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小霸王孙策称霸江东首要原因,以及他父亲孙坚的威名起了多大作用?

小霸王孙策称霸江东首要原因,以及他父亲孙坚的威名起了多大作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50 更新时间:2024/1/16 19:41:02

曹操轻视孙策,认为其“因父成名”,绝非能与自己相提并论的英雄,是理所当然的。就当时天下情势而论,孙策别说和曹操相比,就算比之荆州刘表、幽州公孙瓒这些诸侯,同样也大为不及,孙坚之子的身份,确实让他在创业时占据了极大便利。

江东孙氏出身寒门,自称是春秋时“兵圣”孙武的后裔云云,不过是得势后给自己门楣贴金。孙坚的父亲孙钟、也是孙策孙权兄弟的祖父,只是个种瓜农民。

孙坚17岁那年行船时遇到海贼,挥刀与战,斩首一级,由此闻名乡里,被召为县吏。汉末黄巾之乱,孙坚从军屡立战功,击平各方叛乱,一刀一剑给自己搏取了拜将封侯的大好前程,获封“长沙太守、乌程侯”。

董卓窃夺汉朝中枢大权,废立天子,关东各地纷纷起兵,组成反董联军。孙坚率其部属,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斩华雄,败吕布,克虎牢而复洛阳。孙氏虎卒屡克西凉铁骑和并州铁骑,为联军第一敢战之劲旅,在英雄竟逐的舞台上,书写了自西楚霸王项羽之后数百年来,江东子弟最绚烂的华章。

董卓屡战屡败,求和不得,被迫西迁长安以避其兵锋,孙坚的声威也因此震撼神州,纵是称为当时天下第一名将,亦丝毫不算夸张。

孙坚兵进洛阳,收取玉玺

彼时的曹操也只不过是个联军盟主袁绍的故旧之友,而刘备更是籍籍无名之辈。他们虽然年龄与孙坚相仿,但此时的声望和功绩,皆远不能与孙坚相提并论。此后,孙坚虽然在攻取荆州时,误中流矢而阵亡,但其人虽没而英气长存,将星长耀九天!

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孙坚在讨伐董卓战争中的这些战绩,统统“乾坤大挪移”给了主人公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捏造出“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之类的脍炙人口故事,通过戏剧、评书等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了数百年,相当程度上深入人心,才使得孙坚的功绩和能力被广为低估。

孙坚去世后,其亲信部属依附了袁术,孙策同样也在袁术帐下为将,奉其命令攻略淮南与江东。事实上,孙策攻占江东的吴郡、丹阳、会稽三郡之后,名义上还是袁术的部属,袁术也派了自己亲信去接管孙策所得城池。

只是袁术因为孙策在江东的胜利,和徐州吕布的归附,自以为统领扬州、徐州、豫州三州,已成天下第一大诸侯,竟利令智昏而称帝,才令其麾下州郡众叛亲离,孙策也趁机脱离袁术,驱逐其亲信而自立。

待袁术被曹操连续大败,最终败亡时,孙策趁机夺取庐江郡,收其余部三万余人,战船千艘,而后挥军西进,于沙慕之战大破黄祖,斩杀荆州军万人,缴获战船六千艘,接着兵不血刃夺取豫章郡,又分豫章郡南设立庐陵郡,是为通常所述的“江东六郡”,又向曹操输诚,受封讨逆将军,吴侯。

当然,孙策仅率领数百门客过江,便打下江东一方基业,甚至被誉为“英气杰济,猛锐冠世,志陵中夏”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他很大程度上确实是“因父之名”。

讨逆将军,吴侯:孙策

正是孙坚这个江东虎将的威名,才让孙策在起兵之初,就得不断英雄豪杰来投,部众尚未与敌一战,就迅速壮大到六千余人。而他的堂兄孙贲(丹杨都尉、九江太守),舅父吴景(丹杨太守、广陵太守)都是袁术委以重任的方面大员,正是他们的投效,才让孙策轻松叛离袁术,真正自立为一方诸侯。

