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洪承畴对大明有何功绩,洪承畴最终的结局如何?

洪承畴对大明有何功绩,洪承畴最终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26 更新时间:2023/12/21 15:35:10

明末清初时期,认清局势的官员眼看大明的船就要沉了,纷纷登上了大清的船,洪承畴就是其中之一。

一、青少年时代

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其父熙家境贫寒,外出谋生,母亲傅氏被父母接回娘家居住.洪承畴就是出生在丰州锦田村外祖父傅员外家.闽南的风俗,房子宁肯借人死,不肯借人生,意思是怕风水龙脉被人夺走.外祖父母对此并不在乎,可是舅父母却不高兴,所以洪承畴刚满月,母亲就抱他回英都老家.洪母知书达礼,教子有方,这是洪承畴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洪承畴自幼聪明好学,思绪敏捷,深受老师喜爱.他7岁上溪溢馆启蒙.8岁时,外祖父逝世,他就应用“三字经”口诵简短祭文,在场亲友皆称赞.11岁时,辍学帮助母亲卖煎豆腐,因帮助水沟馆学生做对子,熟师洪启胤探知情况后,免费收洪承畴入学读书.在水沟馆读书期间,洪承畴除完成学业外,还经常到老师家中借书阅读.从《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到《孙子兵法》无所不读,学识渊博.有一次他写一篇读书心得,老师看了拍手叫好,并写了“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赞扬洪承畴年少就胸怀大志.后来洪承畴又转到泉州城北学馆念书,学业成绩优异.

二、跻身仕途,明末重臣

万历43年(1615年),洪承畴23岁时,考中19名举人.第二年考中二甲第17名进士.洪承畴从此进入仕途,历官刑部主事,朗中,两浙提学道佥事,江西兵备道按察副使.天启七年,任陕西督粮道参政.崇祯三年,洪承畴迁延绶巡抚,征剿农民起义军.四年,任陕西三边总督,于陇东晋西追剿义军.七年,授兵部尚书,总督关外五省军务.十一年,率部于潼关南源大破义军,李自成败走商洛山中.这十年间,洪承畴转战北国沙场,采取集中兵力,逐个围歼战术,大挫义军,为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十二年,洪承畴又授蓟辽总督,成为明末重臣.

三、援锦抗清,松山被俘

崇祯十三年,清太宗率兵包围锦州,边关告急.十四年,洪承畴授命率八总兵,十三万军队,一年粮草,出山海关驻镇宁远,往救锦州.洪承畴主张且战且守,步步为营,令敌自困,然后解围.而兵部尚书陈新甲别有用心主张速战解围,并派张若麟任监军,从中作梗,洪承畴难以从容布阵.加上粮草被劫又无援军,兵无斗志.总兵王朴率部先逃,各军纷纷奔命,又遭清军伏击,损失惨重,退守松山.洪承畴被困松山城达半年之久,粮尽援绝,处境艰难.

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夜,松山城守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为内应,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

四、审时度势,背明降清

洪承畴被送到盛京,清迁命其剃头易服投降,洪承畴拒不剃头,延颈承刃,“只求速死”,且又绝食七日,仍然“求死不得”.原因是皇太极接受范文程、张存仁的意见,一心想争取洪承畴归顺,礼贤恩厚,亲临囚室,解貂裘衣之.洪承畴经多方面揣摩,眼见明廷政治腐败,无可挽回.又看到清廷勃勃兴起,两朝之君襟怀两样,以清代明,大势所趋.即表归顺之意.但有两年时间,洪承畴仍在观测时局变化,不任官,不为清廷效劳.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吊柳树,洪承畴看到明王朝已将彻底崩溃,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减少生灵涂炭,才决心为清廷统一中国效力.

五、文韬武略,开清功臣

顺治元年五月二日,洪承畴随清军入京.多尔衮接受洪承畴的意见,先遗官宣布王令,录用明朝降臣,设府县施政,稳定社会秩序,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约束军纪,秋毫无犯;免除三饷,民有轻负之喜.洪承畴仍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授秘书院大学士.洪承畴借助参与国家大计之机,对清朝的政权建设、稳定社会秩序提出一系列措施,诸如袭明制、行保举、选人才、学汉语、读儒书等,促进社会发展.顺治二年,洪承畴授命招抚江南各省总督军务大学士的重任,采取“以抚为主,以剿有辅”的策略.在政治上联络族汉地主,以“原官留任”为条件,招抚安徽、江西要地十三府,招降郑芝龙,清军入闽;军事上以瓦解前明兵部尚书张缙颜的抗清力量为重点,使豫、鄂、湘诸省四十余寨“渐次驯服”;文化上则连续开科取士,(传说有“状元不满中,汉女不入官”的条款)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使新进之士有机参与朝政;经济上疏请准予减免苏杭赋税,停征漕粮等.这些措施,对缓和民族矛盾,减少兵火洗劫,生灵涂炭,减轻人民负担,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均起了积极作用.顺治十年,洪承畴奉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管粮饷.凡满州亲王、公侯、将领、抚镇以及文官五品以下官员均受节制,兵马听其调度,“一应抚剿事宜,不从中制,事后报闻.”

