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自成在北京登基,为什么一天之后就撤走了

李自成在北京登基,为什么一天之后就撤走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23 更新时间:2024/1/14 22:19:47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直接导致了崇祯帝朱由检自缢身亡,明朝覆灭,那么李自成登基之后,为何只做了一天皇帝就撤离北京了呢?

从来没有如此明亮的火焰照亮过这座帝都,它在行将毁灭的时刻被历史的追光照亮,每一个巧夺天工的细节都清晰毕现,而闯王的面孔,则隐在黑暗里。所有人都看清了北京,但没有人看见闯王的脸——那张疲惫、悲伤、愤怒、绝望、几近颓废的面孔,从此在历史的视野中消失。

舌尖上的历史,义旗飘荡,马嘶雷鸣,十面埋伏,绝处逢生,李自成自荒凉的黄土高原,一路杀进宫阙万千的紫禁城。

那一天是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三月十八,谷雨刚过,北京突然下起了雨夹雪,开始只是稀薄的雨雾,后来越来越浓,变成寒凝的雪粒。清冷的雨丝雪粒被寒风裹挟着,抽打着人们的脸庞,让人睁不开眼。唯有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站在雪中,望得出了神,脸上露出喜色——老天爷给力,刚好验证了他此前的占卜:“十八大雨,十九辰时城破。”

自清晨开始,城外响了一夜的炮声就零落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战靴在松软的雪泥中踏过的声响。苍茫的天地之间,这座孤悬的城池果然被攻破了。根据《国榷》的记载,东直门城门破时,城墙上的大明守军如秋风落叶一般纷纷坠落。负责把守东直门的河南道御史王章战死了,把守安定门的兵部尚书王家彦跳城自杀,摔断了双腿,却还剩了一口气,被手下救下,藏匿在市民家里。他没死心,或者说他早已死了心,又趁人不备,悄悄解下腰带,自尽而亡。

第二天辰时,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穿缥衣,骑着乌驳马,一副英雄气概,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他自德胜门入城,穿过大明门,一路杀到紫禁城前。仰头,“承天之门”四字赫然在目。李自成踌躇满志,扭头对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尚书宋企郊等人说:“我射它一箭,如能射中四字中间,必为天下一主。”他从牛皮箭筒中拔出一箭,“砰”的一声射出。细雨横斜中,那支蓄满势能的箭矢在克服了风的阻力之后,疾速奔向那块门匾,虽射中门匾,却不够精准,射在“天”字的下半部,最多八点五环。李自成眉头微蹙,牛金星宽慰道:“中其中,当中分天下。”李自成淡然一笑,没有在意,纵马率先冲入紫禁城。

马蹄在紫禁城内留下空旷的回声。偌大的紫禁城,死的死,逃的逃。崇祯皇帝在前一天下了第六道罪己诏,就回到乾清宫,在这座地动山摇的城池里,呆呆地坐定。残酷的战事,已不在遥远的陕北高原,不在黄河边的洛阳,而就在他的身边。喊杀声在这座城市里此起彼伏,断肢充塞着街巷,无数的伤口在同时流着血。空气中晃动着死亡的气息,像一条绞索,勒得他透不过气来。他让周皇后、袁贵妃侍奉着,斟了一杯酒。酒液滑过一道晶莹的弧线,珠圆玉润,准确地落在他的酒杯里。伴随着李自成军队的马蹄声,他看到案上的酒杯都在轻微地颤抖。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没有了昔日的歌舞酒筵,这酒,格外的苦涩。他一边饮,一边嘟囔:“苦我满城百姓。”话音落时,两行泪水,已挂在他的脸颊上。

