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铁浮屠是什么,其历史以及相关战役有哪些?

铁浮屠是什么,其历史以及相关战役有哪些?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43 更新时间:2024/1/19 10:55:16

铁浮屠又称为铁浮图,浮屠是佛语中铁塔的意思。根据记载,属于具装重骑兵,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对敌阵发起冲击的骑兵,与拐子马一起随同完颜宗弼(金兀术)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1140年,金兀术率领手下十万大军、一万五千名拐子马、五千名铁浮图屠一起,浩浩荡荡杀奔南宋行在临安,途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直气势汹汹杀到颍河边上的顺昌。顺昌守将刘锜带领士兵英勇奋战,终于将完颜宗弼(金兀术)的五万大军、一万拐子马、三千铁浮屠全部剿灭。金兀术带领部队撤退,途中遭遇岳飞拦截,两千铁浮屠、五千拐子马、三万大军被剿灭,铁浮屠彻底覆灭。

历史

“铁浮图”是女真重装骑兵的别称,他们护甲厚重,攻坚能力强。杨汝翼《顺昌战胜破贼录》最早记载“铁浮屠”(“铁浮图”)。文中称,金兀术“自将牙兵三千策应,皆重铠全装,虏号铁浮屠,又号叉千户”,这“叉千户”便是指侍卫亲军。

《金虏图经》记载,金军“专尚骑”,骑兵是早期金国唯一的正规军,金军中所有的步兵都由汉人签军充当,他们不是常备的正规军,其作用“惟运薪水,掘壕堑,张虚势,般粮草而已”。他们是不可能装备造价昂贵的重型铠甲的。也就是说,穿戴此等重铠的不会是金军的步兵,而有资格穿戴重铠的只能是女真骑兵。

金军骑兵的主力只能是轻型和中型的左右翼骑兵“拐子马”,而非重装骑兵“铁浮图”。这是因为古代重甲十分昂贵,不可能大规模装备,而由于重骑兵在承受铠甲重量的同时,还要进行战斗,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拥有超人的体魄。见诸南宋史籍,凡提及“铁浮图”,必会称其“常胜军”、“精锐特甚”、“所向无前”诸如此类等等,其身份也应当不同于一般的女真骑兵。除此之外,才是“重铠全装”,战斗力和防御力都极强的重装骑兵。“拐子马”可以“或进或退,见可而前”,而“铁浮图”去必须“后用拒马子,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与“拐子马”两翼包抄的战术不同,“铁浮图”的任务是正面攻坚,其扮演的角色宛如现代战争中的坦克,这也是为什么要以牺牲骑兵的机动性为代价而装备如此厚重铠甲的原因。

金军的“铁浮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某些不利于重装骑兵作战的场合,他们经常下马,作为重装步兵使用。

如汪若海所说“其所将攻城士卒号铁浮屠”,骑在马背上显然是无法攻城的。“铁浮图”重装骑兵下马攻城的事例还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四所载的绍兴四年仙人关之战,金军“人被两铠,铁钩相连,鱼贯而上”。

此外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也提到:“虏用兵多用锐阵,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重如一阵。重兵既多,即作圆阵以旋敌人;若敌人复作圆阵外向,即下马步战,待其败走,上马追之。自用兵以来如此。”

《三朝北盟会编》卷202——《汪若海札子》记载,顺昌之战时,金军“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乃“铁浮图”用于“攻城”之时舍马步战。

《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所载,“贯以韦索,凡三人为联”,其实正是“铁浮图”作为重装骑兵进行正面攻坚的记述。然而,岳珂编写《鄂王行实编年》时将“拐子马”与“铁浮图”混为一谈,系误。

汪若海的描述

当时担任顺昌通判的汪若海,去杭州向朝廷请求救兵,没有参加顺昌战役。他为了表明自己也是这场战役的直接参加者,在顺昌战役结束,返回到顺昌以后,亲往战地,访问当时的参战之人以及被俘逃脱的人士,写成了一篇《札子》送呈南宋朝廷。其中中有专谈“铁浮屠”和“拐子马”的一段:

