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是如何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的?

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是如何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13 更新时间:2023/12/24 7:59:18

13世纪,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大蒙古国建立后屡次对外侵略扩张,成吉思汗在位时开始征伐西夏、西辽、金国、花剌子模等国,其继承人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汗去世时,蒙古帝国已占据包括漠北、华北、东北、西藏、西域、中亚、西亚、东欧等在内的辽阔地域。仅用了不到半个世纪,就开创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面积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的超级蒙古大帝国!

蒙古帝国作为曾经最大的帝国,他在不断地征服对手的过程中,是如保证自己的后勤的呢?毕竟我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用我们古代的观点,如果是我国任何一个中原朝都是不可能打下蒙古帝国那样大的疆域的,不用别的原因,单粮草这一点我们就做不到,因为中原王朝大多以步兵为主,消耗的粮草尤为多所以也就注定了不会行动的太远。在当时那个时代凭借蒙古骑兵骁勇的战力,横扫整个欧亚大陆,那么我们的问题来了,既然征伐的跨度达到广阔的战场之上,那么他的战争资源是怎么填补的?

首先,在战争资源的器材上,蒙古人深得以战养战的原则。我们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蒙古人也深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在那个时代要支持这么庞大的远征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蒙古人在物资补给上大多采取的是通过快速的征服,我们印象中蒙古人的征服伴随着的往往是屠城,但是让我们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对于技术型人才,蒙古人是持认可态度的。比如在攻占撒马尔罕时,就得到了3万多人的工匠,有着这些工匠的跟随,外加上蒙古骑兵对于传统资源的高效率掠夺,所以在攻城器械以及日常装备的配给上,蒙古军队并没有受到掣肘,并且通过融合多国的工匠技艺,使得自己的军事力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战争一直都是人的战争,光有武器是不行的,虽然蒙古军队在战争之中,不断的取得军事胜利。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人员也是会或多或少的有损失的。所以在战争的征伐过程中,为了缓解兵员的问题,在征伐的路上蒙古军队也大量的吸纳被征服地域的人,无数的青壮年被迫为了蒙古军队打仗,当时在西征中,蒙古军队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着契丹人、波斯人等等。当然,蒙古军队中的这些人有些是被强迫加入进去的,也有些人是自愿的,比如在征伐金国的时候,曾经归降的契丹人就在那个时代便背叛了女真人,在蒙古军队攻略金朝的时候,契丹人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种效应就如同最为著名的滚雪球效应一样,通过不断的累积,使得蒙古军队在面对有一定损失的时候也能快速的弥补战争资源,我们观察蒙古军队对欧亚大陆的攻略时会发现,只用了极短时间就兼并无数国家,要保持这样旺盛的战斗力与蒙古军队不断的吸纳其他民族的降军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果我们单纯的认为历史上的蒙古军队只会将一切事情用武力来解决的话,我们会难免产生偏颇,在西征的路上,蒙古军队也始终尝试着发现敌人的内部矛盾,这样造成的结果是蒙古军队大军还未到来,内部矛盾就已经开始了。诸如在蒙古对金的战争之中,蒙古军队就充分的利用金与南和西夏之间的矛盾,使得金朝在面对蒙古军队的时候,陷入了极大的孤立。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蒙古军队的口粮主要来自马匹牛群这些牲畜,都是他们平日里的食物。只不过,这些食物需要足以适应长期远征的要求。当时蒙古军队的军粮主要是由马奶和奶酪组成。马奶由随军的母马提供,奶酪是由牛奶制作而成,晾干后切成小块,十分坚硬,适合保存。

这两样食物都可以为蒙古军队远征时提供足够的营养。并且,它们可以直接食用,不需要生火,食用方便,不需要太多的条件,也不用带太多的炊具。所以,当时蒙古帝国可以驻扎几十万军队,而不用生火。这对于军队远征时的隐蔽,也有一定的好处。

当然,他们的食物也不只来源于此,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他们也有食用随军的牲畜,或者去打猎。蒙古人可以说是天生的猎手,只要有猎物的地方,他们就不会挨饿。除了这些,军队中也会带一些牛肉干。不过,这些牛肉干因为风干得十分厉害,食用时需要用开水才能泡开。所以,需要有干净的水源,还要生火,蒙古军队会尽量避免使用它们。有时实在没有办法了,蒙古军队也会以少量马血作为水源的补充。蒙古马虽然体型矮小,却适宜长途奔袭。虽然被放出少量血,依然不影响战斗。

不过,仅仅这些,依然无法解释蒙古帝国为什么在成吉思汗后才开始大规模扩张,而在此之前,他们甚至常常被金国欺负得十分凄惨。这是因为成吉思汗不仅选择了扩张,而且他把蒙古改造为战争机器。一切为了战争,男女老少,所有人都会被投入到战争中,服务于战争。这样的方式看似简单,但却很有效。

蒙古军队的后勤制度可以分为三部分,军队自己带的物资补给,当地劫掠的物资,以及蒙古军队自己建立的后勤补给站。蒙古大军出征时,会分为几个不同的军团,辎重队会带着后勤补物资给跟随在军队身边。而他们带的物资,主要是行打车,负载物资的牲口,以及牲畜群。蒙古军队所需的东西,都可以由它们提供满足。

