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开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的千古之谜

揭开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的千古之谜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97 更新时间:2024/1/15 17:23:44

曹操为何杀华佗?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

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昌为自己看病。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经华佗针刺治疗有所好转。《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做自己的侍医。但是华佗却不愿意。他借口妻子有病,告假回家,不再到曹操那里去了。曹操非常愤怒,派人到华佗家里去调查。曹操对派去的人说: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给他小豆四十斛;要是没有病,就把他逮捕来办罪。

传说华佗被逮捕送到曹操那里以后,曹操仍旧请他治病。他给曹操诊断了以后,对曹操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说,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而要全部治好,使之不再重犯则需要先饮“麻沸散”,麻痹脑部,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这样才可能去掉病根。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将华佗杀害。

被关进牢狱以后,华佗知道曹操不会放过他的,于是抑制住悲愤的心情,逐字逐句地整理他的三卷医学着作—《青囊经》,希望把自己的医术流传下去。这三卷着作整理好以后,华佗把它交给牢头,牢头不敢接受。在极度失望之下,华佗把它掷在火盆里烧掉。牢头这时候才觉得可惜,慌忙去抢,只抢出一卷,据说这一卷是关于医治兽病的记载。华佗没有留下专门着作。这是我国医学的一个重大损失。

但是,华佗之死责任果真全在曹操吗?华佗真的没有任何过失吗?

《三国演义》中有一节“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描写了华佗被曹操杀害的情形。《三国演义》虽然是文学作品,其中有着大量的虚构成分,但是,华佗因为要给曹操“开颅医病”而被曹操杀害确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华佗真是这样一个人吗?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是众多读书人的信条。华佗所生活的东汉末期,社会上读书做官的热潮已经达到顶点,公卿大多数是熟悉经术者,汉顺帝时太学生多达3万人,学儒读经成为社会风尚,而医药技术虽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却为士大夫所轻视,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这种社会风尚不能不对华佗有所影响。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年少时曾经在徐州一带游学,是个“兼通数经”的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众所周知,科举制起源于隋朝,东汉时期普通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途径只有被“举孝廉”,也就是因为品德高尚而被推荐进入官场。

沛国相陈珪和太尉黄琬都曾荐举华佗为孝廉,征辟他做官,但是华佗却颇为自负,认为自己才气大,而不屑于去做他们举荐的那些低级文案工作,再者,华佗此时已经迷恋上医学,他不愿意为此小官而抛弃所喜好的医学。

正如《三国志·方技传》中写道的那样“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华佗在行医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医生地位的低下。

由于他的医术高明,前来请他看病的高官权贵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这些高官权贵的眼中,华佗即使医术再高明,也只是一个医生而已,在同他们的接触过程中,华佗的失落感更加强烈,性格也变得乖戾了,难以与人相处,因此,范晔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毫不客气地说他"为人性恶,难得意"。在后悔和自责的同时,他在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的再度降临。

标签:

更多文章

  • 如果刘备统一天下 汉献帝的结局会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核心提示:如果刘备最终统一天下,汉献帝“必死无疑”。从刘备性格来看,他打下来的天下,是不可能拱手交给汉献帝,历史上没有人会有这样的觉悟。一《三国演义》历来被人说成是“拥刘反曹”的,刘备也就成了理想明君的典范,既仁厚爱民,礼贤下士;又诚实忠义,贵义尚情。而鲁迅先生对刘备的评价就没有这么客气了——表面道

  • 康熙皇帝是如何死的,是鸩毒还是自然病死?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根据历史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69岁的老皇帝玄烨兴致勃勃地到南苑去打猎。他偶感身体不适,即命驾返回京师西郊的皇家苑囿——畅春园休憩,不料病情日渐加剧。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玄烨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零10月。当时八爷党支持的

  • 揭秘:刘巴为什么看不起仁德之主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导读:刘巴,此人的才干,虽说不上是三国中最强的奇才,但也很厉害。为了把他请出来,刘备阵营几乎是全部动员,这位架子奇大的刘巴,究竟何许人也?刘巴是位高人,天下知名。当刘巴去世之后,魏国的尚书仆射陈群还专门写信给诸葛亮,打听刘巴的消息,称呼刘巴为“刘君子初”,语气非常尊敬。即便是东吴的孙权,也说:“若令

  • 揭秘:印象派大师梵高的耳朵是谁割掉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梵高的全名是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世界最着名的艺术大师之一,荷兰后印象派代表画家,表现主义先驱,并深深影响了整个20世纪艺坛,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代表作有《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自画像》、《鸢尾花》、《加歇医生像》等。保罗·高更(1848—1903),法国着

  • 太上皇们是怎么度过下半辈子的?盘点太上皇们的晚年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着这个儿子得济,反过来还的养活他。当了汉王,老爹也没有被接到汉中享福,倒是被项羽捉去作为人质,逼着刘邦投降。刘邦更是做得绝,说曾经和项羽结为兄弟,因此上说:“我爹就是你爹,你一定要煮了你爹,请给我一碗肉汤喝

  • 秦始皇陵死守千年秘密重见天日:水银女尸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5月24日消息,秦始皇陵死守千年秘密重见天日:水银女尸之谜。秦始皇陵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千古谜团至今都没有解开,近日考古学家发现了秦始皇陵守护了千年秘密,就是在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水银女尸,科学家推测秦始皇陵里所有的谜团都与这具水银女尸有关,秦始皇守护了千年的秘密原来是她?下面科技讯小编带你看秦始皇陵水银

  • 考古发现布拉克遗址显示新的城市化模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两河流域孕育了世界最早的古代文明。在它的下游出现了最早的文字和最早的城邦。两河流域下游肥沃的冲积平原为文明的兴起提供了天然的粮仓,但是这里缺乏木材、石料和铜矿等重要资源。两河流域北部的上游地区至地中海沿岸为其提供了这些文明必不可少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两河流域北部是两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要保大清龙脉?揭秘努尔哈赤仓促迁都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是满清入关挪位置之前的皇宫,也是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380年前,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最后一步。380年后的今天,国内一批知名学者为纪念沈阳故宫的创建,近日举行了学术研讨。由于史料缺失,沈阳故宫仍然有许多待解谜团。为此,专家们各持己见,众说纷

  • 揭开玛雅年轻王子遗骸身份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导读: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墨西哥坎佩切湾乌克苏尔古玛雅皇宫地下大约15米,德国波恩大学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年代可追溯到8世纪的古墓。”波恩大学的尼克莱-格鲁伯博士指出:“这座宫殿建于大约公元650年,当时这一地区处在卡拉克穆尔王朝统治之下,占据了玛雅低地的大部分地区。在墓葬内,他们还发现了一具有着13

  • 北宋实行官员高俸制 为什么没能成功“养廉”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导读:北宋官员俸禄之优厚,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是数一数二的。据《宋史·职官志》的记载,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官员,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茶、酒、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