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细数历史上的皇帝名字,经常现造字取名,十分任性

细数历史上的皇帝名字,经常现造字取名,十分任性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73 更新时间:2024/1/3 15:32:42

古代许多皇帝起名字都比较任性,根据各种风水学计算之后得出来的名字,只要没有这个字就现造出来一个,不过这也间接推动了汉字的丰富完善。

说起取名,皇帝们跟学生的家长比起来,实在是没有最拼,只有更拼,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那些拥有奇葩名字的皇帝。

嬴政:用“嬴”字为姓的比较少见,但这个名字放在“始皇帝”三个字后面,大家应该都认识,因为他实在太出名。他击败六国,统一天下,立郡县,书同文,击匈奴,征百越,修长城,“夸三皇,超五帝”,所以敢自称“皇帝”——“嬴”字单独放在一边,能昂首挺胸把它念出来的人就不会太多了吧?

汉元帝刘奭:念shì。这个字不注意那就要看成了“爽”,不过里面夹的是两个“百”字。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刘奭为人柔懦,能力平常,好在他的名字麻烦到还能让人有个印象。《说文解字》中称这个字的意思是“盛”,古来平民是要避开皇帝威严,不能跟皇帝同名的,换句话说就是武帝叫了个“彻”字,那臣下是不能再用了,可是“天网恢恢”,总会有漏网之鱼,于是有的皇帝就兼了仓颉的职,我来造一个,总不会再“撞脸”了。看来造字实在比“造音”要简单了很多,所以皇帝们能造出跟“侍”相同诗意的“奭”,却不能再造出另一个音来。笔者甚至试了一下,这个字用qq五笔输入法是打不出来的,连词库中都没有收录,可见其生僻,而至于现在“五音不全”、“识字半边”的一些人来讲,高山仰止是正常现象,能认出来那才是怪事。

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人们对这个“骜”字并不陌生,“骜”字向来有些不好的意味,用这个字为名,其实也可算奇葩一朵了,他是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王莽乱政的伏笔自他而起,嗯,算得上是一个罪人。此人短命,只活了四十四年,但他竟然得了善终,那就是让老百姓有些不舒服的事情,谥号“孝成”,被安葬在延陵。

汉代的“平帝”,即刘衎,衎音“kàn”,意为快乐。不过这个人过得其实不快乐,倒不是说他当皇帝的时候受了什么委屈,我们单指其下场,世传其继哀帝之位,在位时间仅五年,然后他就碰上了王莽,新朝乱政,算得上是时运不济。后来也不知道是病死了,还是被王莽给弄死了。

东汉和帝刘肇:zhào,“肇”意为“开始、初始、引发”。为章帝刘炟[dá]之子,刘秀的曾孙。“肇”字少用于人名,但这位皇帝还算对得起他的这个名字,刘肇在位期间,汉王朝人文兴旺,武功发达,剿灭匈奴,将大汉治下拓疆数千里,古代著名发明家蔡伦即生活在这个时代,造纸术在这个时候,也应运而生,为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传承,做出巨大的贡献。

刘缵:缵音zuǎn,不求甚解之时,易与“赞”字弄混,其实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说文解字》中解其为“继”。史料记载,此人在位时间仅为一年,后为人毒死,时年八岁。

曹髦:髦音máo,这个字倒是大众化,但也没见过什么人会用它来作名字。他是曹操之子曹丕孙子,魏国的第四个皇帝,“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便是出自此人之口。”,曹髦是个有着雄才大略的人:他虽然不如曹植那样的“七步”之才,却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精于诗文写作,尤擅绘画之道,有《祖二疏图》、《盗跖图》、《黄河流势》、《新丰放鸡犬图》传世,又有《黔娄夫妻图》——只是这一切都在他二十岁生命终结的时候划上了休止符。曹髦大才,若能成一国之主,再不济也能比李后主强些,可惜的是,不等他羽翼丰满,就出了个司马昭这个一代枭雄,当他带着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数百人前去讨伐时,却不知道自己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司马昭早已经知道他的意图,终为成济所弑杀。

如果刘祜[hù]、曹髦、司马聃[dān]、慕容皝[huàng]、慕容暐[wěi]、萧赜[zé]及陈蒨[qiàn]之类的名字只是让人有些“无从下口”,难以应对,那似“爱育黎拔力八达”、“硕德八剌”、“也孙铁木儿”、“阿速吉八”、“妥欢帖睦尔”及“爱猷识理达腊”等名字就让人有些忍俊不禁了,当然,这是少数民族的特色,我们应该心平常之心对待,但若与清王朝宗室成员的名字来对比,这些元朝皇帝的名讳实在是突兀了些,如清世祖(顺治)福临,圣祖(康熙)玄烨,世宗(雍正)胤禛(yinzhēn),高宗(乾隆)弘历,仁宗(嘉庆)颙琰(yóng’yǎn),这又是让人头痛的两个字,当然,说到让人头痛,也不能少了道光皇帝旻(mín)宁及德宗皇帝(光绪)载湉(tián)。

