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州历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湖北荆州的历史
荆州以三国时期的荆州城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直管县。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将京山县、钟祥县划出归荆门市管辖。
荆州市区荆州专区、荆州地区
1949年设荆州专区,专署驻江陵县(荆州)。京山、钟祥、公安、松滋、江陵等8县。1951年原沔阳专区所属沔阳(驻仙桃镇)、监利、石首3县划入荆州专区。辖11县。1952年由沔阳县析置洪湖县,驻洪湖。荆州专区辖12县。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县析置荆江县,驻斗湖堤。荆州专区辖13县。
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公安县迁驻原荆江县址陡湖堤,原公安县城关改名为南平镇。荆州专区辖12县。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领导,洪湖县迁驻新堤镇。
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辖2市、12县。
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荆州专区辖1市、12县。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地区驻江陵县。辖沙市市及江陵、荆门、钟祥、京山、监利、石首(驻绣林镇)、天门、潜江、沔阳(驻仙桃镇)、洪湖(驻新堤镇)、公安(驻陡市镇,即原陡湖堤镇)、松滋(驻新江口镇)等12县。
1979年由荆门县的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荆门市,由荆州地区领导。荆州地区辖1市、12县。沙市市改由省直辖。
沙市区(原沙市市)本江陵县沙市镇,1949年设沙市市,由省直辖。1958年沙市市交由荆州专署领导。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辖。合并后为荆州市沙市区
沔阳专区1949年设沔阳专区,专署驻沔阳县。辖沔阳(驻仙桃镇)、汉川、汉阳(驻蔡甸镇)、嘉鱼、蒲圻、监利、石首等7县及新堤办事处。
1950年撤销新堤办事处,改设新堤镇,归沔阳县领导。
1951年沔阳专署驻沔阳县新堤镇。同年,撤销沔阳专区,将沔阳、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
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30号)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以原洪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湖市的行政区域。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由省直辖。钟祥市、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号)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99号)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
2.荆州的历史
荆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提领30万荆州水师声势浩大不过刘表素来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所以一直没有什么战乱后来刘备去投奔刘表刘备在新野落了户
不就刘表病逝死前他将荆州给刘备但刘备一直推托死后荆州就被蔡家掌握了后曹操挥师南下蔡瑁将荆州献上30万水军也给了曹操后赤壁一战曹操败北荆州连同荆襄九郡都被刘备占了又过了几年刘备入西川荆州就由关羽把守不过高傲关羽一句虎女岂能嫁与犬子害的跟孙权闹翻了结果吕蒙和曹军一起打败了关羽荆州就落入了孙家最后
司马炎统一天下荆州就是他的啦
3.荆州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
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吴国名将伍子胥、楚国名士申包胥、元末起义首领陈友谅、唐代着名诗人岑参、着名文学家“三袁”等等,都是从荆州这块土地上走上历史舞台。
荆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120回的《三国演义》,有72回写到荆州。
“市内三国胜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长达10.5公里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公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
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4.荆州有多少年历史
荆州是古”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
汉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于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的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渐小。
东晋定治江陵(现属湖北),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明清置府,后废。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
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
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
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共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得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5.荆州历史典故
单刀赴会,刘备借荆州,大意失荆州。
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刘备屯兵公安,不利于发展,便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的南郡。
东吴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今四川),建立了蜀汉基业。后来,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但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至今仍有“刘备借荆州——一有借无还”的俗谈。
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导致荆州三郡失陷。大意失荆州,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有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
6.谁能准确的说出荆州的历史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
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30号)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以原洪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湖市的行政区域。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
(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
(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钟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省直辖。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号)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99号)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1998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
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荆州市总人口6279990人。
其中:沙市区591572荆州区585578公安县1009690监利县1363132江陵县389653石首市602649洪湖市877775松滋市859941(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地区位置荆州市位于东经111°150—114°050,北纬29°260—31°370。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公里。
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裹樊。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区占78.7%,丘陵低山区占21.1%。
全市辖荆州、沙市2区和江陵、公安、监利3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市,下设119个乡镇,18个街道办事处,共有3398个村(居)委会,24835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荆州市是湖北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市之一。
全市总人口642.1万人,人口密度456人/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人口的10.7%。全市城镇人口超过200万人,占总人口33.0%。
中心城区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75万。历史文化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宫,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
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20代越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
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等等,都是从荆州这块土地上走上历史舞台。
荆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120回的《三国演义》,有82回写到荆州。“市内三国胜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长达10.5公里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江南不可多得的完璧”。
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公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7.湖北荆州的历史
荆州以三国时期的荆州城而得名。
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
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
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直管县。
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将京山县、钟祥县划出归荆门市管辖。荆州市区荆州专区、荆州地区1949年设荆州专区,专署驻江陵县(荆州)。
京山、钟祥、公安、松滋、江陵等8县。1951年原沔阳专区所属沔阳(驻仙桃镇)、监利、石首3县划入荆州专区。
辖11县。1952年由沔阳县析置洪湖县,驻洪湖。
荆州专区辖12县。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县析置荆江县,驻斗湖堤。
荆州专区辖13县。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
公安县迁驻原荆江县址陡湖堤,原公安县城关改名为南平镇。荆州专区辖12县。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领导,洪湖县迁驻新堤镇。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
辖2市、12县。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
荆州专区辖1市、12县。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地区驻江陵县。
辖沙市市及江陵、荆门、钟祥、京山、监利、石首(驻绣林镇)、天门、潜江、沔阳(驻仙桃镇)、洪湖(驻新堤镇)、公安(驻陡市镇,即原陡湖堤镇)、松滋(驻新江口镇)等12县。1979年由荆门县的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荆门市,由荆州地区领导。
荆州地区辖1市、12县。沙市市改由省直辖。
沙市区(原沙市市)本江陵县沙市镇,1949年设沙市市,由省直辖。1958年沙市市交由荆州专署领导。
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辖。合并后为荆州市沙市区沔阳专区1949年设沔阳专区,专署驻沔阳县。
辖沔阳(驻仙桃镇)、汉川、汉阳(驻蔡甸镇)、嘉鱼、蒲圻、监利、石首等7县及新堤办事处。1950年撤销新堤办事处,改设新堤镇,归沔阳县领导。
1951年沔阳专署驻沔阳县新堤镇。同年,撤销沔阳专区,将沔阳、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30号)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以原洪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湖市的行政区域。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
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
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由省直辖。钟祥市、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号)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99号)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