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吴三桂为什么会引清兵入关 吴三桂是什么王

吴三桂为什么会引清兵入关 吴三桂是什么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02 更新时间:2024/1/8 8:19:04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名垂青史的大忠臣,如魏征岳飞,也有遗臭万年的叛徒奸臣,如庆父秦桧,这些人大相径庭的名声在几百上千年的民间流传着。然而,有一个人他既被一些人憎恶,又有自己相当一部分的追随崇拜者,他,便是平西王吴三桂。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在历史的进程中有着重大影响。

吴三桂画像

1644年3月,闯王李自成带领兵马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王朝大势已去,而此时孤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得知消息,陷入农民兵李自成和清军多尔衮的两难之境。有太多人不理解甚至鄙视吴三桂弃李自成而改投多尔衮的做法,作为后来人我们无法真切了解发生在当时当地的事情。不是为吴三桂辩驳,但史料可见,在北京城未被攻陷前,吴三桂始终与明王朝同心一致对外,奈何朝廷中央失势。而吴三桂最开始也是选择投降李自成的,毕竟同为汉族。

究其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原因,一说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因为李自成部下擅自掳走爱妾陈圆圆而一时怒火中烧冲动而为。其实除了陈圆圆,还有吴三桂一家人的性命,李自成用这般残酷手段逼迫吴三桂就犯,实属自作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加速了清朝政权的确立,与李自成部队的石河大战更是决定命运的转折。论谋略论作战,吴三桂都称得上大家,而他的一生荣辱却是褒贬不一。

吴三桂是什么王

吴三桂在明末清初之际,先后奉主于明清两个朝代,其政治地位极为尴尬,明朝时期曾是明末唯一一支精锐部队的统帅,却没能保住明朝百年基业,后引清兵入关,为清王朝建立也算立下功劳,却拥兵自重,割据为王。因此吴三桂对于两个朝代来说皆是矛盾人物,历史对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有趣的是,吴三桂虽为两朝臣子,但在其立功时皆受封为平西王,可见吴三桂在明清交替之时所处的地位之高,在抓获南明永历帝后,晋升为平西亲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具体受封过程如下: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进军北京,长驱直入,连破大同、真定,崇祯皇帝恐京师难保,随即加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令其退兵宁远,班师回京,并用其父吴襄提督京营。平西王称号地位仅次于皇帝,可见崇祯对吴三桂极为重视,也可以说吴三桂手上的兵力是落败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崇祯帝将生家性命全当赌注压在吴三桂身上。

明朝被李自成推翻后,吴三桂一怒之下投降清军,做为清军入关的马前蹄,成为其入主中原的最大助力,清军封其为平西王。

康熙元年,吴三桂进军缅甸,逼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并将其于昆明杀害。同年,清王朝晋封其为平西亲王。之后吴三桂拥兵自重,割据云南一带,成为大清王朝的心腹之患。

1678年3月,吴三桂于衡阳称帝,建国大周,不久因病去世。

吴三桂有几个儿子

历史上对吴三桂的子嗣并无详细记载,有明确资料的只有吴应熊与吴应麒,其余幼子皆未成年,便丧命于政治斗争中,不是为李自成所杀害便是后来三藩之乱平定中丧命。

吴启华墓址

长子吴应熊我们大都熟知,但关于次子吴应麒的资料记载有所出入,原因是吴应麒在吴三桂去世后,隐姓埋名,史料上未有明确的记载。

吴三桂次子吴应麒在隐世前,跟随其父出入战场,转战贵州、广西、湖南一带,立下不少战功,也属明末时期知名人物。但在其侄子吴世璠继承爵位镇守云南之后,《东华录》等史籍上就再也搜寻不到关于吴应麒的相关踪迹,而且清廷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将吴氏家族一脉诛杀,吴应麒如此重要人物竟成为了漏网之鱼,不难推测其隐姓埋名,隐于江湖了。

世人不禁推测,吴应麒是否化名为吴启华,吴启华此人避世来到龙鳌里隐居的时间恰巧与吴应麒失踪的时间吻合,而且吴启华的儿子取名为吴仕杰、吴仕龙,这与吴三桂的孙辈名字“世”字辈同应,中国古代对于香火继承极为看重,即使隐姓埋名也会取音同形似的字来代替,这样看来猜测吴启华就是吴应麒的推测也算在情理之中了。

