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做齐桓公的孙子有多惨,为什么齐桓公的孙子七年不让吃酒肉呢?

做齐桓公的孙子有多惨,为什么齐桓公的孙子七年不让吃酒肉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675 更新时间:2024/1/17 10:56:47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有名的霸主,而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孙子。我们都知道齐桓公死后齐国就陷入了混乱,因为齐桓公的晚年并没有把国政的交接处理好,于是传了一手烂摊子给后人。齐顷公秉承了齐桓公的霸气,立志要重振祖父雄风,在晋、楚争霸中夺得一席之地,为此他还七年不喝酒、不吃肉,付出诸多艰辛。

在那个年代表决心似乎都比较喜欢苦行僧的方式,但即便如此还是未能如愿,那未免就有点太惨了。

这事要从齐顷公接班不久,齐国由乱入治的时候说起。公元前592年,晋国的郤克、鲁国季孙行父、卫国孙良夫、曹国公子首同时受命出访齐国,有趣的是,这四个人虽然都是国家重臣,但同时又都身体残疾,郤克是瘸子、季孙行父是秃子、孙良夫是独眼龙、公子首是罗锅,这四个人参拜齐顷公,那真是空前绝后的笑料。会见结束,齐顷公便将这事当笑话讲给母亲萧同叔子听,其母笑的喷饭,表示要亲眼看看,于是齐顷公安排了二次接见。

萧同叔子找来四位与使者一样的接待人员,分别是:跛脚、光头、瞎了一只眼的、驼背的,四位残疾接待陪着四位残疾使者,那场景绝对比赵本山的小品好看。齐顷公用一块帷幕挡住萧同叔子与一帮嫔妃宫娥,但却挡不住她们前仰后合的笑声,这下可惹恼了郤克与孙良夫,这一个瘸子一个独眼气哼哼地走出大殿,来到门口两人一个门里一个门外,商量着如何惩罚齐顷公,商量了很久,又听到一片笑声,抬头看见萧同叔子站在高处正偷偷看着他们,于是二人摔袖而去。郤克发誓不雪此辱绝不渡过黄河,回国后,他要求晋国出兵但遭到拒绝。正当诸侯找不到伐齐的理由时,齐顷公却带兵侵犯鲁国边境,由此挑起了事端,引发了一场多国战争。

公元前589年,齐顷公攻入鲁国的龙邑,战斗中他的宠臣被鲁国俘获,齐顷公说,别杀,把人还我,我就撤军。鲁国人没听,杀了他的宠臣,并陈尸示众。齐顷公大怒,亲自击鼓拿下了龙邑,接着鲁国纵深挺进。路上遇到了卫国的孙良夫,击败卫军继续前进,战败的孙良夫没有回国直奔晋国而去。鲁国也派季孙行父去晋国求援,于是晋景公派郤克率领三军驰援,两军约定天明决战。

第二天清晨,齐顷公下令说,趁敌人埋锅造饭,我们率先出兵打他个出其不意,等消灭了敌人,我再吃早饭。于是没有披挂整齐就杀入晋军,战争没有像齐顷公想象的那么顺利,而是异常惨烈,晋国是当时的霸主,实力强于其他诸侯的一倍,况且还有鲁国、卫国、曹国以及戎人的联军,所以齐国惨败。齐顷公率领残兵一路奔逃,被联军追的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结果被晋国韩厥追上,齐顷公的司机逢丑父假扮顷公,命令顷公下车取水,掩护顷公逃脱。

齐顷公逃回国后派遣大夫国佐前往讲和,郤克代表联军提出四个条件:一是把纪国的鼎奉献给晋国;二是退还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三是齐国的耕地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四是萧同叔子到晋国作人质。国佐对第三、第四条断然拒绝。他说,如果把齐国耕地改为晋国的东西向等于齐国已经灭亡,萧同叔子是齐侯的母亲,齐侯的母亲相当于晋侯的母亲,如果晋侯的母亲可以去齐国作人质,那么齐侯的母亲也可以去晋国作人质,如果你们坚持第三、第四条,那么请求重新再战。郤克看到国佐态度强硬怕把事情闹僵,于是与齐国达成协议,然后联军撤退。

这次战败给齐顷公泼了一盆冷水,也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轻率和不自量力,自此,他七年不喝酒不吃肉,《公羊传》说:“鞍之战,齐师大败,齐侯归,吊死视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他总结经验教训,亲自吊唁战死的将士,探视受伤的兵卒,安抚百姓和士族,他的举动终于感动了霸主晋景公。公元前583年,晋景公要求鲁国、卫国交出土地还给齐国。

鲁、卫两国争辩,季孙行父说,土地本来就是鲁国的,为什么要给齐国?再说,霸主应该讲究信义,这样才能永久得到诸侯拥护。晋景公大怒说,一国之君七年来不喝酒不吃肉,你们做臣子难道就没有过错?鲁、卫两国终因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乖乖地将土地交了出来。不久,七年戒酒戒肉的齐顷公在忧郁中死去。

标签:

