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至死都没能迁都洛阳,成了赵匡胤永远的遗憾

至死都没能迁都洛阳,成了赵匡胤永远的遗憾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088 更新时间:2024/1/17 21:51:28

洛阳一直是古时候的兵家重镇,因此也成为多个朝的都城所在地,宋太祖赵匡胤也曾经想要定都于此,却最终没有实现。

洛阳素有古都之称,在历史上洛阳也是九朝的古都。来看一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也要迁都洛阳呢?北宋初年,宋太祖曾经有过迁都洛阳的提议,这一项提议最终因为大臣的强力反对而最终得以作罢。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洛阳夹马营是太祖出生之地(时为后唐禁军兵营),也是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民间一说其十二岁出游,另一说他曾在此生活二十余年),数十年戎马,一直难有机会故地重游。

此时大宋已经统一了中原以至整个南方,实现了自晚唐以来二百多年间中原王朝最接近于大一统的局面。尽管北方仍有强邻,但开国十六年来,大宋国力日强、国运大盛,所以,在随行的武群臣们看来,此次应该是一次充满温情的怀旧之旅。传说太祖回到夹马营旧居参观时,欣喜怀恋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还从某处土坷里挖出了幼时埋藏的玩具石马,爱不释手地带在了身边。

这就是宋初的所谓“迁都之议”。如果是不太熟悉宋朝历史的人,初听这个故事,也许会得到以下一些印象:一,宋太祖和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皇帝一样,想起一出是一出,明显带有孩子气,很不好伺候;二,这个皇帝又算是很讲民主的,赌气归赌气,最终还是能听从臣僚的反对意见,放弃自己一心想做的事,作为皇帝,这已经殊为不易;三,没能迁都洛阳有可能是他人生最后阶段里一个比较重大的遗憾。

比较而言,宋太祖确实算得上仁厚之君,同时也确实有难伺候的一面。不过,研究和关注宋史的人普遍认同赵匡胤提出迁都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他的这一想法未能付诸实施,是整个国家的重大遗憾。如果当时真的将国都迁至洛阳,或许两宋绵延三百年受困于北方边患并两次亡于外族的悲剧命运就可以避免。

从地形来看,洛阳坐拥山川之险,“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而开封地处黄河南岸的平原之上,是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如果仅从这种自然条件上比较,洛阳和开封作为国都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满朝文武一致反对迁都,当然会有这之外的其他原因。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所以最初定都开封谈不上选择,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承袭。开封确实是易攻难守的四战之地,此前定都于此的都是短命政权,但宋太祖雄才大略,大宋开国后即开始为开疆扩土而南征北战,战略上以攻为主,战场主要在别人的地盘上,十多年来国都从未受到过威胁,而开封的通达便利更成为了利兵利战的优势。应该说,宋初定都开封是符合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客观需要的最佳方案。

问题在于,当大宋如秋风扫落叶般荡平南方诸国而将目光转北方时,形势却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盘距在山西的北汉政权联合北方的契丹,凭借都城太原的有利地势,成功阻止了宋军向北的步伐。宋太祖三次攻打北汉,皆受挫而返。当战略上的进攻转化为对峙,作为一个身经百战、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帝王,除了因力不从心而产生失望和无奈,也当然会意识到巨大的危险。北汉在黄河以北,与汴梁仅相隔一河。而强大的契丹也随时有可能挥戈南下,以汴梁平坦开阔的地势,如抵挡辽军铁骑?

当年,在从洛阳返京途中,行至巩县(即今巩义),太祖前往父母茔地——永安陵进行了祭奠。在陵园神墙的角楼上,他怅然四顾,思叹良久后,抽出一支雕翎箭,张弓射向远野。看着那支箭在远处无声落下,他长叹一声,告诉身边众臣:人生终须有归宿,今日箭落之处,就是我死后长眠之所。说完,取出那个玩具石马,命人埋在箭落处为记,并为自己的陵墓命名永昌。这就是传说中太祖永昌陵的来历。

不管是因为想要剪除御弟的实力,还是保护都城。这项迁都之议最终还是被搁置与拒绝了。如果这项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话,或许宋朝和北方民族的交战就会变成了另外一种局面了。今天的古都洛阳专题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标签:

