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是否再婚?

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是否再婚?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74 更新时间:2023/12/30 14:47:52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一生经历了很大的起起伏伏,尤其是夫君的去世给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那么在历史上李清照有没有再婚呢?

李清照相信大部分读者都知道她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但是有很多读者不明白的是明清文人为什么力主李清照不曾再婚呢?在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曾经有过再婚经历,这事在宋人著作中多有暗示或明确记载。例如

一、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赵(明诚)死,(李清照)再婚某氏,讼而离之。

二、朱彧《萍洲可谈》卷中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然不终晚节,流落以死。

三、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易安再婚张汝舟,未几反目,有《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四、洪适《释隶》卷二十六赵君(赵明诚)无嗣,李又更嫁。

五、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漱玉集》一卷,易安居士李氏清照撰……嫁东武赵明诚德甫。晚岁颇失节。

六、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八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也……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词,自号易安居士。

七、赵彦卫《云麓漫抄》卷十四载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崈礼启》……忍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才……友凶横者十旬,盖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岂是人为!

在宋人著作中,我们不曾看到有谁对这种说法提出异议的。但是,到了明清两朝,情况发生了变化。明代开始有人对李清照曾经再婚张汝舟的说法提出异议,入清之后异议之声日益响亮。至晚清时期,李清照不曾再婚之说,赞同的人越来越多,口气越来越肯定,俨然已成定论。请看一、明人徐[火勃]《徐氏笔精》卷七《渔隐丛话》云“赵无嗣,李又更嫁非类。”且云“其《启》曰‘猥以桑榆之晚景,配此驵侩之下材’。”殊谬妄不足信……更嫁之说,不知起于何人,太诬贤媛也。

二、清陈文述《颐道堂诗选》外集卷七《题查伯葵撰<李易安论>后》李清照再适之说,向窃疑之……《云麓漫抄》所载《投綦处厚启》,殆好事者为之。盖宋人小说,往往污蔑贤者……尝欲制一文以雪其污,苦未得暇,今读伯葵所作,可谓先得我心。李易安论–>

三、俞正燮《癸巳类稿·易安居士事辑》……其时无学者不堪易安讥诮,改易安与綦学士启,以张飞卿为张汝舟,以玉壶为玉台,谓官文书使易安嫁汝舟,后结讼,又诏离之,有文案……余素恶易安改嫁张汝舟之说,雅雨堂刻《金石录序》,以情度易安不当有此事……赵彦卫、胡仔、李心传等,不明是非,至后人貌为正论。

四、沈涛《瑟榭丛谈》卷下《老学庵笔记》……放翁不曰“张汝舟妻”而曰“赵明诚妻”,可见易安无改适之事。

五、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易安居士再适张汝舟,卒至对簿……反复推之,易安当不其然。

六、黄友琴《闺秀正始集·书雅雨堂重刊《金石录》后》李易安作《金石录跋》,时年已五十有二。国朝雅雨卢公重梓是书,序中决其必无更嫁事,谓是好事者为之……数百年覆盆,遂得昭雪,自是易安可免被恶声矣。

七、陆心源《仪顾堂题跋·<癸巳类稿·易安事辑>书后》李易安改嫁,千古厚诬。癸巳类稿·易安事辑–>

八、李慈铭《越缦堂乙集·书陆刚甫观察<仪顾堂题跋>后》……张汝舟妻李氏,或本易安一家,与夫不咸,讼讦离异,当时忌易安之才如学士秦楚材者,及被易安诮刺如张九成等者,因将此事移之易安……余申而辩之,补俞氏之阙,正陆氏之误,可为不易之定论矣。仪顾堂题跋–>

事实究竟如何,姑且不论(将作另文再论),看清代学者如此前赴后继、激情澎湃地进行否定的论证,我不禁产生好奇他们为何如此不遗余力、主张李清照不曾再婚呢?

经过一番考察和思索,我认为,有如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首先是,明清时期道德观念比前代更趋保守。人们对妇女尤其是像李清照那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妇女的再婚事实,很难认同和接受。像清人梁绍玉那样,有“其实改嫁本非圣贤所禁”(见其《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二)这样通达认识的人不多,更多的是像明人江之淮那样无法接受曾经跟赵明诚“佳人才子,千古绝唱”的李清照,竟然在丈夫死后跟他人再婚,“文君忍耻,犹可以具眼相怜;易安更适,真逐水桃花之不若矣。”(见其《古今女史》卷一引)明人黄溥虽然并未反对李清照再婚说,但是他的一番话语,却颇能道出清代那些反对李清照再婚说者的心声“予叹易安,翁则清献,为世名臣,夫则明诚,官至郡守,亦景桑榆,何为而再适耶?”(《闲中今古录》)

其次是,李清照的词在明清时期日益受到推崇。虽然李清照的诗词才华在她年轻时代就已经受到了若干文坛前辈的肯定,宋代的文论家也对李清照的词赞赏有加。但是,评价大致只是她是宋朝妇女中词写得最好的一位。例如,王灼《碧鸡漫志》云“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朱彧《萍洲可谈》云“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到了明清时期,评价就不止这个高度了。大多认为李清照属于历史上少数最优秀的词作者的行列,有人说,李清照是李后主的后身;或者说,李煜、李清照是词人之正宗。

