发明者。另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600年的商代,我国的车工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能制造出相当高级的两轮车,采用辐条做车轮,外形结构精致华美,做工也不十分复杂。

到西周时期(公元前771年),马车已经很盛行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770年),各诸候国之间由于频繁的战争,马车便纳入了战争的行列,对于当时来说,这便是代表一个国家强盛的极明显标志。陕西临潼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战车式样,代表了2000年前车辆的制造水平。

700多年前的宋代,有位进士名叫燕肃,是一位机械工匠,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燕肃奏皇帝,详细说明了制造指南车和记里鼓车方法,经允许,他重新制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指南车和记里鼓车。十六世纪的欧洲已经进入了”文艺复兴”的前夜,欧洲的马车制造商风起云涌,马车的制造技术有了相当的提高。

中世纪的欧洲,大量地发展了双轴四轮马车,这种马车安置有转向盘。车身方面,出现了活动车门和封闭式结构,并且在车身和车轴之间,实现了弹簧连接,使乘坐之人感觉极为舒适。

参考资料:yzinfo.gov/kxpj/qcfzs.#汽一。

标签: 国产汽车

更多文章

  • “下海系红绳,从良断青丝”是什么?古代青楼女子腰间为何要系红绳?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青楼

    古代青楼女子腰间为何要系红绳?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民间俗语有言:“下海系红绳,从良断青丝”,乃系对古代青楼女子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在青楼女子迎客服侍,褪下衣衫以后,腰间的一根红绳便成为了自己最后的一块遮羞布,无奈地宣告自己作为女性的最后尊严。但沦落红尘的女子,心中又都有着一个终极追求,

  • 齐桓公的危机公关:长勺之战虽失败,却赢得了美名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美名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与宋、陈、蔡、邾等国组成联盟,帮助宋国平定内乱。本来随国也在邀请之列,但它没有按时抵达会盟地。齐桓公一怒之下,出兵灭了随国。鲁国立即出兵干涉。很多年来,齐、鲁两个邻国一直将对方视作假想敌。就在几年前,鲁国还插手过齐国的王位之争,现在又为一个小国公然撕破面皮。齐桓公决定好好教训它

  • 永乐皇帝与武当山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当山

    到武当山旅游的人大都是冲着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鬼斧神工的金顶造极、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玄妙绝伦的武当武术而去。然如果到武当山旅游前能了解到武当山与明朝永乐皇帝的一段历史有关,那游览起来就更有兴味了。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燕王朱棣率领的北方军队和建文帝朱允傻木队共打

  • 求此图出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出处

    求此图出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ういんどみるOasis][090130][祝福のカンパネラ][祝福之钟]游戏剧情不错,画面也不错就是文件大了点4.07GB详细资料?游戏原名:祝福のカンパネラ别名:制作公司:ういんどみる初版正式发售日:2009-01-30载体类型:PC平台_DVD-ROM分辨

  • 雄文:什么是中国?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雄文

    雄文:什么是中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什么是中国?中国是诗书礼易、唐诗宋词、高宗孝武、仓颉玄奘、解县关云长、常山赵子龙。不过,中国也是夏桀殷纣、赵高秦桧、酷吏来俊臣、阉竖魏忠贤;口蜜腹剑李林甫、焚书坑儒秦始皇;还有专食人肝赵思绾、屠尽四川张献忠、扶不起的刘阿斗、贪不完的清和珅,跳樑小丑袁世凯

  • 关干英雄岳飞的作文400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岳飞

    自从我搬了新家,就听上了各种小说,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家里没有电视,只能听广播和cd,但我也特别喜欢,我现在听的是《岳飞传》。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岳飞吧。岳飞是个民族英雄,他率领大军抵抗入侵中原的金兵。岳飞非常孝敬母亲、为人正直、胸怀宽广,他还武艺高强、足智多谋。岳飞的母亲岳母,为了让他记住要报效国

  • 安徽历史气温最高是多少?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安徽

    新华网合肥2月6日电(记者蔡敏)安徽省大部分地区连日来气温异常偏高。记者从安徽省气象台了解到,截至6日15时,合肥、巢湖、铜陵等城市气温均超过22摄氏度,创50年来当地历史同期气温最高值。据介绍,受近期北方冷空气不活跃,南方中低层西南风明显等因素影响,2月1日以来,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温度持续上升。至6

  • 刘盆子是谁,皇帝刘盆子为什么会双目失明?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历史上能够审时度势的人往往能够活的更久,因此我们能够看到许多苟且偷生的人最终逆袭的故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就是这个道理。历史发展趋势总是必然的,人生命运总是注定的,像汉朝的皇帝刘盆子即是如此。面对历史前进的车辙,刘盆子无法改变,做了赤眉军的傀儡,任人摆布;面临亡国之际,刘盆子回天乏术,毅

  • 康熙陵寝景陵三次失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功绩显赫的皇帝,但是他的长眠之所景陵,却接连受到了三次重大火灾的洗礼,因此被完全损坏,并没有保存下来,十分可惜,这对于后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损失。1、第一次大火第一次大火发生在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景陵的隆恩殿起火,把大殿全部烧毁。大殿是陵寝的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十分壮

  • 蔡琰是谁,她为什么能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女诗人?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封建社会,很多女性的命运都是身不由己的,但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有很多优秀的女性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蔡琰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颂的文化魂宝,说起中国古代诗歌,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唐诗三百首,想到李白、杜甫,然而,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诗人,却值得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