史上各位皇帝在文学方面或许没有什么大的造化,更有甚者,可能还不懂得文学二字所蕴含的意味,但他们在名字方面的讲究,可远非一般能够企及,这是帝制时代所独有的特征,就像现在,人们听到“伊丽莎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英国女皇,这种特征到了明清之时更为明显,也更为浓烈丑恶得多了些,几大文字狱搞得人们风声鹤唳,几十万人死于非命——这就是过犹不及的表现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他是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最受刘备信任,地位超过诸葛亮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我们印象中,诸葛亮是刘备手下最优秀的谋士,理当有最高的地位,其实不然,在历史上,刘备手下最为优秀最受信任的谋士是法正。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他是法正。自郭嘉一死,曹操辄有赤壁之败;法正一死,刘备就有夷陵之败。何其相似。正是天要亡国,先折栋梁,假如法正得以寿终,那么刘备不一定会兵败虢亭;提起

  • 顺治出家到底是真是假,他可是个花心皇帝,能耐得住寂寞?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我们在很多影视书籍作品中都了解过顺治帝因为董鄂妃的死而心灰意冷出家为僧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那么?顺治有没有了出家?他当然没有出过家。不过关于他出家的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据满文档案记载,顺治皇帝14岁那年,也就是1651年冬天,他在遵化打猎时,认识了一位在山洞内修炼的别山法师,经过交

  • 菊花为什么受到日本皇室的喜爱,甚至被当做家徽?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菊花是一种美丽的花朵,陶渊明就非常喜欢菊花,但是在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菊花有着非常不同的含义。菊花在中国可能更多的是与肃杀的气氛联系在一起,日本皇室为什么喜欢菊花?当熟悉了一些历史和文化,包括对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理解更深,对于皇室与菊花的问题,也就见怪不怪了。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

  • 乾隆宠爱香妃,原因竟然是因为她是武林高手?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我们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知道了香妃这个人物的存在,并不代表这个人就一定是虚构的,其实历史上真正的香妃是有原型的。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就是闻名遐迩的香妃。其实香妃是否遍体生香,根本无从考证。但乾隆帝只有一个维吾尔族妃子却是史实,她就是容妃。在乾隆帝的40多名妃子中,有一名

  • 青龙偃月刀是穿越到三国去的,关二爷的兵器主人另有其人?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青龙偃月刀已经成为了关羽的代名词,这把传奇的武器跟随关二爷也名流千古,但是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这把武器的内容。关羽关二爷人称“武圣”,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武功盖世,义薄云天,常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穿流在千军万马中,右手一柄青龙偃月刀,左手一根缰绳策赤兔马斩颜良,杀文丑,温酒斩华雄,好不痛快!赤兔

  • 被誉为大明第一名帅孙承宗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说起明朝末期抗击清军的著名将领,我们应该都知道袁崇焕,这个屡获战功的将领,因为皇太极的离间计,被朱由检凌迟处死,但是他的老师孙承宗,才是货真价实的明朝第一将领。大概是武侠小说《碧血剑》走红的缘故,说起明末辽东抗清战争的知名统帅,世人首推袁崇焕,事实上,袁崇焕的恩师孙承宗,才是当时的明朝第一名帅。孙承

  • 耶律齐是谁,忽必烈的江山竟然是他打下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我们能大概了解到宋金时期的历史背景,而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的,下面我们要讲的耶律楚材和耶律齐。只见丐帮中站起一人(霍都),大声道:“耶律大爷的令尊在蒙古贵为宰相,令兄也曾居高官,虽然都已去世,但咱们丐帮和蒙古为敌。耶律大爷负此重嫌,岂能为本帮之主?”耶律齐恨恨的

  • 明朝权臣如此嚣张,家奴竟敢藐视朝廷官员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每个朝代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奸臣,而明朝时期的奸臣就很多,严嵩就是其中之一,他势力庞大到了什么程度呢?家奴竟然嚣张到了公然藐视朝廷命官的程度。在封建制度下,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豪奴悍仆,属于一种奴隶制残余的畸异现象。一些原本挣扎于社会底层的奴仆,竟然依附豪门权贵,倚势横行,招权纳贿,不仅缙绅争与交权,甚

  • “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这个皇帝下令这样对待日本人,大快人心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日本这个民族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康熙就非常了解这一点,因此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据《康熙朝起居注》记载:康熙皇帝多次评价日本,他说:“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日本一直是国人关注的对象,这几个热词也是国人讨论的热点。一是靖国

  • 从“慢船去中国”这句西方谚语,揭秘中国第一艘航母的辛酸归国路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我国的航母事业发展比较慢,因为远洋海军的发展需要巨大的经济力量支持,因此我国直到前几年才拥有了第一艘航母,还是从俄罗斯购买的,但是这艘航母的归国之路却是一波三折。“慢船去中国”是句西方谚语,比喻世上最漫长的路途。而在所有去中国的“慢船”中,瓦良格号一定是其中最慢的之一。做为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