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大汉与阿拉伯帝国的摩擦,东西方文明的首次邂逅

大汉与阿拉伯帝国的摩擦,东西方文明的首次邂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37 更新时间:2024/1/13 14:04:39

在西方阿拉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的时候,东方的大唐帝国也是盛极一时,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最终因为大唐的附属国被阿拉伯帝国侵略,面临着一场大战。

“臣曾祖父叔兄弟等旧来赤心向大国。今大食来侵,吐火罗及安国、石国、拔汗那国并属大食。臣国内库、藏珍宝及部落百姓物,并被大食征税将去。伏望天恩处分大食,令免臣国征税。臣等即得久长守把大国西门。伏乞照临,臣之愿也。”

这是一封公元8世纪中叶发出的乞援信,写信人为俱蜜国王那罗延,收信人为唐朝皇帝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俱蜜国大概位于今天的塔吉克斯坦,开元年间(713~741年),该国曾给唐玄宗进献过美艳的“胡旋女”,是唐朝在中亚的一个属国。

这封信的汉语用词虽然有点蹩脚,但意思很清楚:现在大食(阿拉伯帝国)来打我们,吐火罗(今阿富汗地区)、河中诸国(今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都已被迫臣服,我们的国库都被搜刮光了,大食还要对我们课以重税,求天朝教训他们!

大食(阿拉伯帝国)建于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经过约一百年的持续扩张,先是攻灭萨珊波斯,接着兵锋直指中亚。他们由南向北,先征服吐火罗地区,再征服粟特人的故乡——昭武九姓国。

粟特人是操东伊朗语的白种人,秦汉之际曾居住在河西走廊(今甘肃)一带,后西迁中亚。他们是一个陆地商业民族。如果把唐帝国比作一个人,那么广阔的国土就是其四肢躯干,丝绸之路就是其血管,而粟特人则好比流淌血管中的血液,他们将营养和精气运送到大唐帝国的各个“器官”。

与历史上任何一个中亚征服者都不同的是,阿拉伯人推行政教合一制度,伊斯兰教既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又是强大的社会动员体系,其武力所到之处,均对非穆斯林征以重税。粟特人是典型的商业民族,出于逃避高额税收的天然倾向,不得不屈从于伊斯兰教体系。然而,粟特人传统上又是虔诚的祆教、佛教徒。这种精神和物质的激烈二元冲突,促使他们改变了此前在唐朝与突厥帝国争战时通常采取的观望态度,转而一致支持唐朝。

粟特人盼望唐朝派兵逐走阿拉伯大军,因为无论在宗教上还是种族上,大唐统治者的姿态都很宽容。如果唐朝胜利,则粟特人在经济上的特权、种族上的独立以及宗教上的自由,会重新得到保证。最重要的是,一旦中亚诸国完全被阿拉伯人占据,粟特人势必丧失对丝绸之路贸易的长期垄断地位。

在频频接到中亚乞援信的同时,唐朝西北驻军发现,吐蕃人和阿拉伯人常常联合作战,吐蕃不断进攻安西四镇与河湟谷地,并把公主嫁给小勃律国(今克什米尔西北)国王,与之结盟,使唐朝西北二十余小国,“皆为吐蕃所制,献贡不通”。大唐在亚洲腹地的霸权,受到两个强劲对手的挑战——吐蕃希望夺取吐火罗与安西四镇,再图东进;大食则企图将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伊斯兰化,拱卫波斯高原,把持东西商道,夺取原本粟特人手中的丝绸、茶叶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到了天宝初年,唐朝以文治武功所苦心营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朝贡带、安全带”,在吐蕃和大食双重冲击下,早已摇摇欲坠。

当年向大唐写过类似求援信的国家,还有康国(撒马尔罕)、安国(布哈拉)、石国(塔什干)、吐火罗(阿富汗)等。这些纷至沓来的求援信,是一次次危急的警号:阿拉伯帝国正步步逼近大唐在中亚的势力范围,中国人经营多年的丝绸之路,面临严峻威胁。而此时的唐帝国,正值天宝年间(742~756年)。曾经相当勤奋的最高领导人李隆基开始倦政,开元盛世的雄姿暗暗消磨净尽。

