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里最残暴昏庸无道的皇帝你知道吗?

三国里最残暴昏庸无道的皇帝你知道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58 更新时间:2023/12/29 22:26:04

孙皓是三国里最残暴的帝王,东吴国的末代皇帝,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这样的君主在,国家不亡都是奇怪的。来具体说说这位毫无人性的皇帝。

东吴第四任皇帝孙皓是三国中最残暴的帝王,他是三国时期著名暴君,吴国末代皇帝,是吴国亡国君主,孙皓杀人的方式很多有剥人面皮的,有挖人眼睛的等等残酷至极。东吴在他手上灭亡那是注定的。都来吐槽一下这位毫无人性东吴第四任皇帝孙皓吧!

孙皓乃孙权孙子孙和的儿子。孙权百年之后,幼子孙亮即位,当了六年皇帝被废黜了。孙权的另一个二子孙休登基,不过六年之后也逝世了。当时孙休的儿子都太小了,难以继承皇位。

在当时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听到孙和的儿子孙皓做事果断,是个君主之才,于是推荐他做了东吴的第四任皇帝。开了一段不一样的东吴历史!

在继续下面的话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孙皓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孙皓的父亲孙和是废太子,本来他是有机会掌握皇位的。不料他的一个姊妹全公主跟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不和,故意谗言陷害孙和图谋不轨,意图险恶。当时老眼昏花的孙权于是相信了全公主,废黜了太子孙和,后来孙和被赐死!

从此,作为废太子的儿子,孙皓一直被朝廷的监管下成长,一直都是胆战心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人头落地。于是久而久之造成了他顾忌猜疑,残暴不仁,有一种“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性格。

后来孙休死后,他时来运转,被推荐当了皇帝,自此风水轮流转,咸鱼翻身!

孙皓登基伊始是明君的榜样!

很多人不信吧?呵呵,孙皓登基初期开仓济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与民同乐,在百姓和朝臣眼里那都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明君。

但是好景不长,他开始暴露他他残暴骄横,嗜血成性的一面,可以说,孙皓的残暴是令人发指的!

孙皓杀人,比任何人都不眨眼!

孙皓自小在监督下长大,个性猜忌多疑,而且要想混的长胆子就要大,否则早就被流言风语攻击死了。猜疑跟胆大结合在一起,孙皓杀起人来就压根不眨眼。

我列举他杀人的几个“光辉事迹”让大家一饱眼福。

忘恩负义

还记得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吧?是他们推荐孙皓登基的。恩,这么说他们是孙皓的恩人了?可惜孙皓不认账,孙策残暴治国招致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的不满和悔恨,于是孙皓就将他们咔嚓了。当时张布的女儿张美人是孙皓后宫,因为说了句“我父亲被奸贼杀死”于是被孙皓令人用锤子活活砸死。孙皓怀念张美人的美貌,于是把张布的另一个已经出嫁的女儿掳回宫里,荒淫作乐。

草菅人命

草菅人命的首要对象当然是大臣们。据说孙皓嗜酒,可是他喝酒的时候也不忘杀人。他设立黄门侍郎数十人,酒宴之时在大臣背后察言观色,大臣稍微酒后胡言乱语就会获罪。丢了性命的人不少。草菅人命的其次对象当然是后宫佳丽。孙皓后宫多大一万人,他睡不过来就把他们当玩偶了。他把水引进宫中,对哪位姬妾不满意就将他抛进水里,所以有言“进来的是美人,出去的是尸体”。

杀人手法多如牛毛

孙皓杀人手法很多,比如剥脸皮,凿眼睛等等,锯脑袋等等。大臣都害怕,早上上朝还可能是细皮嫩肉,晚上下班回来就有可能血肉模糊没脸皮了。以至于晋朝的皇帝都对他这剥脸皮有所耳闻。他到洛阳后晋皇帝就问过他这事。

残暴杀人有其本性之因,亦有阶级斗争之意。

孙皓本性残暴,杀人不足为奇。

但是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为了打击当时的江东豪族。

东吴跟蜀汉曹魏都不一样。东吴的政治力量分为孙策所渡河南进带来的江北集团和东吴本地的江东集团。

江北集团代表人物是周瑜吕蒙等等,都是进取派。深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江东无根基,所以要开疆拓土。

江东集团以吴郡显赫的豪族顾、陆、朱、张四家,会稽豪族虞、贺两家为主。他们良田百亩,基本上不想着打仗什么的,只想终老此乡。不过势力庞大到威胁到孙皓的地位了,当时东吴高级职位都是江东豪族的人在占着,比如顾氏家族里的顾雍位居丞相,陆氏家族陆凯陆抗等人掌握着军事大权等等。

孙皓要想维护皇帝的威严就要想方设法去达到平衡,所以他经常要杀些大臣,以此杀鸡儆猴。

孙皓有一种跟豪族对着干的意思。比如会稽豪族的贺邵中风之后依然被孙皓逼着说话,后来被锯了脑袋。陆凯的妻子儿女被流放到建安等等。不过孙皓以一人之力依然无法消除掉这些豪族。

悲剧的是,后来晋朝军队伐吴,这些豪族都不愿意为孙皓卖命。而司马后来也优待了这些豪族,让他们继续在江东做大做强。而皇帝孙皓就被掳到洛阳去了,鲜明的对比!