首要原因是善于用人。

孙策的部下来自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孙坚的旧将,以朱治程普最为出色。当孙策在袁术麾下倍感屈辱,前途茫然的时候,是朱治首先站出来安慰孙策,并且告诉孙策:“尊父在日,多曾用我。君今有不决之事,何不问我;乃自哭耶!”朱治的这句话可以代表孙坚的老部下当时对孙策的态度。孙坚时代,朱治等人对待孙坚,并不是明确的主仆关系,而仅仅是上下级关系。看朱治的这番话,对孙策满是关怀,但是也体现出,朱治是以一个父执的身份来劝慰孙策,而并非是一个下属来听从召唤。之后,随着孙策平定江东,建立威名,孙策在孙坚旧将心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但是朱治、程普等人对待孙策,以及后来的孙权,和其他人不同,他们的心中,更多一份骄傲。于是,当周瑜主持赤壁之战时,程普心中不满,而黄盖带头反对,也为很多人相信,正是这个原因。

然,对当时的孙策来说,朱治的加盟非常及时,也非常可贵。孙策感慨父亲英雄,而自己只能寄人篱下,于是在月下哭泣。孙策虽然勇猛,可毕竟还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在政治规划上还比较茫然。朱治告诉孙策,可以告诉袁术,打着救丹阳太守吴景(孙策舅舅)的名义,向袁术借兵,然后趁机夺取江东,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个建议,对于孙策来说,无疑是一个茫茫大海上的指路明灯,告诉了孙策前进的方向。

朱治的这个建议还是非常正确的。在当时的天下,早就被诸侯瓜分。相对而言,淮河以北地区被袁术占领,袁术兵多粮广;山东地区是吕布、刘备,一个能征惯战,一个有仁德之名;北方则是最强大的诸侯袁绍,公孙瓒节节败退,袁绍很快就占据了北方四州;而中原中部地区曹操崛起,潜力最大;益州和凉州,有刘焉马腾韩遂;两湖地区是荆州的刘表,拥兵几十万;唯独江东地区,也就是秣陵(南京)、吴郡、会稽等地区,驻守官员的实力最弱。并且,孙家在江东(主要是吴郡)生活多年,孙坚的那些部将也多是江东人,人脉颇广,比较有号召力。因此,进攻江东,确实是不二选择。

其次,有亲友相助。相比强大的曹家军,东吴孙家的势力相对弱小,可是又远远要比孤家寡人的刘备来的强势。孙策的弟弟孙权先不说,前面我们提到孙策的舅舅叫吴景,曾经担任丹阳太守,堂兄叫孙贲,担任丹阳都尉,叔父孙静,弟弟孙翊、孙朗,堂兄弟孙瑜,那都是一时豪杰,成为东吴安定的强大力量。

而孙策的亲戚也人才众多。最有名的当然是连襟周瑜。此次出征,除了得到舅舅和堂兄的帮助,最主要就是得到了周瑜的帮助。在演义中对于周瑜和孙策的关系做了一个微小的改动。周瑜第一次出场,有一个简单的介绍。说两人在舒城时交情很好,于是结为兄弟,孙策出兵江东,周瑜带着叔父周尚(新任丹阳太守)的数千兵马前来帮助。此时,周瑜说:“某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孙策很高兴,说:“吾得公瑾,大事谐矣!”在正史当中,仅仅有孙策的一句话,而没有周瑜的那句话。在正史当中,孙策的原文叫:“吾得卿,谐也。”此处的“卿”并非君主对臣子所说的爱卿,而是对友人的一种亲密称呼。就像很多人对自己的心上人,也会称呼“卿卿”一样。在孙策口中,周瑜和孙策的地位严格的来说,还只是兄弟之间的称呼。可是,罗贯中添加了周瑜的那句话,却把周瑜定位为孙策的臣子,“效犬马之劳”,自认孙策的犬马了。

第三,善于笼络人才。来自孙策的亲自招纳以及自己主动来投。

本回中提到了奠定早期江东方略的一位大贤,江东名士张纮。周瑜告诉孙策,想要成就大业,必须得到江东二张,即张纮、张昭二人。孙策亲自到两人家中,两人就答应了。其实在正史当中,张纮此时追随孙策出征,而张昭则没有。正是张纮帮助孙策决定未来的人生方向在江东。在演义当中,张纮和张昭二人几乎合一,而详写张昭,略写张纮。而相比东吴“文有张昭,武有周瑜”,又详写周瑜,略写张昭。《三国演义》有着严重的美化武将和谋士而淡化政治家的色彩。

