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篡汉建立新朝的王莽,最后的结局为什么这么惨

篡汉建立新朝的王莽,最后的结局为什么这么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48 更新时间:2024/1/8 6:25:43

当初西汉皇室腐败,被众人推举登上了皇位,但是由于改革力度过大,多个阶层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王莽最终被推举他登基的人斩杀。

西汉末年,外戚权臣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不久后,天下大乱。王莽无力平叛,起义军很快攻到了长安城下。

地皇四年(王莽的年号)九月一日,长安城下的起义大军发起了总攻。大臣王邑率领仅存的几千人马,在城头上拼死抵抗。

但敌我力量的对比太悬殊了。很快,长安城的城门就洞开了,起义军一拥而入。王邑则领着残部朝未央宫退去。

趟过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后,起义军也未央宫涌来。

听说起义军已经攻进长安城,王莽赶紧带着随从躲进未央宫的宣室殿躲避。

此时的王莽,大概已经疯了。进入大殿后,他首先做的事,竟然是令天官占卜,待占卜显示最佳的方位为斗柄时,他才在那个位置坐下。坐下后口中念念有词:“我是上天选定的皇帝,老天会护佑我的,你们这些叛贼能奈我何?”

说着,脸上还不时露出狰狞的笑容。

后来,随着大量的起义军涌进未央宫,宣室殿已经不安全了。随从官员便把王莽扶到了太液池中四面环水的渐台上。此时,王莽身边仍然有一千多名官员与他同生共死。

而大司马王邑,仍然带着士兵们阻挠起义军前进的步伐,待实在难以阻止时,他也带着仅剩的几十名士兵来到了渐台,贴身保卫王莽。

在前往渐台的途中,王邑看到自己的儿子——侍中王睦,正在那里脱下官服,准备乔装打扮后溜走。王邑大喝一声,令王睦随他一起前往渐台护主。

王睦说:“现在不逃,就没有机会了。前往渐台,是死路一条。”

王邑说:“为人臣子,当竭尽臣子的本分,岂能独自偷生?”

看到王睦还是不表态,王邑激动得拔出宝剑,指着王睦说:“你要是敢逃,我现在就杀了你。”

王睦看到自己的老爸死心塌地要为王莽尽忠,他只好随他一起前往渐台。

涌进未央宫的起义军,听说王莽逃往渐台后,都纷纷向渐台赶来,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渐台包围了起来。

一开始,渐台上的守军用弓箭射杀四周的起义军,起义军不敢靠得太近。待弓箭用完之后,起义军就蜂拥而上,攻上了渐台,然后与守军发生了白刃战。

起义军多么浩荡啊,而渐台上的守军又是多么的势单力薄啊。因此,胜负结果不言而喻。

在惨烈的肉搏战中,守军士兵一个个倒下,而王邑、王睦父子也相继战死。

眼看情况不妙,两名随从赶紧拉着王莽躲进了一个小房间。

商县(今陕西省商县)人杜吴,首先发现了王莽的行踪,他冲进房间,先是杀死了两名随从,然后对着王莽连刺数刀。

王莽顿时倒在了血泊之中。

杀死王莽后,杜吴发现王莽身上佩带的的绶带十分漂亮,就顺手取了下来,佩戴在了自己身上,然后得意洋洋地走了出去。

杜吴是个粗人,他并不知道此人就是王莽,也不知道此绶带所代表的含义。于是,这天大的一件功劳,就被他给轻轻的放过了。

杜吴有个战友叫公宾就,此人原是大行主治礼郎,对于绶带的级别、含义非常明了。当他看见杜吴时,大吃一惊,随后便问这条绶带的主人在哪里。

杜吴满不在乎地拿手一指,答道:“喏,在西北角的那间小屋子里躺着呢。”

公宾就知道,佩带这条绶带的人正是新朝的皇帝王莽。于是,他迅速前往那间小屋,割下了王莽的头颅。并振臂高呼:“王莽的头颅在此。”

这时,闻讯赶到的其他起义军也冲了进来。他们对着王莽的尸体一阵乱砍,把他砍成了碎块。然后每人抱着一块,等着去领功受赏。

很快,王莽的人头被送到了玄汉政府的临时首都——宛城。

更始帝刘玄命人将其悬挂在街市之上示众。有胆大之人,将其取下当球踢。还有人甚至拿刀割下了他的舌头,以此来发泄当初被王莽所蛊惑的愤恨。

这一年,是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68岁。

王莽死了,带着他的新朝。

李敖说过一句话:“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强者,多不得好死。”如果时光可以逆洄,王莽会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吗?

当年,那个爬行在底层的少年,柔弱得仿佛芦苇。临死前,王莽会忆起这个少年吗?