“兀术所恃,号常胜军。其所将攻城士卒号铁浮屠,又曰铁塔兵,被两重铁兜鍪,周匝皆缀长檐,其下乃有毡枕。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后用拒马子,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以铁骑为左右翼,号拐子马,皆是女真充之。自用兵以来,所不能攻之城,即勾集此军。”

覆灭

1140年,完颜兀术率领手下十万大军和一万五千名拐子马、五千名铁浮图一起浩浩荡荡直奔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途中,铁浮图与拐子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直气势汹汹杀到长江边上的顺昌,顺昌守将刘锜带领士兵英勇奋战。终于将完颜兀术的五万大军和一万拐子马、三千铁浮图剿灭。完颜兀术带领部队撤退,途中遭遇岳飞的拦截,两千铁浮图与五千拐子马、三万大军被剿灭,铁浮图因而覆灭。

参加的主要大战役

1127年,靖康之变发生后,金兀术乘机带领五千拐子马和一千铁浮图向中原进军。

1128年,铁浮图和拐子马在金兀术的带领下,再次攻打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

1129年,金兀术带领铁浮图和拐子马第三次南下,直逼长江天险。

1130年,金兀术带领铁浮图围攻黄天荡,企图一举打下长江天险,结果惨遭抗金名将韩世忠挫败。

1131年,金兀术再次南下,与宋军周旋于太行山一带,结果中了岳飞与王彦的埋伏,惨遭挫败。

1132年,金兀术再次南下,企图一举打败南宋军民,途中与岳飞大战于南霸桥,遭受重创。

1133年,金兀术联合伪齐大举南下中原,途中遭受岳家军拦截,损伤过半。

1134年,金兀术再次南下,企图攻下川陕,但途中又惨遭南宋大将吴阶兄弟的拦截,全军覆没。

1135年,岳家军首次北伐,企图收复故都汴梁,途中遭遇铁浮图,双方展开你死我活的拼杀,结果铁浮图险些全军覆没。

1136年,岳飞再次北伐,途中再次遭遇铁浮图,双方又展开激烈的战斗,铁浮图损伤过半。

1137年,金兀术再次南下,企图消灭南宋的川陕部队,但又惨遭吴阶拦截,全军覆没。

1138年,金兀术大军南下,大败宋军的山西部队,占领山西地区。

1139年,金兀术再次南下,途中遭遇岳家军,被岳家军围剿。

1140年,金兀术再次南下,势如破竹地杀到长江天险,遭遇宋军的顽强抵抗,铁浮屠与拐子马损失过半,半路又遭遇岳家军的拦截,全军覆没。

“铁浮屠”甲胄

铁浮屠制式铠甲,重甲骑兵一兵多马,金重骑兵的重铠称“铁浮屠”,三马相连称“拐子马”。

塔形重铠,如果“铁浮屠”真的特指铠甲外形如塔状,那么这副重铠应是金国铁浮屠重铠极好的参照物。其甲片不是细小的甲叶,而是层理感强的板状长甲条,一层一层圈在身上。浮屠是塔的梵音,中国塔到金代已经是逐级向上递减的梯状结构。

铁浮屠的头盔,史书记述为戴铁兜鍪,周匝缀长檐,这说明了兜是一种笠形铁盔。宋金以及后来的元代非常流行笠帽,宋代铁笠重檐兜鍪是别具一格的盔形,由小圈到大圈、一圈一圈制成的。

典型的金朝式铠甲大对襟,柳叶甲片编缀成长条状基件,再将若干长条基件联成整甲。可以看出与塔的形状非常相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孙策若不早死,能够统一天下吗?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少年英雄孙策彻底与袁术决裂后,凭着自己的武略和用人之道继续扩大地盘,26岁独霸江东,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年,孙策英年早逝。根据三国志记载,一代谋士郭嘉断言:孙策必死与匹夫之手。那么具有将帅之才的孙策究竟是如何去世的呢?如果孙策不死,三国格局必将改变,东吴甚至有可能统一天下,看完此文就知道了。上一次我们讲