标签:

更多文章

  • 水浒传里姓氏不受作者待见:哪个姓氏最倒霉?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水浒传中有一个姓氏很不受作者待见,这就是潘姓。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共有七十七个姓,就没有一个英雄姓潘。全回出场及提到未出场的人物中,姓潘的仅五个。这五个人中,除潘巧云的父亲潘公外,其他的都是坏人。有在王庆手下的潘忠,方腊手下的潘文海,《水浒传》里写三个淫妇,姓潘的就占了两个,这就是潘金莲和潘巧云了。不

  • 秘密立储制度到底是不是清朝发明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三皇五帝和夏商的立储制度咱们不去管它。自从周公制礼之后,就确定了立储的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天子的嫡长子,就是王后或者皇后生的儿子中最年长的那个。如果王后或者皇后没有生儿子,那咋办?那就选择庶长子,也就是其他妃嫔乃至宫女们生的儿子中最大的那个。叫“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个办法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

  • 史思明有几个儿子,他的妻子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史思明(703年-761年),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干。史思明是唐朝安史之乱的首领之一,他和安禄山一起发动了这场叛变。安史之乱使唐朝后期开始走下坡路,一向繁盛的局面也逐渐消失。史思明是突厥人,会六蕃语,和安禄山是从小长到大的玩伴,一直跟随在安禄山左右,是安禄山的心腹之一。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后

  • 消失的王朝:揭秘吐蕃王朝如何走向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的各部落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的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那么吐蕃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呢?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

  • 史上最悲惨皇陵是哪代皇陵?非南宋莫属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历朝皇陵原该是国之重地,重兵把守,无人赶踏足其中。但一旦政权倒塌,前朝的皇陵就极有可能遭到盗掘。但历代皇陵没有一座像宋陵那样悲惨的,到底悲惨到什么程度,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和尚盗墓实不多见,但在元朝时候,有一个叫做杨琏真迦的和尚,此人作为出家人不仅不事佛法,反而毫无道行,坏事做绝。他不仅充当了元朝

  • 突厥首领阿史那社尔为唐朝立下了哪些汗马功劳?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阿史那社尔简介记载他是西突厥处罗可汗的次子。由于是处罗可汗的儿子,他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统领各个部落。父亲死后在他治理下的部落,十年没有征收过苛捐杂税,因此他领导下的部落都很拥护他。阿史那社尔画像唐太宗贞观二年西突厥发生了内乱,阿史那社尔率兵前往平定,从那以后他便自立为都布可汗。贞观十年突厥王子

  • 探朱元璋身后疑云:为什么要匆匆下葬?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过去民间关于朱元璋的死亡时间,有各种说法,一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一说是闰五月初五,一说是闰五月十七日等。但《明史·太祖本纪》上面对朱元璋死亡时间的记载还是相当清楚的,“闰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对照一下万年历,“乙酉”,即是1398年闰五月初十,这个记载应

  • 历史悬疑: 顺治出家真的是因为董鄂妃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自古出家信道的皇帝不少,偏偏顺治出家就成了清朝疑案之一,可见其本身的票房号召力。听闻顺治遁入空门是由于董鄂妃身死而万念俱灰引起的。董鄂氏莆一在皇宫出现,便是以贤妃的身份亮相。仅仅俩月,没有生育之功的她就晋升成皇贵妃(看你再说甄嬛运气好),跃居后宫次席。顺治对这次册封非常重视,大张旗鼓地操办,甚至为此

  • 历史揭秘:高纬为什么愿意与人共享冯小怜?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冯小怜,北齐后主高纬的嫔妃,原是高纬的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侍女,穆邪利失宠后,将冯小怜进献给高纬,高纬封冯小怜为淑妃。冯小怜没有辜负穆邪利的期望,她能歌善舞、年轻貌美,很快就赢得了北齐后主高纬的宠爱,被封为了淑妃,高纬对冯小怜的宠爱远远超出了穆邪利的预期,高纬甚至为了她,贻误战事去狩猎只为博美人一笑,高

  • 探秘:知恩图报终得善终的初唐名将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下面,小编和大家介绍一位唐朝名将,他因为自己的品格,而又好的下场。李绩,初唐名将,原名叫做徐世绩,字懋功,在《隋唐演义》和民间话本里又被唤做徐茂公,且被后世说书艺人严重歪曲成了一名羽扇纶巾,足智多谋的牛鼻子老道。其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李绩文韬武略,威名赫赫,历事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为凌烟阁二十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