历史当然没有“如果”,人生也本就是个难题。

不得好死,仅一刻。不得好活,却要匍匐一生。

所以,当刀尖扎进王莽的心脏时,在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上,我想,他应该还会选择做一个强者吧。

标签:

更多文章

  • 蒙古帝国武力如此强横,最后是怎么灭亡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蒙古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他们打下了人类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疆域,但是却统治了不到百年就灭亡了。公元1189年,当28岁的铁木真被21个部族尊为“可汗”时,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事业会做到多大,一不留神,就打下了一个横跨东西方的帝国世界,然后给后代留下一个永久性的难题:一个由游牧

  • 如果不是秦始皇暴毙,刘邦项羽能推翻秦朝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秦始皇是非常有能力的君王,他在世的时候虽然残暴,但天下竟没有人敢出来反对他,那假设他如果没死,刘邦和项羽能推翻他吗?其实回达这种假设的问题太多了,有时候也觉得没有意义,毕竟历史没有如果,也不可能假设,但是也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其实秦始皇不死刘邦项羽绝对不是秦始皇的对手,也没有作乱的可

  • 癸酉之变是怎么回事,导致癸酉之变的是不作为的官员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癸酉之变简介或者称为天理教起事简介,指的是清朝时期嘉庆年间各地起义,以林清为首的天理教进攻北京的事件。官逼民反的事件在晚清时有发生,阶级矛盾的愈加尖锐使得这种状况愈演愈烈。嘉庆帝登上皇位之时,大清皇朝的阶级矛盾就已经十分尖锐,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由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中也可以看到,鹿鼎记就是取材于当时的

  • 顺治帝宠妃董鄂妃,竟然就是名妓董小宛?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历史上因为爱情而心灰意冷的皇帝有很多,清朝的顺治皇帝应该是最出名的一个了,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惹得皇帝万念俱灰的宠妃董鄂妃的身世。传说,顺治皇帝正是因为董鄂妃的离世而看破红尘,最后遁入空门,放弃大清帝王之尊。可见,顺治皇帝对董鄂妃依恋至深,可是董鄂妃的身世之谜一直耐人寻味。对于董鄂妃的身世,历史上众说

  •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一共有几位妻子,分别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溥仪一生的经历,恐怕是史上绝无仅有的了,经历了封建帝制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他可谓是跌宕起伏,那么他一生中有过几个女人呢?在溥仪之前,大凡皇帝都有自己的三宫六院,嫔妃众多,美女林立。而末代皇帝溥仪一生中共有五位妻子,其中包括两个有真正皇室名分的后妃婉容和文绣,两个在伪满洲时册立的贵人谭玉玲和李玉琴

  • 曹操公开处死吕布是何用意?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对罪犯的公开处刑做法自古有之,不但能显示当权者的威严,还能起到一种很好的震慑作用,曹操对吕布的公开处刑,大概就是出于一种这样的心理吧。曹操爱才在三国时期是出了名的,很多有才之人尽管之前对曹操不利,但他基本上都可以做到既往不咎,比如对张绣,对陈琳,对关羽,而有一个人就比较特殊,那就是吕布。曹操为何要当

  • 害死岳飞的真凶,真的是秦桧吗?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南宋奸臣岳飞害死了秦桧,这在我们看来几乎是铁一样的事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历史也逐渐浮出水面,秦桧今后是否有机会洗白呢?秦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近日秦桧又走进了人们的实现。人们在讨论,跪了百年的秦桧是否应该让他站起来,是否涉及有人想为她翻案呢?史上著名的大奸臣秦桧,在博物馆有了自己的

  • 方腊起义的首领方腊死后,还有多少人马在继续斗争?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在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曾经发生过很多次,而宋朝年间规模最大的一次,就时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了。众所周知,方腊起义是北宋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首领方腊的率领下,曾一度攻陷江浙地区六州五十二个县镇,声势浩大,拥兵百万之众,却在童贯、谭稹等人的镇压下宣告失败。据说方腊及其主要部将就义后不久

  • 被锦衣卫处死的明朝权臣解缙为什么获此大刑?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以残暴著名,曾经多次滥杀大臣,朝廷上下无不战战兢兢,当真伴君如伴虎。解缙明朝初年重臣,官至内阁首辅,因大胆之言而获罪以无人臣礼之罪,被埋入雪堆冻死。在江西吉水县城气象局院内,有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凉古坟,在院子里的一个高坡之上,有一个不太起眼的坟堆,坟堆前有一个类似牌坊一样的墓碑,别看这

  • 效仿君主立宪的清朝,在摸索中艰难前行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清朝面对困局的时候,曾经做出了很多改变的尝试,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在逐渐摸索改革和一次次的失败后,大清的末日也即将到来。立宪运动其实是晚清的政坛上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它曾经引发了无数当时开明人士的追捧,认为中国从此得救了。可是他们注定失望,因为立宪运动最终只是喊了一个很响亮的口号,最后却是失败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