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最先提出和亲政策的汉臣,竟然将一个假冒的公主嫁出去了

最先提出和亲政策的汉臣,竟然将一个假冒的公主嫁出去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71 更新时间:2024/1/19 1:38:29

和亲是一种政治手段,能够以一个公主的代价,换回国家长期的和平,是一比非常划算的生意,对于只看中国家利益的统治者来说,在国家弱势的时候,和亲政策是非常好用的。

说起“和亲”,满脑子大汉族主义的同胞们就气不打一处来,总觉得为了笼络边远政权,为了一国安稳,竟然将要把一个弱女子推到那老少边穷地区去,简直丢脸得很。

换个角度来看,以一女子之力换来双方百姓的安定,又有什么不好?就如昭君出塞,以一已之力换来双方几十年的和平,谁不称颂?当然如果有人非要说不好,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无论你赞同还是否认,和亲都存在过,而娄敬就是提出和亲第一人。

娄敬原本是个齐国人,他曾经当过齐国的小兵,被发往陕西驻守,见过刘邦。他挺有个性,有那么一点牛气。公元前202年,他初见刘邦时,刘邦已经不再是小亭长,而是已经掌控天下的大人物了。进见刘邦,总得有那么些场面上的意思,但是娄敬他就敢把朋友送的好衣服扔一边,粗布短衣坦然进宫。刘邦也给推荐人面子,见了他一面。这一见,娄敬让刘邦刮目相看。原来这会儿刘邦正为都城的事烦恼,大臣们多倾向于定都洛阳。在他们看来,洛阳是好地方,周朝建在这,一旺八百年,秦朝倒是建在关中,只是传了二世就没了,明显风水不行。娄敬认为形势比人强,周朝早期靠仁德治国,后期祸患极多,关中地理形势非常好,易守难攻,何况还有秦朝经营的底子,建在关中,有利条件很多。建都不比其他,关系着能否延袭万世基业,对此,刘邦也是考虑得很多,最后,他去问张良,张良赞同定都关中,于是,刘邦高兴地赐娄敬刘姓。

和亲第一人

娄敬建议定都长安,是稳定了国家的根本。对于北方的老邻居匈奴,他的主张也不可打。这话当然是经过实地考证后得出来的结论,汉高祖七年,韩王信(不是韩信哟)叛汉,与匈奴勾结。为扬我大汉国威,必须得给化外之民一点颜色瞧瞧。对此,刘皇帝派了十多波使臣前去摸底,这些人无一意外的都认为可以狠狠地打。但是娄敬回来后,却带来了不一样的分析。他倒也不是看到了精兵强将,同样的,他看到的也是老弱成行,他凭着超乎常人的嗅觉,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里面的不一样。两国交兵,从来都是炫耀居多,这明显的示弱就是要埋伏奇兵来着。只可惜,娄敬的话被视为无能,刘邦骂他:“齐国孬种!”关押在广武的大牢,就等着提匈奴单于的头来,让他好好见识下我刘皇帝的厉害。

可惜白登山一战,刘邦差点就命丧黄泉,最后用了点不光彩的手段才逃回来。这一战自然证明娄敬的眼光,匈奴是不能随便打的。刘邦也是好样的,自己也知道错了,并没有恼羞成怒,杀娄敬灭口,而是把他放出来,还封他为关内侯,赐食邑二千户。

后来,韩王信逃跑了,而冒顿手上有三十万大军,经常来边境侵扰。大汉刚平定,粮少兵残的,打是打不过了。冒顿为人凶残,跟他讲道理是讲不通了,怎么能才能让他安分点?这的确是个大难题,想当初刘邦兴冲冲地率大军去打,那会儿军队数量士气都不差,却也差点被人给煮了,现在残兵败将的,一听说打匈奴,都腿软了,还去打,那不就是鸡蛋碰石头吗?