更多文章

  • 武松脖子上挂的108颗头骨念珠是怎么来的?难道武松杀了108个人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中,最熟悉的人莫过于武松了。毕竟武松打虎已经成为教科书的范文,嫂子潘金莲、大哥武大郎以及西门庆的恩怨纠葛我们也是耳熟能详。虽然武松打虎中武松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但是武松也是有武器的,那就是雪花镔铁戒刀,还有一串挂在他脖子上的头骨念珠,是用108颗头盖骨串成的。这些头骨念珠是怎么

  • 秦始皇被骂暴君为什么却从未杀过功臣,如何正确评论秦始皇?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话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流传下来了。那个时候的君主就已经进场出现了很多诛杀功臣的情况,这样的君主往往被骂暴君。然而秦始皇被骂暴君,但是纵观他的一生却从未见过他杀功臣,那么我们对秦始皇的评价真的客观吗?虽然勾践也有杀功臣的事迹,但是和他比起来,很多人都认为杀功臣的习惯是从汉高祖刘邦开

  • 古代人经常食不果腹为什么感觉却比现代人体力更好?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在古代以粮食为国家储备的时候,经常一个灾荒就能让普通百姓食不果腹了。吃上饭可以说一直是千年以来的民生大计,可是经常吃不上饭的古代人为什么感觉比现代人体力更好呢?古代人要么就要种地,要么就要服徭役,读书人虽然多,但也没有今天这样普遍了读书的规模,那么古代人为什么有这么多力气五干体力活呢?从小说和文献里

  • 揭秘明长城和秦长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秦长城修筑于秦朝,距今已跨越了二十多个世纪了,千年岁月的风霜足以摧毁地面的一切痕迹,即使是坚固的城墙也不例外。那么,秦长城还在吗?据考证,秦长城至今还有能见到,只不过由于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如今残存的秦长城已经不多了。长城由于某些原因,人们以为秦长城都是嬴政修建的,其实不然,第一段秦长城是秦昭王修建的

  • 到底是谁刺杀的嘉庆皇帝?揭秘嘉庆遇刺的凶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皇帝遭遇刺杀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像秦始皇这样的人被刺杀,甚至凶手是谁都很明白地记载在了历史上。秦始皇遭刺杀是因为他灭了六国,清朝时的嘉庆皇帝是为什么会被刺杀呢?刺杀嘉庆皇帝的凶手是谁呢?在十九世纪初中国圆明园发生了一起刺杀案,被刺杀的主角就是清朝的嘉庆皇帝。虽然嘉庆皇帝最后并没有受到伤害,而

  • 清朝最短命的皇帝死因蹊跷 背后真相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咸丰皇帝少子,驾崩之际仅有一子载淳,载淳理所当然的成了大清下一任帝王。咸丰皇帝死之前也担心载淳年少,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故此为载淳指定了八位顾命大臣。但是这八位顾命大臣实在是太不给力,很快就被宫中两位太后联手击败。最后大清帝国的最高权力还是落入了东西二宫两位女人之手。慈安还好,但慈禧这个女人权利欲望

  • 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因为慈禧的阻挠?慈禧说这个锅我不背!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清朝曾有机会挽救自己颓丧的命运,诸如英国光荣革命那样,说不定还能保住皇室,但是这其中阻挠这一结果的就是大恶人慈禧,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因为慈禧的阻挠?想必慈禧就是死了,也要从棺材里跳出来说这个锅我不背吧!戊戌变法的时候就算慈禧不阻挠,就会达成英国君主立宪那样的效果吗?我们先从哪些人掀

  • 刘璋占据大好地盘为什么偏要引狼入室把刘备招来?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三国的故事如果只看表面,有时候真的会看到一些比较懵逼的地方,就好比刘璋原本好端端占着天府之国这么好的地儿,为啥非要把刘备招来帮忙?结果引狼入室了吧。这可真是让人想不通啊,明明一手好牌,最后竟然糊在自己手上了,刘璋大概比谁都憋屈吧,那么事实真的是我们想象的这样吗?本来刘璋占有天府之国的成都,有险要的关

  • 三国时期刘备饱食人肉宴 曹操赏凶犯黄金百两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三国史诗英雄辈出也冤案多多。发生在号称仁慈之主刘备身上的一桩饱食“人肉宴”的大案可说是千古奇冤,令人惊叹的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老夫子以平铺直叙的笔法描写了这一事件的发展过程,号称仁慈之主的刘备与其谋士孙乾饱食“人肉宴”后,得知真情,不但不对死者之死抱以丝毫同情态度,惩罚凶手,反而禀明丞相曹操,

  • 趣谈:牛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为什么是十分高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在古代大熊猫可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什么鹿茸熊掌虎鞭只要你有本事都可以拿来吃。但是有一种动物即使你把他从小养到大,你也不能杀了它吃肉。你肯定猜不到这种动物就是“牛”。胡说八道?明明各种小说、电视剧里面的英雄好汉每次进店都要切上几斤牛肉吃。但这些都是骗人的。要知道牛在古代的社会地位是十分高的。实际上,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