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晚清商战的精彩程度绝对不是言情剧可以媲美的

晚清商战的精彩程度绝对不是言情剧可以媲美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1 更新时间:2024/1/17 16:47:09

打着职业的名号谈恋爱,已经是今天的电视剧的通病了。职业生涯并不是简单枯燥的重复,其中精彩的成分,哪个不比谈恋爱强呢?就拿晚清商战来说,别看晚清一篇颓丧的国际形势,但是那可是中国两千多年才好不容易兴起的资本家在互相抢占市场的战斗啊。

真正的商战,可是要砸钱赔本,全身心关注市场动向,随时做好破产准备的。就拿晚清的商战来说,精彩程度比言情剧高了120级宫斗戏份不止

1

商战的概念,第一次由晚清的实业家郑观应提出,他的《醒世危言》在1893年出版。然而在这的20多年前,清政府高层内部的两位汉族大臣,李鸿章左宗棠,就已经展开过多轮斗争了。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世界里,长期重农抑商的结果是,当鸦片战争打到家门口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连颗反击的子弹都造不出来。民间禁止设厂,开放通商口岸前,常年从事耕种手作的晚清吃瓜群众们,可能连工业是什么都不知道。

为了生产应对外敌的船只和武器,官办企业诞生了。早期的官办企业完全是为政治服务的。比如李鸿章在1865年创办江南机器制造局,以生产军火器械轮船,打算在不久的未来筹建一支现代海军部队——北洋水师。为了与之对抗,他的对头左宗棠,于三年后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同时建立起一支南洋舰队——福建海军。教科书上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就从这里开端。

北洋舰队“致远”舰军官合影(图中双手交叉站立者为管带邓世昌,右侧穿英国军服者为洋员余锡尔)

然而毕竟是为政治服务的官企,这样的企业斗争点不在商业,而是政治。在保守势力的打压下,为了使洋务运动顺利进行,在朝廷内斗了几十年的李鸿章、左宗棠还曾一度联手为其辩驳。可惜谁也没想到这些官办企业的成果,最终却全部被战争摧毁。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的19艘军舰全部被击沉,福建水师全军覆没。10年后,李鸿章的北洋水师重蹈了福建水师的覆辙,战舰和军队在甲午战争中无一幸免。

2.

官办的洋务企业破产,清政府又因为战争负债累累,再无力支付办厂资金,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们开始寻求新的出路。

几场战争后,当时的国内“实业救国”氛围浓厚,人们意识到国家只有富强之后,才有能力应对外辱。一些有想法的买办商人,萌芽的个体户等,有了开厂办实业的念头,却无奈在政府禁止办厂的传统下铩羽而归。

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就是看到这样的趋势,采取了一种新的洋务实践模式——官督商办,就是由官方筹建监督办厂,面向社会集股集资,最后由商人领导运营。这样一来,企业不但能解决资金问题,也能充分发挥商人作用,同时有着政府背景,在税务、规则等环节也能收到不少便利。洋务运动由开办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花开》里赵白石和周莹合作的陕西机器织布局就是这种形式。

中国近代史上,官督商办的首个实例就是上海轮船招商局。为了打破洋人逐渐垄断的船运市场,李鸿章决定开办船务企业。他找来广东人唐廷枢,当时上海著名的买办商人,银行家,出任招商局总办。同时任命盛宣怀为官方代表,监督招商局运作。唐廷枢大刀阔斧地改革股制,明确规定股利和购股规则。以出资多少认股,股份最多的7位形成董事集团,直接参与公司管理决策权,公司运营透明化,购买了股份的董事随时可以查账。

1872年,中国第一个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

果不其然,很快就遭到英美两国在华船运企业的排挤。以美国的旗昌轮船公司为首,外资船企大幅降价,维护其已有市场,最夸张的时候一度降价50%,比成本还低。

666啊,一来就打出企业最爱用的价格战。不过中堂大人也不是吃素的,果断拨款50万两,大家耗着呗,你要价低,我比你更低。

这样的状况持续1-2年后,双方都吃不消了。加上美国内战爆发,美资船企发现美国国内市场似乎比中国更有赚头。1876年,旗昌轮船公司带头退出了竞争,轮船招商局趁机以222万两白银收购了旗昌公司在华的全部资产。

从此,轮船招商局的运营船只从11艘增加到29艘,能承载全国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航运量。招商局生意慢慢走上正轨,仅开张三年就盈利1300余万两白银,政府和民间股东第一次尝到股票分红的甜头。1880年,轮船招商局的船只第一次到达美国旧金山,后来走出国门留学的少年儿童们,不知有多少坐上了中国人自己运输的轮船。

3.

