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但真实的他其实是这样的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但真实的他其实是这样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297 更新时间:2023/12/24 22:22:48

何不食肉糜,知道这句话出处的朋友可能都会对这位不懂民间百姓疾苦的大人物嘲笑一番,确实,晋惠帝司马衷能够在饥荒年代说出这种话来,也是愚蠢到了一定的程度了。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了当时权贵与百姓的差距。

《晋书·惠帝纪》记载了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则笑话。

其一,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蛤蟆叫,便问左右:“它们鸣叫是为公,还是为私?”随从答:“公家地盘上的为公,私人地盘上的为私。”司马衷对这种解释深信不疑。

其二,国家发生了大范围的荒乱,百姓无粮可吃,乡里饿死无数,司马衷感到纳闷,“他们怎么不吃肉呢?”不少人根据这段文字,理直气壮地给司马衷扣上了“白痴皇帝”的帽子。

作为“富二代”皇帝,司马衷身上难免带有一些纨绔子弟的特征,但仅以此来认定他是“白痴”,实乃断章取义,一票否定。司马衷果真是传说中的“白痴皇帝”吗?让笔者带您重新认识一下这位被误读千年的可怜皇帝。

司马衷(259—306),字正度,西晋第二任皇帝。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杨皇后所生,因其兄长司马轨两岁时夭折,他成为实际上的嫡长子。司马衷能够当上太子,能够顺利接班,固然有一定的外界因素,但如果他真的一无是处,英明神武、生有二十六个儿子的司马炎,断然不会把江山交给一个傻得没谱的白痴儿子。正所谓,知子莫如父。在医学上,白痴是一种智力严重缺陷的精神病症,同时伴有明显的生理异常,如思维滞后,手脚蠢笨,感观迟钝,说话有障碍等,生育能力也相当差。笔者通过查阅史籍,非但找不到司马衷患有此类病症,反倒觉得他是一个能读会写、情感丰富、明辨是非、生育能力不弱的正常人。

每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总是放心不下,开国皇帝更甚。司马衷当上太子后,司马炎对其将来能否担当重任心存疑虑,甚至通过“以尚书事,令太子决之”的办法,来考察司马衷的理政能力。司马衷生于安乐,没有经过政治历练,自然难以应对,太子妃贾南风和给事张泓串通,由张泓事先把答案写好,司马衷依样画葫芦“书之”,结果“武帝览而大悦”。有人将这件事看作是司马衷“白痴”的佐证,其实不然。类似的政治作弊,曹植杨修也曾搞过一次,难道能依此否定曹植在文坛上的“八斗之才”吗?此外,司马衷即位后,凡有诏命,“帝省讫,入呈太后,然后行之”;诛杀司马亮卫瓘时,也是由司马衷“作密诏令”。由此可见,司马衷虽然不懂或不热衷政治,但读文、写字甚至拟发诏令还是没问题的。

除了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外,司马衷对数字也是有概念的,甚至是很敏感的。西晋后期变故迭起,战乱不停,“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时甲士尚万五千人,……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千人而已,……而人马复散,志于阵中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得百余人。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帝曰:‘甚佳。’于是御犊车便发。”看到身边侍卫的数量急剧减少,司马衷便有“何故散败至此”的发问;听到卢志“贼去邺尚八十里”的汇报数字,司马衷觉得“甚佳”,才同意向洛阳进发。此外,通过司马衷与卢志的一问一答,我们还可以看到司马衷关心时局变化、顺应形势发展的一面。

司马衷对外界感观能力较强,经常有真挚的情感表露。如,开国元勋陈骞去世“及葬,帝于大司马门临丧,望柩流涕”。建武元年,“至温,将谒陵,帝丧履,纳从者之履,下拜流涕”。光熙元年“六月丙辰朔,帝至自长安,升旧殿,哀感流涕”。能够“望柩流涕”、“下拜流涕”和“哀感流涕”,说明司马衷对外界事物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并且有相应的情感表达方式。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司马衷还能够根据情况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洛阳被大将张方攻占后,张方帅骑三千“方拜谒,帝躬止之”。司马衷被张方劫持到长安后,司马颙帅官属步骑三万,迎于霸上,“拜谒,帝下车止之”。在宗室争权夺利的混战中,司马衷身处屋檐下,能够处乱不惊,能够对臣下恭谦礼让再三,说明他不但不傻,而且还很识时务。