周皇后的胸中一定贮满了数不尽的伤感,她默然回到坤宁宫,崇祯跟随进来的时候,她已悬梁自尽了。崇祯没有丝毫惋惜的意思,只说了句:“死得好!”他猛然想起了已经到了出嫁年龄的长平公主,立即把她召到身前,说声“尔何生我家”,然后左袖掩面,右手抽剑,向长平公主砍去。长平公主用胳膊一挡,一声脆响之后,半截玉臂飞向宫殿的一角。崇祯没有罢手,又提着那柄剑,面色狰狞地跑到昭仁殿(这座宫殿的故事,我还将在后文中详细讲述),一剑捅死了六岁的女儿昭仁公主,又舞着那柄剑,砍死无数嫔妃宫娥,然后,像完成了一件重大的心愿,别无所憾,一个人抛下宫殿,披发跣足,拖着一路的血光,逃到煤山上,投缳自尽。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解脱。

出身草根的李自成或许很想跟出身龙种的天子照个面,这样的英雄事,连项羽都未曾做到。当年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潼关被洪承畴孙传庭打得落花流水,只剩下十八骑逃向商洛山中,苟延残喘之际,支撑他的,或许就是这样的痴心妄想。他没有想到崇祯不给他机会。他命令部下满紫禁城寻找,也没有找到他的尸体。他的龙体,此刻正在煤山顶上的瑟瑟寒风中飘来荡去。

李自成进驻紫禁城,以武英殿为处理军政要务之所。”这座宫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与东边的文华殿相对称,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据说明成祖朱棣早年曾在这里召见大臣,他甚至把全国官员的名录贴在大殿的墙上,时时观看,以思考王朝的人事布局问题。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崇祯皇帝突然做出一项决定,从乾清宫搬入武英殿居住,从此减少膳食,撤去音乐,除非典礼,平时只穿青衣,直到太平之日为止。他没有想到,他没能看到太平之日的到来,自己死后,最大的对头李自成成为紫禁城新的主人,偏偏选定了武英殿作为处理军政要务之所。

正如项羽火烧阿房宫一样,项羽这一破坏文化遗产的行径,历来为人诟病,但陆川借项羽之口表达了这样的逻辑:正是因为阿房宫无限的壮美,“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才勾起了这些草莽英雄对于权力的渴望。所以,在影片里,项羽总是对先期抵达的刘邦是否进过阿房宫、见识过它耀眼的繁华耿耿于怀。他知道,无论什么人,只要见识过它,就难以忘怀了。他认为——或者说,陆川认为,烧了它,就等于烧掉了人们心头的欲望和野心。陆川给了项羽一句台词:“烧了它,大家都不用惦记了。”

登基大典在紫禁城武英殿举行。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像李自成这样心情复杂地坐在龙椅上,也没有一次登基大典如此潦潦草草。三拜九叩的威仪背后,是一盘不堪面对的残局。这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没有人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明天。

这一次,李自成真是要打下江山,拱手送人了。

但李自成还不甘心做这样的好人。夜色深浓时分,李自成下令放火、放炮,不是登基的礼炮,而是失败的丧钟。烈焰冲天而起,把紫禁城的琼楼玉宇、雕梁画栋化作一片片纷飞的黑雾,仿佛一个黑色的怪兽,盘旋在宫殿的上空,紫禁城里到处回荡着宫殿倒塌的巨大声响。此时,京城九门也被点燃了,只有大明门(已被改名为大顺门)、正阳门、东西江米巷一带没有火势,这座辉煌的都城,变成一座浴火的城市。“哭号之声,闻数十里。”弥漫京城的大火,为李自成的登基大典提供了一个无比壮丽的背景。

李自成烧了紫禁城,是因为那时他已经留不住本已属于自己的江山,他不愿意它落到别人手里,这是后话。李自成在进京四十二天的时间里,以大跃进的步伐走完了一个王朝由兴起到败亡的全部路程,他的成功,亦是他的失败。

标签:

更多文章

  • 揭秘嘉庆年间的一次农民起义,天理教起义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农民起义在我国历朝历代都是经常发生的,清嘉庆年间就发生过一次著名的天理教起义,具体是什么情况呢?嘉庆年间,清王朝的衰败迹象逐渐显现出来。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各地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呼声日益高涨。民间秘密组织相继行动起来发动群众,进行起义,天理教起义就是在这时出现的。接下来进行天理教起义简介