类似的打压洋商桥段,在晚清生丝行业也发生过一次,始作俑者就是左宗棠集团里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由协办福州船政局开始,胡雪岩在左宗棠的势力庇护下,逐渐成为坐拥巨额资本的知名个体户。他一方面出钱支持左宗棠的政治主张,同时又在商业上受到左宗棠为其提供的便利和优惠。最著名的就是他的生丝垄断生意。

光绪年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想跟外商霸占的中国生丝出口共分一杯羹。积累一定资本后,他打起了垄断的主意,邀人一同集资买丝,于1881年起动商战。最高的时候曾拿出2000万两,囤丝14000余包,超出整个沪丝年交易量的三分之二。一时间丝价猛涨,囤积一年,上海的丝价竟高于伦敦。

同时,左宗棠操控市场助胡一臂之力,他一边命上海道台关闭驻沪的外商丝厂,一边通知茧产地增收外商厘金,以限制供应。到1883年,上海的外商丝厂虽未被强行关闭,却因蚕茧供应受限制摇摇濒死。英国驻沪领事都曾哀叹,中国当局的禁令若不取消,所有的丝厂都将关闭。

这场垄断商战,一开始胡雪岩赚得盆满钵满。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行为不但引起外商联合抵制,也成为其他华商利益集团的眼中钉,这其中就包括盛宣怀。

胡雪岩是左宗棠旗下的商业集团代表,盛宣怀则是李鸿章的人。左李之争就不必说了,胡雪岩最终也是因为盛宣怀的插手而最终破产。

盛宣怀瞄准胡雪岩每年都要囤积大量生丝,一边各地收购生丝低价出售给商人和银行买办,使胡雪岩的生丝库存日多,资金日紧。一边威胁其资金链,通过李鸿章密令上海道台暂缓向胡支付官方还款。胡雪岩作为中间人,曾经出面为左宗棠向外商银行借了不少债款,然后由上海道台按时还款。

盛宣怀控制道台还款时间,胡雪岩生丝又卖不出去,同时向外界放话胡雪岩资金紧缺。这就引发了挤兑风潮,外商集体向胡雪岩催债,最终导致其资金链崩断,企业破产。

4.

商战如果只是商战,按照市场规律兴盛衰败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官督商办的模式下,小动作往往能导致大危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这种模式下的企业经营,产权问题不明确,一旦产生矛盾导致商业跟政治对立,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以轮船招商局为例,它也不是一帆风顺。以唐廷枢为代表的广东商帮希望朝廷退出企业,使其回归民有。但在李鸿章、盛宣怀为主的官方集团看来,这就是大逆不道,主次不分。

故事的结局很容易想到,天真的商人们被清除出局,轮船招商局被盛宣怀全权控制。好不容易半成功的官督商办企业,最后又成了官办企业。加上后期政府、军阀对其的频繁征用,企业利润无以为继,轮船招商局在1926年宣布全面停航。

刚刚兴起的资本家们可能怎么也想不通,几十年辛苦经营的企业,连洋人都斗得过,却没有斗过自己人。

大概就像《那年花开月正圆》里贝勒爷集团跟洋务企业斗争一样,周莹倾尽身家入股的陕西机器织布局,轻轻松松就被看不见的手取缔了。到头来还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连喊冤都不知道朝哪哭。

只能说,做生意不易,面对竞争还能维持生意不易,能在深浅莫测的政治背景下做生意更不容易。从晚清开始的中国工商业崛起走到现在,企业家们在商战的同时,还要兼顾政治斗争,每一步都是无数实践的成功或失败检验出来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细数四大美女的结局,自古红颜多薄命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四大美女在我国民间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也是人民常常谈论的话题,但故事中的四大美女,每一个的命运都十分悲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比喻的是中国四大美女惊世的容颜。她们凭借绝世的容颜,改变着当时的社会发展。她们生前受万人追捧,身后受万世叹息。下文就盘点一下她们令人唏嘘的结局。西施西施河边浣纱,鱼儿见其容貌都