唐帝国之所以能拥有极大的财富、声望和威慑力,雄踞东方,令四夷俯首,很大程度上源于她是一座丝绸之路上崛起的王朝。创业者李渊李世民父子,发迹于胡汉混血的关陇军事集团。该集团第一代为南北朝时的西魏(535~556年),由于据有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西魏获得了足以称雄一时的财富、兵源、人才、武器与先进战术,一度主宰中国北方。此后,关陇军事集团孕育出北周、隋和唐三个王朝的帝族,他们在五胡乱华的尾声中,持续努力,最终再度统一中国。

到了唐玄宗前期,中原王朝的疆域前所未有地广大而稳固:先后攻灭东西突厥,自秦汉以来北方最大的边患一扫而光;击破吐谷浑(原控制今青海、甘肃一带),保持了河南道(由四川、青海至西域的通道)的畅通;与吐蕃时战时和,在天宝年间之前基本上保持着战略优势;将高昌国(今吐鲁番)郡县化,牢牢掌控丝绸之路南北枢纽;置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分治南北疆;设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大军镇,驻扎两万四千名唐军精锐,守卫丝路要道,并且震慑域外的突厥、吐火罗、粟特诸部。

极盛之时,大唐在西域的势力范围远达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堪称空前绝后(13~14世纪时中亚为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领地,但并不归属入主中原的元朝本土)。

总而言之,经营百年、贯通中(原)西(域)的丝绸之路,无疑是大唐帝国的心脏之路。如今远人斗胆来犯,是可忍,孰不可忍?!

唐玄宗天宝年间后期,大唐的内政已逐渐恶化。李隆基沉湎于杨玉环的丰腴和柔情,李林甫杨国忠先后把持了朝政;府兵制遭到破坏,职业军队取代了自由农民军人,中央军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节度使制度逐渐变质失控,藩镇割据初现端倪,边军依附边将,边将握有军、政、财、人的绝对控制权。

更大的问题是,边将以征战攻伐为晋升之道,无意义的杀戮和掳掠在边境地区盛行,这严重影响了唐与边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大量掳掠及迁移而来的少数民族,聚集在河北诸镇,又形成一边倒的“胡化”。至于代表中央政府权力的丞相,与代表藩镇势力的边将之间关系的恶化,如杨国忠、安禄山之势同水火,只不过是点燃战乱之火的小小引线而已。

尽管如此,面对外来强敌的悍然挑战,大唐仍决意一战。很快,安西都护府受命出兵了。

唐朝初年派驻西域驻军不多,对西域各国无法形成有效节制,一度难以反制突厥。武则天当政时(7世纪中后期至8世纪初)下令,安西都护府常驻兵力二万四千人。自此之后,安西都护府作为唐朝在中亚地区的桥头堡、丝绸之路的保护者,与突厥、突骑施、吐蕃、大食等各路人马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较量。安西兵堪称唐朝所有武装力量中,战斗力最强、战斗意识最坚定,也是最专业的一支。

天宝六年(747年),高仙芝率安西兵1万人及属国兵1万人,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攻破了吐蕃要塞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他们再跨过雪山和冰川,神兵天降似的出现在与吐蕃串通的小勃律国,迅速将之击破,俘获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唐军精锐一时威震中亚,让吐蕃与大食方面大吃一惊。

高仙芝指挥的这场高海拔战役,打得确是酣畅淋漓。然而,此役之速胜也让高仙芝志得意满,信心爆棚。作为久经战阵的大唐安西兵主帅,他本不应忘记《司马法》(先秦时期军事名著,年代比《孙子兵法》更古老)里的那句忠告:“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过度膨胀的人,常常会迎来意想不到的悲惨命运。

标签:

更多文章

  • 同为传播佛法,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有何共同点?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经历了南北朝和隋朝的起起伏伏后,佛教在唐朝时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并受到了全民的追捧,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两件事情,足以证明佛教在当时大唐的受重视程度。唐朝之所以会成为现今人们心中最繁盛的朝代,究其原因,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氛围,佛学的兴盛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唐朝出现了两个极为有名的圣僧,他们一个

