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汉昭烈帝刘备的陵墓到底在何处,为什么音讯全无?

汉昭烈帝刘备的陵墓到底在何处,为什么音讯全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00 更新时间:2023/12/21 11:29:07

作为三国时期的著名君主,刘备在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不仅是在演义小说中,历史上真实的刘备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那么刘备的墓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三国时期的刘备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为人谦逊,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颇,是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刘备在诸葛亮关羽等贤臣良将的大力辅助下,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公元223年,刘备病重,托孤于诸葛亮。后来,刘备死于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享年63岁溢号昭烈帝,史家习惯称其为先主.

刘备病逝于奉节,那他的墓冢是否就位于此地呢?还是被安葬在了别处?近年来,对于刘备墓的争论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真可谓是众说纷纭。

西晋著名历史学家、原蜀国旧吏陈寿在《三国志》中写道,公元223年,昭烈帝(即刘备)的遗体被人从奉节运回了成都,葬在了惠陵。北宋熙宁年间的《太平寰宇记》也曾记载说,惠陵就是蜀汉先主刘备的陵墓.由于陈寿曾经从事过档案管理工作,想必他不是凭空猜测、空穴来风,所以后人很重视他的说法。

但是仔细推敲一下,其中又有不通之理.因此又有人提出刘备葬在奉节,原因如下:

第一,帝王的坟墓自古以来就是盗墓者最大的目标,帝王墓家被盗之事时有发生,可是从历史记载来看,惠陵从未有被盗的迹象。为什么刘备之墓会躲过此劫呢?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刘备的遗体根本就没有葬于此地,惠陵只是一个衣冠冢而已。

第二,刘备病逝时正值四月,下葬时间在八月。而奉节这段时间正是气候炎热之时,尸体一定很难保存。况且奉节距离成都有千里之遥.按当时的交通条件计算的话,浩浩荡荡的护送大军扶灵前行,至少也要走一个月才能到达成都。这期间,又是怎样对尸体做防腐工作的呢?根据当时的科学水平,在炎热的夏季,要想做到让尸体一个月不腐烂,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刘备的遗体很可能是就地埋葬了,也就是埋在了奉节。

1985年,奉节县县志办一个叫作陈剑的人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刘备葬在哪里》的文章,他明确支持刘备墓在奉节的观点。其原因主要有三条:第一,奉节四月份后天气炎热,要想将尸体运到成都且保持其不腐烂发臭,实属不易;第二,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是与甘皇后(刘备的妻子)合葬的,而一些史料记载说甘皇后没有葬在惠陵,而是葬于奉节,可见刘备也是葬在奉节的;第三,近年来,在奉节城里发现了多处人工道口,经初步辨认是墓道,而且这些道还引向了原府署。经文物探测队用超声波勘测,发现大院地底下埋藏有两个建筑物,一个长18米,另一个长15米,高度都为5米.有专家认为这很可能就是刘备和甘皇后的真正合葬墓。

当然,支持惠陵说的人也毫不示弱,他们又对奉节说提出了反对意见。

国史专家谭良啸等人坚持认为刘备葬于惠陵,他们对陈剑的说法作出了反驳。一是惠陵之说有足够的史志记载,刘备虽然死于奉节白帝城,但确实是被运回了成都安葬。记载此事的陈寿生长在蜀地,曾经是蜀国的史官,刘备去世10年后陈寿就出生了,他记事时想必当年埋葬刘备的人还有活看的,他的老师it周也是蜀汉的史学家,因此怎么可能会记错本朝君主的墓地呢?二是我国在很早之前就掌握了尸体防腐的技术,在炎热的夏季保持尸体几个月不腐烂是完全有可能的:三是在《三国志.先主甘皇后传》中有记载,甘夫人死后葬在了南郡(湖北江陵),刘备于公元222年,才追溢她为皇后,并且将其墓葬迁于成都,刘备死后便与她一起葬在了惠陵。

这时,支持陈剑观点的人又找到了新的证据。在《刘氏族谱与刘备》一文中,一共有16种(刘氏族谱》及初步研究情况,其中10种族谱都记载说,刘备葬在了夔府城内府衙门的后花园中。

在支持惠陵说和支持奉节说这两派“唇枪舌剑“之时,又有一个新的观点引起了考古学者的注意。在世纪之交,成都、新津和彭山等地流传了一句民间谚语:要看刘备墓,西出新津三十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据说有人在新津的莲花坝发现一座墓冢,当地人称之为“皇坟山“。人们说“皇坟山“就是刘备之墓,并且还有许多离奇的故事。

