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戚夫人之败根由何在?第一个走上后宫争宠历史舞台的女人的几个失败点

戚夫人之败根由何在?第一个走上后宫争宠历史舞台的女人的几个失败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60 更新时间:2024/1/13 22:08:05

戚夫人,第一个走上后宫争宠历史舞台的女人,刘邦在世时宠冠后宫、风头无两、艳压群芳,受宠程度绝非后世武则天、杨贵妃之流可比,但是随着刘邦的离世,戚夫人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先是从宠冠后宫的嫔妃沦落为做杂活的奴仆,再是从奴仆变成人彘的始祖,直到最后悲惨的死去。

戚夫人悲惨的下场虽然令人无法直视,但是戚夫人之败的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原因大体有三:

首先,没有外戚的帮助。

纵观古今,在皇帝的后宫之争中没有娘家人的帮助是根本无法走远走稳的,即使皇帝在世时能够依靠皇帝的宠幸而独霸后宫,但是不趁皇帝在世之时扶持起娘家人来壮大自己的话,一旦皇帝去世,自己将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吕雉跟刘邦属于贫困夫妻,一路风雨走过来,夫妻感情自然是不必多说,在刘邦成为皇帝以后,吕雉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皇后,但是吕雉就此知足了吗?没有,因为她知道,不管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只有把命运抓在自己的手里才不会在任何时候成为别人的主宰。

然后她大肆提拔吕氏一族,用外戚的力量来壮大自己,让自己的几个侄儿都居于重要职位,让自己的妹妹嫁给刘邦的大将樊哙,以此来搭上功臣这条线,再让吕雉的娘家人要么娶刘姓女,要么嫁功臣男,这样下来,吕雉的势力盘根错节,防线也不会被任何人轻易攻破,即使刘邦本人。

反观戚夫人,在刘邦还活着的时候,她都做了什么呢?除了跟刘邦厮混跳舞,一点保护自己的外戚势力和心腹都没有建立起来,刘邦死后,遭到吕雉清算也就不是意料之外的事了。

其次,没有朝臣的支持。

戚夫人得到刘邦的宠幸之后,并没有适时的和朝臣建立起一定的深厚关系,这一点从刘邦决定废刘盈而立如意之事就能够看的清清楚楚。当刘邦把废立太子一事告诉朝臣的时候,遭到了朝臣派的一致反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叔孙通周昌这两个人的故事。叔孙通这个人是出了名的滑溜、老好人,一生都是附和刘邦,从来没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但是在废立太子一事上却表现出了坚定的意见——绝不同意废刘盈立刘如意,《史记》记载叔孙通的意见是:‘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震动,奈何以天下为戏乎!

还有周昌的意见,周昌因为说话口吃,在废太子之事上说的话是: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召’。包括已经致仕的张良也拒绝了刘邦废太子的决定。

刘邦一看这么多人反对,即使勉强立刘如意为太子,将来得不到朝臣的辅佐,再加上吕家外戚的反对,他皇帝的位置也坐不稳,反而会再次引起天下大乱,然后这件事也就这样虎头虎尾的结束了。

如果戚夫人能够得到朝臣的支持和拥护,相信这件事是可以成功的,不要说什么朝臣是出于忠诚维护国本的立场才反对戚夫人,跟戚夫人是否能够结好朝臣没有半点儿关系,要知道在权势面前忠诚是最不靠谱的东西。

朝臣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的态度已经成为戚夫人和他们之间的心结,如果刘盈成为皇帝,他们仕途无忧而且还有拥立之功,如果刘如意成为皇帝,那么曾经这些反对他的人就会成为刘如意的政治清洗对象。戚夫人无法洞察这一点的关键,所以她注定会失败。

最后,缘于自己不会做人

戚夫人仗着刘邦的宠幸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甚至当着吕雉的面和刘邦恩爱,凌驾于皇后之上,这些都被吕雉永远的记在心里,报复来的越晚,她面临的结局就会越惨,通过戚夫人最后的下场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反观唐朝时期武则天是怎么做的,面对王皇后、萧淑妃、朝臣这三座大山的阻挡,人家是韬光养晦与人为善,结好宫里上至其她妃嫔、宫女、士兵,把高宗李治对她的赏赐全部分发给这些人,以此来邀买他们的人心。

在皇后、朝臣、妃嫔、宫女、宦官、士兵等人面前永远是低调做人,永远是先人后己,看似武则天寄人篱下唯唯诺诺,实则已经在整个皇宫布下了一层牢不可破的防线,只等关键时刻的到来,带着她皇宫集团的势力,一举决战关陇集团,最后把长孙无忌褚遂良、王皇后、萧淑妃等人全部击败,这就是会做人的表现。

