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托孤时不仅见了李严诸葛亮还单独召见了赵云?

刘备托孤时不仅见了李严诸葛亮还单独召见了赵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61 更新时间:2024/1/18 22:06:12

说到刘备托孤,从最初我们只关注到了诸葛亮,到后来知道还有一个被打压的李严之后,现在又多出来了一个人,赵云。原来刘备托孤诸葛亮时,还单独召见了赵云,刘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这才是赵云一直被打压的原因吗?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景耀四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刘备白帝城托孤成就了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功名,也成为了千古美谈,但是在这段千古美谈当中似乎还隐藏着更深层更惊人的历史真相,只是因为历史的进程并没有出现刘备所预想的境况,所以这段真相被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那么白帝城托孤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真相,这还得从托孤的背景说起。刘备自知不久于人世,将孔明和李严从成都召到白帝城,然后拉着孔明的手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是何等精明之人,他听出了此话的严重性,于是,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这就是千古流传的一段佳话,但是刘备在托孤诸葛亮后紧接着又单独嘱咐了赵云,他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这段看似平常的嘱托其实深有含义,只不过常被人忽略,刘备言下之意就是,我走以后,你要为我看护好儿子,如果有人胆敢推翻后主,你赵云就完全可以替我将他除掉。刘备弥留之际能够考虑刘禅及其家族的安危,特意安排赵云保护好自己的儿子,说明他对身后之事没有足够把握,换句话说,万一有人要颠覆蜀汉政权(当然包括诸葛亮),那么赵云就会第一个挺身而出。

刘备世之枭雄经多见广,并有高祖之风,在识人察人上有其独到的慧眼,临终除了忧国忧民外,自己家族的兴衰他不得不做充分的考虑。首先,他深知刘禅的能力有限无法驾驭国家社稷,必然需要孔明的辅佐;第二,蜀汉先人及嫡系均已先他而去,蜀汉政权完全交由诸葛一人他又有些不放心,于是托孤时特意将尚书令李严叫到床前与诸葛共受嘱托,其用意就是让李严成为诸葛的掣肘(李严后来由于自身原因被诸葛拿下);第三,万一出现最坏的结局,那么赵云就是拯救蜀汉的唯一人选。

赵云一直是留守大将,也是刘备最信任的嫡系之一,虽然他没有像刘关张一样桃园结义,但在刘备以及臣下们心里,赵云早已成为核心集团的老四,所以常担当守老营的重任,赵云与刘禅的关系也是非同寻常,这在许多事件中有目共睹,东征孙权没有带赵云同去,结果损兵折将惨败而回,赵云统帅的部队其实就是刘备预留的有生力量。

正是基于国、家的长久之计,刘备才有嘱托赵云的一段别有用心的话语,也正是因为赵云在世时没有人胆敢谋叛,所以刘备托付赵云的话并没有成为现实,否则,赵云定会像埋伏在魏延身边的马岱一样,咔嚓一刀结果了那厮性命。好在孔明谨遵刘备嘱托致力于统一大业,刘禅与诸葛也能和睦相处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节,这种良好的局面也正是刘备所期望的。

如果说刘备对孔明存有戒心,那么赵云就是刘备为孔明预留的杀手锏。但是事实证明,刘备将国托付给孔明,将家托付给赵云,都是正确的选择。看来白帝城托孤,刘备作了多种准备,也隐藏着一段令人吃惊的历史秘密。

标签: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成功篡权的神助攻是诸葛亮出兵伐魏?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诸葛亮是司马家的敌人这句话很好理解,但是要说诸葛亮是司马家的功臣,这就有点难解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原来东晋时,司马家给了诸葛亮一个不错的封号,为什么司马家族对诸葛亮有这样一个态度呢?当时的东.晋王《唐.昭宗》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这封号可不低。要知道东.晋朝的老祖宗可是司马懿,先前不但和诸葛是敌

  • 原来司马光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不是比肩《史记》的《资治通鉴》!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说到司马光除了砸缸,让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就是他编撰定稿的《资治通鉴》,这本书几乎和《史记》并肩,然而对于司马光本人而言,最让他满意的作品却不是《资治通鉴》。这本书叫做《温公家范》。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呢?司马光婚后多年妻子一直没有生育,他当时在太原当官,他的下属刘蒙以为他没有钱纳不起妾,就写信跟他说愿意

