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慈禧为什么要在自己的陵墓中设计一凤压两龙,慈禧陵墓有何寓意?

慈禧为什么要在自己的陵墓中设计一凤压两龙,慈禧陵墓有何寓意?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0 更新时间:2024/1/9 16:28:38

尽管大清的灭亡不能全部都由慈禧来背黑锅的,但是就史书的描述来看,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慈禧这个女人是极度有野心的,如果不是清朝社会环境对女性的束缚更加压抑,或许她会成为第二个女皇帝也说不定,但是作为政治家来说,她的手段却比武则天差了很多。武则天在治国方面,是巾帼不让须眉的,但是慈禧更多的是在意自己的权柄,在意享乐,在意自己无上的地位,这一点在她的陵墓修建和设计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比如一凤压两龙。慈禧为何要在自己的陵墓中设计一凤压两龙?慈禧陵墓有何寓意?

光绪三十四年,即公元1909年,这一年的10月22日,一个把持大清朝政长达48的女人,抛下了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江山社稷,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74岁。她就是权倾天下,惟我独尊的慈禧太后。慈禧,这个中国近代史上的无冕女皇,她曾三次垂帘,两次决定皇位继承人,把大清的万里江山玩弄于她的股掌之中。那么,像这样一个权倾天下的女人,她的百年身后被埋葬在什么地方?这样一个穷奢极欲的女人,又会为自己选择一块什么样的风水宝地呢?

清东陵地处河北省遵化县境内,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故称东陵。东陵地势宽敞,河流环绕,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帝王、后妃陵墓建筑群。在生死轮回,死后灵魂不灭的观念的指导下,封建帝王为了能在另一个极乐世界生活得更好,于是他们利用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开始营建规模宏大的陵寝。那么,作为咸丰帝的懿贵妃,大清朝的皇太后,慈禧太后的陵址应该选在什么位置,才能使她满意呢?

陵址选定之后就该修建陵寝了,但是作为两宫太后,她们的陵寝该如何修建呢?因为按照皇家陵寝的规制,两宫太后应该陪侍在咸丰帝定陵的旁边,共用一座陵寝。但是对于一个生活奢侈,至高无上的慈禧来说,她能接受皇家流传下来的规制吗?两宫太后的陵寝最后是按照什么规制修建起来的呢?

据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赵英健对两宫太后陵寝位置的描述,人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因为按照中国传统的“东为大,西为小”的成规,慈安是东太后,她应该葬在定东陵的东边,慈禧是西太后,她应该葬在定东陵的西边,可是当我们走进两宫太后的陵寝时,我们却发现,东太后慈安葬在了西边,而西太后慈禧却葬在了东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慈禧太后霸占了忠厚老实的慈安的位置了呢?

按照中国历代帝王陵寝的祖制,东太后慈安陵虽然建在定东陵的西边,但它紧挨咸丰帝的定陵,而西太后慈禧陵虽然建在东边,但它却远离咸丰帝的定陵,西太后慈禧的陵址明显低于东太后慈安,两宫太后陵寝位置的安排对于一个处处高人一筹的慈禧来说,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慈禧历来是一个争强好胜女人,哪能甘居他人之后。“惟我独尊”的个性使她一直在寻找机会,超越东太后慈安。这时一件突发事件使得慈禧抓住机会重修陵寝。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已经修缮的陵寝拆除重修呢?

东太后慈安的死给慈禧重修陵寝带来了机会。慈禧一声令下,拆除重修。重修后的慈禧陵的主要建筑分为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是祭祀朝拜的地方,主要由隆恩殿,东西配殿组成。后寝是安葬西太后慈禧的地宫。重修后的慈禧陵用料之考究,做工之精细,装修之豪华,建筑之精美,使与之毗邻的慈安陵寝黯然逊色。慈禧陵的奢华程度表现在木材的选用上,那么,慈禧采用什么木材来修建自己的宫殿呢?