娄敬首提和亲,是非常有远见的。和亲给大汉王朝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从此得已稳定发展。对付“残暴”的对手,既然没办法打过,那就换一种方法来,改用婚姻手段,让边疆蛮族顺服。嫁皇女于冒顿,不是为改造冒顿,而是把效果放在他的子孙上,利用他们的爱子之情,达到共存的目的。当然,在国家利益面前,亲情不过几代就会泯灭,最好的办法就是憋足了劲,迅速发展,看谁在这段时间跑得更快,相较而言,大汉族拥有超强的繁衍能力。到汉武帝能把匈奴打趴下,东汉更是直接把匈奴给打走了,或多或少的,都和和亲有关系,都沾了娄敬的光。后来的唐朝,最爱用这招。当然,用得最好的还是清朝,不得不承认,清朝在对付蒙古上,是对和亲的极大发展。大批皇女嫁给蒙古王子,生下的儿子也都住在皇宫,既可当人质,又可联络感情。这些王子成人后再当权,与中国关系异常亲密,何况就算他有异心,他的兄弟,儿子,亲友们的妻子,全都是皇女,他到哪反去?自然就只能乖乖听话了,当然,有些朋友不喜欢有关辫子,那咱也就不说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高衙内欺辱林冲老婆为什么他一忍再忍?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据说高衙内两番调戏林冲的娘子,林冲一忍再忍,于是很多人认为林冲懦弱。很多人说他是怕得罪自己的上司才一直忍气吞声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原著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高俅为了除掉林冲,派陆谦和富安来到沧州,二人进了李小二的酒店。李小二见二人是东京口音,怀疑与林冲有关)于是李

  • 未解之谜: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从何而来?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导读:手拿羽毛扇这应该是诸葛亮出场时的固定造型,我们发现不管诸葛亮去哪里都少不了手中的那把扇子。那这羽毛扇从哪儿来?其中的缘故就鲜为人知了。早年,诸葛亮随叔父逃乱来到襄阳,结草庐而居,躬耕苦读,诸葛亮偶然听说黄家湾有一位才女黄月英,就想求见结交,不料被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挡在门外。诸葛亮被黄承彦考来考

  • 演义趣闻:苏轼如何惹上的一身骚?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宋人以文治国,民间的文化能人,基本要网罗到官场中去。苏轼是文艺全才,诗文尤佳,而且人品耿直,堂堂正正,可谓德才兼备,正符合政府的求贤标准,当然免不了被各种推送保送。但文艺全才不见得是官场能手,据历史经验,这样的人通常不擅钻营。唐朝李白就是如此,干不了那个活,就干脆当个酒鬼,四处交游;唐朝毕竟是豪放的

  • 王安石变法悲剧:改革派被逼成保守派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公元1074年是北宋的熙宁七年,正忙于变法的王安石碰到一件麻烦事,一个本来由他奖掖提拔的看城门的小官郑侠要和他的变法过不去,画了一幅《流民图》进呈天子神宗,说变法有问题。神宗赵顼和王安石正是在帝国无比危难的时刻走到历史前台的。1068年,年仅20岁的宋神宗承嗣大统,英气勃勃,志向非凡。他自幼痛心于列

  • 汉代汉景帝母亲窦漪房与刘盈是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关于刘盈和窦漪房的之间的故事想必大家是通过电视剧《美人心计》而广为人知,其中感情桥段的情节令人很是遗憾万分。那么说到底的窦漪房与刘盈之间又是怎样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对于窦漪房来说,她是历史上西汉景帝刘启的母亲。当初的窦漪房来自于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为了避免战争开始过起了清闲的垂钓生活,可是因为不

  • 三国时期智勇双全赵云为什么遭诸葛亮排挤?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智勇双全的赵云是为忠义的代表人物,他一生顾全大局委屈求全,但为何还会遭到诸葛亮的排挤呢?诸葛亮一出祁山,经过了数年时间的精心准备和策划。为迷惑曹魏,诸葛亮在出兵前故意放出由斜谷进攻眉县的消息,并以镇东将军赵云、扬威将军邓芝率一部进占箕谷。结果曹魏西北地区最高将领曹真率主力迎战赵云,导致其他地区兵力空

  • 西晋趣闻:为什么这个皇帝要娶丑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西晋时期,有个山东女子左棻,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与其兄左思有个共同缺点,就是长相丑陋。不过,兄弟左思,长得更丑。可按照中国“郎才女貌”的审美标准来看,左思显然要比左棻幸运得多。因为左思,左棻的名声也渐渐流传于文学界,有一天就传到晋武帝司马炎耳朵里。这位皇帝本是好色荒淫之徒,却把丑女左棻纳入后宫,

  • 为什么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不被扫荡?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时至今日,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刀枪不入1300年还完好如初呢?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奶头山”。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

  • 伍子胥:掘坟鞭尸的始作俑者 极端复仇的表现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说起伍子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熟悉他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等等,但更熟悉的恐怕是他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后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伍子胥和楚平王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深仇大恨,导致伍子胥要掘坟鞭尸?我们先来看一下二人简历: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著名军事家、谋略家。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

  • 北伐战争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正义之战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领导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帝反封建。那么北伐战争简介是什么样的呢?北伐战争历史图片北伐战争的另一个名称是“第一次大革命”,战争持续时间是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从北伐战争简介可以看出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在共产党的参与和帮助下召开了会议,将三民主义的含义重新确立,这也是国共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