戚夫人除了和刘邦呆在一起之外,什么事情也没有做,一点居安思危的意识都没有,从来没有想过刘邦去世之后该怎么面对吕雉的进攻,在刘邦、吕雉和她自己三人之间没有搭建起自己的护城河,所以当刘邦刚刚过世,戚夫人就成了吕雉手中待宰的羔羊。

标签:

更多文章

  • 和珅为什么那么喜欢贪污钱财,乾隆临死前为什么不杀和珅?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乾隆十五年(1750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时母亲因难产而去世,临终时产下弟弟和琳,父亲常保在和珅九岁时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保护和珅、和琳两兄弟才能免于被赶出家门。和珅后考上咸安宫,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通读四书五经。更得老师吴省钦、

  • 中国历史上最不该亡的两个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大家都知道许多的朝代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那历史上如果说最不该亡朝代的话,那又是那两个朝代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说起中国历史,必须要提起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朝代。中国历史行最不缺的就是朝代和各种阴谋论,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是相当的理所应当,因为这些朝代大多都是内部出现了问题,所以说他们的灭亡是罪有

  • 他权倾朝野让枯竭的帝国再次强大,功绩无一人敢否认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一朝天子一朝臣,谈到历史上的权臣,那大司马霍光绝对算得上是,排的上名号的,他权倾朝野,虽然死后没有什么好的下场,但他的功劳就连后世的皇帝都有很高的评价。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大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

  • 董卓肥胖到什么程度?油脂几天都烧不完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可谓层出不穷,历史上的董卓就是一位颇具争议的枭雄人物,但是在三国小说中,董卓被描绘成了一个残忍暴虐的人,同时还被强加了各种反面描写。小说《三国演义》一千多个人物中,当属董卓的身材最为肥胖,罗贯中为刻画出一个富态臃肿的董卓,也是极尽笔墨,撰写出不少令人捧腹的段子。曹操曾向王允借得宝刀

  • 赵匡胤南征北战评定四方,他的四个儿子却都是短命鬼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赵匡胤逐步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五代十国的长期分裂局面,虽然他有功于后世,但是他的四个儿子却都是可怜的短命鬼,最后他死后继位的还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宋太祖赵匡胤下河东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也衍生出很多与之有关的民间文学作品。无论是电视剧、小说,还是唱曲戏剧,都以其为原型创作出

  • 杨贵妃真的死在马嵬坡了吗,还是逃亡日本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史书中记载的杨贵妃之死,并没有发现遗体,因此后世人猜测杨玉环很可能没有死,但是不管怎样,这个红颜祸水算是停止了对国家的祸害,也算一件好事。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代绝世美人杨贵妃香消玉陨在马嵬坡上,两年后,挖开的贵妃墓中却找不到贵妃的遗体,杨贵妃可能会在马嵬坡死而复生吗?“贵妃遗体”新旧唐书记

  • 秦始皇嬴政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从前221年并吞六国,统一天下,到前207年秦王子婴在自己的颈上系上绳子,乘坐着白马素车,捧着皇帝的玺符,来到轵道旁,恭候刘邦的到来,前后不过十五年时间,一个强大的皇朝就解体了。明人杨慎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如电光石火般短暂,所谓“不啻石火之一敲,电光之一瞥,吹剑之一吷,左蜗之一战,南槐之一梦也”(见《升

  • 区区一千人真的能击败十万大军,李世民的玄甲军到底有多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大唐建立之初,统治区域仅限关中和河东一带,李世民亲率大军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而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的玄甲军发挥了主要作用!那李世民的玄甲军到底有多厉害呢?看看玄甲兵的装备、组成和玄甲军所立下的战绩就知道了!617年,当李渊、李世民父子从太原起兵时,发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隋末乱世

  • 大明王朝:最后一个汉族王朝的覆灭!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1368年,朱元璋撵走了统治中国97年的异族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帝国。1644年,朱由检吊死煤山,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帝国从这个星球上覆灭了。一个末代帝王,往往是要承担王朝覆灭的责任的,但是一般来说,人们对于朱由检的评价是“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时”。历史事件往往是多因一果,那麽大明王朝的

  • 秦始皇陵中的惊天秘密:秦始皇还活着?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挖一直都是我们感到好奇的,就在近日,考古学家在探索秦始皇陵的时候,竟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秦始皇找到了不老药,一直都活着?据说被1973军方发现。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由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遗体也会完好地保存下来。虽然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