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林黛玉为啥拒绝贾宝玉唯一一次爱情表白

林黛玉为啥拒绝贾宝玉唯一一次爱情表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64 更新时间:2024/1/14 19:42:49

《风语红楼》之一千一百零七

风之子原创

第四十五回,有这样一段文字:

黛玉自在枕上感念宝钗,一时又羡他有母兄,一面又想宝玉虽素习和睦,终有嫌疑。又听见窗外竹梢焦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的睡了。

为什么?黛玉要说自己和宝玉终有嫌疑?这个嫌疑怎么理解?

首先,我觉得千万不能理解成黛玉不想嫁宝玉,因为和宝玉过于亲密,拉拉扯扯的,说不清楚,所以很痛苦。这就书呆了。

其次,把这个调调定好之后,再来看嫌疑是什么意思?

所谓嫌疑,联系小说里行文屡屡设定的语境,其实也就是指他俩有违反封建礼法礼教之中的男女之德,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的嫌疑。这个,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1.第二十三回,宝黛共读《西厢记》,宝玉忘情之下就说,你是那倾国倾城的貌,我是那多愁多病的身,黛玉的反应是: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2.第二十六回,黛玉春困发幽情,遭到宝玉调笑:

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不觉心内痒将起来,再看时,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宝玉在窗外笑道:“为甚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一面说,一面掀帘子进来了。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

二人正说话,只见紫鹃进来。宝玉笑道:“紫鹃,把你们的好茶倒碗我吃。”紫鹃道:“那里是好的呢?要好的,只是等袭人来。”黛玉道:“别理他,你先给我舀水去罢。”紫鹃笑道:“他是客,自然先倒了茶来再舀水去。”说着倒茶去了。宝玉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林黛玉登时撂下脸来,说道:“二哥哥,你说什么?”宝玉笑道:“我何尝说什么。”黛玉便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一面哭着,一面下床来往外就走。宝玉不知要怎样,心下慌了,忙赶上来,“好妹妹,我一时该死,你别告诉去。我再要敢,嘴上就长个疔,烂了舌头。”

3.第三十二回,宝玉急于向黛玉表明心迹,把黛玉吓走了:

这里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

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原来方才出来慌忙,不曾带得扇子,袭人怕他热,忙拿了扇子赶来送与他,忽抬头见了林黛玉和他站着。一时黛玉走了,他还站着不动,因而赶上来说道:“你也不带了扇子去,亏我看见,赶了送来。”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这只是很典型的三件事情,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宝玉一见黛玉就说曾经见过就算是旧相识,就摔玉;比如两人从小一桌吃饭一床睡觉;比如贾母关于两人的小冤家的比喻;比如王熙凤李纨拿宝黛开的玩笑;比如宝黛经常睡一个床上聊天取笑等等等等,这些在贾府,几乎都是公开的秘密。这些事情,几乎都是有违背礼法礼教的嫌疑的,这难道还不是在朦朦胧胧的谈情说爱吗?是的,不是就见鬼了。这就是黛玉所忧虑的。

第三,那么,黛玉为什么要为这种嫌疑而忧虑呢?

因为那个时候,男女之间是不可以有自由恋爱的,儿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有真爱,也是不能说出口的,一旦说出口,便是失德。宝黛在一个特定的特殊的环境得以萌发爱情,就不得不得时时处处在道德与爱情之间徘徊游弋,做出痛苦选择;

2.因为这涉及到她作为一个贵族小姐的清白声誉,一旦这种声誉遭到破坏,她这辈子,不仅仅是婚姻,就是人生也毁了,所谓众口铄金;

3.这也同样关系到宝玉的声誉,一个贵族公子,如果落下放荡不拘的名声,这辈子也没什么好果子吃。这就是花袭人告白王夫人时所说的,人言可畏,死无葬身之地了;

4.最关键的,这些嫌疑,不仅仅是宝玉单方面的,也有黛玉的份儿,是两人情不自禁时发生的。虽然总是黛玉先意识到问题,率先阻止,但是,毕竟,黛玉也有责任的,有的时候,其实也是黛玉在挑头;

5.宝黛的爱情嫌疑,一旦坐实,不仅会给极力反对的王夫人以口实,而且也会让贾母不好说话。这其实也是贾母狂批才子佳人小说的原因,那是在堵贾府众人的口,暗示宝黛没有这种嫌疑。

这些压力,这些忧虑,使得黛玉总是时时处处在反思和宝玉相处落下的种种嫌疑,偏生宝玉又是个不管不顾的,怎么是好啊?所以,在这个清秋之夜,黛玉忧虑着自己的爱情,默默流泪,夜不成寐。这就是“求全之毁,不之隙”啊。试想如果父母健在,那里还会有这样的嫌疑呢?这就是黛玉同时会感叹宝钗有母有兄的真正原因。