征伐皇太弟司马颖,是司马衷生命中最危险的一次血腥经历。荡阴之战中,由于溃败,司马衷的“乘舆委地”,他本人也身重三箭。在飞矢交前的情形下,“百僚奔散,唯侍中嵇绍扶帝”。敌将要杀嵇绍,司马衷阻拦说:“吾吏也,勿害之。”敌将说:“受太弟命,惟不犯陛下一人耳。”于是,司马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嵇绍被杀,血溅龙袍。在自身难保的形势下,司马衷还能想着保护属下,但由于自己的权威扫地而无能为力,对此他一直耿耿于怀。事后,敌将准备为司马衷换洗沾满鲜血的衣服时,司马衷说:“嵇侍中血,勿洗也。”意思是说,这上面是嵇绍的血,你们不能洗去。司马衷用这种方式,对敌将的残忍行径表示了抗议,对嵇绍的忠心赴死表露了哀思。试想,这是一个白痴所能做出来的吗?

判断一个人是否白痴,从生育能力上也可以略窥一斑。一般来说,白痴患者因为生理畸形,染色体变异,是极少能生出孩子来的。但据史书记载,惠帝有一子四女。愍怀太子司马遹,此子非常聪明,系谢夫人所生;河东公主、临海公主、始平公主和哀献皇女,则是由皇后贾南风所生。其实,司马衷原本可以生出更多的孩子。司马衷即位前,太子妃贾南风“性酷虐,尝手杀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在这种恐怖气氛下,哪个女人敢去伺候司马衷,就连谢夫人生育司马遹时,也是多亏了司马炎的专门保护,才得以顺利生产。司马衷即位后,当上皇后的贾南风更加“妒忌多权诈”,以至于“嫔御罕有进幸者”。司马衷无的放矢,所以贾南风才一人生下四女。由此可知,司马衷不仅有生育能力,而且还绝不能算低下。

既然身体、思维、情感、生育都趋于正常人,那么,司马衷为何还被冠以“白痴”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一,朝臣的中伤。司马炎在为司马衷选太子妃时,非常看中卫瓘之女,后因种种原因选择了贾南风。国丈没当上,卫瓘空欢喜一场,于是托醉对司马炎说“此座可惜”,就很有些“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的意思。卫瓘是资深老臣,位高权重,说话很有分量,所以朝中大臣们也纷纷说司马衷“钝质,不能亲政事”。其二,司马衷的无能。司马衷在位期间始终未能振作,先是在皇后贾南风的淫威下唯唯诺诺,又在宗室们的抢夺中颠沛流离,“权非帝出,政迩宵人”。因为一直是傀儡,是亡国之君,并由他揭开了“五胡乱华”之序幕,所以被史官们评价为“厥体斯昧,其情则昏”。

司马衷虽然“钝质”、“昏昧”,但他绝不是医学上所讲的白痴。司马衷不知道蛤蟆为谁鸣叫,不了解百姓疾苦,有其高高在上、不恤民情的一面,也有“其蒙蔽皆此类也”的因素,也就是受到左右的蒙蔽和欺骗,可惜这句话往往被只喜欢看笑话的人忽视。在历史上,“富二代”皇帝和亡国之君大都受到贬低,更何况司马衷集两者于一身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张角为什么能够发动黄巾起义,为什么会有那么人来响应张角?黄巾起义为什么成为能够撼动汉朝根本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公元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镇压。张角为什么能够发动黄巾起义?黄巾起义为何成为能够撼动汉朝根本呢?东汉灵帝时,冀州巨鹿郡人张角,传播一种叫太平道的神秘宗教。对于生病之人,