可见清廷对他极为信赖.他入湖广后,以湖南为中心,分兵镇诸要地.实行屯田,备粮、练兵、修城防、设水师,作长久之计军事上“以守为战”;政治上“广示招徕”;经济上“开垦田亩”顺治十五年,洪承畴率军攻占贵阳,后又分兵三路进军云南.顺治十六年,各路大军会集昆明,洪承畴一面筹划安定云南大计一面疏请朝廷救济边民.顺治即令发银三十万两银,一半赈济云贵饥民,一半留给洪作军需.顺治十七年,洪承畴因眼疾严重,自昆明还京.康熙四年二月十七日,洪承畴病逝,终年73岁.墓葬北京西直门外八里庄.高薪聘请了几位文人写传记,看后都不满意.后来,来了一个秀才,答应一个月内写出让洪承畴满意的传记,结果吃喝玩乐29天,没有动笔写一个字.最后一天了,随便拉出了以前别人写的一篇传记,只在前面加了两句“弑吾君者是吾仇,斩吾仇者是吾君!”洪承畴喜出望外,重金酬之.等到康熙帝时,却编一本《贰臣传》,所有曾经叛明降清的都收录其中,为清朝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洪承畴首当其冲!

洪承畴到底是功臣还是汉奸?

对明朝来说是个汉奸,对清朝来说是功臣

洪承畴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认为,洪承畴在明清重大历史变革关头,能审事度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服从清廷统一中国的大局,在清初开疆定土,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他虽在仕明时镇压过农民起义,但功大于过,应属可以基本肯定的人物。笔者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应以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为重;不应站在某一个狭隘的政治立场,为某种政治需要服务;对农民起义应作出具体分析;必须反对和摒弃封建“愚忠”思想。只要我们以中华民族利益为大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史观,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实事求是、大胆探索、敢于冲破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就一定能够正确评价洪承畴,公正客观地评价一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标签: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夺了他的皇位,他最后竟然沦为了乞丐?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武则天是在李家手里篡夺来的天下,并一度将国号修改为周,称为武周,而被他篡位的皇帝李旦,后期的命运则十分悲惨,甚至被贬为庶人,一度靠乞讨为生。李旦原名李旭轮,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孩子,也是武则天的幼子。因为身份高贵,所以从出生的当年就被分封为殷王,其后又加封了许多的头衔。在他长到十九岁的时候,改名叫李

  • 顺治是否真的出家了,还是只是民间的传说?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我们能看到顺治皇帝因为董鄂妃的死而悲痛欲绝,万念俱灰之后出家为僧,那么这个说法是真的吗?顺治皇帝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据说,他在执政晚期亲近佛教,几度传出他想要剃度出家的消息,尤其是在他最爱的妃子和儿子去世之后。后来他染上天花去世了,还是有民间传言他其实是出家隐居了。顺治是否出家

  • 李白出身如何,李白的祖先究竟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当中,文化的发展灿烂无比,其中无数才子佳人创作了数不清的文化瑰宝,而李白的诗歌无疑是其中相当灿烂的一笔。在中国,几乎没有一个不知道李白这个名字。没错,他就是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大诗人。可是,这样一位大诗人,他出生于何地?古往今来,众说纷坛。有的说他是蜀中人,有的说他是山东人,有的却干脆说

  • 罗天大醮是什么,宋江为什么一心想要做一次?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要来了解一下标题中“罗天大醮”的意思。“罗天”就是诸天的意思,有网罗诸天诸地之意;“醮”是一种祷神的祭礼,原本是指道教中一种隆重的祭天神仪式,后泛指各种消灾求福的善举。如此一来,这个词语就好解释了,它指的是民间中格局、含意、祭期最大的醮典。那么宋江为何又要做一场如此盛大的罗天

  • 尼布楚条约割让了东北大片领土,康熙为什么还要签订?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现在看清朝乾隆年间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不免觉得惋惜,东北地区的大片领土就这样割让给了沙俄,同时雅克萨之战虽然取胜了,打得也十分窝囊。十七世纪后半期的沙俄,经济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已是荒原地带,远东靠近清疆界的地区只有伊尔库次克等几个小镇,没有工业,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是

  • 德川家齐与美代夫人关系如何:德川家齐的子女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德川家齐是幕府的将军,小时候的名字是丰千代,他的官职曾经到达了最高级别的正一位,是当时权高位重的太政大臣。而他的侧室夫人也是非常多的,达到了四十人,因此儿女也成为几代将军中最多的一位,总共有五十五个孩子。关于他的信息在德川家齐生平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德川家齐生平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图

  • 揭秘埋在地上的王朝:封存千年的殷墟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导读:埋在地上的王朝,殷墟承载了一段厚重历史的文化废墟。如今,在人们看来,它不仅是一本厚而深的历史教科书,是一段人类发展的历程。殷墟的出现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三千年的历史,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一条不起眼的河流,发源于太行山东麓,一路向东,流淌160多公里后,注入黄河的支流卫河。它的名字叫洹河。几千年前,

  • 国力衰微,外交软弱,是北宋灭国的最主要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靖康之耻是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然而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北宋之所以走上了灭亡之路,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自身的软弱。宋朝内部的腐朽和北方金国的崛起,是靖康之耻背景中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因素。在宋朝内部,由于宋徽宗任用童贯、蔡京等奸臣,国势日益衰落,并由此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运动。虽然最终宋朝平定了这两

  • 为什么说武则天的乾陵是古代墓穴的奇葩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武则天生前的秘密就有很多,死后陵墓留给后人的谜团更是不少,为何她的乾陵被称为千古第一奇葩墓穴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武则天生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很多的未解之谜,在死后武则天墓又被无数的谜团围绕着,武则天为什么立无字碑?武则天墓为什么千年未被盗?武则天墓40万大军都挖不动?当这些问题都被解开

  • 岳飞不只是民族英雄,也是南宋巨富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南宋朝廷十分软弱,面对外族的侵扰始终采取的是绥靖政策,这让主战派的岳飞非常尴尬。岳飞身为高级将领,身兼神武副军都统制、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潭州知府等要职,同时还掌管着两省的军防和部分民政权,其享受的待遇可想而知必定非常高。正所谓民间俗语:“一人有福,带挈一屋”。岳飞如此位高权重,其家属也沾光摆脱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