吴氏一族在三藩之乱后落败,为免遭灭门惨祸,遂独留吴应麒一脉继承香火,吴应麒遂改名吴启华,隐世于龙鳌里,在其墓碑上至今可以考察到相关证据,其碑联上刻有“隐姓于斯上承一代统绪,藏身与此下衍百年箕袭”,这也算是验证吴启华即位吴三桂后代的有力物证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揭秘: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的真实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万历皇帝长期不上朝原因何在?网络里、书本上,许多朋友都研讨过《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的原因,见仁见智,各有说法。笔者作为明史爱好者,也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知道,万历皇帝亲政之初,还是很勤勉的,他按部就班做了不少事情。即便是后来,他也不能说就是平庸之辈。毕竟他执政期间,亲自布置完成了万历三大征(

  • 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富二代"—-诗人李白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当年很羡慕李白,不用上班,不用种地,也不用开店做生意,一把剑一壶酒,天马行空无拘无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丝毫不考虑存款买房、按揭还贷、父母养老、孩子上学那摊烂事儿,满眼都是琴棋书画诗酒花,每天远离柴米油盐酱醋茶,真是神仙日子。羡慕的同时我也奇怪,李白这厮啥都不干,整天旅游,他哪来的钱呢?读的书多了才

  • 明朝灭亡后崇祯的三个太子失踪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诸多亡国之君中,恐怕很难再找出像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这样,是在殚精竭虑、日理万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地用死来宣告自己王朝的覆灭,也很难再找出一个想尽办法救国而不为自己的家族考虑后路的末代皇帝。崇祯可以把皇后、妃子、公主们杀死或赐死,自己也可以一死殉国,但对于三个儿子,总还是存着他们能够逃出去重振社稷的希

  •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 皮萨罗如何征服印加帝国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出生在1471年(还有说法称是在1476年),在1541年去世,他是西班牙非常著名而且比较英勇的冒险家,同时他也是征服秘鲁的第一人。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不同的时代,也是从他开始,西班牙征服南美洲才真正的实现,而秘鲁的首都利玛也是由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所建立的。弗朗西斯科

  • 神秘的华夏第57个民族 究竟是怎么消亡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我们口中所说的56个民族56朵花,但鲜为人知的是,因为一场战争,使一个名族消失了。这就是神秘的僰人。"僰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恃君览》:"氐羌呼唐,离水(今金沙江)之西,僰人野人……多无君。"春秋战国时,宜宾就已有僰人聚居。大概是400年前,在经历了明朝的"叙南平蛮"战争之后,这个有25

  • 皇帝死后如何统治自己的女人 入墓锁深宫?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中国的活人殉葬制度延续了整整一千年,从父系社会开始出现,秦汉时期盛行,直到明英宗皇帝临死前才嘱托,让活人殉葬这种做法极其残忍,自己无法认可也做不到。这才正式结束了活人殉葬的历史,虽然在汉代有些统治者也明确反对用活人殉葬,但是民间一些贵族、王爷仍然在沿用活人殉葬,用活人殉葬残忍而没人性,女性在奴隶社会

  • 慈禧太后睡觉规矩众多:都有哪些苛刻规矩?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慈禧太后不仅过着奢侈的生活,而且慈禧睡觉的时候规矩众多。那她睡觉的视乎都有哪些规矩呢?据说慈禧的规矩有的看似比较人性化,但是有的就比较苛刻。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不能坐太后的床和椅子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在慈禧卧室中服侍慈禧睡觉的侍寝宫女,在每天晚上慈溪睡觉之后,侍寝宫女只能站在地上,背靠着墙,面

  • 揭秘武则天陵墓为什么神秘,盗墓者为什么身亡?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历史的传奇。她14岁就入宫,用了18年的时间做了皇后,再用了35年的时间做了皇帝,而在死后又用了1200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陵墓的坚固及不朽,由此可见,武则天在生前征服了天下,而在死后又征服了历史。如果问世界上哪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

  •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为什么越来越差,近亲婚配?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清朝国祚三百余载,国运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中后期,从皇帝的生育能力就能可见一斑。16世纪辽东女真兴起之初,全族仅三万余人。弱小的女真为了生存,采取“满蒙联姻”政策。女真的大汗、王、贝勒等贵族娶蒙古女子为妻,又将女真女子嫁到蒙古。“满蒙联姻”给女真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弱小的女真迅速壮大,后来入关灭

  • 涨知识!宦官和太监竟然不是一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太监就是宦官,宦官就是太监,只不过宦官更正式一点罢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太监和宦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两个几乎毫不相关的官职,那么我们现在常说的太监是如何一步一步和宦官联系起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宦官的出现要比太监早很多,宦官这个词语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