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北伐魏国屡战屡胜的魏延如果不死,蜀汉胜利的概率有多大

北伐魏国屡战屡胜的魏延如果不死,蜀汉胜利的概率有多大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46 更新时间:2024/1/15 14:19:20

三国历史上的魏延,是一个对魏战争中的常胜将军,蜀国后期堪以重任的大将就他和姜维了,那么如果他不死的话,蜀汉北伐成功的概率有多少呢?

三国时期,蜀第一次北中,最不能忽视的一个人物,就是魏延,提起魏延,就不能不提,那条足以让魏延扬名千古,甚至可以说让三国历史重写的子午谷。

蜀汉建国初期,一流良将屈指可数,有关、张、马、黄、赵,后期则靠姜维独立支撑,以致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可悲状况。魏延是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上将之一,可以说,魏延在蜀汉政权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在多次与魏军交手过程中一直稳操胜券,令魏军甚为忌惮。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从汉中出兵伐魏,要翻越秦岭。翻越秦岭有三条路:东边的一条叫子午谷,终点在长安;中间的一条叫驻谷,终点在武功;西边的一条叫斜谷,终点在陈仓。魏延的意思是,由自己带一万人从子午谷北上,五千是精兵,另外五千负责运粮,十天可以奇袭长安;由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从斜谷北上,这样咸阳以西都可以平定。但是,诸葛亮最终没有批准这个计策。

魏延为什么要提出“子午谷奇谋”?第一、魏延是坚定的抗曹分子。魏延多次易主却不愿降曹,可见魏延是坚决主张抵抗曹魏的。诸葛亮临终前安排:“令延断后,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试想,军中主帅亡故,军心涣散,最重要的就是先将蜀汉赖以生存的十万大军安然带回。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诸葛亮竟说如果魏延不答应断后,就让大军先开拔,他真会放下魏延及其部下人马不管吗?当然不会。因为诸葛亮知道魏延忠心耿耿,大军出发后,他自会跟上。魏延不会因为诸葛亮的逝世而放弃抗曹理念,甚至愿意担当起抗曹大任。

第二、魏延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大家知道,刘备素有识人之明,他说马谡不可大用,后来诸葛亮不听劝告,让马谡守街亭,果然就出了问题。看人很准的刘备对魏延青睐有加,多次委以重任、越级提拔。汉中是蜀汉重镇,刘备弃张飞不用,而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可见他对魏延的信任和军事才能的肯定。魏延的提升速度,在没有显赫家世的情况下,若无杰出的军事才能,做到这样,诚为难矣。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反对魏延提出的这个北伐方案?首先、魏延的奇谋与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不符。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已经和刘备说得很清楚:在天下有变的情况下,荆州和益州同时出兵。那么,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的时候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吗?——第一、这时候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天下并无变动;第二、荆州已经丢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损兵折将,此时要从荆州出兵已是不可能;第三、刘备早已逝世,统兵出于秦川更是不可能。这三个条件无一具备,所以说魏延提出的计略与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是不相符的。

其次,诸葛一生惟谨慎。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就说过,“诸葛亮平生仔细谨慎”。魏延这个计谋实质还是军事冒险,谨慎的诸葛亮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诸葛亮知道这十万蜀军是蜀汉政权最后的希望,就算如魏延所愿定期平定长安以西,到时曹魏精兵从宛、洛杀入,伺机反扑,那将如何应对?蜀汉经不起这样的豪赌,弄不好会有亡国之危。

魏延的个人才智堪与关羽张辽吕蒙等一流良将相提并论,是蜀汉北伐及守汉中的第一号大将,他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只是以一个军人的眼光从纯军事的角度做的一次豪赌,没有看到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诸葛亮作为蜀汉政权军政的最高统帅,他要考虑的远远不像魏延想象的那么简单,他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他要为蜀汉的将来负责。诸葛亮有太多的难言之隐,这些魏延不会明白。

标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四大美男子之一的潘安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我们现在夸一个男人帅气,都会想到貌似潘安这种说法,可见历史上的潘安的大帅哥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潘安的长相是没得说,也算得上是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反而带有些悲剧色彩。他的政治道路还是很坎坷的,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个时

