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隋末年间窦建德看重信义,却为什么没敌得过李世民?

隋末年间窦建德看重信义,却为什么没敌得过李世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21 更新时间:2024/1/15 0:38:45

虽说看重信义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像隋末窦建德这样太过于看重信誉的,只会像傻子一样被人耻笑。

说起窦建德这个人,许多读史的都会觉得有些惋惜。和一般草莽英雄不同,这位老兄为人宽厚、勤政爱民、讲究信义,更难得的是不搞封建迷信,以至于他的死敌——大唐的小干部殷侔竟不顾忌讳为他立了块纪念碑,还亲笔写了篇流传至今的碑文。

正因如此,人们才特别感慨他的失败。这位窦大王为了救无德无能而且曾背信弃义坑过自己的王世充,率领10万大军直逼虎牢关(今河南荥阳汜水),和后来当了唐太宗、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决战,结果被李世民一战打败,本人也被捉去长安杀掉,11年辛苦打下的基业,就这样糊里糊涂一战败光,您说,这败仗打得够多窝囊?

许多人总结这场败仗,都认为窦建德犯了两个大错,一是不该出兵,因为王世充这小子是个狗娘养的,根本不值得去救;李世民的人马战斗力强盛,也不应随便跑去决战;二是不该直接打虎牢关,跟李世民硬碰硬,而应该接受大学校长(国子祭酒)凌敬的建议,直取太原,给大唐来个围魏救赵。

其实这两个主意都够馊的。

曾有人抱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援助那些拉美独裁国家,说这些国家都是狗娘养的,艾森豪威尔答道:“没错,但那是咱们狗娘给养的。”话糙理不糙,国际政治还真就这么回事儿,王世充是混蛋不假,但他的存在可以牵制唐朝的兵力,帮窦建德赢得巩固后方、积蓄力量的喘息之机,也正因为有这么个混蛋一直在那儿横着,他窦建德才有机会全歼唐朝在山东的守军,并一举夺取了大半个中原,那会儿窦建德领地的北边,还有个跟唐朝穿一条裤子的罗艺,这会儿就任由王世充被灭,对窦建德可没半点儿好处。李世民的人马虽强,毕竟又要攻城,又要打援,战斗力要大打折扣,若这时候不打,等他缓过手来专心打自个儿,那不是死得更惨?

攻打太原的主意就更馊了——太原是什么地儿?是李世民父子起兵的老窝!他大老远从河北打过去,得翻过一座太行山,兵少了白给,多了,人家粮道一掐,饿都能饿死一半。再说了,太原对坐在长安的李渊来说,重要性已经不大,后来有个叫刘武周的不是真把太原拿下过?也没见李渊跳楼啊。

所以,窦建德直取洛阳,趁王世充还没死,坚决和李世民决战,这个决策本身是没错的。两强相遇勇者胜,到了决定命运的当儿,就算是一锅夹生饭,该吃还是得吃。

吃虽然没错,但吃相、吃法却颇有个讲究。本来窦建德的兵力只不过稍有优势——《新唐书》说窦建德兵10万,号称30万,李世民一开始派兵500,后来出“大队”,但没说有多少。李世民开了皇帝看本朝史书的坏头,《新唐书》的记载也只能当参考消息,洛阳城那么大,王世充又有精兵强将(投降时他光带的干部就有2000多),唐军四面围城,少说也有10万大军。

而窦建德还得分兵对付罗艺,手下未必真有10万人,决战时双方兵力应该差不多,而且窦建德刚刚打败了另一个土皇帝孟海公,又赶了好远的路,部队疲劳得不行,最佳方案,应该是兵临城下,却不急着决战,而是步步为营,把地盘扎牢,粮道打通,这样唐军若撤,王世充的地盘大半都能归了自己;若死活不撤,就得跟王世充拼个鱼死网破,再往下不论怎么打,窦建德都是稳赚不赔。可事实却是窦建德急匆匆送上门给李世民偷袭,输了个一败涂地。

窦建德丢了脑袋,是再没办法复盘了,今天的人们却可以好好总结一番——夹生饭该吃还得吃,但吃要有吃的讲究,否则噎个好歹,可没地儿找大夫去。

标签:

更多文章

  • 和氏璧的真实下落,已经成为历史上的迷案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事情的真相至今都没有揭开,这不仅成了历史上的一大迷案,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一:战国和氏璧到底在哪里完璧归赵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小学时代的书本上就有关于完璧归赵的故事,完璧归赵是一则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典故,当时赵国手上拥有一块和氏璧,非常的出名,各国都想拥有或者一睹这块和氏璧

  • 刚正不阿的包拯一年的工资有多少呢?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要是说到中国历史上最公正无私的官员大概就数北宋时期的包拯了。包拯也叫包青天,相信大家都知道关于包青天断案的故事,他廉洁公正,铁面无私并且敢于为百姓审不平,所以他也叫做包青天。今天如果遇到哪些公正的官员我们也称之为现代的包青天。话说包青天当官多年,刚正不阿那他的工资到底有多少呢?包拯做过好多官,而每个

  • 光绪帝死因是什么,张之洞处斩假光绪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古代皇帝也有人敢假冒,这可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但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而这个假光绪皇帝,最后又是怎样收场的呢?1898(清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

  • 康熙大帝被谋杀之谜,成为了大清第一悬案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长寿皇帝,但是这位千古帝王,最终竟然是死于刺杀的,而这件案子,也成为了清朝的一大迷案。由于孝庄皇太后和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努力,顺治帝崩后,年仅8岁的玄烨顺利登位,建立了康熙朝,并成为功绩赫赫的一代英主。康熙六年,玄烨14岁,开始亲政。如果说康熙皇帝在亲政前无所作为,他的治国天才

  • 唐宣宗李忱为什么会被人视为傻子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在能力不够的时候韬光养晦,曲意逢迎,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手段,唐宣宗李忱就对这个方法非常熟练。唐宣宗是唐宪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勤俭治国,减少赋税,爱民爱子,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腐败的唐朝出现了中兴的时期。如此英明的皇帝,在继位前一直被世人认为是傻子,其实,唐宣宗并不傻,只是为了保命,故意装傻,其实

  • 关羽是三国时期名将,为什么刘备没给他封侯?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古时候的爵位是世袭制的,有合法的继承权,能够让自己的后代一直享有尊贵的地位,封侯一直是帝王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那么在三国时期,刘备为何没给关羽封侯呢?古之帝王,为笼人心,固爪牙,显威仪,示恩宠,往往会把加官、晋爵、封侯等等,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频频使用。如翻翻《三国志·蜀书》就知道,刘备的西蜀,也没少

  • 秦始皇地宫之中竟然有飞雁,这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事情,古人往往会采用各种传说来进行记载和修饰,像陵墓这种更加神秘的地方,流传的神奇传说就更多了。秦始皇陵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大最壮观的帝王陵墓,与它有关的民间传说也是多如牛毛。传说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是活人做的,如果有人闯进了秦始皇陵地宫,他们就会“苏醒”过来,抵御外来者。还有传说秦始

  • 诸葛亮曾使用过美男计,不过这个美男是他自己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古时候兵法有很多,什么苦肉计,反间计,美人计等,但其实诸葛亮也曾经利用自己英俊的外表施展美男计,还相当成功。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但是,一生只使用过一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以前说过

  • 后世对七步成诗的才子曹植有如何的评价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曹植在我国历史上是有名的才子,七步成诗的故事也让他坐实了天才的名号,那么他在后世有怎样的评价呢?曹植作为魏晋时期建安文学的“建安之杰”,后世对他的评价很多,主要有《文心雕龙》、《文选》及与萧统同时期的钟嵘对曹植的评价。《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学家刘勰的作品,《文选》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额诗文选集

  • 和平公主非常受宠,为什么却要两次剃度出家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李治和武则天宠爱女儿,太平公主曾经两次出家,最后还差一点成为效仿母亲登基称帝的女皇,她的一生,简直可以用传奇来形容。唐高宗李治的女儿和平公主也算是我国历史上的名人了。她十六岁的时分就结婚了,说实话,仅那奢华盛大的婚礼场面就够你瞧上半辈子的了。即使是照明用的火把,也将道路两旁的树给烤糊了。因没有那么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