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康熙十五岁就擒拿住了鳌拜但为什么没有杀他仅仅只是终身监禁?

康熙十五岁就擒拿住了鳌拜但为什么没有杀他仅仅只是终身监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4/1/16 7:37:03

鳌拜可不是随便说擒拿就能擒拿得了的,但是康熙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冒着大风险抓住了他,至今都被传颂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功绩,既然这是一项伟业,为什么康熙抓了鳌拜却又没有杀他仅仅只是终身监禁呢?

因为当时的康熙不敢这么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鳌拜其人。鳌拜此人是三朝元老,自皇太极时,鳌拜就领军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公元1637年,鳌拜攻克皮岛;其后取得松锦大捷,之后追击李自成的农民军,击溃张献忠攻占四川。因此,鳌拜在两黄旗军中,威望甚高。

最重要的是,鳌拜对皇太极也是忠心耿耿。当年皇太极病逝,多尔衮参与皇位争夺中,是鳌拜手握重兵与索尼等人誓死支持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甚至鳌拜用拿着剑威胁多尔衮不得不退让,最后豪格虽然没有坐上皇位,却是康熙的父亲福临继位。所以鳌拜对顺治皇帝是有拥立之功的。

作为从龙之臣,尽管后来多尔衮多次迫害鳌拜,但鳌拜依然没有向多尔衮屈服,所以孝庄皇后和顺治帝都十分信任鳌拜。

所以如果康熙要以谋反的罪名处置鳌拜,估计连满人都说不服。这个时候康熙才刚刚拿到大权,就这样对待有功之臣,难免会让前朝大臣寒心。

所以康熙最后决定不杀,不仅能稳定人心,而且还给自己赢一个大度的美名。

并且,那个时候的鳌拜也已经步入老年了,在皇太极时期鳌拜就已经领兵作战了,年龄估计和多尔衮相仿。这个时候杀与不杀差别也不过数十年罢了。不杀还能稳定朝局,何乐而不为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唐僧的亲生父亲是刘洪,唐僧成了杀父凶手?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在《西游记》中有这样一幕揭露唐僧身世的戏:唐僧师徒四人来到江州,遇到死在河里的水鬼陈光蕊,陈光蕊讲述被害死的过程。唐僧为了帮助陈萼惩治恶贼,遇到陈光蕊之妻殷氏,得知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是陈光蕊与殷氏之子。之后,唐僧为父母报仇,了却心愿,斩断世俗情缘。但是有人对“唐僧是陈光蕊的儿子”这个结论表示怀疑。

  • 大乔在孙策死后为啥就销声匿迹了,这对姐妹花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说到三国时期的美女,除了貂蝉,大乔和小乔一定算得上是美人了,而且这两位还是姐妹花,还一并嫁给了东吴最有权势的两个年轻人。但是历史对于女人总是残酷了,孙策和周瑜都没有什么好结局,那么伴随在他们身边的大乔和小乔呢?这对姐妹花的结局最后到底如何了?东汉末年,东吴世家乔玄,即后世所称之“乔国老”,家业丰实,

  • 汤若望和董鄂妃有牵扯,汤若望和董鄂妃是什么样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电视剧中经常喜欢虚构一下历史人物的交集,以此来搭建一个全新的故事,于是就有了《芈月传》中差了辈儿的芈月和黄歇,那么清朝时的顺治宠妃董鄂妃和八竿子打不着的汤若望有什么牵扯呢?其实啥牵扯也没有,纯属后人瞎联想的。那么汤若望和董鄂妃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董鄂妃,历史上称为孝献皇后,是清初时的将领鄂硕的女儿,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到底是什么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典故的出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我们常常都在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这段典故背后的历史到底是指的什么事件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什么历史?公元251年八月,司马懿去世,司马师接过父亲的权杖,让少帝曹芳一点主权也没有。但是司马师并不满足这些,他先是逼死了张皇后,随后废了曹芳,降为齐王,改立曹髦为魏王。曹髦是曹丕的长孙,不过14

  • 这个国家是成吉思汗征服路上最难攻打的国家?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成吉思汗带领他的蒙古军团一路南下征服不同的国家,在世界的版图上,征服了包括三十个国家和超过三十亿的人口,他是把我们中国的领土扩张到最大的一个皇帝,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成吉思汗的大军在欧洲所向披靡,但是在他们南下征服的时候却遇到了瓶颈。这个过程足足攻打了40年才攻破,成为成吉思汗征服路上最难

  • 靖康之耻后,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北宋靖康年间爆发的靖康之耻,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国,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虏往金国,在终日的折磨中度过了余生岁月。宋徽宗是宋钦宗之父,钦宗子承父业后仅仅一年有余,即和宋徽宗一起被金兵俘虏,两人均在大金渡过残余岁月。公元1125年(宋钦宗靖康元年一月—),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

  • 诸葛亮对刘备和蜀汉如此忠心,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现存的诗歌中很多都是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忠心耿耿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说的诸葛亮,那么他能够对蜀汉如此忠诚,是什么原因呢?相信有不少人都非常崇拜诸葛亮,因为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首先他在才华方面就足以撑起一片江山,其次,他的谋略与忠诚也让很多人折服。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一生

  • 商鞅师承何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商鞅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代背景下,各诸侯国为了本国家的利益,纷纷展开利益保卫战,此时,法家思想深受统治者的认同。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也是以法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让商鞅根据秦国的各方面展开变法运动。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纵观商鞅的变法措施,其中都融合了法家思想。商鞅鼓励百姓大量开垦荒地

  • 探索明仁宗的死与他儿子明宣宗朱瞻基有关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个皇帝,他的皇位之路非常顺利,因为他小的时候就非常受祖父朱棣和父亲明仁宗的喜欢,朱棣还在世的时候就立了朱瞻基为皇太孙。明宣宗朱瞻基的父亲之所以能成为太子都是因为朱棣特别欣赏朱瞻基,从这可以看出朱瞻基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比较优秀的。但也因为他的优秀以及受到朱棣的重视,朱高煦等人为了

  • 解析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如此称颂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伯夷叔齐的典故被史记撰写者司马迁列入了列传之首,足见典故中所弘扬的儒学思想是司马迁所尊崇的,非但司马迁极为敬重此二人,历朝历代凡事受到孔子儒学思想影响的思想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以及帝王将相皆以伯夷叔齐为道德典范,歌功颂德。伯夷叔齐图片伯夷叔齐典故讲述的是商周时期,商末贵族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