  • 八十高龄的武则天是如何做到驻颜有术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说起我国女性地位的巅峰,恐怕无人能比得上武则天了,相传她一直驻颜有术,即使高龄仍然保持着年轻的容颜和身体,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很多女性朋友喜欢做面膜,其实武则天就是一个精通面膜保养的高手!武则天不但高寿,而且即使到了80岁高龄,仍然保持着青春般的容貌,不显衰老。《武则天秘史》热播之后掀起话题无数。武则

  • 刘备的陵墓在哪里,刘备陵寝在成都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主公,是三国的霸主之一,他最后由于夷陵之战的失败积劳成疾,在白帝城死去,那么刘备最后葬在了哪里呢,他是不是葬在成都了呢?俗话说,名人身上是非多,“刘皇叔”即使死后,关于他的墓地也是颇多说法,莫衷一是。目前关于刘备墓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位于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刘备殿)西侧。据西晋

  • 董卓十分淫乱,竟然将皇帝的嫔妃悉数染指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东汉末年,董卓胁迫皇帝,荒淫无道,引得全天下讨伐董卓的军队并起,那么历史上的董卓,到底荒淫到了什么地步呢?万恶淫为首,董卓执政残暴,引发诸侯激愤群起而攻之,却为能拿他怎样,而最终董卓却因美色而死于义子吕布手中,可见对温柔乡是英雄冢,美色能人英雄失去了防备之心以致于丢了性命。三国中董卓的淫贼形象到底刻

  • 汉武帝刘彻生平大揭秘,他有哪些功过?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说到中国古代的千古帝王们,那些传奇的名字总是绕不开的话题,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汉朝的传奇一帝——汉武帝刘彻。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他的雄才伟略是真正的使中华民族世代光荣的。《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 洪秀全造反的原因,竟是因为落榜而患上的精神疾病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洪秀全早年间是一个屡次参加科举不中的书生,可见其脑袋也并没有聪明到哪里去,而最后一次落榜后,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可能换上了精神疾病,而太平天国的起源,很可能因此而来。1837年洪仁坤第三次落榜。这个一向自视极高并被族人寄予厚望的人,精神、心理受的打击很大。回到家里,随即大病一场,“死去七日”(一

  • 孝庄是皇太极的正室,为什么死后不能与之合葬?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贤后,孝庄肯定是最为著名的一个,她辅佐大清三代皇帝,有着很高的历史地位,康熙甚至在她病重之时,在天坛祈愿想要将自己的十年寿命给与孝庄太皇太后,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高。孝庄下葬之谜:孝庄皇后,又称庄妃、孝庄文皇后、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

  • 十三朝古都洛阳,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王朝定都于此?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我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中,选择的都城也就那么几个,其中北京、南京、西安、洛阳被定都的次数最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洛阳,它能够被众多王朝看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同时,洛阳也有“九朝古都”之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洛阳简称“洛”,因地处古洛水之北,有着4

  • 作为春秋五霸之首,一代君王齐桓公为什么也死于非命?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最早称霸的一位君主,他对于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可惜的是这样的一代君王,最终却也难逃死于非命的悲惨命运。齐桓公登位之初,他听从了鲍叔牙的规劝,不但原谅了对他有一箭之仇的对手管仲,而且还重用他为相。管仲果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他在辅助齐桓公期间,大力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尊重民意,顺应民心,使齐

  • 他是史上最凄惨的太后,竟被卖入妓院任人玩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说起皇太后,我们往往就会联想到尊贵的地位和优渥的生活,但是宋朝靖康之耻后,这一切对于宋朝王室女性来说都成了泡影,单单是皇室女性成员这个身份,就足以让她们活在地狱中了。靖康二年(1127)四月,当上了亡国奴的徽宗、钦宗一行分乘八百六十多辆牛车,在如狼似虎的金兵的押解下开始北上。随行的除了他的皇子、皇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