更多文章

  • 和珅、纪晓岚、刘墉三人真实的关系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刘墉、纪晓岚、和珅三人都是乾隆时期的官员,在电视剧中见到的他们都是诙谐幽默的可爱形象,那么在历史上三人的关系如何呢?随着各类现代影视剧的热播,特别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以及《宰相刘罗锅》的热播,让乾隆时期的三位官员,一下子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而在影视剧中,纪晓岚和刘墉并没有什么关系。电视里塑造的纪晓岚

  • 李师师简介,李师师最终的结局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李师师是宋朝时期的传奇女性,她的容貌和才华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因此名声大噪,那么一代佳人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师师。在王师师四岁时,父亲因

  • 慈禧陪葬了多少财宝在定东陵内?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贪婪愚昧的慈禧,在死后陪葬了大量的财宝,具体数量有多少已经很难精确计算,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国家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她还能这样浪费钱财真的是可恶。谁能说清,着名的慈禧太后死后,陪葬了哪些奇珍异宝呢?恐怕,这个问题,连官方的史书,都拿不出详细的记载。其实,慈禧太后的死尸入棺前,棺中铺有三层金丝串珠

  • 唐朝高僧肉身至今不腐,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得道高僧的尸身能做到千年不腐,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那么唐朝的高僧尸身至今不腐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唐朝的慧能大师,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之得道高僧),目前仍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化寺。于文革时期,偏激的红卫兵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谓的牛鬼蛇神,为验证慧能大师是否为人工伪造的,曾经

  • 秦始皇匈奴打了一仗吗,秦始皇为什么要建万里长城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秦始皇时期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袭扰,开始兴建最初的长城,但是秦国的军事实力是很强大的,为什么不直接将匈奴消灭,而是专为被动的防守呢?匈奴族是居住在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长期以来活动于南达阴山,北至贝加尔湖之间,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战国后期,匈奴已进入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利用骑兵行动迅速的优势

  • 他是齐国大将,为什么却要在大胜而归之后逃走?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将领,其中齐国名将田忌就是一名因战功卓著而知名的将领,但是他却在大胜之后逃走别国,这是为什么呢?田忌因为赛马而闻名,在这场比赛中,田忌因为听取了孙膑的方法而赢得了这场比赛。“田忌赛马”成就的不仅是孙膑,而这故事的田忌才是整个齐国的一个关键人物。田忌和孙膑是好搭档,他们一

  • 从清朝入关算起的30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从某些特殊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会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如果从满清入关开始算起,到如今大约三百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说起满清王朝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起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受的耻辱,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确实,清朝后半段的历史就一部中华民族的最黑暗的屈辱史,这也是近代以来众多学者在喷

  • 他是皇太极俘虏的一名少年,日后却成了大清战神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皇太极是清朝历史上的第二位皇帝,他不仅有着很强的才干,也有一双识人的慧眼,在早年的战争中,他曾经俘虏过一名天赋异禀的少年,而这位少年也不辱使命,后来成长为大清的强大将领,他就是刘兆麒。公元1642年,皇太极率军入侵关内,当攻入丰台之后,皇太极抢走一位14岁少年,大清从此多一位战神。这到底怎么回事?这

  • 秦始皇寻长生药只是借口,真正的目的竟然是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徐福是秦始皇派出去寻找长生药的术士,众所周知这是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因此徐福当然没有找到,他不敢回去,却因此发现了日本,这都是后话了,其实仔细看来,秦始皇当年派他出去的真实目的,很可能并不是寻找长生药这么简单。谈起秦始皇这一人物,想必大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便是这位帝王的无情与残忍,再还有便是他穷极一

  • 卫长公主是否真的被汉武帝腰斩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晚年的汉武帝逐渐晚节不保,震惊后世的巫蛊之祸也让他威信全无,还失去了自己的继承人和很多亲人,其中被腰斩的卫长公主就是受害者之一。卫长公主,她是卫子夫进宫之后,所生的第一个女儿。她所得到的宠爱是超过其他所有同辈的,虽然她早期的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她的结局让人叹息,据说她是历史上第一个遭受腰斩的公主。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