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康熙的半个兄弟噶礼,是如何死的?

康熙的半个兄弟噶礼,是如何死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540 更新时间:2024/1/7 22:38:20

裙带关系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特点,尤其是贵族总是享受着某种方面的特权,不过一般好的君总会顾及大局,不会太纵容或偏袒明显有错的亲信,以封众人之口,而且这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过“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种事儿,只是程度上告知贵族不要太过分而已,许多事情上皇帝还是愿意凭自己的喜好来做事。

有些人就利用这种封建社会的缝隙来打擦边球,仗着皇帝会为自己擦屁股而为所欲为。康熙统治下的清朝有一个叫噶礼的人,出身正红旗下,其实噶礼还是很聪明的人,不过除了八旗血统之外,他还有一层与康熙的关系,其母是康熙的乳娘。乳母就是半个娘,噶礼就算康熙的半个兄弟,因此噶礼就受到了康熙的留意和庇护。

噶礼的才能算不错,因为康熙不会封一个傻瓜当内阁学士的,不过有才跟有有品是两回事,有才无德说的就是这位内阁学士。在噶礼当山西巡抚期间,他任人唯亲,不顾百姓死活,收受贿赂,贪赃枉法,当然这些都是背着康熙做的。实在看不过去的御史在康熙面前参了噶礼一本,不过巧舌如簧的噶礼说服了康熙,康熙就没继续追究,此后满朝百官再没几个敢去皇帝那告状。

不过恶事干多了,总要有人上门讨债。这不,一个名叫郭明奇的平头百姓,不服噶礼的徇私枉法,他愤感不平,上京告状的途中恰逢正直的御史袁桥,袁桥搜罗了噶礼的罪证,比如妄加税收、收受贿赂、逼百姓捐钱修庙、勒索敲诈钱财等,不过噶礼先了袁桥一步,知道自己要被告状的噶礼,命人伪造了一封山西“表扬信”,其中编了很多说自己的好话,以证明自己的“清白”,结果康熙把郭明奇和袁桥都问了罪。

再次逃过一劫的噶礼越来越无法无天,而且他居然还能连连升迁,最后坐上了两江总督的位子,可见康熙对他的爱护。在当总督的时候,居然被买通放纵考生在考场作弊,若说祸害百姓仅仅是小打小闹,那么允许国家蛀虫治理国家,就可以说是祸国殃民了。这么大的事儿当然纸包不住火,但噶礼依然顾法重施,准备辩解,康熙其实也没打算法办他。

突然一个人改变了整件事的方,康熙的乳母也就是噶礼的亲娘居然找上门来,她见到康熙马上将儿子的罪状历数,大义灭亲。其实这件事儿噶礼真的做的过分了,他居然曾要下毒谋害他的亲生母亲,无法忍耐的母亲将噶礼和他的妻子、噶礼的弟弟一并告发给康熙。康熙被这件事儿震惊和惹怒,一来是为乳母的大义灭亲的举动而震惊,二来是为自己一直以来看起来像在偏袒噶礼的行为而愤怒。

康熙五十三年,噶礼的母亲向皇上诉冤,说噶礼和他弟弟色勒奇。儿子干都将毒药放在食物中谋杀母亲,噶礼的妻子以别人家的儿子干泰为儿子,纵容他纠集众人毁坏房屋。

皇上让刑部审察,属实。刑部定噶礼当处以极刑,妻子处绞刑,色勒奇、干都全斩首,干泰发配黑龙江,家产没收入官府。皇上命令噶礼自尽,妻子随从他一起死,其他同意刑部判决。

其母尚耻其行,其罪不容诛矣!”这是噶礼被康熙判以凌迟处死时做说过的一段话!那么噶礼到底是谁?噶礼是满洲正红旗一族,当年康熙亲征噶尔丹时,噶礼也随军出征。

在康熙未正式对噶礼动手的时候,其实是十分器重和信任他的!但是噶礼此人却恃宠而骄,贪婪无度丝毫不知收敛,最后连他的母亲都对他的不忠不孝无法忍受,向康熙亲自举报了噶礼贪赃枉法!

后来为人清廉正值,向来与噶礼不合的知府陈鹏年也遭到了噶礼的诬陷和弹劾,康熙并未对他的上奏多加理会!后来噶礼又因为江南乡试科举一事与向来有清廉之名的巡抚伯行意见不合,二人连番唇枪舌战不断向康熙帝上奏弹劾对方贪赃枉法,一时之间引来了不好大臣的笑话和热议。

而当时朝中的大臣们纷纷认为这两人都是地方行政上的最高官员,互相抵制和弹劾对方有失体面,应该两个都罢去官位。后来康熙再三衡量终于罢免了噶礼的职位,选择留任张伯行。

从这一点上其实还是能够反映,就是像康熙这样的明君,也很难避免自视甚高而办了坏事儿,在这么多次告发中侥幸逃脱惩罚的噶礼,这次无疑犯下了欺君之罪,康熙觉得自己被耍了,噶礼的下场一定不会太好,不过康熙也没有让噶礼死的太难看,只是让他自尽了,也许是看在乳母和半个兄弟的份上。