慈禧太后采用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来打造自己的万年吉地,这种奢侈不仅在明清两代皇陵中独一无二,就是在当时的皇宫内也难以见到。即使这样,慈禧也不满足于简单的木材上的超越,她要用黄金来贴饰自己的宫殿。当我们走进隆恩殿内,看到这里是金碧辉煌,精美绝伦。在大殿的金龙柱上我们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皇宫的太和殿、金銮殿内,所有的金龙柱上雕刻的金龙都是龙头朝上,龙尾朝下,而在慈禧陵这里却是龙头朝下,龙尾朝上,慈禧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修建慈禧陵究竟耗费了多少黄金呢?

其实,慈禧之所以采用大量的珍贵木材和贴金扫赤的工艺,把自己的万年吉地营造得如此奢华,其目的就是要显示她至高无上、惟我独尊的显赫地位。除此而外,慈禧太后把这种个性也展现在陵寝的石雕工艺上。在历代帝王陵寝的隆恩殿前的陛阶石上,雕刻的都是“龙在上,凤在下”的祥和图案,而在这里却变成了“凤在上,龙在下”,在其他石柱和栏板上也出现了“凤在前,龙在后”、“一凤压两龙”的图案。那么,这些石雕图案究竟寓意着什么呢?

有关史料对慈禧太后评价说:慈禧太后在她74年的生命历程中,经历了晚清年间的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曾三次垂帘、两度训政。她立过同治载淳、光绪载湉以及宣统溥仪为皇帝,处理过很多对外战争、对内动乱以及皇室宫廷的斗争等大事。慈禧的到来也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由于她行事作风上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后人对她有着极为严厉的负面评价。史学界和评论界一直以来也在寻找她的正面评价。那史学家们找出的慈禧正面评价有哪些呢?慈禧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来左宗棠被认为是民族英雄;慈禧的新政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而且成绩不小。她破除满汉界限,开办洋务运动,造就所谓“同治中兴”气象;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大量选派留学生,开始宪政改革;破除满汉不通婚禁令,禁止妇女缠足。在危急时刻曾尽力维护国家利益,做出了虽不成功但在当时可称合理的反应。

但是,历史对她的负面评价远大于正面评价。慈禧太后素来以残忍狡诈和对权力的执著而闻名。她一生毫无节制的享乐主义,耗巨资庆祝自己的寿辰,修建自己的陵寝,签订众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扼杀戊戌变法,囚禁光绪帝,还有那口珍妃井,至今都令人们铭记慈禧的狠毒。慈禧太后是外国人眼中妖魔化中国的终结者,是中国人民内心深处最痛恨的女人之一。

作为一个女人,慈禧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她的幸运在于她获得了那个时代女人难以得到的地位。慈禧并非出身于世代簪缨、钟鸣鼎食的显贵之家,她不过是当时一个中级旗籍官员的女儿。在她17岁的时候凭着选秀的偶然机遇,进入紫禁城,从而为她搭建了扭转乾坤的政治平台。慈禧靠着一步步的钻营,从贵人到嫔,又靠着幸运地生下了咸丰帝惟一的皇子,从而“母以子贵”,被晋封为妃、贵妃,懿贵妃,直到皇太后,并藉此“垂帘听政”整整47年。

慈禧又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于作为妻子和母亲,她青年丧夫,中年丧子。虽然她拥有至上的权力,使无数王公大臣匍匐在脚下顶礼膜拜,却无法获取一个正常的母亲所拥有的儿女绕膝、含饴弄孙的幸福。

标签:

更多文章

  • 崇祯到底死于何处?一颗罪槐竟被冤枉了几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1644年,大明王朝的气数走到了尽头,李自成兵临城下,很快攻入了北京城。这时的崇祯皇帝仓皇出逃,没想到却被自己的守军用弓箭给射了回来,转向安定门出逃,没想到门闩沉重,太监们无法抬起,正是这根沉重的门闩,彻底改变了明朝历史,使得崇祯皇帝无法外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军队攻入紫禁城,搜遍整个皇宫