这几处不知真伪的刘备墓可真令考古学者伤透了脑筋。为此,武侯祠博物馆便召集了省内一些考古专家,举行了一个关于刘备墓的研讨会。此会在细致的研究和讨论后,否定了刘备葬于奉节和新津的说法。但是,也没有人敢肯定刘备就一定葬在成都的武侯祠。

真正的刘备墓到底在哪里,至今仍然是个谜,也许他是在故意给我们出难题吧,因为他希望死后能永远安息,不被人打扰。

标签: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的真实死因和陵墓地址,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他是蒙古帝国能够横扫欧亚大陆无敌的奠基人,但是关于他的真正死因和陵墓地址,至今仍然没有确切的答案。关于成吉思汗的死因,历史课本上仅仅显示是病死,但真实情况真是这样吗?被西夏王妃咬掉生殖器?这位西夏王妃就是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她被献给成吉思汗后,成吉思汗要她做他

  • 清朝时期的大雪你想象不到,连降40天覆盖一切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现在随着全球变暖,冬天的雪已经越来越少了,古时候的大雪,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规模。汉武帝时期遭遇大雪灾年元鼎二年三月大雪“平地厚五尺”学术界一般认为,在中国五千年气象史上,曾出现过四个寒冷期。对于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前期的第一个寒冷期,相关史料几乎没有。最早的一次记载并未直接说下

  • 险些导致欧洲人类灭绝的黑死病,究竟有多可怕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跟随人类一起进化了无数岁月,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着不断的变异,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多种导致人类死亡的恐怖细菌,其中对整个人类影响最严重的的就要属鼠疫病菌了,它在欧洲有一个提到就让人胆寒的名字——黑死病。黑死病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一个噩梦,是人类历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黑死病开始于十四

  • 廉颇是一个如何的将领,廉颇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是一员战功赫赫的老将了,但是他却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最终落得一个十分凄凉的结局。“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里如是评价廉颇。名将廉颇的整个人生跟其他的名将一样也带着悲壮的色彩,廉颇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为赵国效力,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纵观他的整个人生,他在早期是相当辉

  • 项羽宁可自刎也不肯过江东,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世传作佳话,在历史上,项羽本有机会东山再起,暂时的失败也并非无法挽回,那么他为何要选择在还有希望的时候结束自己的性命呢?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因而在楚汉之争

  • 朱允炆被朱棣篡位之后,是否真的葬身大火?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朱允炆的下落,是历史上最大的谜案之一,朱棣在夺权成功之后,一直在寻找朱允炆,但是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秘密。明朝朱元璋死后,由其孙子朱允炆即位,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重用文官,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实行了一些改革,同时也危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清君

  • 这四位传奇人物身上的谜团,至今都无法解开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历史上有很多史书并无详细记载的事件,很多著名人物身上的谜团至今还没有揭开,那么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未解之谜都有哪些呢?历史的未解之谜往往会激起人们的探索兴趣和研究欲望。在我国古代有四位传奇人物,时至今日,他们身上的不解之谜,仍然牵动着当代人好奇的目光。四大离奇悬案就是老子出关、西施去向、徐福东渡和杨玉

  • 这个单独行动的刺客,差点成功行刺嘉庆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自古以来刺杀行动非常常见,对于皇帝的刺杀往往难度更大,成功的几率也更小,嘉庆年间就有过一次非常危险的刺杀行为,在当时简直震动朝野,成为一桩大案。清嘉庆八年(1803年)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帝从圆明园启銮返回紫禁城皇宫。按照惯例,嘉庆帝带领朝中重臣、御前侍卫自圆明园上马车驾,入神武门后换乘御轿进宫。因

  • 福康安是清朝大将,却为什么对西方火器嗤之以鼻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早在乾隆年间,西方列强就绞尽脑汁打通大清的通商途径,但是却始终没有结果,当时身为乾隆年间大将的福康安,表现出了对西方火器的不屑一顾,这是为何呢?福康安是乾隆朝名将,戎马一生,立下赫赫战功无数。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以贺乾隆帝80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

  • 孝庄死后三十七年未下葬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作为大清的功臣,孝庄在后世有着很高的评价,她深深影响了大清三代皇帝,但是在她死后,竟然三十七年无法下葬,这是什么原因?清朝入关之后,孝庄皇太后是死后入葬最晚的一个皇太后,而且她的陵墓是由她的重孙子雍正皇帝修建的,而不是自己最疼爱的孙儿康熙皇帝(怎奈儿子顺治帝死得早)。相对于自己的儿子顺治帝而言,孝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