噶礼事件其实只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已,而它又是万万千千裙带关系当中的一角,如果把这些弊端放在整个大的历史尺度下,就会感受到生活在古代盛世当中尚且如此,那么对于那些衰落、混乱的王朝和时代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在已经是现代社会的今天,就能摆脱这样的历史循环吗?并没有,依然有很多人利用法制的空子在为自己谋私,但好在如今已经比封建社会好很多了,人们仍有改善的空间。也许真正正确的道路还是在教育之上,让每个人都懂得自尊自爱,以及什么才是正确和错误的行为,以便帮到自己甚至别人。

标签:

更多文章

  • 这个女人让王朝延续了七十年之久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文成文明冯太后这是一位传奇人物,从亡国之女到皇后重权在握左右朝政,就连皇帝都只是她的傀儡,可以这么说一位不次与武则天的人物,让我们来看看,她是如何让王朝延续七十年之久。出身北燕皇族长乐冯氏,辽西郡公冯朗之女,生于长安。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

  • 第一个借种生子的皇帝——刘彧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话说在中国历史当中,有这么一个皇帝,因为他没有子嗣,所以说就选择了借种生子,这个皇帝就是刘彧,不得不说刘彧的做法是真的奇葩自己生不出儿子,只好派心爱的女人去别处借种,这是宋明帝刘彧的无奈。如今科技发达,“借种”可以通过人工授精,从而避免男女之间的肉体接触。只可惜刘彧不是现代人,他生在1500年前的南

  •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度,是想偷懒还是被逼无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率军打过长江,直抵京师城下,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大将李景隆开门请降,朱棣终于成为了靖难之役的胜利者。此时的朱棣并没有急着进入皇宫,为了不让自己背上弑君篡位的恶名,他必须得让建文帝朱允炆自己选择让位或者自尽,于是他选择驻军京师郊外等待消息。然而,建文帝朱允炆既没有

  • 历史上最会取名的皇帝,为外孙取十二名字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历史上的取名小能手乾隆皇帝,给外孙取十二字名字,含义让人捧腹大笑,创出皇室名字记录。据清代文人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记载:固伦和敬公主和额驸成婚后,两人恩爱有加,可以说是羡煞旁人。不久,固伦和敬公主就生下了一个儿子,令乾隆皇帝感到十分的高兴,于是亲自给这个外孙取了一个名字,即“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

  • 太平公主为什么出嫁前去做女道士 太平公主的婚礼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史书中记载太平公主是一个模范孝女。根据《新唐书·公主传》的记载,她为了替母亲武则天给外祖母杨夫人尽孝,小小年纪出家当了女道士。按推算,她那时最大也只有七岁,当道士只是顺从母命走走过场。不过,话说到了唐高宗时期,吐蕃请求与唐朝和亲。那时候,唐高宗身边待字闺中的只有十二三岁的太平公主。吐蕃人事先摸清情况

  • 柳三变柳永的生平,一代宋词大家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中国拥有着漫长的历史,也涌现出许多的才子诗人,他们的诗词才华流传到至今,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不同,汉代流行赋,唐代则推崇诗文,等到了宋代的时候,则出现了一大批以写词闻名的文人,而且还出现了不少流派。当时在文人圈里大家多推崇的是苏轼之流。但是有一个词人,他本人非常具有才情,但是他热衷于为一些底层的青楼

  • 二战时期德国有强大的军事优势 但为什么会战败,其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1939年,德国侵入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到目前为止经历战争时间最长、参战人数最多、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世界性大战。说到二战,德国为主导者,领导的则是希特勒,德国其综合实力远遥遥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出兵波兰,德国采取闪电战,坦克部队、机械化部队带头,仅用

  • 戚夫人之败根由何在?第一个走上后宫争宠历史舞台的女人的几个失败点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戚夫人,第一个走上后宫争宠历史舞台的女人,刘邦在世时宠冠后宫、风头无两、艳压群芳,受宠程度绝非后世武则天、杨贵妃之流可比,但是随着刘邦的离世,戚夫人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先是从宠冠后宫的嫔妃沦落为做杂活的奴仆,再是从奴仆变成人彘的始祖,直到最后悲惨的死去。戚夫人悲惨的下场虽然令人无法直视,但是戚夫人之败

  • 和珅为什么那么喜欢贪污钱财,乾隆临死前为什么不杀和珅?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乾隆十五年(1750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时母亲因难产而去世,临终时产下弟弟和琳,父亲常保在和珅九岁时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保护和珅、和琳两兄弟才能免于被赶出家门。和珅后考上咸安宫,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通读四书五经。更得老师吴省钦、

  • 中国历史上最不该亡的两个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大家都知道许多的朝代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那历史上如果说最不该亡朝代的话,那又是那两个朝代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说起中国历史,必须要提起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朝代。中国历史行最不缺的就是朝代和各种阴谋论,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是相当的理所应当,因为这些朝代大多都是内部出现了问题,所以说他们的灭亡是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