“小霸王”孙策夺取江东,他父亲孙坚的威名在初期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更主要的还是孙策知人善用。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兄弟各作一句诗,先生告知一丞相一红人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北宋时期,在开封府雍丘县双塔集村,有一对传奇的亲兄弟,哥哥叫宋庠,弟弟叫宋祁,他们未考取功名时只因一句诗,就被预言一人丞相一人红人,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大家并不陌生《玉楼春·春景》,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宋祁的,正因为这首诗,里面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再加上宋祁(qi)当过尚书,所以人们都叫他“红

  • 为什么明治可以维新成功,而戊戌变法会失败呢?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公元1943年日本南京汪伪政权成立中华电影公司,拍摄了拍摄了几十部颠倒黑白的汉奸电影,借此宣传“大东亚共荣圈”。到了1944年,战场形势逆转,日军逐渐处于下风时,这个电影公司依然在运作,并拍摄了一部讲述清朝太平天国的电影《春江遗恨》。《春江遗恨》是通过一个日本武士高杉晋作的视野,描绘了同治元年之后一

  • 历史上差点被一群宫女杀死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历史上宫女不乏被皇帝宠信,而后改变人生的人,按道理宫女应当想办法讨皇帝的喜欢,但历史上有位皇帝却差点被宫女杀死了,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说说。这位皇帝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一共使用四

  • 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及曹彰,曹操为什么让曹丕继承王位呢?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的历史,并建

  • 历史上真正赵氏孤儿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在传统戏曲《赵氏孤儿》中,程婴为了保全友人赵氏家族的血脉,不惜牺牲自己孩子的性命,隐居山中,终于得到复仇。然而,戏曲总是把人往美好的地方塑造,真实的赵氏孤儿真相回事如何呢?赵氏孤儿的名字叫赵武,他的曾祖父赵衰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的辅臣,曾在晋文公角逐王位的争夺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当仁不让的头

  • 张学良家族财产去向之谜 后人:被日军搜刮殆尽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从“东北王”到阶下囚,再到“叛将之后”,中国现代史上煊赫一时的张氏家族如今散布世界各地,甚至互不相识。而张氏家族后人却依然执着地在寻找着家族故地与历史真相。2010年,这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张作霖之孙、张学良六弟张学浚之子张闾实。张闾实在台湾与张学良相处了25年,此次来天津,就任历史文化顾问,将

  • 项伯为什么背叛项羽,怎么评价项伯这个人?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项伯为什么要在鸿门宴帮刘邦,并且在最后接受刘邦赐姓刘,此人难道真的丝毫不在乎家项家吗?现在对项伯这个人的说法也褒贬不一,下面我们来看看从各个观点去看项伯这个人吧。反方观点:项伯是项羽的叔叔,是项梁的弟弟,也是项家堂堂正正的后人,而且史书记载,其也颇有勇略,可以说也是一位优秀的项燕后人。因此,其深藏功

  • 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七夕是不是情人节?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乞巧节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民间又称“七姐”。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乞巧的方式各年代

  •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本可成为不败战神,最后却沦为历史最大笑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自古以来战场上的武将,想一辈子都不打败仗,这是非常难的事情。而且通常一生打几次败仗可以理解,这也不影响他们后世名将地位。但三国中有一位名将比较特殊,他一辈子差点就做到了不打败仗,但可惜最后一战却晚节不保,身败名裂。成为三国最大的笑柄,大大影响了他后世名将的地位。此人是谁?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呢?相信

  • 满洲八旗的次序是什么样的,哪个旗的地位最高?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当我们翻开清代京城的驻防图时,人随旗居的格局清晰可见。以紫禁城为中心,两黄旗居北、两白旗居东、两红旗居西、两蓝旗居南,清晰严整,界限分明,带着浓郁的准军事化味道。可是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八旗的次序呢?清代的博学鸿儒们自然晓得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八旗以颜色为区分,颜色本身就具备五行属性,于是一个