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秦始皇一直没有立皇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上秦始皇一直没有立皇后是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4/1/16 13:50:45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体制中,帝王的政治生活中有两件大事,那就是立皇后和立太子。与之相对应的两种制度是立后制与储君制。古代皇帝有多个夫人及众多妃子,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帝王的正妻为皇后,肩负“母仪全国”的神圣使命。

迸代封建皇帝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帝王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办了成人加冕典礼,正式登基,“亲理朝政”,除去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创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盛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以为自己的功劳胜过此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帝王”。

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今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始皇13岁即位到22岁亲政,这中间有九年的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即位三年,他便有资格立后,但前后九年都未立后。22岁到39岁的17年是其自己掌权、统一六国的时间,只管国事忙碌,在后方立后也不费事。从39岁到50岁时,秦始皇多在巡游路上,可是立后以“母仪全国”也花不了几许时间。秦始皇在长达37年的统治时期一直没有立皇后,不是他来不及立,实际上是他不肯意立皇后。

坐拥全国的秦始皇为什么不肯意立皇后呢?

其一,和秦始皇的非凡身世有关。史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行为很不检点,先是做投机生意人吕不韦的小妾,妊娠两个月(多半人以为怀的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后,又被吕不韦献给秦国的王孙子楚,子楚继位后称庄襄王,庄襄王死后,身为太后的她仍常常与吕不韦重温旧情。《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纪录:“始帝王益壮,太后淫不止。”后来她又与缪毐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缪毐甚至于酒后痛骂众臣:“我乃秦王假父,怎敢与我斗口乎?”母亲的失检行为令秦始皇大发雷霆,无地自容,使他心理压抑,性格变得极为复杂:内向、多疑、妄想、专制、残暴、冷酷无情,把他变成了一个失去理性的暴君,最后彻底暴发,杀了两个私生子弟弟;将嫪毐五马分尸,曝尸示众;将其母赶出咸阳,并迁怒于吕不韦,撤职其相国之职,后又诏命吕不韦“速徙蜀中,不得停留!”而且给吕不韦写信说道:“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眷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栖身!”吕不韦一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强迫,畏惧日后被杀,就喝下鸩酒自杀而死。

因母亲带来的心理上的阴影一直陪同着秦始皇,并且由对母亲的愤懑,发展和泛化成对一切女性的敌视,造成他后来在婚姻上的偏执。只管他的后宫里充斥着六国美人,但他只是把她们看成发泄和敌视的对象,或者满意生理需要的工具。秦始皇对统一六国后收入后宫的众多美人很是藐视,痛恨她们丢弃亡国之辱而媚悦新主的行径,但对守贞重节的女子却倍加赞赏。听说有一个年青寡妇名清,她数年如一日遵守妇节,秦始皇曾赐令她“旁座”,与自己不相上下,而秦时就连当朝丞相在帝王眼前也只能站着,少有赐座之事。秦始皇还为这名寡妇修筑了一座“怀清台”,以彰扬其事迹。至今蜀中有一山名贞女山,即是该寡妇曾经寡居的地方。

所以说,由母亲的行为而形成的心理伤害和心理扭曲,由怨母而敌视女性,是秦始皇一直不立皇后的一个重要原由。

全国初定,39岁的秦始皇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从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那时并不通行。已经一统全国的秦王政,觉得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他命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

路过一番商量,丞相王绾、御史医生冯劫、廷尉李斯等人以为,秦始皇“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全国”,功勋“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他们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发起采纳“泰皇”头衔。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足。他只采纳一个“皇”字,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帝王”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

可见,“帝王”的称号,乃是秦始皇神化君权的一个产品。由于是第一个将中国根本统一的皇帝,秦始皇那时也很自命非凡,自认功德跨越了古代的圣贤——三皇五帝,对皇后的要求自然也就很是高了,高到连自己也说不明显,于是左看右看,后宫美人中竟没有一个人能符合他的标准。