  • 嘉庆皇帝的真实死因,竟然如此离奇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嘉庆皇帝是乾隆的继任,他除了继承了清朝皇帝一贯的勤政外,连大清国皇帝死因离奇的惯例也没能打破,嘉庆皇帝的死,堪称历史上最为具有争议性的了。按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传说就不同了,五花八门的死因,

  • 郭沫若为什么对乾陵如此向往,里面有什么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近现代学者郭沫若认为乾陵之中应该有非常多的书籍字画,这对我国的考古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但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完美发掘武则天的乾陵。建国以来,为揭开乾陵深藏地下的千年悬案,郭沫若先生积极主张发掘乾陵,希望能看到乾陵内的典籍文物,解决唐史以及历史学家为武则天翻案的一些疑问。郭沫若认为,乾陵内应

  • 都说杨贵妃胖,那她到底有多胖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现在已经成为共识了,但是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唐朝的审美十分多元化,并不是胖就是美丽瘦就是丑,杨贵妃能成为绝世美女,丰腴之美只是一个加分项,最重要的还是容貌和仪态。地球人的知道。唐朝人审视女性“以肥胖为美”的说法,相沿已久,流传至广。有专家在经过一番考证之后,断言唐朝人审美的确是以肥胖

  • 清朝民间武术大师霍元甲死于日本人下毒?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清朝民间有很多武术大师,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其中霍元甲就是非常著名的一个,他是中国影响力非常大的人物,但是他的死却一直存在着疑点。2010年9月14日,是清朝末年武术大师霍元甲的百年忌日。提起霍元甲,大家都不陌生。1983年香港电视剧《霍元甲》引进内地时,万人空巷,人们被这位行侠仗义、富有民族正义的武

  • 给予后期唐朝致命一击的甘露之变,前因后果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唐朝后期,宦官和文官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为了彻底铲除宦官集团,文官计划进行一次大的行动,但是事情提前败露,最终文官集团被诛杀殆尽,史称甘露之变。大唐后期是一个很混乱的局面,党派之争十分严重,就我们所熟知的就有牛李之争。在这种混乱的背景下,大唐内部在悄然倒塌。而甘露之变更是让许多大官倒下

  • 放弃白富美而迎娶太监的女儿,汉宣帝是怎么考量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刘询的皇帝位置,几乎是上天白送给他的,若不是汉武帝刘彻晚年的巫蛊之祸,这皇帝怎么都轮不到他来当。据说,汉宣帝刘询即位后,公卿相们开始议论该立谁为皇后。大将军霍光的女儿霍成君,是上官太后的姨母,典型的白富美,大臣们都倾向于她,但都不敢道破。于是汉宣帝下诏寻求微贱时的一柄宝剑,大臣们知他有“糟糠之妻不下

  • 雍正要不是在位时间短功绩肯定远超康熙?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康乾盛世表现的风光已经被扒过皮了,和汉唐甚至是两宋的盛景都完全不值一提。那么清朝就没有值得称道的皇帝了吗,当然是有的,那就是被康乾夹在中间被忽视的雍正了。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个观点,要不是雍正在位时间短功绩肯定远超康熙,这种观点有依据吗?如果说康熙乾隆期间是前史上一位散文家所书写的一篇富丽的骈文,处处

  • 正定还是临城,三国名将赵云究竟是哪里人?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提起三国名将赵云,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长坂坡前单骑救主,百万军中七进七出,一生征战未尝败绩,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称蜀汉五虎将。那么,赵云是哪里人呢?有人可能要笑了,小编你嘛也不懂,还敢来头条写文章?《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写得清清楚楚: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没错,赵云是常山真定人,但

  • 这些殖民者占了世界上最大的岛为啥却挨饿四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通常说到殖民者都是一副狰狞的面孔,他们是弱肉强食中的那个强者,带着自己更为先进的知识和武器在莽荒陆地上开拓自己的领域,疯狂挖掘被殖民者的财富。但是历史上却出现过这样一批殖民者,堪称殖民者中又蠢又倒霉的一份子,他们是谁呢?为什么会这样评价他们呢?说起这群人倒霉,是因为这一群人却什么也没得到,还天天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