  • 这个公主17岁就死了为什么墓地却是唐朝公主中最奢华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唐朝受宠的公主很多,但是说到永泰公主,知道的人却很少,但是这个公主出名的原因却是因为她的墓地非常的豪华。这位17岁就死去的公主,在历史上并不怎么出名,为何她的陵墓却是唐朝公主中最奢华的?历史上很多帝陵(皇帝的墓)往往周围都有很多陪葬墓,陪葬墓规模大小受墓主身前地位决定,唐朝皇帝的陵墓普遍陪葬墓比较多

  • 为什么四爷成功夺嫡后十三爷却神秘消失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康熙九子夺嫡的末年朝政中,几方势力除了被废的太子就是八爷和四爷了,而十三爷正是四爷团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他们之间的兄弟感情也非常好,但是为什么最后四爷成功夺嫡后,十三爷却神秘消失了?爱新觉罗·胤祥(1686.4.16—1730.5.4),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

  • 揭秘西域强国高昌国的悠久历史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高昌是和交河齐名的丝路名城。公元前1世纪,西汉大将李广利率领部队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公元327年设高昌郡。公元450年,北凉残余势力灭了车师前国后,高昌城一跃而为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60年成为高昌国都城。640年唐朝统一高昌,在此设立西州,辖高昌、交河、柳州、天山、蒲昌五县。9世纪

  • 扶苏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为什么却没能夺回政权?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秦二世而亡,不得不说是个非常遗憾的历史转折点。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明明秦始皇都把兵权移交给扶苏了,为什么就差着一步之遥的时候,扶苏偏偏就没能当上皇帝呢?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直接公开立扶苏为太子呢?古代兵权就是皇权,兵权是地位的象征,而秦始皇晚年有意把兵权交给扶苏,可惜没有立他为太子,致使打下的江山被小人

  • 唐朝公主多半都很霸气为什么这个公主竟被驸马当妓女使唤?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唐代时候因为女子地位比较高,说话也比较有底气,整体对待女性的态度是比较宽松的。那么作为皇室的公主,所享受到的尊荣就更不必提了,多以很多唐代的公主都比较霸气。但是这位公主却显得十分的懦弱,她的死因也非常的屈辱。这是怎么回事呢?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共生育有35个子女,其中:14子,21女。今天,乐奀要给大家

  • 刘备托孤时不仅见了李严诸葛亮还单独召见了赵云?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说到刘备托孤,从最初我们只关注到了诸葛亮,到后来知道还有一个被打压的李严之后,现在又多出来了一个人,赵云。原来刘备托孤诸葛亮时,还单独召见了赵云,刘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这才是赵云一直被打压的原因吗?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

  • 司马懿成功篡权的神助攻是诸葛亮出兵伐魏?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诸葛亮是司马家的敌人这句话很好理解,但是要说诸葛亮是司马家的功臣,这就有点难解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原来东晋时,司马家给了诸葛亮一个不错的封号,为什么司马家族对诸葛亮有这样一个态度呢?当时的东.晋王《唐.昭宗》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这封号可不低。要知道东.晋朝的老祖宗可是司马懿,先前不但和诸葛是敌

  • 原来司马光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不是比肩《史记》的《资治通鉴》!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说到司马光除了砸缸,让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就是他编撰定稿的《资治通鉴》,这本书几乎和《史记》并肩,然而对于司马光本人而言,最让他满意的作品却不是《资治通鉴》。这本书叫做《温公家范》。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呢?司马光婚后多年妻子一直没有生育,他当时在太原当官,他的下属刘蒙以为他没有钱纳不起妾,就写信跟他说愿意

  • 历史上没有陈真这个人  陈真的原型是刘振声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说起民国时期的高手,就必定会谈到霍元甲、陈真师徒。但是电视剧中砸碎“东亚病夫”牌匾的陈真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陈真是虚构的人物。陈真的原型是霍元甲的大徒弟刘振声。陈真的大部分事迹如怒砸日本武馆等都是从刘振声的身上改编的。刘振声才是我们心中所想的哪个“陈真”!刘振声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刘振声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