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1645年李自成意外死亡后 将近40万农民军去哪了?

1645年李自成意外死亡后 将近40万农民军去哪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97 更新时间:2024/1/16 7:48:16

1645年5月,已经丧失了所有地盘的李自成在湖北通山被杀。李自成的死亡非常突然,是死于地方武装之手。由于对继承人的问题没有任何的安排,以至于此时剩下的东西两路农民军立刻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农民军的二号人物刘宗敏被杀、谋士牛金星投降,更是将这支队伍的凝聚力击得粉碎。此时这些农民军成了没娘的孩子,而明清两大集团对这些农民军力量的拉拢也正式开始了。

1645年5月,已经丧失了所有地盘的李自成在湖北通山被杀。李自成的死亡非常突然,是死于地方武装之手。由于对继承人的问题没有任何的安排,以至于此时剩下的东西两路农民军立刻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农民军的二号人物刘宗敏被杀、谋士牛金星投降,更是将这支队伍的凝聚力击得粉碎。此时这些农民军成了没娘的孩子,而明清两大集团对这些农民军力量的拉拢也正式开始了。

此时湖南地区明军的兵力只有2万多军队,根本挡不住农民军,当时此时的农民军已经丧失了一切,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他们不得不与何腾蛟商议联合抗清的事宜。1645年7月,何腾蛟和农民军首领达成了协议。但出于崇祯皇帝的死因和传统教育的影响,何腾蛟等地方大员对这些农民军并不上心,对答应给予的后勤补给也是一再推延。而此时佟养和以不必剃发和提供充足补给为诱饵,劝说湖南的农民军撤往湖北。结果除了王进才和郝摇旗等少数军队继续留在湖南之外,其余农民军将领全部开向湖北投降清廷,15万农民军就一转眼成了伪军。东路农民军彻底瓦解,明清两朝在两湖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大逆转。

二、西路农民军扭转了明清两股力量的对比

李自成的死讯传回了北方,驻守陕北、宁夏一带的农民军也开始向南方撤离,这属于西路军。西路军与之前东路军的行军路线相仿,也是进入了两湖地区,此时满清的动作更为迅速,清廷先后六次招降西路军。但西路军经历李锦和高一功等人没有像东路军将领那样软蛋,他们拒绝了所谓的劝降,并主动联合了南明隆武政权。西路军的总兵力在15万左右,是一直相当有战斗力的军队。但南明方面很多迂腐的文官却说“李贼破北京,罪不可赦,其同党岂可封拜?”他们也不想想,,大明朝从北京败到南京,又从南京一路逃到福建,这些文官还想着剿灭流寇的事情。最后隆武皇帝拍板,决定封李锦为兴国侯,高一功改名为高必正。这两个人组成了南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忠贞营。

效忠了南明之后,就可定要为反攻中原出力。1646年春节刚过,南明从湖南兵分两路准备进攻湖北,何腾蛟出岳州进攻湖北省会武昌,另一位大员堵胤锡统帅忠贞营进攻荆州,两军计划在长江北岸会师。何腾蛟对明朝确实是忠心耿耿,但是个人能力确实不怎么样。他在途中遇到了明军败兵,败兵言到“满洲大军已到”。何腾蛟听后立刻下令军队撤退。其实这支清军部队只有区区2000多人。最坑爹的是这些敌情并没有通知正在围攻荆州的忠贞营。这年2月,忠贞营的身后出现了大量的八旗骑兵,忠贞营方面根本没有任何的防备,他们一直认为背后是何腾蛟的友军。最后被城内城外的清军夹击,此战忠贞营损失惨重。