  • 上古时期炎帝黄帝和蚩尤三个势力为什么不共戴天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盐在我国上古时期到封建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资,它不仅是烹饪的调味品,在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上古时期的炎黄二帝和蚩尤之间的大乱斗,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争夺盐的归属。鲜为人知,或者说长期被大陆学者、读者忽视的,是盐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进程的关键作用。盐,在中国古人眼里是无所不能的“天藏之物”

  • 开皇之治是谁制定的政策,主要措施有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隋朝二位皇帝的功绩都是不可否认的,尤其是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的开皇之治时期,国家有了长足的发展。隋文帝的开皇之治是隋朝初期经济复苏的一个盛世。在这之前的几百年动荡成功地结束在隋文帝手中。很多读者好奇,为什么开皇之治会出现在隋朝这个极其短暂的朝代。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有很多,让

  • 盘点明朝多位皇帝死亡的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一个强盛的帝国,但大明还是有很多皇帝由于战乱或内部争斗而离奇死亡,他们的死成了千古迷案,至今仍无法解开。明朝276年,自明太祖建立明朝至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共有16位皇帝,而这其中,有五位皇帝的死因成了千古谜案,他们分别是建文帝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炽、明代宗朱祁钰、明武宗

  • 从古代的“共妻”现象看古时候的妇女地位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在我国清朝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非常低,很多人过着吃不饱饭的生活,因此,很多现在我们无法理解的规矩就在那个时候诞生了。在辽宁省档案馆典藏的档案中,保存着几件清代原始婚书字据。从这些婚书中可以看到,处于封建社会中的弱势妇女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从中窥见封建社会里女人的社会地位。自卖自身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着

  • 前后汉绵延四百年,给后世留下的弊端都有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汉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存在时间比较长的朝代,给后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大部分是正面的积极的,但是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两千多年前建立起来的汉王朝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今天的我们都是“汉人”。“汉”作为一个王朝的名字,来源于刘邦。刘邦出身草莽。当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刘邦和一帮好友在沛县起义

  • 千年无人挖掘的秦始皇陵,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古往今来,知名度高的皇帝,多是生前自己折腾,死后被人折腾。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平民百姓关注秦陵,集中在一个疑惑上:为什么不挖?感性色彩比较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是,挖和不挖哪个更重要?该不该惊醒那位在地下沉睡的帝王?

  • 比杨贵妃年长的多的安禄山,为什么要认她做干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阳为愚不敏盖其奸,承间奏曰:“臣生蕃戎,宠荣过甚,无异材可用,愿以身为陛下死。”天子以为诚,怜之。令见皇太子,不拜。左右?语之,禄山曰:“臣不识朝廷仪,皇太子何官也?”帝曰:“吾百岁后付以位。”谢曰:“臣愚,知陛下不知太子,罪万死。”乃再拜。时杨贵妃有宠,禄山请为妃养儿,帝许之。其拜,必先妃后帝,帝

  • 秦始皇制造兵马俑,真实目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兵马俑是秦始皇制造的陪葬品,它规模宏大,制作工艺非常精美,现在主流说法是兵马俑是秦始皇的地下卫队,帮助他在地下世界开疆拓土,那么秦始皇制造兵马俑殉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几千年来,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说众多,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永远是一个说不尽争不完的话题。他消灭六国,实现中国统一,又废出分制,设置郡县制

  • 病恹恹的林黛玉,为什么受到王熙凤的宠爱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著名的角色,她也是公认的古典美人,楚楚可怜的样子人见人爱,那为何王熙凤对她格外喜欢呢?王熙凤和林黛玉都是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之一,二人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一个贵为荣国府的女管家,一个是贾母的亲外孙女。一个能说会道,一个才华横溢。那么王熙凤对林黛玉为何充满好感,要知道王熙凤的姑妈是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