  • 清楚光绪皇帝为什么离奇死亡?原来竟是死于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1908年11月14日晚,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阴森凄凉,经过了漫长十年的幽禁生活,傀儡皇帝光绪终于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尽头,结束了自己悲凉而充满哀怨的一生。次日,实际统治中国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也死去了,前后只隔了一天。光绪的死亡充满了无数谜团,因为他与慈禧的死亡时间差太令人生疑了,光绪被慈禧囚禁十年,可以

  • 这座皇陵位置早就探明 但2000年来没人敢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盗墓这个行当,古已有之。从不得已盗墓,到形成盗墓职业,甚至发展到军队盗墓,只在短短数百年间而已。历史上,著名的曾组织军队盗墓的有曹操、董卓、黄巢、孙殿英等。从知名度来看,曹操和孙殿英最牛。曹操发明的摸金校尉,到现在仍被小说、影视作品大加描绘。而孙殿英呢,因为年代较近,另外因为他盗掘的是慈禧太后的陵墓

  • 为什么爆发黄麻起义 结果怎么样 有什么意义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黄麻起义是继我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农民武装起义,是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序幕,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事

  • 霍去病仅仅活了24岁 儿子无故暴毙 孙子自杀!这一切都只是巧合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将星如云,但是能够成为一代战神的屈指可数,而霍去病就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十七岁就敢率领800铁骑勇闯匈奴腹地,斩获敌人两千多人,由此获得了冠军侯的封号,下面就要说一说关于他的故事。霍去病的父亲霍仲孺只是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的一个杂役。他本事不大,色胆倒不小,勾搭上平阳公

  • 赵姬的风流史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秦始皇,他是完成了第一次大统一的人物,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深的影响,焚书坑儒,残暴不仁,功过皆有,在历史上更是赫赫有名,就是这样的一位千古一帝,她的母亲赵姬却很是风流。(有说法秦始皇终生未立皇后的原因正是他的母亲赵姬太过风流,给他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和扭曲)赵姬,她本来是吕不韦的妾室,后来被吕不韦送

  • 古代女子常是深居简出 那么她们闲暇之时干些啥来打发无聊时光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古代宫廷里的女子这么多,平常闲来没事也不能出宫去玩,只能在宫里活动。其实大部分古代的女子都很少能够出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她们的真实写照,那她们都做些什么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呢?深闺女子以秦朝来说,后宫嫔妃常做的,有这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女红,很多女人因为手巧可以绣出许多精细的作品出来。而绣一副完整的作

  • 兵马俑千人千面 秦始皇真的用活人来烧俑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近日,有很多人对秦始皇兵马俑有了质疑,秦始皇兵马俑是活人俑吗?如果不是,那秦始皇兵马俑上千个人中为何竟没有一张脸是重复的,这些问题,在知道活人俑传说之后,就都会揭开,下面小编带你看活人俑传说。活人俑其实就跟活人陪葬是差不多的,据说在古代开始的时候帝王死后都要活人陪葬,战国开始,活人殉葬的制度就已逐渐

  • 水浒传中潘金莲为什么竟然会嫁给武大郎?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莲是历史上知名的淫娃荡妇,她虽然长得貌美如花但是风流成性、嫌贫爱富根本就看不上武大郎这样的穷屌丝,那么又为什么要嫁给武大郎呢?这其中有着怎么样的故事。武大郎是水浒传中的经典角色,他的一生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武大郎的名声都来源于他那个美丽动人的妻子潘金莲,那么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莲又是怎

  • 满仓儿案牵连众多,为什么多次审判都没有解决?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满仓儿案,原只是明朝孝宗时期一件武官女儿被骗卖案件,但经过几次审判依旧没有解决,最后惊动明孝宗,引发三法司会审,该案件并无特殊之处,却透露出明朝中后期的司法混乱与官员行政的腐败低效率。明朝孝宗时期,千户吴能虽然境遇贫困,但女儿满仓儿颇有姿色,因而吴能一直希望能为女儿觅得一户好人家。吴能为官,女儿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