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同为“汉初三杰”,为什么萧何、张良、韩信的结局大不相同?

同为“汉初三杰”,为什么萧何、张良、韩信的结局大不相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49 更新时间:2023/12/4 21:39:06

西汉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却能够建立存在300多年的大汉王朝,这三人为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刘邦要想打败项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这三个人到最后的结局,差距也非常的大。

萧何是沛县小吏出身,从他的出身背景来看,似乎家族颇有些财富,能够支撑他学习文化知识。萧何也很有见识,选择当文吏以避免招灾惹祸。萧何有识人之明,他年轻时便看出刘邦不同寻常,与其交情很深。后来刘邦斩蛇起义,率戍卒杀回沛县,萧何等人便推刘邦为主。刘邦引萧何为丞,管理军中政事。由于多年从事文吏工作,萧何积累了深厚的政务经验,把诸项事务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刘邦攻入咸阳后,诸将都到秦宫府库抢夺金银财宝,独萧何有先见之明,把档案资料、政府律令全都取走。

国家好比一台巨大的机器,萧何拿走这些资料,相当于拿到机器的操作说明书,这对刘邦建立国家、实施统治的好处是相当巨大的。后来刘邦常年在外征战,萧何依靠收取的资料,几乎没费什么劲就恢复了关中的统治秩序,每每刘邦损兵折将,或是粮草不济,萧何总能变魔术一样给前方提供最强劲的支撑。所以尽管刘邦经常被项羽击败,往往都能起死回生。

萧何治国理政的才能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同时他的政商也十分高超。汉三年时(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有段时间频繁派遣使者到大本营慰劳丞相萧何,萧何被弄的受宠若惊。有个叫鲍生的对萧何说:“大王在外九死一生地打仗,反而来慰劳丞相,这是对你不太放心。为君之计,不如把你家中子弟能当兵的全都派到前线效力,这样便能打消大王的疑虑。”萧何一点就透,马上如法照做,果然使刘邦疑心全消。

刘邦对萧何的猜忌,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打消。丞相权力之大,仅次于皇帝,万一变生不测,刘邦的皇位可就坐不稳了。后来刘邦又用同样的手段敲打了萧何两次,第一次,萧何把家财全都捐出去做军费,以安刘邦之心;第二次,萧何索性舍却良好的政治声誉,在长安强买平民的良田,惹得京师上下怨声载道,总算跌跌撞撞地换取了平安。刘邦和萧何的政治关系,既是密不可分的搭档,又是彼此都不能放心的潜在敌人,在这种尴尬的状态下生存,也就是萧何才能胜任。

张良是战国时韩国遗民,他家中五世为相,是不折不扣的贵族子弟。秦末大乱时,张良亦聚兵起事,怎奈势力微弱,不足以成事,只得投靠刘邦。秦末群雄起事,多是粗鄙无文之辈,对文吏和儒生都不怎么重视,唯独刘邦对张良的计策言听计从,故而张良也死心塌地的为刘邦做事。张良体弱多病,无法胜任行军打仗之事,只能跟随刘邦进行军事筹划。鸿门宴、立韩信为齐王、与英布彭越联横、垓下围项羽等大事,张良都发挥着谋主的作用。后来汉朝立国,刘邦意欲改立太子,吕后求张良帮忙劝刘邦不要废太子。此前已有许多大臣谏阻废立太子,都遭到皇帝的训斥。张良架不住吕后苦苦哀求,便指点她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商山四皓是四位年老的贤人,因为忍受不了刘邦的傲慢无礼,不肯出仕为官,但刘邦一向对他们十分重视。后来刘邦见到商山四皓辅佐太子,认为太子的德操高于自己,竟能招这四人入门下,因而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张良的性格一直比较柔顺,不爱出风头,也不争权夺利,在朝做官随遇而安,因此得到刘邦的充分信任。刘邦驾崩后,张良一度想辞官,随赤松子悟命修道。吕后感激他保住太子的恩德,强留他为官。张良虽然留在朝中,但一直不怎么活跃,不发一言,不建一策,以半隐退的状态了却了残生。

淮阴侯韩信的命运十分悲惨。他以布衣之身,先后在项羽和刘邦军中为将。因为得到萧何的认可,在汉王刘邦困居于汉中时,被超格提拔为大将。韩信首建出陈仓故道定关中之策,一举打破了烧绝栈道的困境。还定三秦后,韩信的用兵天才得到了充分展现。他先用疑兵计消灭了魏国,又独领一军进攻赵国,打出经典战役井陉之战,灭赵收代降燕,为汉朝收取了河北广大的地盘。他又以少量兵力打破齐国,全取三齐之地,为汉国在争霸中夺取胜势,作出了无人可比的军事贡献。在韩信节节胜利的同时,汉王刘邦却屡屡战败,为了补充成熟的部队,韩信部下的兵力被不时抽调到刘邦身边。但韩信却能屡屡化腐朽为神奇,他不断编练新军,并迅速使之脱胎换骨,变成所向无敌的强军。所以会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典故。然而也正是韩信军事才能太过耀眼,引起了刘邦深深的猜忌。他先是从齐王徙封为楚王,被剥夺了兵权。而后刘邦以伪游云梦之计,擒韩信回长安,治其谋反之罪。这项莫须有的罪名并无任何实证,韩信被无罪释放,但爵位从楚王降为淮阴侯。如果韩信此时能像萧何一样,自污其名地做一些丢份儿的事,或许能换取刘邦的宽恕,起码能保住现有的禄位。可惜的是,韩信虽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政商却非常低下,他在京居住时,经常发牢骚说皇帝待其不公。后来竟至于和陈豨联合谋反,结果事发被诛。