不过,要是进入敌方疆域内,蒙古军队分散成各个不同独立的纵队。这些纵队会放弃辎重队,快速的进攻敌人。而他们自身所需的物资,都会在当地劫掠。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快速的行军,又不用担心物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军队3天的行军速度可以超过280公里。正是这样补充后勤的方式,才让蒙古军队拥有令敌人胆寒的速度。

而蒙古军队自身建立的后勤补给组织,也是全民战争的极好体现。这种后勤组织被称为“奥鲁”,它们一般设立在军队的前线不远处。这里不仅有军队所需的辎重,还有士兵的家人。同时,它还是首领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在这个组织内,男人负责制造车子、弓箭、帷帐等,女人负责生活上的事务,如挤奶、收卸鞍马等,至于小孩,他们也是将来兵源的补充对象。所有人,不论是前线或后方,都被投入到战争中。这也是当年蒙古帝国可以迅速扩张的另一面。

军事上的成就,取决于一切的细节,当所有的细节都做到了近乎完美的时候,蒙古军队的胜利就已经成了定局。虽然后来蒙古军队的掠夺,使得他们统治摇摇欲坠,但是,他们的军事实力在那个时代确实是一个无敌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清朝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死在冬天,这其中有什么蹊跷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技术缺乏,很多现在看来不是什么大问题的病症在当时可能就算是绝症了,冬天的时候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造成死亡,清朝的皇帝大多数都是死在冬天的时候。皇太极去世在9月,顺治去世在2月,康熙去世在12月,雍正去世在10月,乾隆去世在2月,嘉庆去世在9月,道光去世在2月,咸丰去世在8月,同治去世在1

  • 刘邦在临死之前为什么还要下令下了樊哙?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后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曾在鸿门宴时出面营救汉高祖刘邦。封舞阳侯,死后谥武侯。樊哙原本是街市上杀狗卖肉的屠夫,而刘邦则经常光顾他的生意,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熟人。后来刘邦做了个小官,樊哙又成为

  • 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古埃及人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神秘,现在埃及的金字塔根据当时的劳动力来说简直就不可能建造的出来,但事实就是这么摆在眼前;还有一点就是木乃伊,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可怖,那木乃伊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古埃及人为什么不论贫富贵贱,死后都要被制成木乃伊呢。这是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是由躯体和灵魂构成的,即使在阴间的

  • 秦朝如果是扶苏即位 大秦帝国会不会是个长久的王朝?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是仅仅经历2世就亡国了,如果是长子扶苏继位,秦国的结果会如何呢?也许也会亡国,但至少不会这么短。不可否认,秦帝国的灭亡,其因素很多,一个不容否定的因素,是关于接班人的,一旦有序地、顺利地交接班,秦帝国的基业自然会稳定发展。因此,如果当初秦始皇把秦帝国的皇位能够顺利地交接给长子扶疏,那

  •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几个不同?一个失败一个成功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150年前,日本的“明治维新”打出过一系列旗号:从“尊王攘夷”到“公武合体”,从“王政复古”到“公议舆论”,从“文明开化”到“富国强兵”。那戊戌变法跟它又有什么不同呢?一,改革的国情不同从1185年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前的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实际统治权都被各种不同的征夷大将军所掌握,日本的天皇只是

  • 唐朝一支精锐军队一共出了五位皇帝 这是怎么个情况?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在唐代的时候有一支名为晋军的军队一直忠于大唐,曾和来犯者朱温对峙过,但就是这么一支一直忠于大唐的军队在唐朝灭亡之后军队内一共诞生了五位帝王。第一位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存勖实际上是这支部队的主帅,虽然他姓李但是他并不是李唐的直系后人,他是沙陀族人,他的祖父被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从而这一支改为李姓氏。

  • 解密: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朱厚熜,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他幼时聪敏,吟诵唐诗,学习古籍,其父亲自辅导,还让他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并经常随父进京觐见皇帝,因而,嘉靖从小就熟知朝迁的仪式和典礼的规矩。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无子,由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等大臣,据宗法“皇明祖训”寻找继位人,立兴献王

  • 考古遗迹发现 传说中的诺亚方舟真的存在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近年来,随着考古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尽管《圣经》中所说上帝发水一说毫无根据,但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有过全球性洪水的先例,也就是说远古时代的人们确实经历过毁灭性的水灾。1850年,考古学家亨利·莱亚德在古亚述国首都尼尼微挖掘出上千片残破的粘土板。这里被考古学界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

  • 武大郎原型:家境殷实 与潘金莲白头到老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潘金莲因《水浒》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金瓶梅》里,她更跃为“女一号”。按书中所写,她是所有女子中生的最美,也最擅风月的一个。《金瓶梅》这个书名,一说是“金色的瓶子里插着梅花”的意思,一说是由该书头三号女角(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各取一字组成,显然后一说更为通顺。《水浒》里的潘金莲形象还

  • 唐肃宗李亨的皇后是谁 唐肃宗为什么杀了她?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唐肃宗的张皇后唐肃宗的皇后,仙颜可儿,自小聪慧灵巧,辩才无碍,但长大后变患上狡徒尖酸,巧语令色,且倾慕虚荣。肃宗为太子时,纳为良娣,颇失宠爱。肃宗登基后,册为淑妃。与阉人李辅国勾搭,过问政事,谋逐李泌,屡遭建宁王李倓诘问诘责,乃与辅国谗杀倓。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后。欲立己子为太子,常图害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