三、无用的君子和有用的小人一再出现

在南明的历史中,有用的小人和无用的君子这对矛盾体一再出现。1646年7月,湖北的清军主力撤回了北方。何腾蛟决定再次进攻湖北。只可惜行进中的明军只遭到了几百清军骑兵的袭击,就开始疯狂的撤退,他们以为清军主力已到。1647年2月,满清方面为了解决湖南的明军,派出孔有德率兵进攻湖南。孔有德率领的军队大多是都是明朝的厢军,只有30%左右的满洲兵。当时长沙的防御不足,王进才这个原来的农民军首领保护何腾蛟拼死杀出重围,随后撤王衡州。截止当年8月,除了南部的一些城市还在明军的控制之外,湖南北部、中部地区相继沦陷。从1645年开始的两年时间里,本来抓了一手好牌的何腾蛟却输了个底朝天。不但没有收复湖北,反而连湖南老家都赔进去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揭秘张献忠"江口沉银"真相:大量白银源于何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核心提示:晚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政治腐败,皇族勋戚、贪官污吏利用政治上的特权,大肆搜刮和积聚巨额的白银财富。皇室、勋戚和官僚豪绅的私有土地——皇庄和庄田急剧膨胀,“庄田侵夺民业,与国相终”。藩王宗室的禄米和赐予的庄田,大多通过加派赋税来实现,庄田遍布地区成为社会矛盾突出的地区。追踪张献忠白银的来源,他

  • 揭秘金字塔最新发现:或有隐藏密室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导读:日前,研究人员进行热量扫描时发现吉萨大金字塔中有潜在的秘密,东侧墙壁似乎隐藏着什么,难道是隐藏着的过道或者密室?巴黎遗产创新保护研究所组织的金字塔扫描工作时发现,研在不同间隔距离扫描这座金字塔的热量变化,尤其关注早晚的热量变化。当早上太阳升起金字塔石块将被逐渐加热,下午太阳落下将逐渐降温,如果

  • 为什么法老非得大兴土木建造金字塔?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

  • 至今无解!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未解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导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都是自己熟知的。但是尽管我们熟知其中的内容,确有很多扑朔离迷的背后故事等待着我们去解开。一起看看其中都有哪些吧。一、战国和氏璧流向何方?和氏璧,流传千年,奇货可居,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更传为千古佳话!和氏璧流向何方?众说纷纭,唯一肯定的是,这块宝玉尚在人间,因能耐13

  • 午门斩首之谜:明清执行死刑的地点在何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午门斩首”早为人们熟悉,描写明清时代故事的影视片中常出现“推出午门斩首”这句台词,以前的民间说书也常有“午门斩首”的故事情节。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明清时代真的有在午门执行死刑的做法吗?从天安门进入故宫,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非常雄伟,它由墩台和城楼两部分构成,平面呈凹字形,形

  • 成为千古一帝的秦皇汉武,身上都有这些特质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自古以来凡是能成大事者,必然有着其他人没有的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非常宝贵的,其他人所做不到的。秦始皇嬴政与汉武帝刘彻都是雄才大略的帝王,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又都被后人称作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那么,他们为何能成就各自的伟业,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呢?我以为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具备

  • 服侍慈禧五十年兢兢业业的李莲英,死后为什么身首异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清朝的太监,最著名的应该是李莲英了,他侍奉了慈禧半辈子,是一个非常受宠的太监,但是他最后为何会身首异处呢?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儒家思惟占有主导地位的男权社会,女性社会地位相对低下。但即使是如许,汗青上仍是出了几个权倾全国的女人。他们抵挡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本身去主宰世界,统治全国。最闻名三位就是吕雉

  • 他是东汉末年的傀儡皇帝,死后为什么被葬在了太监的墓里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东汉末年,皇权衰落,天下豪杰并起,皇帝也大都成为了傀儡皇帝,其中最为凄惨的一个当属汉少帝刘辩了,他死后竟然被葬进了太监的墓地。皇帝生前很早就开始修建自己的万年吉地,他们对此非常重视。皇帝司后会有大量随葬品陪葬。所以之后才会出现这么多的盗墓人,但是历史上记录着一位皇帝没有任何陪葬品,竟然还被葬在了太监

  • 刘备三顾茅庐,除了请出诸葛亮,还有什么目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我们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三顾茅庐,刘备是出于何种目的,仅仅是请诸葛亮出山吗?三国时期人才济济,诸葛亮在众多佼佼者中还不算是最厉害的一位,可是刘备偏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其中不免让人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选诸葛亮作为辅佐人呢?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

  • 巨鹿之战有多惨烈,是否被司马迁刻意夸大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楚霸王项羽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而选择自杀谢罪,他曾留下的巨鹿之战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冷兵器时代以少胜多的典范。巨鹿之战是项羽的一大成名战,这一战树立了项羽千年的英勇形象,但是,翻开史书,我们似乎看到了很多司马迁都不能解释的矛盾错误。那么这些错误都有哪些嗯?巨鹿之战真的属实吗?巨鹿之战解析: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