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朝藩镇的由来、作用以及局限

唐朝藩镇的由来、作用以及局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810 更新时间:2024/1/14 6:10:23

唐朝的藩镇制度最开始的目的是保卫边疆,维护政权的稳定,但藩镇高度的自治权使得国家呈现出割据势力的雏形,全国总共十个藩镇,安禄山占了三个,这也为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唐朝藩镇设立之前,中央政府在边地上设置有守捉、城、镇、军,总体称为道。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贺拔延嗣被任命为凉州(治今甘肃省武威市)都督,为防范吐蕃的入侵,河西藩镇成为唐朝第一个藩镇。唐玄宗时开始置有大量的藩镇。

至唐玄宗天宝年间,已增至10个节度使: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岭南节度使。

伴随着边地藩镇的设立,府兵制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边地置有大量的精兵,共计四十九万士卒和八万匹战马屯驻边地。

安史之乱全面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又扩充到全国。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方镇并非都是割据者﹐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免出于朝命。

但是今河北地区则一直存在著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举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江南的节度使大多是服从听命中央的,而且其所辖地区是唐中后期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宣告结束。但朝廷以无力彻底消灭这些势力﹐便以赏功为名﹐授以节度使称号﹐由其分统原安史所占之地。计有李怀仙为卢龙(又名幽州或范阳﹐今北京)节度使﹐统治今河北东北部﹔李宝臣为成德(又名镇冀或恒冀﹐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统治今河北中部﹔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大名北)节度使﹐统治今河北南部﹑山东北部﹔薛嵩为相卫(今河南安阳)节度使﹐统治今河北西南部及山西﹑河南各一部﹐共四镇。其后相卫为田承嗣所并﹐则成为三镇﹐即河北三镇﹐这三镇名虽服从朝廷﹐实则独立。军中主帅﹐或父子相承﹐或由大将代立﹐朝廷无法过问。

与此同时﹐淄青(又名平卢﹐今山东益者)镇大将李正己逐节度使侯希逸﹐唐亦授以节度使称号﹐统治今山东地区﹐世袭相承达三代四人。在今湖北﹐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襄阳)节度使梁崇义也实行割据﹐统治今湖北西北部达十九年。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梁崇义被消灭﹐建中三年﹐淮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又据镇反叛﹐自称建兴王﹐并联合已称王的淄青﹑魏博﹑成德﹑卢龙四镇节度使抗拒中央。唐德宗调集淮西邻道兵攻讨李希烈﹐诸道兵都观望不前。

公元777年﹐又调泾原(今甘肃泾川北)兵东援﹐十月﹐该军路过京师时﹐发生叛乱﹐拥立留居长安的前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秦帝。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干县)。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正月﹐李希烈称楚帝﹐改元武成。二月﹐入援朝廷的朔方(今宁夏灵武)节度使李怀光也叛乱﹐德宗又奔梁州(今陕西汉中)﹐唐朝政权处于最危险的境地。同年六月﹐平定了朱泚﹐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八月平定李怀光﹐二年四月﹐李希烈为部将所杀﹐河北﹑山东四镇也表示重新服从中央﹐表面上又归统一。德宗经过这场恐慌之后﹐转为执行姑息政策﹐求得暂时安定。但也做了一些削藩的准备工作﹐一是加强禁军(神策军)﹐二是充实府库。不过﹐这两方面都造成了另一后果﹐即宦官进一步控制中央政权。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八月﹐唐宪宗即位﹐在他祖父十多年努力之后﹐中央军力和财力都有了一定基础﹐他开始执行削藩政策。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求兼领三川﹐因朝廷不许﹐就发兵攻击东川节度使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宪宗即派高崇文统率神策军出征﹐很快平定。同年﹐还平定夏绥节度使杨惠琳的叛乱。

次年﹐镇海(又名浙西﹐今江苏镇江)节度使李锜叛变﹐宪宗调邻道兵征讨﹐李锜被部将所杀。这几次平叛的胜利﹐使宪宗及主战派大臣增强了信心。元和四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其子承宗自为留后﹐宪宗以宦官吐突承璀领兵讨伐﹐没有取得胜利﹐只得暂时妥协﹐承认承宗继位。元和七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子从谏年幼继位﹐军中推立大将田兴(后改名弘正)﹐田兴表示服从中央﹐遵守法令﹐申报户籍﹐请朝廷任命管内地方官﹐送从谏入京。长期割据的河北三镇中出现了一个突破口。淮西自李希烈被部将陈仙奇所杀后﹐吴少诚又杀陈仙奇﹐仍然割据自雄﹐继位的是另一个淮西大将吴少阳。元和九年﹐吴少阳死﹐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在对淮西镇的处置上﹐朝中大臣分为主战﹑主抚两派。宪宗主战﹐征集邻道军队围攻淮西。淄青﹑成德两镇暗中支持淮西﹐派人焚烧河阴转运仓﹐刺杀宰相武元衡﹐刺伤御史中丞裴度﹐企图阻止朝廷进攻﹐但宪宗没有动摇﹐以裴度为相﹐坚持平叛。这是藩镇势力和唐朝中央的一次大决战。