标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这四个名人突然消失 至今去向成谜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最近看盗墓小说有点入迷,里面不仅提到了盗墓,还有一个描写蛮吸引人,就是讲人在多重空间里可以凭借某些物体突然消失,瞬间平移到另一个空间里。怎么样,也还有点意思吧?虽然,小说不见得真实,有虚假的成分,但却也并不是完全虚假,有时候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是由历史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形成的。那篇小说中人突然消失的场

  • 明朝万历三大征的费用支出究竟有多高?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明朝万历三大征是发生在明神宗万历帝年间,大明王朝史上轰动一时,是受千万众人瞩目的大事。万历三大征前后绵延了十多年,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朝万历三大征是明王朝在西南、西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的军事活动,是明王朝军事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万历三大征配图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宁夏之役

  • 刘邦被困的白登之围时双方的首领分别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白登之围是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0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的一次事件,那么白登之围背景是什么呢?白登之围画像白登之围背景是这样的:汉朝初期的匈奴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匈奴以游牧为主,在水草丰富的地方居住。秦汉时期,匈奴的冒顿单于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成为了匈奴的新任单于,冒顿单于统一了匈奴各部,从此

  • 隋唐英雄罗成为什么落得个万箭穿身而亡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谈到历史上有没有罗成这个话题,想必就很受争议了,肯定有人会说历史上是有罗成的,当然也有人会说历史上是没有罗成的。罗成图片罗成这个角色是隋唐演义中的一位大将领,他有超乎想象的本领和技能,可以称为常胜将军,那么肯定就会有人质疑了,真的有这么厉害的人物存在,还是其中有虚构的成分,其实不难知道,想要确定历史

  • 秦始皇陵未解之谜:放置几百吨水银有什么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秦始皇陵未解之谜:放置几百吨水银有什么作用?科学的勘测结果表明,地宫中不仅有水银,而且水银的藏量非常庞大。有人推测,地宫中的水银可能多达几吨甚至上百吨。为了寻求长生不死,秦始皇就需要炼丹。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的时候,水银的地位就一下子上升了,因为水银是炼制所有丹药的一种最基本的材料。秦始皇陵以水银为江

  • 崇祯勤于朝政生活俭朴 为什么却众叛亲离?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崇祯,是明代的末朝皇帝。据史学家介绍,崇祯皇帝本人,倒并不是那种骄奢淫逸、昏庸无道的君主。相反的,他还比较务实,勤于朝政。在生活上,更是提倡朴素,节衣缩食。说起来,也可算是个很想搞好朝政、懂得节俭的皇帝。但问题在于,明代后面几朝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些荒淫无度的角色。他们贪图享乐,后宫淫乱。长年不理朝政

  • 揭秘:西门庆一生最爱的女人到底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提起西门庆,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阳谷县有名的大恶霸,不光欺行霸市,横行乡里,而且还贪淫好色,经常勾搭漂亮的女人据为己有,他还多次拍马溜须,巴结官府,且拜了当时的宰相蔡京为干爹,为自己找到了可靠而又坚固的后台,从此他更是肆无忌惮了,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可谓是做尽了天下的坏事。西门庆一生中最拿手

  • 历史上孙权的老婆子女到底有多少?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孙权,男,是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英雄人物,他是吴国的君主。孙权此人,可是不简单。陈寿如此评价道: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 汉武帝刘彻宠妃钩弋夫人死因真相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汉武帝到了晚年打算立宠妃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但其担心“子少母壮”,所以把钩弋夫人处死,长期以来,在史书中钩弋夫人以悲情形象存在,而汉武帝选刘弗陵为太子或许也是无奈的,钩弋夫人之死也不乏悬疑。图片来源于网络汉武帝原本一心培养的卫太子死了。其他有资格接班的全都不成器,不如

  • 樊哙的下场如何 樊哙为什么差点被斩首?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樊哙,汉初着名大将,跟随着刘邦打了天下,官位不断上长,手握军中大权。刘邦登基为帝后,樊哙是大将军,左丞相,着名军事统帅,俸禄不断增加。除此之外,樊哙还娶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为妻,生下儿子吕伉,跟刘邦的关系越来越亲近。那么樊哙的下场是什么呢?刘邦成为皇帝后,随着异性王的不断反叛,刘邦担心江山不稳,又让樊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