  • 李自成大军逼近时,崇祯皇帝为什么秘密收葬魏忠贤遗骸?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魏忠贤阉党在明朝历史上可谓是臭名昭著,在民间甚至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他以雷霆手段控制着朝廷,最终被崇祯连根铲除,大快人心。不过在江山的危机关头,崇祯帝为什么将魏忠贤隆重安葬?死前被公布罪状、发配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首示众,崇祯上台后对魏忠贤的这一系列处置,在给当时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

  • 为争抢一个男伶,大臣上书含沙射影,皇帝笑着批了一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同性之好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在古代行龙阳之好的男子就有许多,不过这等隐晦的事情许多人都羞于启齿,古代帝王也有许多这类爱好的人,他们在史官的记载下想要隐瞒可不太容易。咸丰皇帝的执政生涯,应该辩证的分为两个阶段。执政前期,他整顿吏治、任贤用能、果断干练、颇思进取;执政后期,他丧失信心、自甘堕落、逃遁避匿

  • 秦国先祖本是给周天子养马的马夫 秦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大,秦国为什么一直被诸侯国排斥?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最终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秦国先祖本是给周天子养马的马夫,秦国是如何强大起来的?秦国为什么一直被诸侯国排斥?秦国先祖是夏初协助大禹治水的伯益。伯益让国于启后,他的后代渐渐的失去了原来的地位,但依然有贵族身份。传到了商朝末年,伯益的后代飞廉、恶来父子还曾帮

  • 傅友德伐蜀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功劳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傅友德伐蜀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功劳有多大?这么说吧,在明朝伐蜀的这一战中,朱元璋主要派遣了三个大将过去,汤和、廖永忠和傅友德,老朱后来平定傅友德的表现最为出色,廖永忠次之,汤和最烂。洪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371年的时候,朱元璋开始制定了征讨盘踞在蜀地的明夏政权,他任命傅友德为征虏将

  • 圣诞老人的坐骑驯鹿是如何生育下一代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民间传说中,每年的12月圣诞老人会带着他的驯鹿给全世界的小朋友们送去圣诞礼物。但这种著名的有蹄类动物却在圣诞节前的几个月里从事着完全不同的活动——交配。图片来源于网络一年中的大多数时候,生活在一起的驯鹿(Rangifertarandus)们都显得性情温和,当然,这一切截止到交配季,或者说发情期的到

  • 赵氏孤儿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赵氏孤儿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导读:前不久电影《赵氏孤儿》电影票房大卖,随着这部电影的叫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但是电影中有很多情节和史书上记载的有很大的出入。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解开这段故事的真相,一起来看看:赵氏孤儿历史真相是怎样的吧。想要知道赵氏孤儿历史真相还得先了解赵家四代人——赵衰是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的

  • 康熙遗诏原件首曝光 雍正帝真是篡位上台吗?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康熙遗诏”曝光揭秘雍正没篡位雍正皇帝继位,民间及野史传闻甚多,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矫诏篡位,认为康熙帝本想传位于皇十四子胤褆,而皇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串通隆科多将遗诏上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昨日,辽宁省档案馆新馆首度展出的“康熙遗诏”对此给出了答案:没篡位。建筑面积是现在省档案馆6

  • 揭秘元朝皇帝的陵墓为什么从未被发现?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古代帝皇为了让后世人能知道记住他们,专门为自己在死后修建了陵墓。秦始皇墓,明十三陵、清代的陵寝都是的埋葬了死去的皇帝。而秦始皇墓的规模之大,陪藏品之多也是令世人惊叹。然后,有个朝代的君主陵墓,却从未被后人发现。它就是元朝,这是一个令后人难以解开的谜题。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用啰

  • 项羽目生双瞳有帝王之相,为什么却打不过刘邦?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每当我们读到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到项羽这猛将,项羽天生就是双瞳有帝王之相,但是为什么打不过市井出身的刘邦呢?在我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目生双瞳乃是帝王之相。凡是有这个特征的人,无一不是人中翘楚。在历史上有许多目生双瞳之人的记载,最早的是仓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