  • 历史上没有陈真这个人  陈真的原型是刘振声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说起民国时期的高手,就必定会谈到霍元甲、陈真师徒。但是电视剧中砸碎“东亚病夫”牌匾的陈真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陈真是虚构的人物。陈真的原型是霍元甲的大徒弟刘振声。陈真的大部分事迹如怒砸日本武馆等都是从刘振声的身上改编的。刘振声才是我们心中所想的哪个“陈真”!刘振声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刘振声的母亲

  • 什么是血色婚礼,《权力的游戏》中的血色婚礼有没有历史原型?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喜欢追美剧的人应该都知道神剧《权力的游戏》,而这部剧第三季第九集因为血色婚礼而成为史上评分最高的一集,那么到底什么是血色婚礼?血色婚礼有多残忍?历史上真的有血色婚礼吗?小说作者表示血色婚礼的想法来源于英国历史上的黑色晚餐及格伦科大屠杀。那么从此脱胎而出血色婚礼的历史事件到底有多残忍呢?黑色晚餐用中文

  • 古代是怎么做慈善的,古代社会有没有慈善家?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在之前的文章我们也有说到其实在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慈善事业,虽然那么时代的慈善事业并不像现在这样有一个规范的制度,但是古代的慈善也是发展得不错的。历史上也出了很多著名的慈善家。今天我们来说说古代的人是怎么做慈善的?春秋战国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慈善家范蠡,在商业经营方面颇有一套成功经验。但人富志更高,

  • 曾国藩专门纳了小妾回来给他抓痒,为什么这件事却成为他一生的污点?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在清末时期能够称得上能够挽救大局的人物,曾国藩一定算得上一个。但是被后人可以说是完人来形容的曾国藩,也有过一个污点,也为曾国藩带去不少烦恼,那就是他曾纳过一个小妾,可是旧社会三妻四妾不是很正常吗?为什么曾国藩纳妾就成为了她一生的污点呢?曾国藩并不是一开始就展现出了晚清四大名臣的气势,最初科举的时候,

  • 曹操和刘备争徐州时为什么袁绍竟然袖手旁观?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我们都是知道的。尤其是在三国那个混乱的年代,通常很多势力都是浑水摸鱼着成长起来的。发展成大势力之后也常常受到多方的牵制,不敢擅动。这也是三国势力能够鼎立的原因。三国中争徐州一直是抢夺地盘的重点,可是曹操和刘备在争抢徐州时,面对这么好的第三方得利的机会,为什么袁绍却选择了袖手旁

  • 这个皇帝只当了十个月最后竟然大臣污蔑气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在古代史上封建王权里,皇帝一直都是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皇帝竟然能被大臣给气死,这个皇帝当得也是有够窝囊的,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呢?这个被臣子污蔑然后被气死的皇帝是谁呢?从秦建立大一统帝国算起,在中国,皇权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削弱的过程。西汉初期政府皇室尚不分,政府相当于皇帝私人办事机构;到汉唐政

  • 古代对贞洁到底看得有多重?洞房之夜新娘没有落红的下场竟然如此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对于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很多人虽然知道但是未必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层层伦理枷锁让女人的羽翼被困囿于小脚之中,困于贞洁之间,终身都无法摆脱。那么古代对贞洁到底看得有多重?洞房之夜新娘没有落红会是怎样的下场呢?男权社会下,女性的贞洁是女子之间争相标榜的东西,男子娶妻,以娶到贞节之女为乐事。能够验证这一点的

  • 德国战败后国家都成了废墟为什么依然能飞快发展到世界前列?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确实让世界侧目,毕竟和日本比起来,日本是受到原子弹的威胁选择了投降,但是德国是打到无人可用了才被灭亡的。那么二战后几乎没有男人的德国是怎么能够飞速发展的呢?在德国1905-1915年出生的德国女性,有一半是终身未婚,1915-1925年间出生的德国女性中,只有1/3找到了丈夫。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