标签:

更多文章

  • 李鸿章:清国的编辑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与西方相比,尽管中国的传媒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慢,但我们一点都不必自卑,因为一百多年来,在新闻方面中国偏不乏大师级人物,就是随便从大街上请出一个人来,哪怕极普通,也会对新闻侃侃而谈议论风生甚至妙语连珠。这就难怪为什么我们身边许多没学过新闻写作的人会写出极好的新闻,没学过新闻管理的人会极好地管理新闻了

  • 华佗开了剖腹手术的先河吗 开腹手术的首创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华佗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他深入民间,在内,外,妇、儿科的临症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行剖腹术闻名于世。按以上所说推理,华佗首创了开腹手术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但是有一些人认为,史书上有关华佗进行剖腹手术的记载不足为信。华佗一生精通内科、妇科、

  • 揭密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会暴毙在北征契丹途中?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离奇去世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50岁,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葬于永昌陵(位于郑州巩义)。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上尊谥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的死大家肯定

  • 汉朝的大宛国是指哪个地方,有什么相关记载?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大宛(dàyuān),在中国汉朝时,泛指在中亚费尔干区域,居住该地区的各国度的国家和居民。大宛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当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在当时东西交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大宛(dàyuān),古代中亚国名,是中国汉代时,泛指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居住大宛附近各国图的国家和居民,大宛

  • 明末清初为什么要用砒霜作春药,真相吓死人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砒霜,是一种为人所熟知的烈性毒物,口服少量便会死亡。汉质帝刘缵便是被梁冀用下了砒霜的饼毒杀的;在《水浒传》中,潘金莲谋杀亲夫武大郎,所用的也是砒霜。然而,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张亭栋教授却因为在用砒霜治白血病上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而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之前,南京也有医院用砒霜治疗过晚期肝癌病人,并

  • 李清照晚年到底有没有改嫁?存在争议的晚年改嫁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关于李清照晚年再嫁真假的事,历史上一直都存在争议。那么学者们各持什么样的观点呢?清人俞正燮在《癸已类稿》中说:“其时无学者,不甚易安讥诮,改易安与綦学士启,以张飞卿为张汝舟,以玉壶为玉台,谓官文书使易安嫁汝舟,后结讼,又诏离之,有文案,宋方扰离,不纠言妖也。”这段文字说明了两点:一、李易安再嫁的传说

  • 他是初唐名臣 却为什么一生都谨慎小心!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岑文本是唐太宗手下最为赏识的几位重臣之一,其才智在初唐名臣中数一数二。岑文本幼有才智,十四岁那年,其父岑之象遭陷害入狱。为了救父,他只身前往司隶鸣冤,堂上据理力争。司隶只好重审此案,并释放了他的父亲。李世民登基之后。岑文本被授予秘书郎职位,兼任中书省。有一次李世民大宴群臣。岑文本的文章在群臣中是最好

  • 三国武力大比拼:张飞与赵云谁更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张飞和赵云在三国演义中都是非常厉害的武将,如果是要排名的话,张飞与赵云进入前十名是毫无疑问的。张飞成名于虎牢关,赵云则扬威于长坂坡。无论是群殴或是单挑,两人都没输过。那么,结合各自战绩来看谁更厉害一点呢?那么,张飞和赵云两个人的功夫谁高谁低呢?在小说中,两人没有直接较量过。如果按照通常的大交叉数据对

  • 乾隆皇帝为什么六次下江南 下江南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原因有很多,那都有哪些原因呢?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巡幸了浙江的海宁,并且都住在陈家的安澜园,传说他是为了探望自己的亲生父母,陈世倌夫妇,这是真的吗?这海宁陈家指的是浙江海宁的陈世倌陈家,人们俗称他为陈阁老。康熙年间曾入朝为官,与当时的雍亲王胤禛关系十分密切。康熙五十年(171

  • 慈禧死后尸体为什么不腐 慈禧死因才是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慈禧死后尸体为何不腐,慈禧死因才是真相!慈禧晚年生活极其奢侈,死后更是在自己的陵墓中放置大量金银珠宝作为陪葬,就连慈禧的嘴里都放上了夜明珠,有传言称,慈禧尸体不腐就是因为嘴里的这颗夜明珠,然而,近日有学家证实,慈禧的真正死因才是尸体不腐真相!慈禧死后十几年,穷凶极恶的军阀孙殿英便串通惯匪马福田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