  • 皇太极长子豪格为什么没有坐上皇帝宝座?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他并不是皇太极的长子,却被立为太子,这对战功赫赫且深得人心的长子豪格来说很不公平,那为什么豪格没有坐上太子之位呢?皇太极是中国清朝的清太宗,在他52岁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福临继承了他的皇位,这个现象引起了后人的疑惑,因为福临是皇太极的皇九子,按照古代皇子继承皇位的制

  • 慈禧破了清朝一个先例导致大清皇帝接连绝后?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慈禧破了清朝一个先例导致大清皇帝接连绝后?古代的皇帝都是在登基之前就已经有过性生活的,所以很多皇帝都是先有子嗣的,但清朝却从同治到光绪再到宣统接连绝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慈禧当年破了一个先例?究竟是什么先例呢?清代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结婚前已有性生活,娶嫡福晋之前就生有子女的也有不少先例。同

  • 离奇皇陵:朱元璋为什么将祖宗葬水中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苍天并不在乎帝王祖宗的高贵,浩大的洪水依旧滚滚而来,让这方樵夫牧童望而生畏的神圣的土地顷刻间沦为泽国,那些无比忠诚的文臣武将也在这场洪水中相继倒下,在淤泥中酣睡,渐至湮没无闻。明祖陵就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洪泽湖中有个“大墓头”,这就是那一带人民偶尔提起的故事……水底古墓之谜桑田变沧海,沧海又变桑田,

  • 英发现神秘死亡会堂 比巨石阵久远一千年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朱利安-托马斯(JulianThomas)教授称,赫里福郡多尔斯通山丘顶部发现两个古坟岗,考古学家认为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800年,比著名的史前巨石阵历史早大约1000年。考古学家花费1个月的时间挖掘这些土丘,声称发现一些精致的新石器工具和武器,认为这是用于祭祀死者的陪葬品。托马斯

  • 如果赵云投靠曹操 他的人生会发生什么改变?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核心提示:曹操后期专横跋扈,枉杀有功之文臣(荀彧),但是武将,却从来没有杀过。如果赵云投靠曹操,或是其麾下最有名的“五子良将。一“常山赵子龙”是家喻户晓的战争胜利之神,是《三国》里唯一的“完人”,忠贞义烈,而且风流英俊,然而,如果我们发现在耀眼的光芒下藏着多少辛酸的泪水,甚至远远超过诸葛亮的“出师未

  • 1645年李自成意外死亡后 将近40万农民军去哪了?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1645年5月,已经丧失了所有地盘的李自成在湖北通山被杀。李自成的死亡非常突然,是死于地方武装之手。由于对继承人的问题没有任何的安排,以至于此时剩下的东西两路农民军立刻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农民军的二号人物刘宗敏被杀、谋士牛金星投降,更是将这支队伍的凝聚力击得粉碎。此时这些农民军成了没娘的孩子,而明清

  • 揭秘张献忠"江口沉银"真相:大量白银源于何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核心提示:晚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政治腐败,皇族勋戚、贪官污吏利用政治上的特权,大肆搜刮和积聚巨额的白银财富。皇室、勋戚和官僚豪绅的私有土地——皇庄和庄田急剧膨胀,“庄田侵夺民业,与国相终”。藩王宗室的禄米和赐予的庄田,大多通过加派赋税来实现,庄田遍布地区成为社会矛盾突出的地区。追踪张献忠白银的来源,他

  • 揭秘金字塔最新发现:或有隐藏密室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导读:日前,研究人员进行热量扫描时发现吉萨大金字塔中有潜在的秘密,东侧墙壁似乎隐藏着什么,难道是隐藏着的过道或者密室?巴黎遗产创新保护研究所组织的金字塔扫描工作时发现,研在不同间隔距离扫描这座金字塔的热量变化,尤其关注早晚的热量变化。当早上太阳升起金字塔石块将被逐渐加热,下午太阳落下将逐渐降温,如果

  • 为什么法老非得大兴土木建造金字塔?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