再次是,明清一些有成就的文人对嫉贤风气深恶痛绝。不少人在申述李清照不曾再婚观点的时候,都有这样一种推论李清照之所以“被再婚”,是因为她恃才自傲,曾经讥笑过当时的一些文人。上引俞正燮、李慈铭的观点,就都是如此。我认为,明清学者之所以力主李清照不曾再婚,除了一定成分的“科学探索”之外,也不能排除他们的主观需要,即,李清照不曾再婚,更符合他们的时代和自身利益。

标签:

更多文章

  • 西凉马超勇猛无敌,为什么不被刘备重用?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作为蜀国的大将,马超有着非常强的作战能力,是一员强悍的猛将,但是加入蜀汉阵营后,虽然官职一直在升,却没有多少实际权力,也没有得到重用,这是为什么呢?马超,字孟起,是蜀汉的开国猛将,民间绰号是“锦马超”,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其长相非常的俊秀,而且狮盔兽带,白袍银甲,因为这些而得名“锦马超”甚至有人说其

  • 道光帝陵寝因为渗水而被废弃,前因后果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关于道光帝废弃原来已经修好的陵寝不用而另择吉址的原因是因为地宫渗水,那么,道光帝是如何发现地宫漏水的呢?道光七年九月二十二日,在陵寝竣工一个多月后,道光帝就把早自己而去的原配妻子——孝穆皇后,葬入到了东陵宝华峪的陵寝地宫中。然而,一年之后,道光帝却突然下令废掉了这个刚刚投入使用仅一年、且花费了数百万

  • 她是古代最著名的美女间谍,为了复仇竟然做出这种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西施是越王勾践向复国复仇的重要工具人,她原本只是一个朴素的农村姑娘,却要为了完成勾践的大计而曲意逢迎,变成一个充满狐媚之色的轻浮女人,在这个过程中他都经历了什么呢?西施,名列“四大美女”之首,她的脸蛋儿让美丽的金鱼都看呆了,可惜,面容姣好,换来的是一辈子走背运、倒大霉。有关她的文献记载,未见诸煌煌正

  • 宋江为什么杀阎婆惜,竟是阎婆惜咎由自取?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宋江杀阎婆惜这一事件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说是整篇水浒的转折点也不为过,那么宋江为什么要杀阎婆惜呢?宋江,字公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宋江在历史上也实有其人,随着《宋人话本》特别是《水浒传》的广泛流传,宋江和梁山英雄博得了人们的传颂与喜爱。至于宋江的老婆怎么

  • 宋太祖赵匡胤是否是死于弟弟赵光义之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赵匡胤离奇死亡后,他弟弟赵光义的登基,更是使得害死赵匡胤的嫌疑落到了赵光义的头上,通过抽丝剥茧我们是否能够证明是赵光义害死了赵匡胤呢?让事情复杂化的是,976年,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死去,赵光义以非正常的方式登上了皇帝宝座,这就使得原本就充满疑惑,并带有攻击性的猜测和评论愈演愈烈。宋太祖的死是一件非常

  • 西晋时期江南的士族门阀为什么能够平定江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三定江南是历史上的一场军事活动,发生在西晋时期。这场军事活动的双方分别是发起战乱的领导人和江南士族,其中江南士族的代表人物就是周玘。三定江南简介中介绍到,之所以有这场军事活动,主要就是因为西晋时期战事频繁,社会混乱,一些将军想借此机会来树立自己的政权,可在江南却有这么一股势力,他们已经在此多年,根基

  • 孔子是千古圣贤,朱元璋为什么看不起他?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国数千年来人们的道德标准,他也被人们尊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却十分看不起他,这是为什么呢?朱元璋为何看不起大圣人孔子呢?有人说是朱元璋认为孔子的思想与他的统治思想是相悖的。这是真的吗?一起看看朱元璋为打压孔子儒学都做了什么吧。明朝开国,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

  •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虽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有很大的历史意义,但现如今看来,未免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还要启动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呢?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原因是什么?一提到万里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尽管秦始皇不是历史上修筑长城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但在人们的印象里,长城与秦始皇有着不解的渊源,提到长

  • 重要谋士的逝世,对三国时期哪一家影响最大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平定天下除了要有冲锋陷阵的武将,谋士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细数三国时期的各个著名谋士,哪一位的去世,对当时的主公影响最大呢?三国时代处于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这三国中都曾失去过自己的最重要的谋臣良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哪个国家因此而受到的损失最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英年早逝的豪杰,往往让后人叹息不已

  • 朱棣难道是元顺帝的遗腹子?揭秘朱棣的身世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朱棣不论是性格还是统治手段,都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与他最像的,但是历史上关于朱棣的身世,却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于公元1402年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在南京称帝,后来迁都北京。这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可是关于他的出身却历来充满争议。他的亲生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