(唐玄宗李隆基。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平叛军队中有不少将领迁延观望﹐作战不力﹐战争拖了四年。宰相裴度亲临前线督师﹐元和十二年十月﹐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袭克蔡州﹐擒吴元济﹐取得最后胜利。次年宪宗又发兵攻淄青﹐元和十四年二月﹐淄青将刘悟杀节度使李师道降唐。于是成德王承宗﹑卢龙刘总相继自请离镇入朝﹐朝廷另委节度使﹐长期割据的局面好像都解决了。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被宦官毒死,唐穆宗即位後主张“销兵”(裁减兵员)。中央接收河朔,长官多昏庸骄矜。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卢龙发生兵变,将士囚禁朝廷派去的新节度使张弘靖,尽杀其幕僚,“河朔三镇”复叛。新的割据者朱克融、王廷凑、史宪诚力主旧制。裴度的讨伐军无功而还,朝廷因军费浩大,无法支撑长期作战,只好承认现状。不过此时藩镇多少有所收敛,成德镇节度使王元逵“岁时贡献如职”。黄巢军入长安,唐僖宗逃至成都,王元逵之孙王景崇率兵勤王,“供输相踵”,王鎔“献马牛戎械万计”。

宪宗伐叛所创下的新局面没有维持多久。由于长期战争﹐中央府库的积蓄已经枯竭﹐宪宗晚年任用聚敛之臣﹐遭到百姓怨恨﹔新的统一局面﹐也使大臣们思想麻痹。元和十五年﹐宪宗死﹐穆宗即位后﹐“销兵”(即裁减兵员)的主张盛行一时。销兵虽可以节省财政开支﹐但被裁的士卒无可靠生计﹐却是一个乱源。河北三镇的将士几十年不识中央委派的官吏﹐如今看到的却皆是趾高气扬把河北士兵视为降虏的昏庸骄奢之人。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卢龙发生兵乱﹐将士囚禁朝廷派去的新节度使张弘靖﹐尽杀其幕僚。接着﹐成德军将又杀自魏博移镇成德的节度使田弘正﹐朝廷命裴度统兵讨伐﹐又命魏博节度使田布(田弘正之子)出兵助讨成德﹐但将士不肯出力﹐要求田布行河朔故事(即恢复独立状态)﹐后田布自杀。经此﹐唐朝中央再也没有恢复河北的打算。即使在唐朝尚能控制的区域内﹐也新出现一些较弱的割据者﹐如徐州大将王智兴逐节度使崔群﹐自领军务﹐朝廷即授以节镇。泽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悟擅囚监军使刘承偕﹐朝廷无可奈何﹐宣布流放刘承偕﹐刘悟才将其释放。后来刘悟子孙三代据有泽潞。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在李德裕主持下﹐平定了泽潞。这次被称为“会昌伐叛”的胜利﹐对于稳定中央直接控制地区起了积极作用。

(唐懿宗-李漼。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僖宗以後,社会矛盾激化,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唐朝中央徵集各镇士兵围剿,并委任都统﹑副都统为统帅﹐实际上指挥并不统一。许多节镇利用时机扩充自己的实力。全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割据势力,如杨行密、董昌、钱鏐等,伺机扩充自己的势力。广明元年十二月(公元881年1月),黄巢攻破长安,唐朝中央政权瓦解。

这时在全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割据势力﹐有的原是唐朝的节度使(如高骈)﹔有的则是自己形成一个武装集团之后﹐被唐朝授予节度使(如杨行密﹑董昌﹑钱镠)。这样﹐割据的藩镇空前增多。农民起义军失败后﹐这些藩镇立即转入互相兼并的战争中﹐数十年战争不断﹐几乎遍及全国。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名义上的中央朝廷也被藩镇之一朱温夺去了﹐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直到北宋统一﹐才结束这一局面。

标签:

更多文章

  • 民国女大学生罕见宿舍照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民国时期中国的文化曾经有一段辉煌时期,那时候的大学生跟现在的大学生相比,虽然条件艰苦了许多,却也更加纯粹。图:民国女大学生穿着旗袍洗衣服,有点不方便,但是还是给这些自力更生的女孩子点个赞。图:民国女大学生在宿舍外晾衣服,养小鸡。图:民国女大学生宿舍真实场景,在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人手一本书的感觉还是

  • 哪位皇帝被自己的嫔妃休掉?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自古以来都是皇帝休妃子,从来没有听说过妃子休皇帝这个说法,在清朝末年,借着时代的东风,文秀妃子做了这个千古休皇帝的第一人。1924年(民国十三年)11月5日,冯玉祥无视优待条件,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并获得大量宫中财物,历史上称这为“北京政变”。溥仪搬进载沣的居处,不久又带着文绣乘汽车来到

  • 他是中国最仁爱皇帝:死后连敌国君主都为之落泪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说起历史上宅心仁厚的明君,我们可能会想到刘备,但是刘备那形象只存在于小说里,现实中的明君,宋仁宗算的上一号。宋仁宗是谁可能有人不知道。但如果加上包拯、八贤王大家就认识他了。对,他就是常在包拯里出现的那位皇帝,狸猫换太子说的就是他。宋仁宗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能够接纳臣子的谏言,有一次包拯屡犯颜直谏

  • 为什么西方传统认为13是凶数?连拿破仑都忌讳这个数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有关西方宗教种种,总是给我们带来强烈的神秘感,尤其是宗教与政治和文化几乎完全融合,更加突出了宗教的肃穆和神秘。西方人特别是基督教徒最忌讳的数字是“十三”,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千方百计地避开它。(图)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西方人为什么忌讳“十三”?传说很多,其中有两种说法最为普遍:其一:最初源于北

  • 李清照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有温婉也有大气,极具美感,她与丈夫赵明诚伉俪情深,也是一段佳话。中国古代很少有才子佳人式的夫妻,真正的典范莫过于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书香门第,年轻的时候也相互仰慕,结婚后也如鱼得水。两个人不仅都对诗词文学有相同的爱好,而且对金石考据也有研究。夫妻

  • 明朝时期翰林院那点事儿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翰林院是明朝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相对于朝廷内部,这里贪污腐败的情况略微要轻一些,但是也并非是完全没有,毕竟大明王朝比较的皇帝就那么几个,剩下的不是奇葩就是蠢货。从来行贿,意必求贪渎,都是以偷私行为,打破某种相对稳定和公平的格局。行贿者,必不自爱,也不爱人。其为官掌权,必不爱民,做事必不公正。有朋友问:

  • 这艘巡洋舰原是大清订购的主力舰,购舰款却被挪去修园子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说起“吉野”号巡洋舰,我们可能都不陌生,甲午海战中日军的旗舰就是她,但是这样一艘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本来应该是大清订购的。“吉野”号巡洋舰。首任舰长为日本海军大佐河原要一甲午黄海海战中,河源要一大佐指挥日本巡洋舰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冲击北洋水师水师横队之右翼,重创超勇、杨威二舰。而河源的指挥舰就

  • 2500年前古尸冰雪公主死因查明 吸大麻过量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1993年,俄罗斯考古学家在阿尔泰山脉的一处巨大冰盖中发现了一具至今2500多年的女性干尸。这具尸体在冰盖中保存完好,甚至连皮肤上的纹身都清晰可见。据外媒报道,1993年,俄罗斯考古学家在阿尔泰山脉的一处巨大冰盖中发现了一具至今2500多年的女性干尸。这具尸体在冰盖中保存完好,甚至连皮肤上的纹身都清

  • 秘鲁现九坟茔 专家推测是印卡帝国遗址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早几天发现的一个大的瓦里陶制面具。公元700到1200瓦里部落活跃在秘鲁安第斯山。历史学家们可能要重新考虑印加帝国的起源的。秘鲁政府日前声称,考古学家在秘鲁发现并发掘了拉美印卡古文明时期的九个墓室。位于库斯科南部地区的这一发现,预示了公元700到1200年之间活跃于秘鲁安第斯山的瓦里部落可能控制了这

  • 南唐后主李煜离奇去世之谜:为什么最终他会被毒死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作为中国杰出的文人之一,李煜那高傲的自尊心,不允许他这样自惭形秽、作践自己。不管身处何地,李煜都要抬起自己高傲的头颅,将自己所有的才华显露无疑,并让所有人都崇拜自己!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叫“乐不思蜀”,说当年蜀国被晋国灭掉后,在接见亡国之君刘禅时,司马昭故意在这酒宴之上演奏蜀国的音乐,并跳蜀国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