汉初三杰结局如此大的差异,个人性格和综合素质是一方面因素,但也有大环境的因素。汉初布衣卿相的政治形势下,皇帝出身不高,不像春秋战国时君主卿相都是定数,一国王侯死了自有王室之人继承,平民贱民绝无可能染指。而刘邦登上帝位打破了这一成例,要巩固皇位,必要时也要施行杀伐手段。汉初诛杀异姓诸侯王、猜忌功臣,是政治形势的需要。而萧何、张良、韩信各自人生轨道,都被政治形势放大,形成了不同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偏偏要传给他的孙子朱允炆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明朝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十分强大的朝代,他们击败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元朝军队;永乐大帝曾五次亲征蒙古;他们还曾征服了越南、朝鲜等地;还曾经出兵数万解朝鲜了灭国之危。然而就是如此强大的明朝在他们开国皇帝朱元璋刚死就爆发了一次大内乱,朱元璋的四子朱棣推翻了朱元璋钦定的皇帝朱允炆上位。按能力来说朱棣确实比朱允炆

  • 汉武帝一世英名,都因一事毁于一旦,起因令人震惊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汉武帝乃是华夏历史上名声最响亮的大帝之一,与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并称华夏历史上的四大千古帝王,他的功绩有很多,但是却因一件事毁于一旦,这件事就是著名的巫蛊之祸,我们先从汉武帝说起。个人生平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在

  • 唐朝刘宴是个如何的人?两袖清风 深受百姓的喜爱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唐朝后期,国家开始处在一个混乱的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再加上一系列天灾,使得百姓们生活在困苦之中,而国家也因为这些灾乱国库紧张。在这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国家急需一些管理国库的人才,不然当初繁荣富强的唐朝也只能白白的衰弱下去。iframesrc=http://09img.shaqm.com/h5/plg/p

  • 历史上最强的县令,斩将三百、杀敌十余万?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历史上有许多的县令,但是大多数都是泯然众人矣,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位在唐朝的县令可以被称为最强的县令了,那他都有那些功绩呢?唐朝的所有官职中,县令属于“芝麻官”,品级在从六品上、从七品上之间。可是在唐朝最危难的时候,一个县令挺身而出,他率领部众坚守城池,先后与叛军交战四百多场,“斩将三百,卒十余万”,最

  • 吕蒙擒杀关羽后,为什么突然就死了,原因竟如此简单?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此战前期,关羽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为了躲避关羽的锋芒都想迁都,可是随着徐晃的加入,关羽逐渐呈现败势,此时,吕蒙陆逊趁关羽后方空虚,白衣渡江,夺取了荆州。而关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终于败走麦城,被东吴小将马忠生擒。可是,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擒杀

  • 她每逢整十中国就遭逢大难,至今让国人难忘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慈禧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她从十七岁进宫,从一个小小的贵人一路升为一国之母,并主宰了晚清大半个世纪,是一个对权力极度痴迷又奢侈无比的女人。就单单说慈禧平时的饮食吧,给慈禧做菜的御膳房就有100多间,御厨就有100多个,每餐给她做的菜式就多达120道,但是慈禧不会全部吃完,她一般都只

  • 刘邦最害怕的人,在刘邦驾崩后,他还调戏了刘邦妻子,却毫发无损!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传奇的皇帝,他出身低微,但是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努力之后,成功的成为了大汉的开国皇帝。我们看电视剧《楚汉传奇》,其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刘邦当上皇帝后,回忆起来项羽,说了一句话,意思是说,现在他甚至还有点害怕项羽。刘邦害怕项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刘邦瞧不上项羽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要说刘邦

  • 草根皇帝:开局一只碗,江山全靠打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是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旷世奇才,不同于依靠血统登位的守成之君,开国之君都是在风云变幻的战场上经历过生死的。在那个诸王争霸的时代,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继而傲视群雄的怎会是庸碌无能的普通人?汉高祖刘邦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是个人缘极好的地痞无赖,可如果真的是混吃等喝的流氓,又怎会写出那首慷

  • 这道菜治好了朱元璋厌食症,成了慈禧太后心中的遗憾?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作为皇帝,所有的待遇当然都是最高的,普天之下所有的美食随便他吃,所有的厨子都以能给皇帝做饭而自豪;可以说,想成为御厨,比科举中状元还要难无数倍。至少科举三年一次,但御厨,那就不知道多久选一次了,而且还要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顶尖的一群厨子齐聚一堂,由皇帝挑选。不过每天吃着各种山珍

  • 董小宛是如何成为妓女的?名妓董小宛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故事中国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董小宛是如何成为妓女的?名妓董小宛的故事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董小宛是如何成为妓女的?名妓董小宛的故事吧。世界上幸福的家庭都一样,悲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